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燒燙傷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癢作用的外用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燒燙傷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癢作用的外用藥物,具體地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藥粉劑。本發明屬純中藥超細胞級微粉(300目以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燒傷一般是指由熱力(包括熱液、蒸汽、高溫氣體、火焰、灼熱金屬液體或固體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由于強熱作用,侵害人體,致使皮消肉腐成瘡,侵害輕者,不影響內臟,僅使皮肉腐爛若嚴重的侵害,則熱毒之熾甚,可傷及體內陰液,或熱毒內攻臟腑,故不僅皮肉腐爛,而傷陰損陽,臟腑不和之癥,亦相繼出現。此外由于電能、化學物質、放射線等所致的組織損害及臨床過程類似于熱力燒傷,臨床上均將其歸于燒傷一類。目前,西醫多采用抗生素類(青霉素、紅慶霉素、青大霉素)加以輸液保守療法治療;皮膚燒燙傷重者,則采取皮膚移殖手術,給病人帶來刀術之苦,且留疤痕,以及經濟負擔,病人難以承受。中藥多以生肌玉紅膏《外科正宗》、九一丹《醫宗金鑒》、黃連膏《醫宗金鑒》治療皮膚燒燙傷,治愈時間常,愈后留有疤痕,效果不理想。普通的藥膏不僅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有時會留下疤痕,部分皮膚粘連,而且還需要花高價錢植皮,中國醫學博大精深,中藥膏可以使受傷面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再生、痊愈,且不會留下疤痕。本發明的目的以清熱解毒,祛濕止癢、消腫止痛,涼血消斑、收斂生肌為治則,達到使之被燒燙傷皮膚迅速恢復功能,愈后不留疤痕,從而達到迅速治好燒燙傷之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速效治療燒燙傷并防疤、止癢的外用藥物。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祖國傳統醫學對燒燙傷發病機理的認識以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選用祛毒、止痛,涼血、解毒,收斂、生肌類藥物按中醫理論組方配制而成,能達到清熱解毒,祛濕止癢、消腫止痛,涼血消斑、收斂生肌,使之被燒燙傷皮膚迅速恢復功能,愈后不留疤痕,并具有止癢作用。本發明具體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燒燙傷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癢作用的外用藥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的藥物地榆120-180、黃柏120-180、煅石膏120-180、青黛120-180、白芨60-90、冰片20-30,將上述藥物混合,制成300目以上超細胞級微粉的中藥粉劑。制備本發明的配方及最佳原料份量是地榆150、黃柏150、煅石膏150、青黛150、白芨75、冰片25。
用時根據燒燙傷皮膚面積大小取適量藥粉用適量香油把藥粉調成膏狀敷患處。應用本發明藥物,治療燒燙傷療效明顯,解除被燒燙傷皮膚癥狀迅速,使用方便,無毒副和刺激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本發明藥物的機理如下
地榆味苦、酸、澀,性微寒。歸肝、大腸、胃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收斂之功。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收斂,瀉火,除骨蒸清虛熱。 煅石膏甘、辛、潘,寒。歸肺、胃經。收濕,生肌,斂瘡,止血。青黛味咸、微苦、性寒。歸肝。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之功。白芨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經。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冰片辛苦,涼。入心、肺經。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中醫理論認為,燙火瘡系好肉暴傷,燙火燒傷一時皮消肉爛成瘡,此等之瘡,正所謂意外之交,非氣血內損也,輕則害及皮膚,重則害在肌肉,甚者害在臟腑,害在臟腑者,亦可殺人。本發明黃柏抗菌有效成分為小檗堿,故其藥理作用與黃連大體相似,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痢疾桿菌(宋內氏除外)、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均有效或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枯草桿菌、百日咳桿菌、破傷風桿菌亦有抑制作用;黃柏乙醚浸提物對新型隱球菌和紅色發癬菌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能夠有效地起到抗真菌作用。