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性腋下拐杖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彈性腋下拐杖,包括上支架,彈簧緩沖管和下支撐桿,上支架底部連接彈簧緩沖管,彈簧緩沖管下部連接下支撐桿,彈性腋下拐杖在助行時底端對地面的鋼性沖擊經彈簧緩沖,會大大減小對使用者的腋下產生的沖擊力,尤其是彈性強度和彈性動程可調,能適合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適度,結構簡單,用材料少,對拐杖的重量增加不多,易于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彈性腋下拐杖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行走輔助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彈性腋下拐杖。
【背景技術】
[0002]腋下拐杖是下肢殘疾人和術后康復病人等人群的輔助工具之一,它起到支撐,平衡身體,幫助行走的功能,但現有的拐杖在使用中與地面的鋼性接觸,令使用者有不舒適的沖擊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拐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拐杖已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彈性腋下拐杖,用于解決拐杖在使用過程中與地面的鋼性接觸,給使用者帶來不舒適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彈性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彈簧緩沖管2和下支撐桿3,所述上支架I底部連接所述彈簧緩沖管2,所述彈簧緩沖管2下部連接所述下支撐桿3 ;
優選的,所述上支架I為U形形狀,其上部為腋下支撐座11,中部是可調手握桿12,U形底部采用環扣配接所述彈簧緩沖管2的環行槽10上; 優選的,所述彈簧緩沖管2由上管41、中管42和下管43構成,所述上管41上端固定封閉板5,中心開孔,外部為旋鈕6連接管內部的中心螺桿7,所述中心螺桿7上設有承壓板8,所述承壓板8直徑邊緣有凹槽81,嵌入所述上管41內壁導向條82并可滑動,所述承壓板8下安裝彈簧9,所述上管41與所述中管42固定,所述封閉板5與所述中管42在所述上管41上形成圓徑上的所述環形槽10,所述中管42下端有內螺紋,所述下管43上端有外螺紋,用與之間旋配接;
優選的,所述下支撐桿3上端是主桿13,上端封頭16,所述封頭16直徑與所述中管42內徑動配合,所述主桿13套裝在所述彈簧緩沖管2的下管43內,然后將所述下管43旋裝在所述中管42上,所述主桿13與下管43動配合,所述主桿13下端連有可調節長度的套管14,所述套管14底部是軟材著地端15。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彈性腋下拐杖在助行時底端對地面的鋼性沖擊經彈簧緩沖,會大大減小對使用者的腋下產生的沖擊力,尤其是彈性強度和彈性動程可調,能適合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適度;
2、結構簡單,用材料少,對拐杖的重量增加不多,易于生產。
[0006]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拐杖側視結構不意圖;
圖2為軸向彈簧緩沖管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下支撐桿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上管內部側視結構示意圖。
[0008] 圖中標號說明:
1、上支架,2、緩沖管,3、下支撐桿,41、上管,42中管,43、下管,5、封閉板,6、旋鈕,7、中心螺桿,8、承壓板,81、凹槽,82、導向條,9、彈簧,10、環行槽,11、腋下支撐座,12、可調手握桿,13、主桿,14、套管,15、著地端,16、封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10]參照圖1所示,一種彈性腋下拐杖,包括上支架1,彈簧緩沖管2和下支撐桿3,上支架I底部連接彈簧緩沖管2,彈簧緩沖管2下部連接下支撐桿3,上支架I為U形形狀,其上部為腋下支撐座11,中部是可調手握桿12,U形底部采用環扣配接彈簧緩沖管2的環行槽10上;
如圖2、圖4所示,彈簧緩沖管2由上管41、中管42和下管43構成,上管41上端固定封閉板5,其直徑大于中管42,中心開孔,外部為旋鈕6連接管內部的中心螺桿7,中心螺桿7上設有承壓板8,承壓板8直徑邊緣有凹槽81,嵌入上管41內壁導向條82并可滑動,承壓板8下安裝彈簧9,上管41與中管42固定,封閉板5與中管42在上管41上形成圓徑上的所述環形槽10,中管42下端有內螺紋,下管43上端有外螺紋,用與之間旋配接,也可制作成可調旋接。
[0011]如圖3所示,下支撐桿3上端是主桿13,上端封頭16,封頭16直徑與中管42內徑動配合,主桿13套裝在所述彈簧緩沖管2的下管43內,然后將下管43旋裝在中管42上,主桿13與下管43動配合,主桿13下端連有可調節長度的套管14,套管14底部是軟材著地端15。
[0012]中管42的長度決定主桿13的動程,一般動程在5-10厘米為合適,彈簧采用直筒形,動程即為撓區,撓區負荷要較大。
[0013]材料一般選用鋁合金,可有效減輕拐杖重量,上支架1、彈簧緩沖管2、下支撐桿3分別制造,上支架I與彈簧緩沖管2直接配裝,彈簧緩沖管2的下管43先解離,套入下支撐桿3的主桿,再配裝在中管42上,即完成。
[0014]使用前,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節套管14長度,以適合患者的身高,調節可調手握桿12應適合患者手長,再調節旋鈕6以調整緩沖彈簧的壓力,以適應不同患者的需求。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彈性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I ),彈簧緩沖管(2)和下支撐桿(3),所述上支架(1)底部連接所述彈簧緩沖管(2 ),所述彈簧緩沖管(2 )下部連接所述下支撐桿(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I)為U形形狀,其上部為腋下支撐座(11),中部是可調手握桿(12),U形底部采用環扣配接所述彈簧緩沖管(2)的環行槽(10)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緩沖管(2)由上管41、中管42和下管43構成,所述上管41上端固定封閉板(5),中心開孔,外部為旋鈕(6)連接管內部的中心螺桿(7 ),所述中心螺桿(7 )上設有承壓板(8 ),所述承壓板(8 )直徑邊緣有凹槽82,嵌入所述上管41內壁導向條81并可滑動,所述承壓板(8)下安裝彈簧(9),所述上管41與所述中管42固定,所述封閉板(5)與所述中管42在所述上管41上形成圓徑上的所述環形槽(10),所述中管42下端有內螺紋,所述下管43上端有外螺紋,用與之間旋配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撐桿(3)上端是主桿(13),上端封頭(16),所述封頭(16)直徑與所述中管42內徑動配合,所述主桿(13)套裝在所述彈簧緩沖管(2)的下管43內,然后將所述下管43旋裝在所述中管4-2上,所述主桿(13)與下管43動配合,所述主桿(13)下端連有可調節長度的套管(14),所述套管(14)底部是軟材著地端( 15)。
【文檔編號】A61H3/02GK103892991SQ201210572457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胡穎, 胡平 申請人: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