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燒燙傷潤膚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純中藥外敷潤膚膏,屬于外用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燒燙傷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見的一種意外熱力傷害。高療效安全性好的燒燙傷外用藥是燒燙傷患者所迫切希望的。現有技術中,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如“京萬紅”、“燙傷膏”、“綠藥膏”等,用于治療輕微燒燙傷時具有消腫止痛,防止創面感染,滋潤皮膚,促使創面愈合修復的功效;能夠方便的治愈表皮紅腫傷或表皮輕度潰爛的癥狀。但是對于中度以上較嚴重燒燙傷而言,因其皮勛程度嚴重,全身反應較大及并發癥較多見,需要局部確切治療效果和全身治療并重。在傷后24 48小時內要著重防止局部創面的液體的外滲和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發生這兩方面指標。對于創面,除了防止感染以外,盡早使之愈合。對嚴重燒傷者尤應如此。如能達到以兩方面指標要求,則中度以上燒傷也能較順利地治愈。中國專利號為0114213. 8的《燒傷液》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純中藥制劑,在臨床應用中對于燒燙傷的治療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這種藥物在治療恢復的過程中容易使患者的創面表皮或表皮組織出現結痂現象,易導致痂下感染,延期愈合,這樣無疑增加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痛苦,以及經濟上的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治愈包括嚴重燒燙傷在內的外敷純中藥外用制劑。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述燒燙傷潤膚膏的成分及重量份分別是生地榆60份、黃連40份、虎杖9份、黃柏40份、黃芩35份、川芎9份、黑芝麻油800份、龍腦15份、凡士林300 份。功效清熱涼血、祛濕解毒、潤膚止痛、祛腐生肌。主治用于各種燒燙灼傷,亦用于皮膚表面擦傷等。用法用量外用。用時充分暴露創面,直接將本發明燒燙傷潤膚膏均勻涂于燒傷創面,約I 2毫米厚,每隔12小時更換新藥一次。再換藥前,必須將創面上的藥物及液化物搌去,保證新藥涂上的充分療效。燒燙傷潤膚膏的使用方法直接外用。一般用兩種方法一種為“暴露療法”,適用于軀干部和會陰部及頭面部;另一種為“包扎療法”,適用于四肢部。I 3天更換一次。暴露創面,直接涂藥于燒燙傷創面,其有效量為均勻于1. 5毫米厚,每隔8 12小時更換新藥一次。在換藥前必須用搌法搌去創面上的藥物及液化物,用碘伏消毒,搌干后涂藥,保證新藥涂上的充分療效。包扎創面,直接涂藥于燒燙傷創面,其有效量為均勻于2 3毫米厚,每隔24 48小時更換新藥一次。在換藥前,必須將創面上的殘留藥物及液化物搌去,碘伏消毒,搌干,涂藥,保證新藥涂上包扎后的充分療效。燒燙傷潤膚膏治療燒傷的治病機理
燒燙傷潤膚膏是由中草藥黃連、地榆、子芩、黃柏、虎杖、川芎、龍腦等經過加工炮制,而成的純中藥油膏制劑。其組合物黃連味苦性寒,為清熱燥濕藥,治熱痢熱瀉,心煩吐血,以及一切濕熱性的外科病和眼科病。黃連又是苦味健胃藥,解毒止嘔。地榆味苦酸性微寒,是涼血止血,收斂瀉火藥,多用于出血癥。本品含大量鞣質、地榆皂甙、糖及維生素A等,因此對潰瘍面有收斂作用,并能抑制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對燒傷、皮膚黏膜炎癥,能控制感染而防止毒血癥,并可減少滲出,促進新皮生長。黃芩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熱燥濕藥,主治一切濕熱性疾病、疔毒、癰腫等,清熱涼血,安胎止血。川彎味辛性溫,為理氣活血藥,能祛風濕,止疼,有搜肝風,補肝血的功用,痹癰拘攣及癰疽等癥都可用。