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14851閱讀:49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膏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
背景技術
風濕性關節炎關節是風濕在關節的表現,是常見多發病。主要表現在關節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關節腫痛;多呈對稱性,常侵及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趾間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關節紅、腫、熱、痛、活動障礙。目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有中藥治療,西藥治療,針灸治療,電療等。中藥治療一般分為內服藥和外用藥兩種,臨床驗證內服法往往存在吸收慢等不足;而外用藥只能臨時緩解疼痛,無法根治。西藥治療通常采用抗生素、阿司匹林和激素消炎止痛、印制風濕 活動,短時間內可以得到緩解,治標而不治本,而且毒副作用較大,無法得到根治。針灸治療、電療雖然無毒副作用,但治療費用昂貴,治療時間較長,對病人的經濟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本發明依據中國博大精深的中醫中藥傳統理論,精選了四十多種中草藥,通過臨床試驗反復驗證配置而成的,符合傳統中醫學的理論。本發明的中藥膏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具有獨特療效,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中醫學認為風濕發病原因和發病過程大體有四種I、臟腑陰陽內傷按中醫陰陽五行的觀點講,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心主血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發生風濕病主要是肝脾腎發生內傷,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體為骨是作強之官;肝為筋之本,、藏血生筋,統司筋骨關節;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來源,主四肢肌肉。人體的陰陽之氣必須保持平衡,如果陰陽不平衡,出現偏盛偏衰,受到邪氣侵入,所以發生風濕病的熱與寒的癥狀表現。2、外感六淫之邪六淫之邪氣是指風、寒、署、濕、燥、火六種正常之氣太過的六氣侵入人身體引起發病的氣就稱為邪氣,風濕病是受到風、寒、濕邪氣侵入人身而發生的。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生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和關節,不通則痛,故而引起關節腫脹疼痛。3、痰濁瘀血內生痰濁與瘀血即是人體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產物,也可以作為病因作用于人體,風濕病大多有慢性進行過程,疾病已久,則病邪由表入里,由輕而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就產生痰濁與瘀血,這些就是風濕病情纏綿而難治的根本原因。4、營氣衛血失調中醫講營氣衛血,營氣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氣調血暢。營養四肢百骸臟腑經絡。