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氧化的口服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發明屬于含有原料或其與不明結構之反應產物的醫用配制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來源于植物的材料。
背景技術:
環境污染、輻射加劇、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以及較差的個人體質等多種因素均能使人體細胞老化速度加快,機體各項功能都受到影響。生命科學家們深入到細胞分子層面進行研究發現,在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一種稱為“自由基”的活躍分子,它是一種衰老因子,是造成衰老及衰老有關的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自由基是由氧化反應而產生的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它幾乎可以攻擊體內的所有細胞,造成人體組織、器官遭到破壞,加速機體衰老和致病。在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能夠通過自身清除產生的自由基;但隨年齡增長、生活壓力大、精神緊張、吸煙飲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性、空氣污染、電磁輻射、憂郁、失眠等原因能引發人體紊亂,導致體內自由基過剩,多余的自由基不斷攻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DNA,從而使人體內的DNA所受到的氧化性損傷越來越重。人體內自由基過剩,直接導致了人體的抗氧化能力不足,易出現皺紋、色斑、皮膚松弛、眼袋、膚色晦暗、失眠、疲勞、頭暈心慌、便秘、血脂血糖升高、關節炎、感冒、中風、老年癡呆癥、內分泌失調、視力退化、性功能下降、更年期提前、免疫力低下等病癥。目前在臨床上用于抗氧化的藥物有助陽補虛類中成藥、氨基酸類藥物、肌酸,用于增加合成代謝和肌肉力量。有1,6—二磷酸果糖(FDP)、肌酸、L一肉堿、丙酮酸鹽,用于促進能量代謝。還有維生素E、維生素C和輔酸Q 10,用于抗氧化、調節內環境穩態。上述西藥的主要缺點是時效性較強、副作用大、藥物依賴強,需長期服用。中藥制劑具有調節能力比較強比較、副作用小比較小,但見效慢,服藥很長時間才能見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抗氧化藥物的缺點,提供一種副作用小、見效快、療效顯著的抗氧化的口服藥物。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它是以下述質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按常規制劑方法制成的口服藥劑葛根20 35份葛花6 12份。制備本發明藥物的優選中藥原料質量份配比是 葛根25 30份葛花8 12份。制備本發明藥物的最佳中藥原料質量份配比是葛根28份葛花9. 5 份。
在本發明的配比中的葛根為辛涼解表藥,性味甘、辛、涼,歸脾、胃經,具有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之功效。葛花為野葛或甘葛的干花蕾,又名葛條花,具有解酒醒脾、清熱解毒、健胃、護肝等功效。將上述各組分按常規方法制成的口服藥劑是制劑學上所說的片劑或顆粒劑或膠囊劑或口服液。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的制備工藝如下1、取葛根加入10倍量的質量濃度為75%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再加入8倍量的質量濃度為75%的乙醇回流提取1. 5小時,過濾;合并二次濾液,減壓濃縮至濃度相對密度1. 32 1. 35 ;減壓干燥即得葛根提取物。2、取葛花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再加入8倍量的質量濃 度為75%的乙醇回流提取1. 5小時,過濾;合并二次濾液,減壓濃縮至濃度1. lg/ml ;減壓干燥即得葛花提取物。3、將葛根提取物、葛花提取物分別粉碎至100目,待用。5、將葛根提取物、葛花提取物、淀粉,混合均勻,干燥,填充膠囊。每粒重O. 4g,每粒含重要原料1. 5g。本發明藥物顆粒劑的制備工藝如下本發明藥物片劑所用的中藥原料以及質量配比與本發明藥物膠囊劑所用的中藥原料完全相同,中藥原料的提取工藝步驟與本發明膠囊劑制備工藝中藥原料的提取工藝步驟相同,所用的輔料以及其它工藝步驟按片劑的常規制備工藝進行。每片重O. 4g,每片含中藥原料1. 5g。本發明藥物顆粒劑所用的中藥原料以及重量配比與本發明藥物膠囊劑所用的中藥原料完全相同,中藥原料的提取工藝步驟與本發明膠囊劑制備工藝中藥原料的提取工藝步驟相同,所用的輔料以及其它工藝步驟按顆粒劑的常規制備工藝進行。每袋重5g,每袋含中藥原料3g。本發明藥物口服液所用的中藥原料以及重量配比與本發明藥物膠囊劑完全相同,中藥原料的提取工藝步驟與本發明膠囊劑制備工藝中藥原料的提取工藝步驟相同,所用的輔料和其它工藝步驟按照口服液的常規制備工藝進行。每瓶10mL,每毫升含中藥原料O. 3g。本發明藥物實施例1膠囊劑經試驗單位進行藥效試驗和人體試食試驗,抗氧化動物實驗結果均為陽性,表明本發明藥物具有抗氧化功能。根據《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范》(2003年版)中抗氧化功能人體試食試驗的判定標準,人體試食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藥物具有抗氧化功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以生產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產品1000粒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1120g葛花380g糊精加至400g。