虎杖味甘性溫,祛風濕,利尿通淋,活血通行,亦可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龍腦香味歸經,味辛、苦,性微寒。歸心、脾、肺經,功效開竅,清熱止疼,可外用瘡瘍赤熱痛癢等癥。黃柏味苦性寒。治各種瘡瘍,熱痢熱瀉,痔瘡,大便出血,帶下,淋濁等癥,也可外敷,清熱燥濕解毒,主要含多種生物鹼,其中主要為小孽鹼,其次為黃柏鹼,掌葉防己鹼等。小孽鹼有對血小板保護作用,使其不易破碎。配地榆,白芨各等量,焙干研粉,香油調成稀糊狀,外敷主治燙火傷等;(資料參考《開封地區中草藥》,1997年4月;《藥性歌括四百味》北京中醫學院中藥教研組編1962年12月)。 以上諸藥共用,規避了藥物之間配伍的相惡、相畏、相殺之選,使藥物相須,相使作用,起到了清熱化濕,活血涼血,透絡化瘀,安撫止痛,解毒生肌,收斂創面和抗菌消炎作用。在臨床應用中①涂藥后形成一種保護屏障與外界隔絕的脂性潤濕環境,使細菌微生物難以侵入不能生長,創面組織安全度過腫脹及感染期。②由于藥物的動力學作用促使病灶內壞死組織通過液化方法排出,加之及時清潔、消毒、換藥,達到了通暢引流的目的。③持續用藥的結果,使局部環境有利于肉芽組織生長和上皮細胞的修復。臨床應用顯示,該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由于其應用效果良好且不易由現有技術的化合物預見到,所以對燒燙傷面積較大的創面和較深的創口,必要時配合以全身療法及應用抗生素抗感染,其療效理想,應用方便,患者痛苦小。臨床治療特點及結果顯示創面完全愈合,僅有色素沉著或痕跡的為痊愈。在治療燒燙傷患者創面愈合過程中有如下特點①燒燙傷潤膚膏對皮膚及粘膜無刺激性,并能覆蓋創面,使創面與外界隔絕,使外毒不能侵染,有利于燙傷創面組織的修復生長。②對燒燙傷患者能快速止痛,在無痛苦中康復愈合。③創面皮膚缺損一定程度上不用植皮,相應降低了患處的病痛和經濟上的壓力。④對于壞死組織或化膿傷口所產生的分泌物具有消腫、防腐、引流作用,加速創面修復愈合。其所選200例燒燙傷患者,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治療燒燙傷的“燒燙傷愈潤膚膏”外涂患處,具有藥效作用迅速,適應范圍廣,治療快捷,無不良副反應的有益效果,當中159例痊愈時間8 15d,平均痊愈時間為Ild ;30例患者痊愈時間為13d 45d,平均痊愈時間為27d ;有11例患者痊愈時間為29 51d,平均痊愈時間為40d。其中男68例,女132例,年齡最大81歲,最小2歲,總體治愈效果良好,門診200例燒傷患者在創面愈合過程中無感染和無過敏現象發生。燒燙傷潤膚膏在應用時的注意事項1.本品為外用制劑,不可內服,孕婦慎用。2.對由燒燙傷創面引發的有全身癥狀者如發熱等,需及時去醫院燒傷科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全身治療下使用。3.早期使用效果更好。早期需保護創面,避免對創面的加重損傷或任何刺激而進行對應護理治療。4.在燙傷局部,必須要注意規范創面的無菌、清潔,在清潔的環境下使用,使液化壞死皮膚組織物及分泌物處于恢復性地排除。5.注意換用藥時,必須充分保護好修復再生皮膚,要采用消毒棉簽或消毒敷料滾搌法搌去傷面上的藥物劑液化物,干凈創面。忌擦拭,禁止對創面上的任何刺激或損傷。6.換用藥時,患處須保持規范無菌條件下操作。7.用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及魚蝦等食物,同時應加強食物營養,以利局部創面 組織的早期康復。本發明藥效學實驗臨床驗證典型案例資料案例一 2004. 2. 3日。X建敏,男,34歲,登封市城關南莊,右腿下肢內側處,摩托排氣管烙傷,面積為4X 5cm,按三度四分法及皮損程度診為深二度熱力傷,隨清創,涂以本發明燒燙傷潤膚膏加消毒敷料包扎治療。隔2日一次換,換藥3次痊愈。案例二 2008. 9. 3日,王先生之妻X曉豐,39歲,河南登封市大冶弋灣村人,一家三口因被煤氣漏爆所傷,為登封市二院收治病人,患者的右足背燒傷感染,面積6X9cm.皮膚缺損,按三度四分法,為二度燒傷。院方治療方案清創、植皮、靜養。診察后,局部行清創后直接外敷本發明“燒燙傷潤膚膏”,約2. 5毫米厚,加消毒敷料包扎,隔日I次用同樣方法換藥,每次換藥,可觀察到。