營衛和調,衛氣在外保護人的體表,防御邪氣侵入身體,營衛不和,邪氣乘虛而入,故營衛失調是風濕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秦艽3-8份、小紅參6-10份、茯神5-12份、蛇床子2_5份、桑枝5_10份、遠志3_5份、馬錢子1-4份、烏蛇O. 5-2份、全蝎O. 5-2份、白芥子2-8份、山柰5-15份、木鱉子1-5份、藤黃5-12份、血竭O. 5-2份、花椒10-20份、蟾蜍1_5份、地膚子3_8份、無名異3_8份、蓽茇3-8份、一枝蒿5-10份、烏梅2-5份、桂枝5-10份、威靈仙8_15份、絲瓜藤10-20份、羌活
5-12份、麻黃2-5份、絡石藤10-20份、獨活10-20份、海風藤3_8份、海桐皮3_8份、伸筋草
3-8份、覆盆子5-12份、穿山龍O.5-2份、巴豆O. 5-2份、劉寄奴3_8份、透骨草5_15份、自然銅O. 5-2份、麝香3-8份、芡實5-10份、蜈蚣O. 5-2份、鉛丹200-550份、棉籽油500-1000份。制備方法如下I)、按配方將秦艽、小紅參、茯神、蛇床子、桑枝、遠志、馬錢子、烏蛇、全蝎、白芥子、山柰、木鳘子、藤黃、血竭、花椒、蟾蜍、地膚子、無名異、蓽發、一枝蒿、烏梅、桂枝、威靈仙、絲瓜藤、羌活、麻黃、絡石藤、獨活、海風藤、海桐皮、伸筋草、覆盆子、穿山龍、巴豆、劉寄奴、透骨草、自然銅、芡實、蜈蚣烘干粉碎成150-200目的細粉;鉛丹粉碎成110目的細粉,麝香粉碎成150-200目的細粉;2)、將棉籽油置于銅鍋中,待油微熱后將粉碎好的秦艽、小紅參、茯神、蛇床子、桑枝、遠志、馬錢子、烏蛇、全蝎、白芥子、山柰、木鱉子、藤黃、血竭、花椒、蟾蜍、地膚子、無名異、蓽茇、一枝蒿、烏梅、桂枝、威靈仙、絲瓜藤、羌活、麻黃、絡石藤、獨活、海風藤、海桐皮、伸筋草、覆盆子、穿山龍、巴豆、劉寄奴、透骨草、自然銅、芡實、蜈蚣藥料投入,加熱并不斷攪拌,直至藥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部焦黃后,用鐵絲篩撈去藥渣,去渣后的油為藥油,后改為文火繼續煉至滴水成珠,然后加入粉碎后的鉛丹同方向攪拌均勻,邊加邊攪動,攪成粘稠狀的膏體,直至膏體不粘手,拉絲不斷為好;3)、制成后的膏體放入冷水浸泡,每日換一次水,七日后成為膏藥,切成小塊,每塊重15克,用塑料袋包裝;4)、使用時放入75_90°C熱水中燙軟攤在牛皮紙或膏藥布上,最后撒上粉碎后的麝香即可。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秦艽4-6份、小紅參7-9份、茯神8-10份、蛇床子3_4份、桑枝6_8份、遠志3_4份、馬錢子2-3份、烏蛇O. 5-1. 5份、全蝎1-2份、白芥子3-6份、山柰8_12份、木鱉子2_4份、藤黃8-10份、血竭O. 5-1份、花椒12-18份、蟾蜍2_3份、地膚子4_6份、無名異4_5份、蓽發4-6份、一枝蒿6-9份、烏梅3-5份、桂枝6-8份、威靈仙10-14份、絲瓜藤12-18份、憲活
6-10份、麻黃3-4份、絡石藤12-18份、獨活12-18份、海風藤4_6份、海桐皮4_6份、伸筋草
4-6份、覆盆子6-10份、穿山龍O.5-1份、巴豆O. 5-1. 5份、劉寄奴5_7份、透骨草8_12份、自然銅O. 5-1份、麝香4-6份、芡實6-8份、蜈蚣1-2份、鉛丹300-500份、棉籽油600-800份。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制成秦艽5份、小紅參8份、茯神9份、蛇床子4份、桑枝7份、遠志3份、馬錢子2份、烏蛇I份、全蝎I. 5份、白芥子5份、山柰10份、木鱉子3份、藤黃9份、血竭O. 8份、花椒15份、蟾蜍2份、地膚子5份、無名異5份、蓽茇5份、一枝蒿8份、烏梅4份、桂枝7份、威靈仙12份、絲瓜藤15份、羌活8份、麻黃3份、絡石藤15份、獨活15份、海風藤5份、海桐皮5份、伸筋草5份、覆盆子8份、穿山龍I份、巴豆I份、劉寄奴6份、透骨草10份、自然銅I份、麝香5份、芡實7份、蜈蚣I. 5份、鉛丹400份、棉籽油700份。