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即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
背景技術:
慢性鼻炎是指由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所導致的緩慢性炎癥,其癥狀表現為常感到鼻塞、嗅覺明顯減退、鼻涕常常增多、遇冷空氣刺激時加重。目前,國內治療慢性鼻炎的藥物較多,主要以西藥為主,存在治療費用高、治療效果不夠滿意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治療慢性鼻炎使用藥物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該藥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辛夷、谷精草、姜黃各15-20克,赤地榆、石榴花各13-15克。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該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配比量中藥原料放入煎藥罐內,加水800-1000毫升,加熱煮沸,用沸蒸汽熏鼻即可。 —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藥物配方原料價格低廉,取料容易,可降低治療費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其治療思路是祛風散熱、行氣通竅。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藥性經屬,偏重祛風散熱,兼顧整體平衡。藥物中辛夷具有祛風通竅作用,谷精草具有祛風散熱作用,姜黃具有行氣、通經作用,赤地榆具有消炎澀腸作用,石榴花具有消炎作用。上述中藥原料經辨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尤其將藥物直接投向病灶,從而有效地發揮出祛風散熱、行氣通竅的功效,以達到治愈慢性鼻炎之目的。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原料配方新穎、制備簡單、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使用方法I、本藥物為外用熏鼻藥物。2、用量每劑使用3天,每天熏鼻3-4次,每次熏鼻8-10分鐘。3、方法直接用煮沸的藥蒸汽熏鼻,注意距離控制,以不燙傷皮膚為原則。注意事項I、用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有刺激的食物。2、禁止內服。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的原料組合為辛夷、谷精草、姜黃各15克,赤地榆、石榴花各13克。該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配比量中藥原料放入煎藥罐內,加水800-1000毫升,加熱煮沸,用沸蒸汽熏鼻即可。
實施例2 :—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的原料組合為辛夷、谷精草、姜黃各20克,赤地榆、石榴花各15克。該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配比量中藥原料放入煎藥罐內,加水800-1000毫升,加熱煮沸,用沸蒸汽熏鼻即可。臨床治療效果實驗過程2007年至2011年,采用該技術方案治療慢性鼻炎患者共2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患者年齡最小20歲,最大66歲,其中30-50歲患者17例,占73%。患病時間最短者I個月,最長者3年,其中19例患病時間在1-12個月之間。按上述技術方案治療,9天為一療程,治療二個療程即停止。診斷標準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所治療的疾病,其癥狀確定為常感到鼻塞、嗅覺明顯減退、鼻涕常常增多、遇冷空氣刺激時加重。療效判斷標準療效判斷主要依據于該疾病癥狀是否消失,具體分為以下三級痊愈一患者用藥后,疾病諸癥狀完全消失;好轉一患者用藥后,疾病諸癥狀大部分消失 或明顯減輕;無效一患者用藥后,疾病諸癥狀毫無消失。治療結果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慢性鼻炎患者23例,用藥6天痊愈I例,用藥9天痊愈6例,用藥10-18天痊愈11例,用藥二個療程后好轉5例。一療程內治愈率為30 %,二療程內治愈率為78%,有效率為100%。其中患者時間在1-12個月之間的19例患者,在用藥二個療程后16例痊愈,治愈率占84%,另3例癥狀明顯減輕;患病時間I年以上的4例患者,用藥二個療程后2例痊愈,治愈率占50%,另2例癥狀呈好轉態勢。由此分析,本發明藥物對病程較短患者治療效果好于病程較長患者。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其特征在于該藥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辛夷、谷精草、姜黃各15-20克,赤地榆、石榴花各13-15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即一種治療慢性鼻炎的熏鼻藥物。該藥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辛夷、谷精草、姜黃各15-20克,赤地榆、石榴花各13-15克。它具有原料配方新穎、制備簡單、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P11/02GK102743702SQ20121024537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
發明者裘正云, 陸宏成, 陸建忠 申請人:陸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