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心臟病中的冠心病是由于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淀附著在原本光滑的的動脈內膜上,形成一些粥樣的白色斑塊,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這些斑塊的增多,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臟缺血產生的心絞痛;心肌梗塞是由于血管有沉淀附著的血塊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血管堵塞,使一部份心肌失去血液供應而壞死的病癥,它和高血壓有明確的關系,血脂稠是也是由于血管的堵塞所引起的。這幾種病癥大部分都是因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魚大肉及經常喝酒導致的一種富貴病,病情普遍,一般采用藥物控制,但效果不佳是治標 不治本。嚴重者引起的休克,進而導致癱瘓的病例也屢見不鮮,搶救無效死亡的也不少見,費用昂貴不說,對人身體造成的痛苦及對家人造成的影響巨大。現有的治療藥物一般為西藥,雖然見效快但是無法從根本上治療上述的疾病,其治療藥物一般均有副作用,對于病人的身體有不利的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存在的諸多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以純天然的中藥,由天然植物及動物作原料,主要以元胡、川芎、黃芪、葛根、丹參、山楂、桑寄生、黨參、穿山甲、水蛭等藥物進行組合配伍,使得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養血安神,擴張周圍血管降低血壓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并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對心肌壞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并可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從而有效的治療高血壓、血脂稠及其引發的心臟病等諸多病癥。本發明實施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元胡10-35份、川彎15-45份、黃芪40-65份.葛根15-40份.丹參20-45份.山楂15-24份.桑寄生20-35份.黨參40-65份、穿山甲10-20份、水蛭8_15份。上述組分中選用元胡作為君藥,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的功效,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緩解神經痛、頭痛等;選用川芎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具有擴張血管之功效;選用黃芪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治療冠心病中的心肌缺血,推動血液的循環,且能降低血壓;選擇葛根具有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渴,治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緩解高血壓,心絞痛,耳聾的癥狀,擴張冠狀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降低心臟總外周阻力,減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葛根素還能明顯減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產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謝;治療血脂稠、冠心病所引起的沉著增多,血流愛阻,緩解頭暈、頭痛等癥狀,提高缺血組織的血液供應量,減輕心肌缺血,限制或縮小心肌梗塞的范圍,抗快速心率失常,降低膽固醇;而選擇丹參,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腫的功效,特別表現在I.可以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2.對血管作用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3.抗血栓形成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功能,對心肌壞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桑寄生有通經絡,益血,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治療血虛失養,肝腎不足;選用黨參,它具有補中,益氣,生津之功效,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擴張周圍血管降低血壓,增強造血功能; 而選用山楂,是由于它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血輸出量、擴張冠狀動脈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強心和預防心絞痛的作用。此外,山楂中的總黃酮有擴張血管和持久降壓的作用;選用穿山甲,它具有醫治血滯經閉,癥瘕結塊,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作用,對血脂稠、冠心病中的血管沉著、受阻有特殊療效選用水蛭,它具有破血,逐淤,通經,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在心腦血管疾病上有特效。黃芪、水蛭,穿山甲混用后,可以起到增加血管彈性的效果,其中穿山甲的使用使得上述其他兩味中藥的藥效得以更好的釋放,有著增益的效果。