本發明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具有活血逐瘀、療傷止痛、止血生肌、行滯消腫、散瘀行氣、固澀鎮靜、養血安神、散結定痛的作用,配方及制作方法獨特,縮短了治療的時間,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秦究3g、小紅參6g、獲神5g、蛇床子2g、桑枝5g、遠志3g、馬錢子lg、烏蛇O. 5g、全蝎O. 5g、白芥子2g、山柰5g、木鳘lg、藤黃5g、血竭O. 5g、花椒10g、蟾蜍lg、地膚子3g、無名異3g、蓽發3g、一枝蒿5g、烏梅2g、桂枝5g、威靈仙8g、絲瓜藤10g、憲活5g、麻黃2g、絡石藤 10g、獨活10g、海風藤3g、海桐皮3g、伸筋草3g、覆盆子5g、穿山龍O. 5g、巴豆O. 5g、劉寄奴3g、透骨草5g、自然銅O. 5g、磨香3g、突實5g、蜈蟲公O. 5g、鉛丹200g、棉籽油500g。制備方法如下I)、按配方將秦艽、小紅參、茯神、蛇床子、桑枝、遠志、馬錢子、烏蛇、全蝎、白芥子、山柰、木鳘子、藤黃、血竭、花椒、蟾蜍、地膚子、無名異、蓽發、一枝蒿、烏梅、桂枝、威靈仙、絲瓜藤、羌活、麻黃、絡石藤、獨活、海風藤、海桐皮、伸筋草、覆盆子、穿山龍、巴豆、劉寄奴、透骨草、自然銅、芡實、蜈蚣烘干粉碎成150目的細粉;鉛丹粉碎成110目的細粉,麝香粉碎成150目的細粉;2)、將棉籽油置于銅鍋中,待油微熱后將粉碎好的秦艽、小紅參、茯神、蛇床子、桑枝、遠志、馬錢子、烏蛇、全蝎、白芥子、山柰、木鱉子、藤黃、血竭、花椒、蟾蜍、地膚子、無名異、蓽茇、一枝蒿、烏梅、桂枝、威靈仙、絲瓜藤、羌活、麻黃、絡石藤、獨活、海風藤、海桐皮、伸筋草、覆盆子、穿山龍、巴豆、劉寄奴、透骨草、自然銅、芡實、蜈蚣藥料投入,加熱并不斷攪拌,直至藥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部焦黃后,用鐵絲篩撈去藥渣,去渣后的油為藥油,后改為文火繼續煉至滴水成珠,然后加入粉碎后的鉛丹同方向攪拌均勻,邊加邊攪動,攪成粘稠狀的膏體,直至膏體不粘手,拉絲不斷為好;3)、制成后的膏體放入冷水浸泡,每日換一次水,七日后成為膏藥,切成小塊,每塊重15克,用塑料袋包裝;4)、使用時放入85°C熱水中燙軟攤在牛皮紙或膏藥布上,最后撒上粉碎后的麝香即可。實施例2秦究8g、小紅參10g、獲神12g、蛇床子5g、桑枝10g、遠志5g、馬錢子4g、烏蛇2g、全蝎2g、白芥子8g、山柰15g、木鳘子5g、藤黃12g、血竭2g、花椒20g、蟾蜍5g、地膚子8g、無名異8g、蓽發8g、一枝蒿10g、烏梅5g、桂枝10g、威靈仙15g、絲瓜藤20g、憲活12g、麻黃5g、絡石藤20g、獨活20g、海風藤8g、海桐皮8g、伸筋草8g、覆盆子12g、穿山龍2g、巴豆2g、劉寄奴8g、透骨草15g、自然銅2g、磨香8g、突實10g、蜈蟻2g、鉛丹550g、棉籽油1000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3
秦究4g、小紅參7g、獲神8g、蛇床子3g、桑枝6g、遠志3g、馬錢子2g、烏蛇O. 5g、全蝎lg、白芥子3g、山柰8g、木鳘子2g、藤黃8g、血竭O. 5g、花椒12g、蟾蜍2g、地膚子4g、無名異4g、蓽發4g、一枝蒿6g、烏梅3g、桂枝6g、威靈仙10g、絲瓜藤12g、憲活6g、麻黃3g、絡石藤12g、獨活12g、海風藤4g、海桐皮4g、伸筋草4g、覆盆子6g、穿山龍O. 5g、巴豆O. 5g、劉寄奴5g、透骨草8g、自然銅O. 5g、磨香4g、突實6g、蜈蟻lg、鉛丹300g、棉籽油600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4 