地榆含有大量鞣質,對潰瘍面有較強的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同時還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能對抗綠膿桿菌感染,故對燒燙傷可控制感染,減少滲出,促進新皮膚生長。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療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有清熱、收斂、生肌的作用。青黛治療水火燙傷,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白芨膠粘滑膩,能吸收創面滲出物,保護創面,促進瘡口的愈合;白芨乙醇浸液對燙火瘡常見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冰片經粘膜、皮下組織均易吸收,具有抑菌、抗炎作用,對液體的滲出和組織水腫等炎腫過程有抑制作用。諸藥合成能清熱解毒,祛濕止癢、消腫止痛,涼血消斑、收斂生肌,使之被燒燙傷皮膚迅速恢復功能,愈后不留疤痕,并具有止癢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闡述,應該說明的是,下述說明僅是為了解釋本發明,并不對其內容進行限定。實施例取地榆150g、黃柏150g、煅石膏150g、青黛150g、白友75g、冰片25g混合均勻后,加工成超細胞級微粉(300目以上)中藥粉劑,用時根據燒燙傷皮膚面積大小取適量藥粉用香油把藥粉調成膏狀敷患處,藥粉與香油比例為3g: lml。本發明藥物使用方法輕者,皮膚潮紅,微腫疼痛,抹上本發明藥物I毫米厚,3天即好,且不留疤痕,無癢感;皮膚潮紅,有大小不等的水皰,輕度水腫,自感劇痛,抹上本發明藥物I毫米厚,2天換一次藥,7天即好,不留疤痕,創面無癢感;皮膚呈蒼白或焦黑色,疼痛反而不甚,觸之堅硬,失去彈性而無光澤,表面干燥,甚至累及肌肉和筋骨,抹上本發明藥物I毫米厚,2天換一次藥,7-15天即好,創面不留疤痕,且無癢感。用本發明藥物對治燒燙傷320例,輕者,皮膚潮紅,微腫疼痛者156例;較重者,皮膚潮紅,有大小不等的水皰,輕度水腫,自感劇痛者90例;重者,皮膚呈蒼白或焦黑色,疼痛反而不甚,觸之堅硬,失去彈性而無光澤,表面干燥,甚至累及肌肉和筋骨者74例,結果治愈307例,好轉13例,治愈率96%,有效率100%。療效標準
治愈燒傷創面愈合,愈合后觀察1-2個月,創面平滑無疤痕,無癢感。
好轉創面愈合,愈合后觀察1-2個月,創面散在表淺疤痕,略有癢感。未愈創面未愈合,后期觀察1-2個月,創面疤痕增生明顯,凹凸不平,有瘙癢感。有效率治愈及好轉例數占總例數百分比。本發明實現的最好方式,按實施例的配方份量取優質中藥原料加工成超細胞級微粉(300目以上)中藥粉劑,然后收瓶備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燙傷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癢作用的外用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的藥物地榆120-180、黃柏120-180、煅石膏120-180、青黛120-180、白芨60-90、冰片20-30,將上述藥物混合,制成300目以上超細胞級微粉的中藥粉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燒燙傷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癢作用的外用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的藥物地榆150、黃柏150、煅石膏,150、青黛150、白芨75、冰片2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速效治療燒燙傷并具有防止疤痕增生、止癢作用的外用藥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的藥物地榆120-180、黃柏120-180、煅石膏120-180、青黛120-180、白芨60-90、冰片20-30,將上述藥物混合,制成300目以上超細胞級微粉的中藥粉劑。諸藥合成能清熱解毒,祛濕止癢、消腫止痛,涼血消斑、收斂生肌,使之被燒燙傷皮膚迅速恢復功能,愈后不留疤痕,并具有止癢作用。使用本發明藥物治療燒燙傷及其防止疤痕增生、止癢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本發明藥物制作工藝簡單,是治療燒燙傷的理想藥物。
文檔編號A61P17/04GK102961602SQ2012105217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陳召偉 申請人:陳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