其制備方法如下1、取葛根加入10倍量的質量濃度為75%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再加入8倍量的質量濃度為75%的乙醇回流提取1. 5小時,過濾;合并二次濾液,減壓濃縮至濃度相對密度1. 32^1. 35 ;減壓干燥即得葛根提取物。2、取葛花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再加入8倍量的質量濃度為75%的乙醇回流提取1. 5小時,過濾;合并二次濾液,減壓濃縮至濃度1. lg/ml ;減壓干燥即得葛花提取物。3、將葛根提取物、葛花提取物分別粉碎至100目,待用。5、將葛根提取物、葛花提取物、淀粉,混合均勻,干燥,填充膠囊,即得。每粒重O. 4g,每粒含重要原料1. 5g。以生產本發明藥物片劑產品1000片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1120g葛花380g淀粉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片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片重0. 4g,每片含中藥原料1. 5g。以生產本發明藥物顆粒劑產品1000克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448g葛花152g蔗糖400g糊精加至10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顆粒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袋重5g,每袋含中藥原料3g。以生產本發明口服液產品IOOOmL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224g葛花76g蔗糖400g蒸餾水加至1000mL。其制備工藝按本發明口服液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瓶10mL,每毫升含中藥原料0. 3g。在本實施例的配比中,中藥原料各組分的質量份為葛根28份葛花9. 5份實施例2以生產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產品1000粒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1136g葛花364g糊精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以生產本發明藥物片劑產品1000片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1136g葛花364g
淀粉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片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片重O. 4g,每片含中藥原料1. 5g。以生產本發明藥物顆粒劑產品IOOOg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455g葛花145g蔗糖400g 糊精加至10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顆粒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袋重5g,每袋含中藥原料3g。以生產本發明口服液產品IOOOmL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227g葛花73g蔗糖400g蒸餾水加至1000mL。其制備工藝按本發明口服液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瓶10mL,每毫升含中藥原料0. 3g。在本實施例的配比中,中藥原料各組分的質量份為葛根25份葛花8份。實施例3以生產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產品1000粒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1071g葛花429g糊精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以生產本發明藥物片劑產品1000片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1071g葛花429g淀粉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片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片重0. 4g,每片含中藥原料1. 5g。以生產本發明藥物顆粒劑產品1000克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429g葛花171g蔗糖400g糊精加至10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顆粒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袋重5g,每袋含中藥原料3g。以生產本發明口服液產品IOOOmL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214g葛花86g蔗糖400g蒸餾水加至1000mL。
其制備工藝按本發明口服液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瓶10mL,每毫升含中藥原料O. 3g。在本實施例的配比中,中藥原料各組分的質量份為葛根30份葛花12份。實施例4以生產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產品1000粒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1154g葛花346g糊精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以生產本發明藥物片劑產品1000片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1154g葛花346g淀粉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片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片重O. 4g,每片含中藥原料1. 5g。以生產本發明藥物顆粒劑產品1000克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462g葛花138g蔗糖400g糊精加至lOOO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顆粒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袋重5g,每袋含中藥原料3g。以生產本發明口服液產品IOOOmL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231g
葛花69g蔗糖400g蒸餾水加至1000mL。其制備工藝按本發明口服液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瓶10mL,每毫升含中藥原料0. 3g。在本實施例的配比中,中藥原料各組分的質量份為葛根20份葛花6份。實施例5以生產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產品1000粒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1117g葛花383g糊精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以生產本發明藥物片劑產品1000片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1117g葛花383g
