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排氣和自動止液和精密過濾的輸液器。
背景技術:
輸液器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具,在輸液器插入藥瓶后,進行人體穿刺前,必須使輸液器的滴斗下導管直至靜脈針充盈藥液并無氣泡殘留,以防止氣泡被輸入人體導致急性氣泡性栓塞死亡或慢性血管栓塞,該過程稱為排氣。目前醫療機構所用的輸液器都要求醫護人員手動排氣,即由醫護人員倒置滴斗或一手掐死滴斗下導管,另一手捏扁滴斗后放開,利用滴斗彈性回復下吸藥液,反復幾次直至藥液蓄到滴斗高度的一半左右,再等待3-5s,使混入滴斗內藥液的氣泡析出后,正置滴斗或松開掐死的導管使無氣泡的藥液流入滴斗下導管 直至從靜脈針前端溢出,最后卡死調節器,完成排氣過程。該過程比較耗時,約占整個輸液操作三分之一時間,在病人多時間倉促情況下,可能出現排氣殘留;操作要求高不利于初學者掌握,可能由于操作錯誤或不熟練導致藥液大量浪費或排氣殘留;并且由于輸液器管路設計的缺陷,還存在排氣死角,導致死角處氣泡很難排除。另外護士進行換瓶操作時,按常規操作先關閉調節器,將穿刺器插入第二瓶,再打開調節器,如果止液藥過膜下方為液體,無氣體空腔,則關調節器時向下推動調節輪,被止住的藥液被下拉,止液藥過膜里的水被吸下,氣體進入止液藥過膜,插入第二瓶重新開通調節器時,氣泡進入止液藥過膜下方,流入滴斗下導管,導致換瓶時出現排氣問題。同時在護士進行換瓶操作時,經常出現第二瓶瓶壓過高的情況,過高的瓶壓起到與向下推動調節輪同樣的效果,同樣會出現排氣問題。現有技術中并沒有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能夠同時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的技術方案。該輸液器結構簡單,并具有自排氣和自動止液功能。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包括依次連接的穿刺器、滴斗上導管、滴管、滴斗、滴斗下導管、調節器和靜脈針,靜脈針出液端套接設置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斗與滴斗下導管之間設置排氣管,排氣管位于滴斗的滴斗內腔中的一端上至少設置一個排氣孔,排氣管的上方配合設置由使水對其產生浸潤作用材料制得的止液藥過膜,所述的止液藥過膜上設置一組毛細孔,止液藥過膜允許藥液和氣體通過,能阻擋藥液中直徑大于其毛細孔徑的不溶性顆粒通過,所述的密封套密封靜脈針的出液端,并且密封套上設有空氣過濾器。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設置于滴斗的滴斗內腔。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設置于滴管上方的殼體內。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上方設置粗效過濾膜,粗效過濾膜的濾孔直徑為10 μ m 25 μ m。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與滴斗的中軸線的夾角為45 135度。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厚度為O. 3mm 3mm,止液藥過膜直徑為12_ 50_。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的毛細孔直徑為3 μ m 10 μ m。 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的毛細孔的毛細作用對水的拉升高度至少高于O. 4m。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管頂端設置擋水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孔為細長孔,其上端寬度大于下端寬度,成底窄頂寬形結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過濾器為通氣量能使藥液自動充盈整支輸液器時間為7s 20s、具有阻水性且至少能阻擋具有O. 