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瓷基臺接口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種植牙部件,特別涉及一種瓷基臺接口部件。
背景技術:
種植牙已被口腔醫學界公認為缺牙的首選修復方式。種植牙是通過將與人體骨質兼容性高的純鈦金屬經過精密的設計,制造成類似牙根的圓柱體或其他形狀,以外科小手術的方式植入缺牙區的牙槽骨內。種植牙一般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為種植體,種植體固定在骨槽骨內,起牙根作用;另一部分為基臺,基臺位于口腔內,起牙冠修復作用,對種植義齒的穩定性、固定性以及美觀性等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口腔種植手術中,基臺與種植體之間的連接必須非常穩定,同樣牙冠與基臺的連接也必須穩定。基臺與種植體、牙冠內部的連接結構設計恰當與否和機械并發癥的發生率有直接關系。由于咀嚼力量以及力量的頻率不同,連接結構的定位不準確,最終會容易導致連接螺絲的明顯松弛或斷裂,牙冠體的破裂,使種植牙失敗。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瓷基臺接口設備。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瓷基臺接口部件,具有瓷基臺接口主體和瓷基臺接口螺栓,瓷基臺接口主體由順序連接的牙冠連接體,肩臺和種植連接體組成;在牙冠連接體外圍與肩臺連接處上設置上凸臺;在肩臺下部與種植連接體的連接處設置下凸臺。上述的技術方案所訴的瓷基臺接口部件,下凸臺是圍繞種植連接體圓周均勻分布的三個凸臺,每個凸臺之間的角度α呈120度角。上述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瓷基臺接口部件,上凸臺與三個下凸臺中的一個之間呈30度的角。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使用該瓷基臺設備的話,能夠使牙冠體與基臺之間實現精確定位,并且可以起到抗旋鈕作用。也可以在基臺與種植體的內部連接結構相配合下,進行精確定位和產生抗旋鈕作用。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瓷基臺接口設備;圖2為瓷基臺接口主體俯視圖;圖3為瓷基臺接口主體仰視圖;圖中:1.瓷基臺接口主體,2.瓷基臺接口螺栓,14.上凸臺,15.下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瓷基臺接口部件,該瓷基臺接口部件具有瓷基臺接口主體I和瓷基臺接口螺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瓷基臺接口主體I由順序連接的牙冠連接體,肩臺和種植連接體組成;在牙冠連接體外圍與肩臺連接處上設置上凸臺14 ;上凸臺14與牙冠能夠實現精確定位,產生抗旋鈕作用。在肩臺下部與種植連接體的連接處設置下凸臺15。下凸臺15與種植體內部結構相配合,能夠精確定位和產生抗旋鈕作用。下凸臺15是圍繞種植連接體圓周均勻分布的三個凸臺,每個凸臺之間的角度α呈120度角。上凸臺14與三個下凸臺15中的其中一個之間呈30度的角。這樣可以有效的使瓷基臺與外面牙冠很好的配合并準確定位瓷基臺。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瓷基臺接口部件,具有瓷基臺接口主體(I)和瓷基臺接口螺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瓷基臺接口主體(I)由順序連接的牙冠連接體,肩臺和種植連接體組成;在牙冠連接體外圍與肩臺連接處上設置上凸臺(14);在肩臺下部與種植連接體的連接處設置下凸臺(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瓷基臺接口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訴的下凸臺(15)是圍繞種植連接體圓周均勻分布的三個凸臺,每個凸臺之間的角度α呈120度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瓷基臺接口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凸臺(14)與三個下凸臺(15)中的一個之間呈30度的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瓷基臺接口部件,其具有瓷基臺接口主體和瓷基臺接口螺栓,瓷基臺接口主體由順序連接的牙冠連接體,肩臺和種植連接體組成;在牙冠連接體外圍與肩臺連接處上設置上凸臺;上凸臺與牙冠能夠實現精確定位,產生抗旋鈕作用。在肩臺下部與種植連接體的連接處設置下凸臺。下凸臺與種植體內部結構相配合,能夠精確定位和抗旋鈕。
文檔編號A61C8/00GK203059948SQ20122023377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尹克云, 徐海鋒, 張翔, 賴紅昌 申請人:江蘇創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