淀粉加至400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片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片重O. 4g,每片含中藥原料1. 5g。以生產本發明藥物顆粒劑產品1000克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配比為葛根447g葛花153g 蔗糖400g糊精加至lOOOg。其制備方法按本發明顆粒劑的制備工藝進行。每袋重5g,每袋含中藥原料3g。以生產本發明口服液產品IOOOmL為例所用的中藥原料和輔料及其質量配比為葛根223g葛花77g蔗糖400g蒸餾水加至1000mL。其制備工藝按本發明口服液的制備工藝進行。每瓶10mL,每毫升含中藥原料0. 3g。在本實施例的配比中,中藥原料各組分的質量份為葛根35份葛花12份。為了驗證本發明藥物抗氧化治療效果,申請人委托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配比制備的本發明藥物(試驗時名稱為免議王牌神老根膠囊)膠囊劑,進行了藥效學試驗和人體試食試驗,各種試驗情況如下試驗樣品本發明藥物膠囊劑,人擬用劑量為2. 4g (相當于9g藥材量)/60kg · BW。批號20090921一、抗氧化功能動物實驗檢驗依據《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范》(2003年版)實驗動物18 22g雌性SPF級昆明種小鼠50只,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證號SCXK (京)2006-0009 0163130。實驗動物飼養環境飼料由天津市華榮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SPF級實驗動物室,合格證號=SYXK (津)2008-0004。溫度20 25°C,濕度40 70 % RH。實驗儀器和試劑UV-12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低溫冷凍離心機、超聲勻漿器、水浴箱;丙二醛(MDA)試劑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試劑盒、考馬斯亮蘭蛋白測定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溴代苯購自上海青浦縣新產品研究所。1、實驗方法劑量選擇設0.2 g/ kg · BW小劑量組、0. 4g/ kg · Bw中劑量組、0. 8g /kg · Bw大劑量組,分別相當于人體攝入量的5、10、20倍。本發明藥物膠囊劑用蒸餾水配制成溶液,灌胃給藥,灌胃量O. 2ml/10g · Bff0(I)實驗方法采用溴代苯模型法。SPF級昆明種雌性小鼠50只,隨機分成5組,即小、中、大劑量組,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3個實驗組經口給予不同濃度的本發明藥物,模型對照組給予等體積蒸餾水,持續30天后取血測抗氧化酶活力,動物饑餓過夜給受試樣品I小時,除空白對照組外各組灌胃O. 3mg / kg · Bff溴代苯(灌胃量O.1ml / IOg · Bw),22小時后處死動物取肝組織測定過氧化脂質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2)測定過氧化脂質降解產物丙二醛(MDA)含量按試劑盒的要求測定10%肝勻衆中MDA含量,并將單位換算成nmol /mgprot。實驗和計算結果見表3。(3)測定抗氧化酶活力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測定按試劑盒的要求制備紅細胞抽提液后取上清液10μ1測定SOD活力,并將單位換算成U/gHb。實驗和計算結果見表2。測定血液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力按試劑盒的要求測定1: 149 溶血液中GSH-PX活力,并將單位換算成酶活力單位。實驗和計算結果見表2。測定肝勻漿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按試劑盒的要求測定1%肝勻漿中SOD活力,并根據組織蛋白含量,將單位換算成U/mgprot。實驗和計算結果見表3。測定肝勻漿中谷胱肝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力按試劑盒的要求測定O. 25%肝勻漿中GSH-PX活力,并根據組織蛋白含量,將單位換算成活力單位。實驗和計算結果見表4。(4)測定組織蛋白含量應用考馬斯亮蘭蛋白測定試劑盒測定1%肝勻漿中組織蛋白含量。(5)結果統計實驗數據用SPSS10. O for windows進行統計檢驗,其中空白對照組與模型對照組采用T-檢驗,模型對照組與各劑量實驗組采用方差分析及兩兩檢驗,如方差不齊者采用數據轉換,轉換后仍不齊則采用非參數統計。2、實驗結果(I)本發明藥物對小鼠體重的影響經口灌胃不同劑量的本發明藥物后,各組動物生長、活動正常。空白對照組、各劑最組動物體重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 05)。表I本發明藥物對實驗小鼠體重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抗氧化的口服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質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按常規制劑方法制備的口服藥劑葛根20 35份葛花6 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的口服藥物,其特征在于中藥原料的質量份配比是 葛根25 30份葛花8 12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的口服藥物,其特征在于中藥原料的質量份配比是 葛根28份葛花9. 5份。
全文摘要
一種抗氧化的口服藥物,它是由葛根20~35、葛花6~12質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按常規制劑方法制備的口服藥劑。本發明藥物經試驗單位進行藥效試驗和和人體試食試驗,根據《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范》(2003年版)中抗氧化功能人體試食試驗的判定標準,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藥物具有抗氧化功能。
文檔編號A61P39/06GK103006753SQ2012105212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明者楊繼安 申請人:陜西博森生物制藥股份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