秦究6g、小紅參9g、獲神10g、蛇床子4g、桑枝8g、遠志4g、馬錢子3g、烏蛇I. 5g、全蝎2g、白芥子6g、山柰12g、木鳘子4g、藤黃10g、血竭lg、花椒18g、蟾蜍3g、地膚子6g、無名異5g、蓽發6g、一枝蒿9g、烏梅5g、桂枝8g、威靈仙14g、絲瓜藤18g、憲活10g、麻黃4g、絡石藤18g、獨活18g、海風藤6g、海桐皮6g、伸筋草6g、覆盆子10g、穿山龍lg、巴豆I. 5g、劉寄奴7g、透骨草12g、自然銅lg、磨香6g、突實8g、蜈蟻2g、鉛丹500g、棉籽油800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5秦究5g、小紅參8g、獲神9g、蛇床子4g、桑枝7g、遠志3g、馬錢子2g、烏蛇lg、全蝎
I.5g、白芥子5g、山柰10g、木鳘子3g、藤黃9g、血竭0. 8g、花椒15g、蟾蜍2g、地膚子5g、無名異5g、蓽發5g、一枝蒿8g、烏梅4g、桂枝7g、威靈仙12g、絲瓜藤15g、憲活8g、麻黃3g、絡石藤15g、獨活15g、海風藤5g、海桐皮5g、伸筋草5g、覆盆子8g、穿山龍lg、巴豆lg、劉寄奴6g、透骨草10g、自然銅lg、磨香5g、突實7g、蜈蟻I. 5g、鉛丹400g、棉籽油700g。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治療效果及療效本發明針對"風濕、類風濕"反復發作的病變特點及"風濕、類風濕"的發病機理,進行潛心探索和精心研究。終于研制成功了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符合傳統中醫學的理論。該中藥膏貼以“強筋壯骨”、“舒筋活絡”為基礎,多年來治愈了數以萬計的"風濕、類風濕"患者,具有祛風、除濕、散寒、舒筋活絡、活血化淤、強筋壯骨的療效,對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產后風等一切風濕痹痛等療效確切,本中藥膏貼綜合療效大大超過了傳統西藥維持、控制的治療模式,避免了西藥給患者帶來的各種弊端和毒副作用,真正從根本治療、整體修復、標本兼治、達到愈后不復發的效果。
病例治療周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
__(男/女) 期______率
實施例 I 20/30 I 個月 10306__4 92%
實施例2 25/25 I個半月 123035 90%
二WfTTFg" 30 '廠1^· 7 "「4 ” 92% "實施例4 15/35 I個半月 201956 88%
實施例 5 26/15 I I 個月 I 20 I 6 丨 9 | 3 94%本發明經過臨床試驗得出,總有效率達到92%。
典型病例病例I :鄭某女30歲。來診時自述腰肩及左腿疼痛麻木發涼6年余,尤以有骼關節、髖關節痛甚,遇冷加劇,晨起時疼痛加重,肢體活動不靈活,活動量逐漸減輕。化驗血沉40mm/h,抗“O” 900單位,X線顯示無骨質改變,麻木感減輕,經貼中藥膏貼實施例1,每天一貼,15天后癥狀完全消失,關節活動自如,血沉單位,隨訪至今未復發。病例2 鄭某男52歲。全身關節疼痛反復發作已5年,肢體沉重,晨起僵硬,關節屈伸不利,遇冷加重。化驗血沉50mm/h,抗“0”800單位,類風濕因子陰性。臨床診斷風濕性關節炎,證屬寒溫痹病。經貼中藥膏貼實施例2,每天一貼,堅持20天后,關節疼痛減輕,連續堅持用藥45天后,關節疼痛、晨起僵硬諸癥消失,功能恢復,化驗指標均正常。 病例3 曹某男48歲。患類風濕關節炎8年,四肢關節腫痛,指趾變形,頸部活動受限,十分痛苦。經市醫院檢查,血沉80mm/h,類風濕因子陽性(+),長期服用激素,鎮痛片等藥,行走功能障礙、肌肉萎縮、痛苦不堪,經貼中藥膏貼實施例3,每天一貼,15天后,患者癥狀明顯減輕,又治療15天,血沉、類風濕因子恢復正常,全身關節疼痛好轉,腰能直起來,病人臨床治愈,隨訪兩年未見復法。病例4 李某女37歲。