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發明人進一步限定了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元胡15-30份.川芎20-40份.黃芪45_60份.葛根20_35份.丹參25 — 40份.山楂17-22份.桑寄生23-32份.黨參45-60份.穿山甲12-18份.水蛭9_14份;而最佳的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元胡20-25份.川芎25-35份.黃芪50-55份.葛根25-30份.丹參30 — 35份.山楂19-20份.桑寄生26-29份.黨參50-55份、穿山甲14-16份、水蛭10-13份。其中穿山甲用量過大,會導致整個藥物的成本提高,不利于藥物的推廣,同時穿山甲用量過低時,與其他藥物的配合效果會明顯降低,從而降低整個藥物的效果,無法達到治療的效果,故此控制上述用量。同時,發明人還提供了制備上述藥物的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稱出各味中藥將元胡、川芎、葛根、丹參、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00-500重量份的黃酒,煮沸至黃酒完成完全蒸出,將蒸后的產物晾干,放入砂鍋內加入6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騰狀態35-45分鐘,過濾去掉藥渣,留藥液用;把黃芪、黨參、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細度為100-150目,將上述藥液的溫度加熱到在20-40°C時放入上述藥粉攪拌,等藥粉完全滲透到藥液中后,拿到通風處晾干,晾干后將此藥再磨一次,其細度為150-200目,即可獲得目標藥物。之所以采用上述的制備方法,主要考慮到將元胡、川芎、葛根、丹參、桑寄生、山楂用黃酒進行酒蒸,可以將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好的留存,同時將其中的非藥用成分蒸出隨黃酒排出,從而降低上述藥物的毒性,而黃酒本身中也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在酒蒸后這些微量元素也進入藥物中,并隨后續的清水蒸煮進入藥液中,進一步提高藥物的藥效;而之后采用清水煮沸的方式,將上述藥物的有效成分提出,從而提高藥液中有效成分的濃度,提高藥效;而黃芪、黨參、穿山甲、水蛭中的有效成分穩定性較差,一旦采用蒸煮的方式會將其中的有效成分破壞,大大降低藥效,所以發明人選用了研磨后單獨加入的方式,并最終采用與上述藥液混合后制粉,獲得最終的藥物混合物,從而保證了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會喪失,藥物彼此之間有更好的配合作用藥效更佳。采用上述方法制備的藥物,可采用口服的形式直接給藥,具體的給藥方法為冠心病、血脂稠患者早晚飯后半小時各服一包,I天2次,嚴重者一天三次。通過上述的口服給藥,重癥患者65-75天,輕者35-50癥狀基本消失。由冠心病、血脂稠帶來的心慌、頭暈、氣喘等服藥5-10天基本去除此癥狀,遵照此治療方法治愈后的患者不易復發,治療的總有效率大于90%。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該藥物組合物之間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養血安神,擴張周圍血管降低血壓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并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對心肌壞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并可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從而有效的治療高血壓、血脂稠及其引發的心臟病等諸多病癥。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I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元胡30份,川彎40份,黃芪55份,葛根30份,丹參35份,山楂22份,桑寄生33份,黨參55份,穿山甲17份,水蛭13份。具體制備方法為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稱出各味中藥將元胡、川芎、葛根、丹參、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00-400重量份的黃酒,煮沸至黃酒完成完全蒸出,將蒸后的產物晾干,放入砂鍋內加入600-8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騰狀態35-45分鐘,過濾去掉藥渣,留藥液用;把黃芪、黨參、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細度為100-150目,將上述藥液的溫度加熱到在20-40°C時放入上述藥粉攪拌,等藥粉完全滲透到藥液中時,拿到通風處晾干,晾干后將此藥再磨一次,其細度為150-200目,即可獲得目標藥物。實施例2—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元胡25份,川芎35份,黃芪50份,葛根25份,丹參30份,山楂20份,桑寄生30份,黨參50份,穿山甲15份,水蛭12份。具體制備方法為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稱出各味中藥將元胡、川芎、葛根、丹參、桑寄生、山楂加入到400-500重量份的黃酒,煮沸至黃酒完成完全蒸出,將蒸后的產物晾干,放入砂鍋內加入8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騰狀態35-45分鐘,過濾去掉藥渣,留藥液用;把黃芪、黨參、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細度為100-150目,將上述藥液的溫度加熱到在20-40°C時放入上述藥粉攪拌,等藥粉完全滲透到藥液中時,拿到通風處晾干,晾干后將此藥再磨一次,其細度為150-200目,即可獲得目標藥物。 