7m水壓的水滲過通氣性多孔膜片。上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滴斗的下端設置具有排氣孔的排氣管,在排氣管上方設置止液藥過膜,并且靜脈針出液端設置帶空氣過濾器的密封套,使得整個輸液器具有自排氣和自動止液功能。與現有的輸液器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I.節省輸液操作時間在輸液器插入藥瓶后,輸液器自動排氣,并控制排氣時間在10 15秒,醫護人員可以在排氣期間進行捆扎血壓帶和皮膚消毒等穿刺前準備;2.排氣穩定,不受操作人員和操作時間的影響,安全性高;3.排氣徹底,不存在排氣死角;4.換瓶操作簡單,實現自動化止液操作,醫護人員無需進行手動止液,并解決換瓶時的排氣問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穿刺器;2_滴斗上導管;3-滴管;301_殼體;4-滴斗;401_滴斗內腔;5-粗效過濾膜;6_止液藥過膜;7_擋水蓋;8_排氣管;801_排氣孔;9_滴斗下導管;10_調節器;11-靜脈針;12_密封套;13_空氣過濾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如圖I所示,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依次連接的穿刺器I、滴斗上導管2、滴管3、滴斗4、滴斗下導管9、調節器10、靜脈針11和密封套12。滴斗4與滴斗下導管9之間設置排氣管8。排氣管8上端伸入滴斗4的滴斗內腔401內,中部與滴斗4下端口密封,下端與滴斗下導管9連接。伸入滴斗4的排氣管8上端設置至少設置一個排氣孔801,排氣孔801為細長孔,上端寬度大于下端寬度,成底窄頂寬形結構。排氣管8的頂部固定設置擋水蓋7,擋水蓋7可以為錐形結構、蘑菇形結構等。排氣管8的上方配合設置止液藥過膜6,止液藥過膜6設置在滴斗4的滴斗內腔401內。止液藥過膜6內設置一組毛細孔,允許藥液和氣體通過,能阻擋藥液中直徑大于其毛細孔徑的不溶性顆粒通過,并且止液藥過膜6采用使水對其產生浸潤作用的材料制造,如混合纖維素膜、尼龍膜或聚酯核孔膜等,即水在毛細孔內的液面形狀為凹形,毛細作 用對水起上拉效果,并且毛細孔能夠讓水上拉高度至少高于O. 4mm。止液藥過膜6厚度為
O.3mm 3mm,止液藥過膜6直徑為12_ 50mm,毛細孔直徑為3 μ m 10 μ m。設置時,止液藥過膜6與滴斗4的中軸線的夾角為45 135度,即保證實際使用時,止液藥過膜6與水平面夾角不超過45度,以確保毛細作用對藥液的拉升作用有效傳導。同時還可以在止液藥過膜6上方設置至少一層粗效過濾膜5,粗效過濾膜5濾孔直徑為10 25 μ m。粗效過濾膜5可以設置在止液藥過膜6的上表面,也可以不與止液藥過膜6接觸。輸液器尾端的靜脈針11上套接設置密封套12,密封套12密封靜脈針11的出液端。并且在密封套12上設置空氣過濾器13,空氣過濾器13為通氣性多孔膜片(可在市場上購得),通氣量能使藥液自動充盈整支輸液器時間為7s 20s,并且該膜片同時具有阻水性,至少能阻擋具有O. 7m水壓的水滲過。使用時,將穿刺器I插入藥瓶,藥液依次流過穿刺器1,滴斗上導管2和滴管3,進入滴斗內腔401,在粗效過濾膜5和止液藥過膜6上方積聚,當止液藥過膜6被水全部覆蓋時,止液藥過膜6上方滴斗內腔401成為死腔,隨后藥液在慣性作用下繼續從滴管3滴下,壓縮死腔內氣體,形成正的氣壓,將藥液壓過止液藥過膜6,止液藥過膜6開始向下滲藥液。