患類風濕關節炎13年,來診時主訴關節疼痛腫脹,肌肉麻木,全身游走性疼痛,手指關節變形,早起晨僵嚴重,起床活動至午后,癥狀才能緩解,化驗血沉50mm/h,類風濕因子陽性。臨床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經貼中藥膏貼實施例4,每天一貼,治療20天后,關節疼痛、麻木、晨僵癥狀全部消失,類風濕因子化驗陰性,達到臨床治愈標準,后來繼續貼用10天加以鞏固,回訪至今未復發。病例5 楊某男32歲。10年前受風寒,當時怕冷,關節疼,用點西藥止痛,沒很好治療,每當陰雨、寒冷天兩手指、腳趾、雙膝關節痛,近一年病癥加重,食指、中指關節已有變形,肩關節痛,上臂不能上舉,腰背及周身關節痛,陰雨天入冬后更是疼痛難忍。該患者臨床表現完全符合風濕性關節炎癥狀,但其病因卻是身體過度勞累虛弱所致,又病久失調,不能一味祛風散寒除濕,再傷陰津,必當采用扶正祛邪,補氣固表,滋陰補腎,平衡陰陽之法,經貼中藥膏貼實施例5,每天一貼,半個月后怕冷怕風關節痛癥狀大減,繼續治療半個月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病例6 李某女45歲。兩年前受風寒、勞累引起周身酸困、頭痛、乏力,以感冒治療,不見好轉,反而加重,易出虛汗,怕風怕涼,遇刮風、下雨天腰背冷痛,周身不適,行走不便影響工作,四處求治,癥狀無明顯改善。該患者自身虛弱,耗損陰津,又受風寒濕外邪入侵肌膚致病,應以滋補肝腎,平衡陰陽為主,經貼中藥膏貼實施例3,每天一貼,半個月后患者周身癥狀明顯減輕,后鞏固半個月后痊愈。病例7 曹某女52歲。患者于2003年3月出現左肢跛行,行走疼痛明顯示,下蹲功能受限,腹股溝中點壓痛,髖關節外展,外旋受限,"4"字試驗陽性,關節間隱增寬,股骨頭骺呈波形改變,碎裂成三塊,診斷為左側股骨頭壞死。經貼中藥膏貼實施例5,每天一貼,治療一個月后,拍片示股骨頭骺有生長,密度好轉,一個半月后拍片骨密度基本正常,跛行消失,兩個月后復查X線片,股骨頭形態好,骺圓滑,骨小梁清淅,關節間隙正常。 ·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 秦艽3-8份、小紅參6-10份、茯神5-12份、蛇床子2-5份、桑枝5_10份、遠志3_5份、馬錢子1-4份、烏蛇O. 5-2份、全蝎O. 5-2份、白芥子2-8份、山柰5_15份、木鱉子1_5份、藤黃5-12份、血竭O. 5-2份、花椒10-20份、蟾蜍1_5份、地膚子3_8份、無名異3_8、蓽茇3_8份、一枝蒿5-10份、烏梅2-5份、桂枝5-10份、威靈仙8-15份、絲瓜藤10-20份、羌活5_12份、麻黃2-5份、絡石藤10-20份、獨活10-20份、海風藤3_8份、海桐皮3_8份、伸筋草3_8份、覆盆子5-12份、穿山龍O. 5-2份、巴豆O. 5-2份、劉寄奴3_8份、透骨草5_15份、自然銅O.5-2份、麝香3-8份、芡實5-10份、蜈蚣O. 5-2份、鉛丹200-550份、棉籽油500-10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 秦艽4-6份、小紅參7-9份、茯神8-10份、蛇床子3-4份、桑枝6_8份、遠志3_4份、馬錢子2-3份、烏蛇O. 5-1. 5份、全蝎1-2份、白芥子3-6份、山柰8_12份、木鱉子2_4份、藤黃8-10份、血竭O. 5-1份、花椒12-18份、蟾蜍2_3份、地膚子4_6份、無名異4_5份、蓽茇4_6份、一枝蒿6-9份、烏梅3-5份、桂枝6-8份、威靈仙10-14份、絲瓜藤12-18份、羌活6_10份、麻黃3-4份、絡石藤12-18份、獨活12-18份、海風藤4_6份、海桐皮4_6份、伸筋草4_6份、覆盆子6-10份、穿山龍O. 5-1份、巴豆O. 5-1. 