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包扎顱頜面創傷的面套。
背景技術:
人體頭顱、頜面部的創傷或者顱頜面手術后需要進行敷料包扎,正確適度的包扎有助于傷口的愈合,通常情況下采用紗布纏繞頭部及頜面部對傷口處加壓包扎。紗布纏繞包扎過程中,若包扎過緊,則引起頭痛不適,影響進食、睡眠,傷口處出現腫脹,甚至導致患者呼吸困難;若包扎過松又達不到加壓包扎的目的。目前這種包扎方式難以達到包扎后的舒適度,并且由于包扎過程繁瑣、包扎時間過長,導致患者難以忍受的痛苦。現有技術中有一種可調頭戴式腮腺手術后的包扎套,其克服了上述紗布繃帶式包 扎的缺點,具有操作簡單,易于調節的特點,其存在的問題是缺少對頭頂部的壓迫包扎以及對口腔上緣的壓迫包扎,并且其所用的包扎帶均為窄帶,影響包扎后的舒適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專利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可調頭戴式包扎套的缺點,進行了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其具有包扎方便,易于調節,舒適度高的特點,并且能夠進行頭顱包扎及口腔上緣部位的包扎,使顱頜面創傷的包扎具有更多功能。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包括一彈性布料片,彈性布料片的左右側分別帶有繃緊帶,所述繃緊帶順序包括額頭部繃緊帶,頭顱部繃緊帶、后腦部繃緊帶以及后枕部繃緊帶,所述彈性布料片上還于左右額頭部繃緊帶之間連接有口腔上緣繃緊帶,所述繃緊帶的端頭分別帶有搭扣,于所述布料片上還連接有與所述口腔上緣繃緊帶端頭搭扣相對應的搭扣;當所述彈性布料片的中部置于下頜,將彈性布料片由下頜向左右面額及頭顱頂部方向貼合包裹,然后將所述左右側繃緊帶端頭的搭扣相互搭接,以及將所述口腔上緣繃緊帶與其所述相對應的搭扣搭接,構成所述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額頭部繃緊帶,頭顱部繃緊帶、后腦部繃緊帶以及后枕部繃緊帶均為寬帶;于所述彈性布料片的上邊緣以及下邊緣分別帶有弧度;所述彈性布料片由左右兩片彈性布料連接構成;所述左右兩片彈性布料分別帶有耳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具有包扎方便,包扎速度快,易于調節、拆卸方便的特點,與現有可調頭戴式包扎套相比,能夠進行頭顱頂部的包扎及口腔上緣部位的包扎,使顱頜面創傷的包扎具有更多功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展開圖,對應面套內面。[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展開圖,對應面套外面。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說明。見圖1,圖2,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包括一彈性布料片4,彈性布料片4的左右側分別帶有繃緊帶,繃緊帶順序包括額頭部繃緊帶2、5,頭顱部繃緊帶1、6、后腦部繃緊帶U、7以及后枕部繃緊帶10、8,彈性布料片4上還于左右額頭部繃緊帶2、5之間連接有口腔上緣繃緊帶3,以上繃緊帶的端頭分別帶有尼龍粘扣,彈性布料片4上還連接有與口腔上緣繃緊帶3端頭搭扣相對應的尼龍粘扣12,彈性布料片4上帶有兩個 耳孔9 ;所述彈性布料片4的上邊緣以及下邊緣分別帶有弧度,便于與下頜部及后頸部貼合;所述彈性布料片4由左右兩片大小對稱的彈性布料縫合連接構成,如此節省用料,制作方便。所述額頭部繃緊帶2、5,頭顱部繃緊帶1、6,后腦部繃緊帶11、7以及后枕部繃緊帶
10、8均為寬帶,如此使患者顱頜面創傷戴入面套舒適、對創傷處有更大壓迫力。本實用新型的應用過程見圖1,圖2,圖3,將彈性布料片4的中部置于下頜,由下頜向左右面額及頭顱頂部方向貼合包裹,然后分別將額頭部繃緊帶2、5,頭顱部繃緊帶1、6、后腦部繃緊帶11、7以及后枕部繃緊帶10、8端頭的搭扣相互搭接,以及將口腔上緣繃緊帶3與其相對應的搭扣12搭接,構成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兩耳朵分別從耳孔9處露出,如圖3所示。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其他改進和變化,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彈性布料片,彈性布料片的左右側分別帶有繃緊帶,所述繃緊帶順序包括額頭部繃緊帶,頭顱部繃緊帶、后腦部繃緊帶以及后枕部繃緊帶,所述彈性布料片上還于左右額頭部繃緊帶之間連接有口腔上緣繃緊帶,所述繃緊帶的端頭分別帶有搭扣,于所述布料片上還連接有與所述口腔上緣繃緊帶端頭搭扣相對應的搭扣;當所述彈性布料片的中部置于下頜,將彈性布料片由下頜向左右面額及頭顱頂部方向貼合包裹,然后將所述左右側繃緊帶端頭的搭扣相互搭接,以及將所述口腔上緣繃緊帶與其所述相對應的搭扣搭接,構成所述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額頭部繃緊帶,頭顱部繃緊帶、后腦部繃緊帶以及后枕部繃緊帶均為寬帶。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布料片的上邊緣以及下邊緣分別帶有弧度。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布料片由左右兩片彈性布料連接構成。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兩片彈性布料分別帶有耳孔。
專利摘要一種顱頜面創傷多功能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彈性布料片,彈性布料片的左右側分別帶有繃緊帶,所述繃緊帶順序包括額頭部繃緊帶,頭顱部繃緊帶、后腦部繃緊帶以及后枕部繃緊帶,所述彈性布料片上還于左右額頭部繃緊帶之間連接有口腔上緣繃緊帶,所述繃緊帶的端頭分別帶有搭扣,于所述布料片上還連接有與所述口腔上緣繃緊帶端頭搭扣相對應的搭扣。本實用新型具有包扎方便,包扎速度快,易于調節、拆卸方便的特點,與現有可調頭戴式包扎套相比,能夠進行頭顱頂部包扎及口腔上緣部位的包扎,使顱頜面創傷的包扎具有更多的功能。
文檔編號A61F13/12GK202589774SQ2012201559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丁旭, 丁加根, 孟志兵 申請人:丁旭, 丁加根, 孟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