從止液藥過膜6滲下的藥液在止液藥過膜6下方的滴斗內腔401積聚(如果無排氣管8,則藥液直接從滴斗4下端流出,滴斗4下端兩側的氣體被封堵住,當藥液下流速度逐步加快時,被封住的氣體被藥液帶下,形成很多混入藥液的氣泡,并且由于止液藥過膜6的毛細孔難以通過氣體,該氣泡無法通過向上擠壓反向從止液藥過膜6排出,導致排氣失敗),由于排氣管8封住滴斗4出口,藥液只可能從排氣管8上的排氣孔801流下,并且當排氣孔801寬度足夠小,能形成足夠表面張力阻止藥液通過,所以藥液在止液藥過膜6下方的滴斗內腔401積聚升高,形成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當液面升高到封住排氣孔801最上端時,形成止液藥過膜6與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間的氣體死腔,隨著止液藥過膜6的藥液在慣性下繼續向下滲,死腔內氣體被壓縮,形成正壓,同時由于排氣孔801上端開孔比下端寬,其通過的表面張力小,故藥液先從排氣孔801上端壓入(如果藥液從排氣孔801下端先壓入,則排氣管8內孔上端氣體無法排出,當藥液在滴斗下導管9加速流動時,則該氣體將被吸入滴斗下導管9)。排氣孔801還有另一個作用,當藥液從止液藥過膜6滲下時,沖擊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夾入氣泡,排氣孔801還能阻擋該沖擊性氣泡。另外擋水蓋7能防止藥液提前接觸排氣孔801,如果沒有擋水蓋7,則藥液能夠直接滴在排氣孔801上,形成水膜,提前封閉排氣孔801,提前形成止液藥過膜6和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間的氣體死腔,藥液提前流入排氣孔801,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液面高度不足,氣泡將被吸入排氣管8。藥液流入排氣管8后,進一步流入滴斗下導管9,并且隨著動能的累積,其流速加快,導管內氣體也加速從空氣過濾器13排出,但由于空氣過濾器13的通氣量有限,氣體排出速度有所限制,進而限制藥液在滴斗下導管9內流速。如果藥液流速過快,將產生兩種氣泡,第一種,藥液在滴斗下導管9內流速過快,止液藥過膜6滲下的藥液補充不上,導致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液面下降,排氣孔801重新開通,導致氣泡吸入;第二種,流速越大,沖擊性氣泡動能越大,有可能突破排氣孔801的表面張力阻擋作用,混入氣泡。本實用新型通過空氣過濾器13將自動排氣時間調整為7-20s,有效防止氣泡進入滴斗下導管9,并且如果超過20s,則可能超過護士對病人消毒所需時間,即導致護士完成消毒后,自動排氣尚未完成,浪費時間。
藥液流到空氣過濾器13后,由于空氣過濾器13能阻擋至少O. 7m的水壓(整支輸液器長度約I. 5m,考慮到彎曲,實際垂直高度接近O. 7m),藥液無法通過空氣過濾器13,自動停止,完成全程自排氣。由于藥液能被空氣過濾器13自動停止,故排氣無需護士看護,護士可以邊自動排氣,邊進行下一步的病人消毒,其操作要比常規操作節省10-15S。而一般自排氣輸液器,都是滴斗部分自排氣,無法實現滴斗下導管9自排氣,而是靠護士看守,待靜脈針11出藥液后卡死調節器10,無法自動停止,即在完成排氣前,護士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所謂的自排氣,只是節省操作步驟,不能節省操作時間。另外空氣過濾器13能隔離靜脈針11與外界的接觸,防止靜脈針被污染。當護士完成病人消毒后,卡死調節器10,拔除密封套12,對病人進行穿刺,穿刺結束后,打開調節器10,藥液順利流下進行輸液(此時止液藥過膜6上方有藥液,不接觸空氣,不形成毛細作用,不阻擋藥液流下)。當第一瓶掛完后,如果護士不能及時換瓶或考慮到要充分利用藥液,止液藥過膜6上方的滴斗內腔401內藥液將流盡,此時就止液藥過膜6的毛細孔而言,其上方為空氣,其 內為水,形成液面,由于水能浸潤止液藥過膜,所以液面為凹形,凹形液面能上拉液體,形成的上拉效果用高度來衡量,水柱上升高度是
, 2λ/cos 0h =-
pgr此處Y =表面張力;Θ =接觸角;P =液體密度;g =重力加速度;r =細管半徑當Θ >90度,這表示彎液面為凸面;同時h<0,表示流體在毛細管下降,即汞在玻璃管的情況。對于在海平面上,裝了水的玻璃管,y= 0. 0728Jm-2Θ = 20。P = 1000kgm-3g = 9. 8ms_2液柱高度為「…1.4 X IO-5fi % - m。