5份、劉寄奴5-7份、透骨草8-12份、自然銅O. 5-1份、麝香4-6份、芡實6-8份、蜈蚣1-2份、鉛丹300-500份、棉籽油600-8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 秦艽5份、小紅參8份、茯神9份、蛇床子4份、桑枝7份、遠志3份、馬錢子2份、烏蛇I份、全蝎I. 5份、白芥子5份、山柰10份、木鱉子3份、藤黃9份、血竭O. 8份、花椒15份、蟾蜍2份、地膚子5份、無名異5份、蓽茇5份、一枝蒿8份、烏梅4份、桂枝7份、威靈仙12份、絲瓜藤15份、羌活8份、麻黃3份、絡石藤15份、獨活15份、海風藤5份、海桐皮5份、伸筋草5份、覆盆子8份、穿山龍I份、巴豆I份、劉寄奴6份、透骨草10份、自然銅I份、磨香5份、芡實7份、蜈蚣I. 5份、鉛丹400份、棉籽油700份。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如下 1)、按配方將秦艽、小紅參、茯神、蛇床子、桑枝、遠志、馬錢子、烏蛇、全蝎、白芥子、山柰、木鱉子、藤黃、血竭、花椒、蟾蜍、地膚子、無名異、蓽茇、一枝蒿、烏梅、桂枝、威靈仙、絲瓜藤、羌活、麻黃、絡石藤、獨活、海風藤、海桐皮、伸筋草、覆盆子、穿山龍、巴豆、劉寄奴、透骨草、自然銅、芡實、蜈蚣烘干粉碎成150-200目的細粉;鉛丹粉碎成110目的細粉,麝香粉碎成150-200目的細粉; 2)、將棉籽油置于銅鍋中,待油微熱后將粉碎好的秦艽、小紅參、茯神、蛇床子、桑枝、遠志、馬錢子、烏蛇、全蝎、白芥子、山柰、木鱉子、藤黃、血竭、花椒、蟾蜍、地膚子、無名異、蓽茇、一枝蒿、烏梅、桂枝、威靈仙、絲瓜藤、羌活、麻黃、絡石藤、獨活、海風藤、海桐皮、伸筋草、覆盆子、穿山龍、巴豆、劉寄奴、透骨草、自然銅、芡實、蜈蚣藥料投入,加熱并不斷攪拌,直至藥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部焦黃后,用鐵絲篩撈去藥渣,去渣后的油為藥油,后改為文火繼續煉至滴水成珠,然后加入粉碎后的鉛丹同方向攪拌均勻,邊加邊攪動,攪成粘稠狀的膏體,直至膏體不粘手,拉絲不斷為好;3)、制成后的膏體放入冷水浸泡,每日換一次水,七日后成為膏藥,切成小塊,每塊重15克,用塑料袋包裝; 4)、使用時放入75-90°C熱水中燙軟攤在牛皮紙或膏藥布上,最后撒上粉碎后的麝香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是由以下中藥原料制成,秦艽、小紅參、茯神、蛇床子、桑枝、遠志、馬錢子、烏蛇、全蝎、白芥子、山柰、木鱉子、藤黃、血竭、花椒、蟾蜍、地膚子、無名異、蓽茇、一枝蒿、烏梅、桂枝、威靈仙、絲瓜藤、羌活、麻黃、絡石藤、獨活、海風藤、海桐皮、伸筋草、覆盆子、穿山龍、巴豆、劉寄奴、透骨草、自然銅、麝香、芡實、蜈蚣;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膏貼,具有活血逐瘀、療傷止痛、止血生肌、行滯消腫、散瘀行氣、固澀鎮靜、養血安神、散結定痛的作用,配方及制作方法獨特,縮短了治療的時間,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813867SQ20121029741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明者吳紹章 申請人:吳紹章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大邑县| 阜康市| 获嘉县| 三明市| 北安市| 沁水县| 银川市| 白沙| 甘肃省| 江永县| 金溪县| 视频| 江油市| 应用必备| 柳林县| 曲靖市| 平湖市| 白银市| 桑植县| 河东区| 余干县| 同德县| 宁国市| 武胜县| 广宗县| 浏阳市| 千阳县| 克东县| 湛江市| 镇雄县| 荣成市| 芒康县| 关岭| 颍上县| 阆中市| 准格尔旗| 崇左市| 乃东县| 墨脱县|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