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引流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32033閱讀:41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引流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引流管固定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引流管固定裝置結構復雜,安裝不方便。安裝時需要扭動定位和鎖緊,容易引起傷口疼痛。清理傷口滲液時需要操作復雜且容易出現誤操作。另一種常用的固定器在清理引流管傷口滲液清理時,可能會造成固定器的損壞進而需要更換固定器;而且該固定器連接較軟,位置太靠近傷口,這樣引流管活動時對傷口影響較大,而且固定效果不好。以上兩種固定方法,引流管均與身體垂直,而在正常的使用中,引流管的方向需要 改變,這就有造成引流管堵塞的隱患。以上兩種固定方法均采用增加摩擦力的方式進行固定,而且是一種型號對應多種引流管,這樣容易造成較小的引流管固定效果不佳,較大的引流管固定時容易造成引流管變形影響引流管的引流性能等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流管固定器,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流線型設計,減小衣物對固定器的刮蹭;引流管出口方向可360度設置,方便不同患者及體位的安裝和調整。可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佩戴的舒適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引流管固定采用摩擦力固定的同時根據引流管的大小也采用了定位針和防脫倒刺的方式固定。大大增加了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引流管固定器,主要包括基座I、固定器主體2、軟質減震墊圈3、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傷口墊片5及泡沫膠紙6,其中,所述基座I的下端通過泡沫膠紙6與皮膚連接,傷口墊片5置于基座I的通孔內,基座I的上端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連接在固定器主體2內部,起到對引流管夾緊定位作用;軟質減震墊圈3安裝在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內部,起到對引流管輔助夾緊和減震作用。所述的基座I的上端為齒輪狀結構11,所述齒輪狀結構11與固定器主體2上的定位銷24相互配合,此結構可以使引流管的出口方向任意調節,方便不同用戶或不同體位對引流管方向進行選擇;齒輪狀結構11的下面設置基座軸向定位環13 ;基座I的中間為通孔14,基座I的一側設置缺口 15以方便安裝引流管,基座I的周邊設置與泡沫膠紙6連接的葉片12,以增加連接面積、提高穩定性。所述的固定器主體2包含主體I、II 21、22、合頁23、定位銷24、卡扣25及主體定位環26,所述主體I、11 21、22通過合頁23連接成一體,主體I 21設置定位銷24,固定器主體2內設置與軸向定位環13相配合的主體軸向定位環26,卡扣25設置在固定器主體2的側面。所述的軟質減震墊圈3的一側設有開口 31以方便引流管的安裝。軟質減震墊圈3墊在引流管固定夾上,起到緩沖和增加摩擦力作用。所述的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的位置設置倒刺或鋼針,倒刺或鋼針的長度為刺入引流管壁的二分之一以上。所述的傷口墊片5的材質為醫用海綿,吸收引流管傷口滲液以及安裝時初步定位作用。所述的基座I總體分為兩部分,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的部分材質為硬質塑料,以滿足其連接時對剛性要求;與泡沫膠紙6連接的部分材質為穩定性好的軟質塑料(如硅膠),從而達到患者佩戴舒適的效果。整體要求兩部分配合可靠。固定器主體2為透明塑料制成,合攏狀態下整體表面光滑圓潤,無凸出的棱角毛刺。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夾緊方式更加方便靈活;引流 管與身體呈一定角度改變引流管的受力點,使引流管固定更加可靠的同時最大幅度的吸收引流管的震動;整體采用流線型設計,減小衣物對固定器的刮蹭;引流管出口方向可360度設置,方便不同患者及體位的安裝和調整。可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佩戴的舒適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引流管固定采用摩擦力固定的同時根據引流管的大小也采用了定位針和防脫倒刺的方式固定。大大增加了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基座結構不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器主體合攏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器主體打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軟質墊圈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引流管固定夾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基座;2、固定器主體;3、軟質減震墊圈;4、引流管彈性固定夾;5、傷口墊片;6、泡沫膠紙;11、齒輪狀結構;12、葉片;13、基座軸向定位環;14、通孔;15、缺口 ;21、主體I ; 22、主體II ; 23、合頁;24、定位銷;25、卡扣;26、主體軸向定位環;31、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詳細內容及其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引流管固定器主要包括基座I、固定器主體2、軟質減震墊圈3、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傷口墊片5及泡沫膠紙6,其中,所述基座I的下端通過泡沫膠紙6與皮膚連接,傷口墊片5置于基座I的通孔內,基座I的上端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連接在固定器主體2內部,起到對引流管夾緊定位作用;軟質減震墊圈3安裝在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內部,起到對引流管輔助夾緊和減震作用。