實施例3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元胡20份,川彎30份,黃芪45份,葛根20份,丹參25份,山楂18份,桑寄生27份,黨參45份,穿山甲13份,水蛭11份。具體制備方法為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稱出各味中藥將元胡、川芎、葛根、丹參、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50-450重量份的黃酒,煮沸至黃酒完成完全蒸出,將蒸后的產物晾干,放入砂鍋內加入6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騰狀態35-45分鐘,過濾去掉藥渣,留藥液用;把黃芪、黨參、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細度為100-150目,將上述藥液的溫度加熱到在20-40°C時放入上述藥粉攪拌,等藥粉完全滲透到藥液中時,拿到通風處晾干,晾干后將此藥再磨一次,其細度為150-200目,即可獲得目標藥物。試驗例I.嚴某某,男,64歲,山東省泰安市徂徠鎮崔家莊村,于2008年4月份暈倒,后在泰安市中心醫院確診為血脂稠引起的供血不足,因家庭困難,沒辦法長期留院,后服本藥(實施例I中所獲得的藥物),45天血脂恢復正常,又服10天鞏固,至今未犯。2.楊某某,女,55歲,山東省新泰市宮里鎮夏家莊村,因心慌胸悶長期服藥,一直未有明顯改善,2008年6月份開始服用本藥(實施例I中所獲得的藥物),30天恢復正常,至今未犯。3.胡某某,男,53歲,山東省新泰市礦山機械廠,2009年5月份,經新泰市人民醫院診斷為高血壓,血脂稠,冠心病。服本藥(實施例2中所獲得的藥物)80天回醫院檢查,高血壓,血脂稠癥狀完全消失,冠心病癥狀基本消失,又服10天藥鞏固,至今沒在吃過藥。4.張某某,女,山東省濟南市空軍醫院外科醫師,因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賽,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雖經常服藥,但效果不明顯,2010年3月份開始服本藥(實施例2中所獲得的藥物),服用65天后回院檢查,冠心病癥狀消失。5.李某某,女,山東省泰安市良莊鎮,2009年經泰安市中心醫院和北京鐵路醫院確診為冠心病,從2009年6月份服本藥(實施例3中所獲得的藥物)70天,至今未犯。6.徐某,男,山東省新泰市礦山機械廠,2009年底查出冠心病后,開始服本藥(實施例3中所獲得的藥物),不到3個月回院檢查徹底康復,至今未犯。除上述典型病例外,本發明的發明人截取2010年上半年臨床病例58人,其中男38人,女20人,年齡40-70,平均年齡55歲;按照本發明所述服藥方法給予實施例1-3的藥物,治療I月到4個月。治療效果治愈40例,占69% ;病情明顯好轉15例,占26% ;總有效率為95%。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 元胡10-35份、川芎15-45份、黃芪40-65份、葛根15-40份、丹參20-45份、山楂15-24份、桑寄生20-35份、黨參40-65份、穿山甲10-20份、水蛭8_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 元胡15-30份、川芎20-40份、黃芪45-60份、葛根20-35份、丹參25—40份、山楂17-22份、桑寄生23-32份、黨參45-60份、穿山甲12-18份、水蛭9-14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的主要組分按重量份計為 元胡20-25份、川芎25-35份、黃芪50-55份、葛根25-30份、丹參30—35份、山楂19-20份、桑寄生26-29份、黨參50-55份、穿山甲14-16份、水蛭10-13份。
4.制備如權利要求1-3所述藥物的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稱出各味中藥將元胡、川芎、葛根、丹參、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00-500重量份的黃酒,煮沸至黃酒完成完全蒸出,將蒸后的產物晾干,放入砂鍋內加入·6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騰狀態35-45分鐘,過濾去掉藥渣,留藥液用; 把黃芪、黨參、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細度為100-150目,將上述藥液的溫度加熱到在·20-40°C時放入上述藥粉攪拌,等藥粉完全滲透到藥液中后,拿到通風處晾干,晾干后將此藥再磨一次,其細度為150-200目,即可獲得目標藥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提供了一種治療心臟病及血脂稠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以純天然的中藥,由天然植物及動物作原料,主要以元胡、川芎、黃芪、葛根、丹參、山楂、桑寄生、黨參、穿山甲、水蛭等藥物進行組合配伍,使得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養血安神,擴張周圍血管降低血壓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并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對心肌壞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并可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從而有效的治療高血壓、血脂稠及其引發的心臟病等諸多病癥。
文檔編號A61P9/10GK102908425SQ20121039657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馬齊新, 馬娜, 馬帥 申請人:馬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