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
背景技術:
急性軟組織損傷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屬中醫“筋傷”范疇。所謂“筋”,結合現代醫學解剖知識,主要是指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及血管等軟組織。凡因各種急性外傷造成人體上述組織的病理損害,統稱為“筋傷”,即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急性軟組織損傷。對這類疾患,西醫尚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而中醫外治方法多,療效好且安全,使其在臨床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發明人運用中醫辨證施治本病,發現本發明中藥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具有突出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貝母蘭、澤蘭、郁金、苦良姜、姜黃、三七、天葵子、木賊、木瓜、山茶花、秦艽、夏枯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常規工藝制成黑膏藥。制備本發明中藥由下述原料藥制成貝母蘭20-40份、澤蘭20-40份、郁金10_30份、苦良姜10-30份、姜黃10-20份、三七10-20份、天葵子10-20份、木賊10-20份、木瓜10-20份、山茶花8-15份、秦艽8-15份、夏枯草8-15份。本發明中藥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貝母蘭30份、澤蘭30份、郁金20份、苦良姜20份、姜黃15份、三七15份、天葵子15份、木賊15份、木瓜15份、山茶花12份、秦艽10份、夏枯草10份。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貝母蘭辛、甘涼。歸肺、腎經。清熱止咳,止血定痛。用于支氣管炎,感冒,骨折,軟組織損失,外傷出血。澤蘭苦、辛、微溫。歸肝、脾經。活血化瘀,行氣消腫,解毒消癰。主治婦女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癥瘕浮腫,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郁金苦、辛、寒,歸肝、膽、心經。活血行氣止痛,解郁清心,利膽退黃,涼血。用于熱病神昏、癲癇痰閉之證。苦良姜苦、辛、涼。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于癰瘡腫毒,軟組織損傷,蜂螯蟲咬等。姜黃味苦、辛、性溫。歸脾、肝經。破血行氣,通經止痛。血瘀氣滯諸證、胞腹脅痛、婦女痛經、產后瘀滯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等。三七甘、微苦。歸肝、胃、心、肺、大腸經。止血、散血、定痛。用于跌撲瘀腫,胸痹絞痛,癥瘕,血瘀經閉,痛經,產后瘀陰腹痛,瘡癰腫痛等癥。天葵子甘、微苦、微辛,寒。歸肝、脾、膀胱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小兒熱驚,癲癇,癰腫,疔瘡,乳癰,瘰疬等。木賊甘苦、平。歸肺、肝、膽經。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明目退翳。用于風熱目赤,目生云翳,腸風下血,痔血,血痢,婦人月水不斷,脫肛等。木瓜酸、溫,歸肝、脾經。舒筋活絡,除濕和胃。主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腳氣腫痛,吐瀉轉筋等。山茶花甘、苦、辛、潘、涼。歸肝、肺經。涼血止血、消腫散瘀。用于吐血、咳血、便血、燙傷、跌打損傷等癥。秦艽苦、辛、微寒。歸胃、肝、膽經。祛風濕、止痹痛、退虛熱、清濕熱。用于血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及手足不遂,骨蒸潮熱,濕熱黃疸等。
夏枯草辛、苦、寒。歸肝、膽經。清肝火、散郁結。用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等。急性軟組織損傷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屬祖國醫學“傷筋”的范疇,多因跌仆、撞擊、墜落、閃挫、壓軋、扭傷等外來暴力所致。本發明中貝母蘭、澤蘭為君藥,活血化瘀、行氣消腫、止痛,郁金、苦良姜活血行氣,姜黃、三七、天葵子、木賊、木瓜消腫定痛,山茶花、秦艽、夏枯草清熱、解毒、瀉火、散瘀。諸藥合用,共奏活氣血、消瘀腫、通經絡、止疼痛之功。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對急性軟組織損傷具有獨特的療效。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于2008年至2011年臨床觀察急性軟組織損傷100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I、一般資料100例患者中,年齡9-73歲,損傷時間最短15分鐘,最長36小時,其中鈍挫傷56例,扭傷34例,壓傷10例,所有病例經X片檢查后排除骨折和關節脫位的情況。