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移動固定式外科用方便清創縫合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移動固定式外科用方便清創縫合臺。
背景技術:
在醫院外科給有些病人處理皮膚創傷時使用現有的醫療操作臺處理創面后不便于清理臺面,清理醫療垃圾更是麻煩,臺面高度不能調整有時影響醫療操作的順利進行,臺面固定不能移動不方便給病人進行救治。
發明內容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移動固定式外科用方便清創縫合 臺。它的技術方案為帶萬向輪移動托盤上固定有兩條定位滑槽塊,帶凸臺底座的兩端插在兩條定位滑槽塊中,雙內管支撐套上分別擰有左緊固螺栓和右緊固螺栓,兩個活門與右醫療操作臺和左醫療操作臺通過兩個折頁鉸接,雙內管支撐套的底端固定在帶凸臺底座上,掛鉤分別擰在右醫療操作臺和左醫療操作臺的背面上,右伸縮桿的上端與右醫療操作臺固定連接,其下端插在雙內管支撐套中;左伸縮桿的上端與左醫療操作臺固定連接,其下端插在雙內管支撐套中。該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該移動固定式外科用方便清創縫合臺結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新穎,它為移動式通過帶萬向輪移動托盤可移動,將帶凸臺底座從定位滑槽塊上抽下直接坐到地面上為固定式,左醫療操作臺或右醫療操作臺的設置可同時治療兩個病人大大提高了治療效率。
圖I主視圖,圖2俯視圖。附圖中1、右伸縮桿,2、雙內管支撐套,3、帶凸臺底座,
4、右醫療操作臺,5、掛鉤,6、活門,7、折頁,8、左緊固螺栓,9、左伸縮桿,10、左醫療操作臺,
11、右緊固螺栓,12、帶萬向輪移動托盤,13、定位滑槽塊。
具體實施方式
帶萬向輪移動托盤12上固定有兩條定位滑槽塊13,帶凸臺底座3的兩端插在兩條定位滑槽塊13中,雙內管支撐套2上分別擰有左緊固螺栓8和右緊固螺栓11,活門6與左醫療操作臺10通過折頁7鉸接,雙內管支撐套2的底端固定在帶凸臺底座3上,掛鉤5分別擰在左醫療操作臺10的背面上,右伸縮桿I的上端與右醫療操作臺4固定連接,其下端插在雙內管支撐套2中;左伸縮桿9的上端與左醫療操作臺10固定連接,其下端插在雙內管支撐套2中。在醫院外科給有些病人處理皮膚創傷時,首先把塑料垃圾袋分別掛到掛鉤5上撐開,根據病人不同的身高通過調整右伸縮桿I和左伸縮桿9在雙內管支撐套2中的高度調整好后將右醫療操作臺4和左醫療操作臺10分別用右緊固螺栓11和左緊固螺栓8擰緊定好位,繞折頁7打開活門6把病人需清創的肢體放到左醫療操作臺10或右醫療操作臺4的方孔洞處,醫務人員給病人清創后的醫療垃圾直接掉入塑料垃圾袋中打包處理即可;它為移動式通過帶萬向輪移動托盤12可移動,將帶凸臺底座3從定位滑槽塊13上抽下直接坐到地面上為固定式,左醫療操作臺10或右醫療操作臺4的設置可同時治療 兩個病人大大提1 了治療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固定式外科用方便清創縫合臺,其特征是帶萬向輪移動托盤(12)上固定有兩條定位滑槽塊(13),帶凸臺底座(3)的兩端插在兩條定位滑槽塊(13)中,雙內管支撐套(2)上分別擰有左緊固螺栓(8)和右緊固螺栓(11),兩個活門(6)與右醫療操作臺(4)和左醫療操作臺(10)通過兩個折頁(7)鉸接,雙內管支撐套(2)的底端固定在帶凸臺底座(3)上,掛鉤(5)分別擰在右醫療操作臺(4)和左醫療操作臺(10)的背面上,右伸縮桿(I)的上端與右醫療操作臺(4)固定連接,其下端插在雙內管支撐套(2)中;左伸縮桿(9)的上端與左醫療操作臺(10)固定連接,其下端插在雙內管支撐套(2)中。
專利摘要一種移動固定式外科用方便清創縫合臺,屬于醫療器械裝置技術領域。在醫院外科給有些病人處理皮膚創傷時使用現有的醫療操作臺處理創面后不便于清理臺面,清理醫療垃圾更是麻煩。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帶萬向輪移動托盤(12)上固定有兩條定位滑槽塊(13),帶凸臺底座(3)的兩端插在兩條定位滑槽塊(13)中,雙內管支撐套(2)上分別擰有左緊固螺栓(8)和右緊固螺栓(11),兩個活門(6)與右醫療操作臺(4)和左醫療操作臺(10)通過兩個折頁(7)鉸接,雙內管支撐套(2)的底端固定在帶凸臺底座(3)上。它的優點是左醫療操作臺或右醫療操作臺的設置可同時治療兩個病人大大提高了治療效率。
文檔編號A61G13/00GK202620111SQ20122019346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支洪敏 申請人:支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