T根據此方程式,理論上在半徑I米寬的玻璃管中,水可以上升O. 000014米(因此極不容易被察覺);而在直徑ΙΟμπι的玻璃毛細管中,水可以上升2.8米。直徑3μπι的玻璃毛細管中,水可以上升9. 24m。考慮止液藥過膜6材質不同于玻璃,實際拉升高度約O. 4m到lm,即能抗衡止液藥過膜下方O. 4m到Im的水柱下吸力。另外止液藥過膜6與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間的氣體腔,不影響壓力的傳導。止液藥過膜6毛細孔孔徑越小,拉升高度越高,抗水壓能力越強,但是毛細孔過小容易被藥液中的不溶性顆粒堵塞,導致流速下降,無法達到國家輸液器標準(gb8368-2005中規定的輸液流速必須達到10分鐘流出生理鹽水1000ml),所以毛細孔孔徑不能小于3 μ m,并且必要時在止液藥過膜6上方加設粗效過濾膜5,對藥液中較大的微粒(大于 IOym)進行預先過濾,保持止液藥過膜6通暢。另外止液藥過膜6膜面積至少大于直徑12mm的圓,面積大不容易堵塞。另外止液藥過膜6厚度最好大于O. 3mm,強化毛細作用,可適當放大毛細孔孔徑,提高流速,但毛細孔直徑不宜超過10 μ m。另外止液藥過膜6在使用中盡量保持水平,如果與水平面夾角大于45度,則毛細作用的拉升力難以傳導。滴斗內腔401下端的藥液的存在,能起到緩沖作用,在止液藥過膜6止液時間過長失效后,也能防止藥液馬上流盡,防止氣泡馬上進入導管。由于止液藥過膜6的毛細作用,藥液停止于止液藥過膜6,但是止液藥過膜6下方的微薄藥液層仍將不斷滲下,并且無法得到補充,故止液后3分鐘左右,止液藥過膜6下方的藥液層消失,此時對止液藥過膜6毛細孔而言,其下方也形成了液面,該液面本來為向上的凹形,但是由于止液藥過膜6下液體的負壓吸引作用(通過止液藥過膜6下方的氣體空腔傳導),下方液面形成向下的凹形,進一步阻止液體向下流,即一旦止液藥過膜6下方的藥液層消失,止液藥過膜6的止液效果將進一步加強。同時,護士進行換瓶操作時,經常存在第二瓶瓶壓過高的情況(護士配藥時,一般先抽出一定量藥液,再注入同樣量配好的藥液,但由于抽藥時,氣體將從針管與瓶塞間隙被負壓吸入,所以配出的藥瓶內往往存在5-15kpa正壓,相當于O. 5-1. 5m水壓,而整支輸液器水壓也就I. 5m,所以配藥導致的正壓很高,并且護士配好該瓶后,一般用棉花和膠帶堵塞穿刺孔防止藥液與外界接觸,并倒置藥瓶,所以正壓一旦形成無法瀉出)。如果采用密封浮塞止液,如過高的瓶壓向下傳導到滴斗內,導致密封浮塞無法浮起,即使護士掐死滴斗下導管并擠壓,也只能暫時浮起密封浮塞,隨著液體高速下流,浮塞經常被重新下吸堵塞出液口 ;如果采用止液藥過膜,并且該止液藥過膜下方不存在氣體腔(本實用新型止液藥過膜6和滴斗內腔401下端藥液間存在氣體腔),則當輸液器插入第二瓶,再打開調節器10后,瓶內氣壓傳導到滴斗內腔401內,將止液藥過膜6內液體壓出止液藥過膜6,氣體進入止液藥過膜6下方,待液體重新覆蓋止液藥過膜時6,止液藥過膜6下方已經形成無法上排的氣泡,導致換瓶排氣問題。對高瓶壓引起的以上兩種結構的問題,一般采用在滴斗4開設排氣閥的措施,能有效緩解氣壓,但是滴斗設立排氣閥存在成本增加問題,并且目前輸液器廠家采用的氣檢法根本無法檢測本身就允許通氣的排氣閥邊緣有無漏氣,一旦出現排氣閥邊緣泄漏將導致藥液污染及無法輸液等嚴重問題,另外,即使排氣閥邊緣不漏氣,排氣閥也只能對空氣進行一定程度的過濾,畢竟無法完全隔絕空氣,將造成新的藥液污染,所以設立排氣閥存在很大弊端。而本實用新型在止液藥過膜6下設立排氣管8,并形成止液藥過膜6和滴斗內腔401下端藥液間的氣體腔,即使高瓶壓使氣體進入止液藥過膜6下,無非是增加該氣體腔的體積,由于排氣管8的存在,氣體無法進入滴斗下導管9危害人體。另外護士換瓶操作時,先向輸液器尾端推動調節輪卡死調節器10,其作用相當于對止液藥過膜6施加額外的下吸力,將導致氣泡進入止液藥過膜6下方,但由于存在止液藥過膜6和滴斗內腔401下端藥液間的氣體腔以及排氣管8,該氣泡不進入滴斗下導管9。如果采用倒置調節器的方法解決,則導致新的問題,即在排氣結束后卡死調節器10時,倒推的調節輪導致靜脈針11被吸入氣體,帶氣體的靜脈針11是嚴格禁止穿刺入人體的,如果要保持靜脈針11無氣體,則只能開放調節器10,在靜脈針11射出藥液的情況下進行人體穿刺,所以不管護士如何選擇,都存在致命缺陷。實施例2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將止液藥過膜6設置于滴管3上方的殼體301內。其中殼體301可以與滴管3 —體成型,也可以分體單獨設置在滴管上部的導管中。