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褥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褥子,屬于醫療護理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的普通褥子只是讓人在臥床休息時起到身體與床板之間減緩摩擦,保護皮膚的作用。醫院病房患者病床褥子,無非也是如此;包括上棉布層,下棉布層,上下棉布層內置棉花層。這種結構的褥子,使用時,由于長期臥床或傳染病患者的汗液等很容易通過棉布床單造成褥子污染和潮濕,需要經常暴曬或者經常多次用雙氧水或來蘇消毒液消毒處理,不然空氣中伴有非常難聞的氣味。 目前用于預防以下幾類患者褥瘡的發生的褥子并不常見1針對骨傷科、心血管等科室病人,術后4天以上不能翻身的患者;2長期臥床的患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褥子。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其目的,所涉及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褥子,包括褥子本體,褥子本體其結構從上到下依次是棉布層、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構成;所述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等比例分為10段分別進行填充,填充物分別為糜子,干燥劑;所述棉布層、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通過麻線沿四周邊將三層牽引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褥子其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因糜子表面光滑,且為不規則形狀,故能產生間隙,便于空氣流通,人在坐臥的過程中,因空氣流通而避免受壓部位局部高溫而產生病變,糜子因承壓力不同隨之而流動,因而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受壓部位血液循環的作用。同時,因人在坐臥的過程中會產生汗液,故干燥劑能起到吸汗防潮的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衛生等特點,預防因常年臥病在床的患者產生皮膚病變,提高了護理質量,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可廣泛用于臨床。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層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I、棉布層;2、糜子材料層;3、干燥層;4、褥子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褥子作以下詳細說明[0015]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褥子包括褥子本體4,褥子本體4其結構從上到下依次是棉布層I、糜子材料層2和干燥層3構成;所述糜子材料層2和干燥層3等比例分為10段分別進行填充,填充物分別為糜子,干燥劑;所述棉布層I、糜子材料層2和干燥層3通過麻線沿四周邊將三層牽引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按照說明書附圖所示即可加工。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褥子本體,其結構從上到下依次由棉布層、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糜子材料層等比例分為10段分別進行填充,填充物為糜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干燥層等比例分為10段進行填充填充物為干燥劑。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層、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通過麻線沿四周邊將三層牽弓I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褥子,屬于醫療護理器具技術領域,包括褥子本體,其結構從上到下依次是棉布層、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構成;所述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等比例分為10段分別進行填充,填充物分別為糜子,干燥劑;所述棉布層、糜子材料層和干燥層通過麻線沿四周邊將三層牽引固定連接;所述該一種新型褥子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衛生等特點,預防因常年臥病在床的患者產生皮膚病變,提高了護理質量,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可廣泛用于臨床。
文檔編號A61G7/05GK202554322SQ20122016084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張金 申請人: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