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葶顆粒成型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成型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杏葶顆粒成型工藝。本發明提供一種利于患者攜帶使用、制粒容易的杏葶顆粒成型工藝。(1)取前胡、川芎,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時,得到醇提藥液;葶藶子、苦杏仁、黃芩、地龍、紫蘇子、白花蛇舌草加10倍量水浸泡0.5小時,提取3次,每次1小時,得到水提藥液;(2)將所述醇提藥液與水提藥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的稠膏,于60℃烘干,粉碎;(3)將粉碎通過一定濃度的乙醇,并加入糊精、乳糖潤濕制粒。
【專利說明】杏葶顆粒成型工藝【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成型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杏葶顆粒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0002]杏葶顆粒由苦杏仁、葶藶子、黃芩、川芎等味中藥制成。屬于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方藥,主要用于咳嗽、哮喘的治療。本品原為湯劑,不利于患者攜帶使用。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利于患者攜帶使用、制粒容易的杏葶顆粒成型工藝。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I)取前胡、川芎,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時,得到醇提藥液;葶藶子、苦杏仁、黃芩、地龍、紫蘇子、白花蛇舌草加10倍量水浸泡0.5小時,提取3次,每次I小時,得到水提藥液。
[0006](2)將所述醇提藥液與水提藥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的稠膏,于60°C烘干,粉碎。
[0007](3)將粉碎通過一定濃度的乙醇,并加入糊精、乳糖潤濕制粒。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糊精、乳糖潤的質量比為1:1。
[0009]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步驟(2)稠膏的相對密度為1.33。
[0010]本發明有益效果。
[0011]杏葶顆粒浸膏粉吸濕性極強難于制粒,本發明通過加入一定輔料可以顯著改善吸濕性,結合生產工藝和成本控制等多方因素選擇了乳糖和糊精混合輔料,混合輔料降低吸濕性效果顯著,同時其溶解性、成形性均好于單一輔料。該顆粒劑的CRH值約為62%,在生產,包裝等過程中應參考該值,控制生產環境的相對濕度在62%以下,以避免顆粒吸濕,保證質量。正交試驗確定最佳成型工藝條件為A1B2C1,即藥粉:輔料=3:1,80%乙醇為潤濕劑,用量為20%,60°C干燥3h。試驗中發現藥粉與輔料比例為3:2和3:3時制粒粘網現象嚴重,甚至堵塞篩網,而比例為3:1時軟材較易通過篩孔,制粒容易。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13](I)取前胡、川彎,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時,得到醇提藥液;葶藶子、苦杏仁、黃芩、地龍、紫蘇子、白花蛇舌草加10倍量水浸泡0.5小時,提取3次,每次1小時,得到水提藥液。
[0014](2)將所述醇提藥液與水提藥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的稠膏,于60°C烘干,粉碎。
[0015](3)將粉碎通過一定濃度的乙醇,并加入糊精、乳糖潤濕制粒。[0016]所述糊精、乳糖潤的質量比為1:1。
[0017]所述步驟(2)稠膏的相對密度為1.33。
[0018]本發明可采用以下設備。
[0019]電子天平(AB204-E);101A-6型數顯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浦東榮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游標卡尺(成都成量工具有限公司,O~150mm,0.02mm)。
[0020]乳糖、糊精為藥用級別;其它試劑為分析純。吸濕百分率測定方法:取浸膏粉分別加入不同比例的輔料,混合均勻作為樣品。將底部盛有氯化鈉過飽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在室溫放置48h,使其達到平衡,此時干燥器內的相對濕度為75%。在已干燥至恒重的5mL扁稱量瓶底部放入厚約2mm的樣品,輕搖使其分布均勻,精確稱量后,置盛有氯化鈉過飽和溶液的干燥器內(稱量瓶蓋揭開),分別于6h、24h、30h、48h稱量,按吸濕百分率(%)=(吸濕后重量-吸濕前重量)/吸濕前重量X 100%計算吸濕百分率,并以吸濕百分率(%)為縱坐標,時間(h)為橫坐標作圖。通過預試驗以及單因素分析,選擇影響制粒的主要因素浸膏粉與輔料的比例(A)、乙醇濃度(B)和乙醇用量(C)進行3因素3水平考察,以顆粒合格率為評價指標,采用L9(34)正交表進行試驗,以顆粒能通過一號篩但不能通過五號篩的顆粒質量占顆粒總質量的百分率計算合格率。將浸膏粉與混合輔料按正交試驗各參數比例混合均勻,噴以不同濃度的乙醇,攪拌均勻后,用12目篩網,以擠出制粒法制成濕顆粒,于60°C干燥3h,整粒,按前述方法計算顆粒成型率。
[0021]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發明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并非受限于本發明實施例所描述的 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杏葶顆粒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前胡、川彎,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時,得到醇提藥液;葶藶子、苦杏仁、黃芩、地龍、紫蘇子、白花蛇舌草加10倍量水浸泡0.5小時,提取3次,每次I小時,得到水提藥液; (2)將所述醇提藥液與水提藥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的稠膏,于60°C烘干,粉碎; (3)將粉碎通過一定濃度的乙醇,并加入糊精、乳糖潤濕制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杏葶顆粒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糊精、乳糖潤的質量比為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杏葶顆粒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稠膏的相對密度為 1. 33。
【文檔編號】A61P11/14GK103800490SQ201210443483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牛玉琴, 顧瑛, 錢霞紅 申請人:牛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