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瘤腔填充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工程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瘤腔填充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巨細胞瘤為骨原發的良性侵襲性腫瘤,占原發骨腫瘤的20%,現有的治療方法一般采用手術治療,其中良性侵襲性腫瘤手術邊界要求達到邊緣切除,刮除后填充骨水泥,一般在靠近關節面處植骨,可以保護關節軟骨,降低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其余空腔填充骨水泥;但是并非所有的腫瘤都具備刮除條件,也有部分只能行瘤段切除然后進行人工假體置換,但是現有的瘤腔填充物一般僅選用骨水泥,其性能單一僅能起到填充的作用。 骨巨細胞瘤具有局部復發率高的特點,有文獻報道可高達20 % -30 %。單純使用骨水泥雖然解決了瘤腔的填充,但未能解決其復發率高的問題。最近的研究表明應用二磷酸鹽類藥物可以降低骨巨細胞瘤的復發率。但這些研究中二磷酸鹽類藥物給藥途徑主要為口服和靜脈給藥,在使用中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服用時間長、治療費用昂貴、容易導致上消化道潰瘍等諸多不足。為避免這些不足,局部給藥是一種理想的選擇。但是現有技術中復合二磷酸鹽骨水泥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上還未出現相關產品及其研究。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治療肢體骨巨細胞瘤骨缺損方法的諸多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瘤腔填充物及其制備方法,該混合物將二磷酸鹽類藥物和骨水泥按照比例混合,將骨水泥作為二磷酸鹽類藥物的緩釋載體,形成一種局部給藥系統,其原理是通過骨水泥作為藥物釋放載體,將二磷酸鹽類藥物釋放于病灶處,以達到病灶處于一個長時間、高濃度的藥物環境的目的,從而提高二磷酸鹽類藥物抑制骨破壞,防止骨吸收的效果,同時不影響骨水泥修復骨缺損的作用,可以治療肢體骨巨細胞瘤術后骨缺損的重建,降低骨巨細胞瘤復發率。本發明實施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瘤腔填充物,該填充物中二磷酸鹽類藥物和骨水泥的重量比為 5-100 :100000。其中所采用的二磷酸鹽類藥物選自唑來膦酸亦可選用其他二磷酸鹽類藥物,如帕米磷酸鈉、阿倫磷酸鈉等,其中優選采用唑來膦酸。所述的骨水泥選自丙烯酸類樹脂骨水泥,如PALAC0S⑧R骨水泥、德國LI NK骨水泥、天津市合成材料工業研究所生產的國產骨水泥。除此之外,市場上的磷酸鈣骨水泥的應用也越來越廣,但由于二磷酸鹽類藥物藥物具有和鈣離子螯合的特性,一旦磷酸鈣骨水泥與二磷酸鹽類藥物藥物混合勢必會影響其釋放性能,因此發明人放棄采用磷酸鈣骨水泥而僅采用丙烯酸類樹脂骨水泥。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一般可以控制二磷酸鹽類藥物和骨水泥的重量比為1-5 10000。其中之所以選擇二磷酸鹽類藥物特別是唑來膦酸,主要是由于其對破骨細胞有兩大作用其一是直接抑制破骨細胞引起的骨吸收活動,其重要途徑是藥物與骨骼中的羥基磷灰石的緊密結合阻隔了破骨細胞與骨礦物的直接接觸,起到一種屏障作用;另外,由于骨吸收實際上是骨基質礦物質的溶解,是經破骨細胞膜皺壁上的空泡樣質子ATP酶對骨基質的酸化而實現的,而二磷酸鹽類藥物能明確抑制該酶的活性,從而抑制對骨基質的酸化,避免骨吸收的發生。而本發明中正是將二磷酸鹽類藥物和骨水泥按照上述的比例混合,將骨水泥作為二磷酸鹽類藥物的緩釋載體的一種局部給藥系統,其原理是通過骨水泥作為藥物釋放載體,將二磷酸鹽類藥物釋放于病灶處,已達到病灶處于一個長時間、高濃度的藥物環境的目的,從而提高二磷酸鹽類藥物抑制骨破壞,防止骨吸收的效果,同時不影響骨水泥修復骨缺損的作用。治療骨巨細胞瘤的常用術式是腫瘤刮除骨水泥填塞術,在刮除腫瘤組織后臨床上 往往使用骨水泥作為填充物,以重建骨骼的完整性,修復骨缺損,目前尚未發現可以替代其的材料。另外骨水泥作為臨床上修復骨缺損的材料,已有多年的臨床使用經驗。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我們選擇骨水泥為藥物載體。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唑來膦酸可以耐受骨水泥反應放熱,同時在骨水泥載體中穩定的釋放出來,并且可以達到治療的有效濃度,而且二磷酸鹽類藥物不會對骨水泥的性質造成不利的影響,也不會對病人的術后恢復造成不便。而其他種類的二磷酸鹽也有類似的特性,故此發明人采用上述兩者的混合物制備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瘤腔填充物。同時本發明的發明人提供了這種瘤腔填充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精確稱取二磷酸鹽類藥物粉末放入無菌不銹鋼碗盤中待用,按照上述配比將骨水泥粉末也加入上述的不銹鋼碗盤中,以潔凈的攪拌棒勻速順時針攪拌骨水泥唑來膦酸粉末至肉眼觀看下兩種粉末混合均勻。倒入骨水泥液相單體,攪拌制備而得。采用上述配比和制備方法獲得的填充物,二磷酸鹽類藥物從骨水泥載體中順利釋放,并且從骨水泥中緩釋出來的二磷酸鹽類藥物藥理特性不發生變化,保證其藥效;同時加入上述的二磷酸鹽類藥物后并不影響骨水泥固化過程及時間,可正常使用。發明人對上述獲得填充物進行了抗壓強度測定、以及抗彎強度和模量測定,發現對浸提前和浸提4周后骨水泥的抗壓強度有顯著影響,對骨水泥抗彎模量和抗彎強度無明顯影響。具體參數如下各組(X土 sd,n=5)骨水泥洗提前和洗提4W后抗壓強度(MPa)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瘤腔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該填充物中二磷酸鹽類藥物和骨水泥的重量比為5-100 :100000,其中所采用的二磷酸鹽類藥物選自唑來膦酸或帕米磷酸鈉或阿倫磷酸鈉;所述的骨水泥選自丙烯酸類樹脂骨水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瘤腔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磷酸鹽類藥物和骨水泥的重量比為1-5 :10000。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瘤腔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二磷酸鹽類藥物選自唑來膦酸。
4.制備權利要求I所述瘤腔填充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精確稱取二磷酸鹽類藥物粉末放入無菌不銹鋼碗盤中待用,按照上述配比將骨水泥粉末也加入上述的不銹鋼碗盤中,以潔凈的攪拌棒勻速順時針攪拌骨水泥唑來膦酸粉末至肉眼觀看下兩種粉末混合均勻,倒入骨水泥液相單體,攪拌制備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醫療工程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瘤腔填充物及其制備方法,該混合物將二磷酸鹽類藥物和骨水泥按照比例混合,將骨水泥作為二磷酸鹽類藥物的緩釋載體,形成一種局部給藥系統,其原理是通過骨水泥作為藥物釋放載體,將二磷酸鹽類藥物釋放于病灶處,以達到病灶處于一個長時間、高濃度的藥物環境的目的,從而提高二磷酸鹽類藥物抑制骨破壞,防止骨吸收的效果,同時不影響骨水泥修復骨缺損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K47/32GK102961785SQ2012104523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于秀淳, 徐 明, 王晶 申請人:于秀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