其也能達到與實施例I相同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1.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包括依次連接的穿刺器(I)、滴斗上導管(2)、滴管(3)、滴斗(4)、滴斗下導管(9)、調節器(10)和靜脈針(11),靜脈針(11)出液端套接設置密封套(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斗(4)與滴斗下導管(9)之間設置排氣管(8),排氣管(8)位于滴斗(4)的滴斗內腔(401)中的一端上至少設置一個排氣孔(801),排氣管(8)的上方配合設置由使水對其產生浸潤作用材料制得的止液藥過膜(6),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上設置一組毛細孔,止液藥過膜(6)允許藥液和氣體通過,能阻擋藥液中直徑大于其毛細孔徑的不溶性顆粒通過,所述的密封套(12)密封靜脈針(11)的出液端,并且密封套(12)上設有空氣過濾器(13)。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設置于滴斗(4)的滴斗內腔(401)。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設置于滴管(3)上方的殼體(301)內。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上方設置粗效過濾膜(5),粗效過濾膜(5)的濾孔直徑為10 μ m 25 μ m0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與滴斗(4)的中軸線的夾角為45 135度。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厚度為O. 3mm 3mm,止液藥過膜(6)直徑為12mm 50mm。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的毛細孔直徑為3μπι ΙΟμπι。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液藥過膜(6)的毛細孔的毛細作用對水的拉升高度至少高于O. 4m。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管(8)頂端設置擋水蓋(7)。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孔(801)為細長孔,其上端寬度大于下端寬度,成底窄頂寬形結構。
11.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過濾器(13)為通氣量能使藥液自動充盈整支輸液器時間為7s 20s、具有阻水性且至少能阻擋具有O. 7m水壓的水滲過通氣性多孔膜片。
專利摘要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自動排氣、自動止液、精密過濾),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其包括依次連接的穿刺器、滴斗上導管、滴管、滴斗、滴斗下導管、調節器和靜脈針,靜脈針出液端套接設置密封套,滴斗與滴斗下導管之間設置排氣管,排氣管位于滴斗的滴斗內腔中的一端上至少設置一個排氣孔,排氣管的上方配合設置由使水對其產生浸潤作用材料制得的止液藥過膜,止液藥過膜上設置一組毛細孔,止液藥過膜允許藥液和氣體通過,能阻擋藥液中直徑大于其毛細孔徑的不溶性顆粒通過,密封套密封靜脈針的出液端,并且密封套上設有空氣過濾器。該輸液器結構簡單,并具有自排氣和自動止液功能。
文檔編號A61M5/165GK202569053SQ20122015763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6日
發明者楊舟 申請人:浙江康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