參見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基座I的上端為齒輪狀結構11,所述齒輪狀結構11與固定器主體2上的定位銷24相互配合,此結構可以使引流管的出口方向任意調節,方便不同用戶或不同體位對引流管方向進行選擇;齒輪狀結構11的下面設置基座軸向定位環13 ;基座I的中間為通孔14,基座I的一側設置缺口 15以方便安裝引流管,基座I的周邊設置與泡沫膠紙6連接的葉片12,以增加連接面積、提高穩定性。參見圖3及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固定器主體2包含主體I、11 21、22、合頁23、定位銷24、卡扣25及主體定位環26,所述主體I、11 21、22通過合頁23連接成一體,主體I 21設置定位銷24,固定器主體2內設置與軸向定位環13相配合的主體軸向定位環26,卡扣25設置在固定器主體2的側面。參見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軟質減震墊圈3的一側設有開口 31以方便引流管的安裝。軟質減震墊圈3墊在引流管固定夾上,起到緩沖和增加摩擦力作用。 參見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的位置設置倒刺或鋼針,倒刺或鋼針的長度為刺入引流管壁的二分之一以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傷口墊片5的材質為醫用海綿,吸收引流管傷口滲液以及安裝時初步定位作用。所述的基座I總體分為兩部分,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的部分材質為硬質塑料,以滿足其連接時對剛性要求;與泡沫膠紙6連接的部分材質為穩定性好的軟質塑料(如硅膠),從而達到患者佩戴舒適的效果。整體要求兩部分配合可靠。固定器主體2為透明塑料制成,合攏狀態下整體表面光滑圓潤,無凸出的棱角毛刺。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基座(I)的下端通過泡沫膠紙(6)與皮膚連接,傷口墊片(5)置于基座(I)的通孔內,基座(I)的上端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連接在固定器主體(2)內部,軟質減震墊圈(3)安裝在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I)的上端為齒輪狀結構(11),所述齒輪狀結構(11)與固定器主體(2)上的定位銷(24)相互配合;齒輪狀結構(11)的下面設置基座軸向定位環(13);基座(I)的中間為通孔(14),基座(I)的一側設置缺口(15),基座(I)的周邊設置與泡沫膠紙(6)連接的葉片(12)。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器主體(2)包含主體I >11 (21、22)、合頁(23)、定位銷(24)、卡扣(25)及主體定位環(26),所述主體I、11 (21、22)通過合頁(23)連接成一體,主體I (21)設置定位銷(24),固定器主體(2)內設置與軸向定位環(13)相配合的主體軸向定位環(26),卡扣(25)設置在固定器主體(2)的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質減震墊圈(3)的一側設有開口(31)。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彈性固定夾(4)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的位置設置倒刺或鋼針,倒刺或鋼針的長度為刺入引流管壁的二分之一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傷口墊片(5)的材質為醫用海綿。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I)與固定器主體(2)連接的部分材質為硬質塑料,與泡沫膠紙(6)連接的部分材質為軟質塑料。
8.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器主體(2)為透明塑料制成且為光滑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引流管固定器,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其結構是基座的下端通過泡沫膠紙與皮膚連接,傷口墊片置于基座的通孔內,基座的上端與固定器主體連接;引流管彈性固定夾連接在固定器主體內部,起到對引流管夾緊定位作用;軟質減震墊圈安裝在引流管彈性固定夾內部,起到對引流管輔助夾緊和減震作用。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夾緊方式更加方便靈活;引流管固定更加可靠的同時最大幅度的吸收引流管的震動;可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佩戴的舒適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引流管固定采用摩擦力固定的同時根據引流管的大小也采用了定位針和防脫倒刺的方式固定。大大增加了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檔編號A61M25/02GK202538123SQ20122015724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6日
發明者呂玉丹, 張宏海, 鄒振雙, 陳禹 申請人:張宏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翼城县| 泗洪县| 泊头市| 汶川县| 山东| 涡阳县| 丹巴县| 定远县| 神木县| 双辽市| 赣州市| 长寿区| 咸阳市| 禄劝| 义乌市| 清水河县| 钦州市| 喀什市| 山丹县| 巍山| 页游| 永宁县| 彰化市| 台南县| 贵阳市| 青神县| 会同县| 利辛县| 鹿泉市| 堆龙德庆县| 屯留县| 泊头市| 九龙县| 禹州市| 富锦市| 元氏县| 宁南县| 永川市| 奉贤区| 仁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