2、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標準制定(I)有明確外傷史,傷后疼痛劇烈,局部出現不同程度腫脹、瘀斑、關節活動功能障礙;(2)傷處壓痛明顯,可出現局部青紫瘀斑,嚴重者可出現皮下血腫,波動征陽性;(3)有腫脹或有硬結、隱隱作痛,肢體活動有不同程度的受限;(4)X線檢查排除骨折、脫位及骨病。3、治療方法3. I處方貝母蘭30g、澤蘭30g、郁金20g、苦良姜20g、姜黃15g、三七15g、天葵子15g、木賊15g、木瓜15g、山茶花12g、秦究10g、夏枯草IOg03. 2制備及使用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工藝制成黑膏藥I貼,每日I貼,5天為I療程,遇有過敏者,暫停使用,恢復后即可繼續使用。4、治療結果4. I、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標準制定評分法,按其臨床表現程度不同分三級記分(I)疼痛重度3分,疼痛難忍,持續不止沖度2分,疼痛可忍,時常發作;輕度I分,輕度疼痛,時作時止;正常0分;(2)腫脹(標尺法健側對比)重度3分,腫脹明顯,中心高度> Icm ;中度2分,中度腫脹,中心高度約0. 5-lcm ;輕度I分,腫脹較輕,中心高度< 0. 5cm ;正常0分;(3)壓痛重度3分,輕壓即痛或拒按沖度2分,中等力度按壓時疼痛,壓痛而無拒按;輕度I分,重壓時疼痛;正常無壓痛0分;(4)瘀斑(分割標尺法)重度3分,瘀斑深紫色,面積> 16cm;中度2分,瘀斑面積4-16cm ;輕度I分,瘀斑面積< 4cm ;無瘀斑0分;(5)功能障礙重度3分,患部活動功能喪失,生活不能自理;中度2分,患部活動中度受限,生活可自理,但不能從事勞動;輕度I分,患部活動輕微受限,可以從事正常活動;功能無影響,活動正常0分。
臨床治愈癥狀與體征積分減少> 95%,關節活動正常;顯效癥狀與體征積分減少> 70%,關節活動不受限;有效癥狀與體征積分減少> 30%,關節活動改善;無效癥狀與體征積分減少不足30%,關節活動無變化。4. 2結果100例患者中,臨床治愈83例(83%),顯效11例(11%),有效6例(6% ),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94%。5、典型病例5. I馬某,男,打籃球過程中扭傷右踝關節,右踝關節活動受限,關節紅腫,灼熱,擠壓痛。右踝關節X線片,軟組織腫脹,無骨折,診斷為右踝關節扭傷。使用本發明藥物,I個療程后,諸癥減輕,繼續使用2個療程,痊愈。5. 2錢某,男,25歲,因工作時不慎,右手被機器輾壓傷,檢查右手腕及手背部腫脹明顯,青紫成片,疼痛拒按,右手功能喪失,X線片示無骨折及脫位征象。診斷為右手輾壓傷。使用本發明藥物,I個療程后,癥狀減輕,繼續使用3個療程,痊愈。5. 3孫某,女,38歲,不慎扭傷右踝,右踝外踝壓痛明顯,局部腫脹明顯,皮膚有瘀斑,踝關節背伸、屈曲、旋轉活動受限。拍X光片排除骨折及脫位征象,診斷為右踝關節扭傷。使用本發明藥物,I個療程后,諸癥減輕,繼續使用2個療程,痊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對本發明沒有限制。實施例1,一種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是由貝母蘭20g、澤蘭20g、郁金10g、苦良姜10g、姜黃10g、三七10g、天葵子10g、木賊10g、木瓜10g、山花8g、秦究8g、夏枯草Sg,經常規工藝制備得到黑膏藥一貼。實施例2,一種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是由貝母蘭30g、澤蘭30g、郁金20g、苦良姜20g、姜黃15g、三七15g、天葵子15g、木賊15g、木瓜15g、山茶花12g、秦究10g、夏枯草10g,經常規工藝制備得到黑膏藥一貼。實施例3,一種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由貝母蘭40g、澤蘭40g、郁金30g、苦良姜30g、姜黃20g、三七20g、天葵子20g、木賊20g、木瓜20g、山茶花15g、秦艽15g、夏枯草15g,經常規工藝制備得到黑膏藥一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貝母蘭20-40份、澤蘭20-40份、郁金10-30份、苦良姜10_30份、姜黃10-20份、三七10-20份、天葵子10-20份、木賊10-20份、木瓜10-20份、山茶花8-15份、秦艽8_15份、夏枯草8_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貝母蘭30份、澤蘭30份、郁金20份、苦良姜20份、姜黃15份、三七15份、天葵子15份、木賊15份、木瓜15份、山茶花12份、秦艽10份、夏枯草10份。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中藥,該中藥是由貝母蘭、澤蘭、郁金、苦良姜、姜黃、三七、天葵子、木賊、木瓜、山茶花、秦艽、夏枯草制成。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755597SQ20121026994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張學娟, 李新梅, 董璞 申請人:董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