其創口周圍皮膚生長約3 4毫米蓋度。經9次換藥,新皮長出而收口痊愈。案例三2009.5.7日,X滿倉,男,35歲,河南登封市人,燙傷I小時來診,當時為晚上7時許,被手扶拖拉機水箱水燙傷,查右前臂燙傷面積6 X 28cm,按三度四分法為深II度燙傷。治療局部行污物清洗消毒處理后,直接外敷本發明“燒燙傷潤膚膏”約2. 5mm厚,加蓋敷料做相應的固定,約半小時后,患者感覺良好,囑該患者次日再換藥。次日診察后,局部行清創術后直接外敷“燒燙傷愈潤膚膏”約2. 5mm,加蓋消毒敷料包扎,隔日一次,用同樣方法換藥5次,2周余痊愈。案例四2009. 5. 22日,X X玲,女,35歲,河南登封市人,I小時來診。診查下腹部臍以下及右側大腿延及膝下,開水燙傷,面積23%,按三度四分法及燙傷病史和皮膚損傷程度診斷為淺II度燒傷。治療采用暴露療法局部行清潔消毒后,直接外敷“燒燙傷愈潤膚膏”約1. 5mm厚,一日一次,同樣換藥方法,臥床靜養,6天后隔日一次,共7次用藥,二周內痊愈。案例五2011.9. 19日,X風蘭,女,53歲,農民,家住大金店王上,下腹部開水燙傷后2小時來診。查下腹部開水燙傷II度,面積4X 16cm雙下肢膝關節周圍燙傷,右側淺II度,面積11 X36cm,左側深II度伴跌傷,面積11 X32cm,以上均按三度四分法及皮損程度診斷。治療方案采用暴露療法,配合全身療法,行局部清潔消毒后,直接外敷本發明“燒燙傷愈潤膚膏”約1. 5mm厚,一日2次,間隔12小時一次用同種方法局部換藥。同時做好室內清潔消毒,要求患者臥床靜養,做好特殊護理工作,為局部創面完全消失,部分壞死皮膚脫落為標準。效果下腹部燙傷處用時,3周余約23天治愈;右下肢燙傷處用時2周余約18天痊愈;左下肢燙傷處用時,6周余約45天痊愈。
具體實施例方式所述燒燙傷潤膚膏的成分及重量份分別是生地榆60份、黃連40份、虎杖9份、黃柏40份、黃芩35份、川芎9份、黑芝麻油800份、龍腦15份、凡士林300份。制備方法步驟一)、取黑芝麻油800份,置于陶瓷或者玻璃容器中,加入生地榆60份、黃連40份、虎杖9份、黃柏40份、黃芩35份、川芎9份,浸泡I——8小時,獲得黑芝麻油浸泡液;
步驟二)、把步驟一)獲得的黑芝麻油浸泡液加熱,至藥材焦黃,過濾,獲得黑芝麻油藥液,黑芝麻油藥液冷卻前加入龍腦15份、凡士林300份,充分攪拌,降至常溫后即獲得燒燙傷潤膚膏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燒燙傷潤膚膏,其特征在于,成分及重量份分別是生地榆60份、黃連40份、虎杖9份、黃柏40份、黃芩35份、川芎9份、黑芝麻油800份、龍腦15份、凡士林300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燙傷潤膚膏,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是步驟一)、取黑芝麻油800份,置于陶瓷或者玻璃容器中,加入生地榆60份、黃連40份 虎杖9份、黃柏40 份、黃芩35份、川芎9份,浸泡I——8小時,獲得黑芝麻油浸泡液;步驟二)、把步驟一)獲得的黑芝麻油浸泡液加熱,至藥材焦黃,過濾,獲得黑芝麻油藥液,黑芝麻油藥液冷卻前加入龍腦15份、凡士林300份,充分攪拌,降至常溫后即獲得燒燙傷潤膚膏成品。
全文摘要
燒燙傷潤膚膏,成分及重量份分別是生地榆60份、黃連40份、虎杖9份、黃柏40份、黃芩35份、川芎9份、黑芝麻油800份、龍腦15份、凡士林300份。制備方法是步驟一)、取黑芝麻油800份,置于陶瓷或者玻璃容器中,加入生地榆60份、黃連40份、虎杖9份、黃柏40份、黃芩35份、川芎9份,浸泡1-8小時,獲得黑芝麻油浸泡液;步驟二)、把步驟一)獲得的黑芝麻油浸泡液加熱,至藥材焦黃,過濾,獲得黑芝麻油藥液,黑芝麻油藥液冷卻前加入龍腦15份、凡士林300份,充分攪拌,降至常溫后即獲得燒燙傷潤膚膏成品。燒燙傷潤膚膏對皮膚及粘膜無刺激性,并能覆蓋創面,使創面與外界隔絕,使外毒不能侵染,有利于燙傷創面組織的修復生長。
文檔編號A61K36/756GK102988555SQ20121048685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惠振明 申請人:惠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