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牙種植修復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
背景技術:
牙種植術被稱為是20世紀牙科史上最令人矚目的一大進展,也是近年口腔醫學領域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在西方發達國家,牙種植術已經獲得大范圍的普及和應用。目前金屬烤瓷全冠是較為普遍的植牙技術,但是金屬烤瓷全冠的制造方法比較復雜,需經過取模,蠟型制作,包埋鑄造,燒瓷等復雜的操作過程,病人需多次門診才能完成植牙,而且其生物相容性不是很好,做出的全冠與基牙的密合度不夠高,顏色和形態也有所欠缺。
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以解決生物相容性、密合度不夠高、顏色和形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所述的全冠為單個獨立齒冠,所述的全冠通過口內掃描得到牙冠數據再經數控機床加工成內冠,在所述的內冠表面是用若干層氧化鋯瓷粉制成牙齒形狀的復合層,所述的全冠的形狀與單個切牙或尖牙或磨牙的牙冠的形狀相同,所述的全冠通過膠水粘合于人體基牙上。所述的復合層由4一5層瓷粉復合而成。所述的瓷粉的材料為氧化鋯陶瓷。所述的瓷粉的材料為玻璃滲透氧化鋯陶瓷。所述的膠水為樹脂粘結膠水。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這個義齒通過光學探頭獲得基牙光學印模,由數控機床加工做出一個內冠,然后在內冠上用4-5層瓷粉制作出的牙齒的形態,所以其顏色和形態非常逼真,和基牙的密合度高,減少繼發蛀牙的可能性,另還具有下列優點I、高度美觀,無金屬修復。2、作為環保型材料,不會引起任何過敏反應。3、精確的密合度,冠良好的邊緣適合性是治療成功的必要條件。4、操作簡便,傳統的修復體制作方法比較復雜,本實用新型是口腔修復擺脫了牙體預備、取印模、灌印模、制作蠟型、包埋鑄造的工作模式,而是用取得光學印模輸入計算機,再在計算機上設計修復體,最后用微型銑床加工修復體來代替,因此減少了患者的就診次數和時間。5、堅固,氧化鋯陶瓷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其抗彎強度及化學穩定性更好,且強度不受老化影響。
圖I為本實用新型磨牙全冠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切牙全冠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尖牙全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圖I一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提供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所述的全冠I為 單個獨立齒冠,所述的全冠I通過口內掃描得到牙冠數據再經數控機床加工成內冠,在所述的內冠表面是用若干層瓷粉制成牙齒形狀的復合層,所述的全冠的形狀與單個切牙或尖牙或磨牙的牙冠的形狀相同,所述的全冠I通過膠水粘合于人體基牙上。所述的復合層由4一5層瓷粉復合而成。所述的瓷粉的材料為氧化鋯陶瓷或者為玻璃滲透氧化鋯陶瓷。所述的膠水為樹脂粘結膠水。在病人口內放置橡皮障,種植體基臺表面噴涂顯影粉,用CEREC II型機光學探頭獲得基牙光學印模,由數控機床加工做出一個內冠,然后在內冠上用4-5層氧化鋯瓷粉制作出的牙齒的形態,全冠經調He拋光后,采用樹脂粘接劑粘結。
權利要求1.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所述的全冠為單個獨立齒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冠(I)通過口內掃描得到牙冠數據再經數控機床加工成內冠,在所述的內冠表面是用若干層瓷粉制成牙齒形狀的復合層,所述的全冠(I)的形狀與單個切牙或尖牙或磨牙的牙冠的形狀相同,所述的全冠通過膠水粘合于人體基牙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層由4一5層瓷粉復合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瓷粉的材料為氧化鋯陶瓷。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瓷粉的材料為玻璃滲透氧化鋯陶瓷。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水為樹脂粘結膠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層復合氧化鋯全冠,所述的全冠為單個獨立齒冠,所述的全冠通過口內掃描得到牙冠數據再經數控機床加工成內冠,在所述的內冠表面是用若干層氧化鋯瓷粉制成牙齒形狀的復合層,所述的全冠的形狀與單個切牙或尖牙或磨牙的牙冠的形狀相同,所述的全冠通過膠水粘合于人體基牙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光學探頭獲得基牙光學印模,由數控機床加工做出一個內冠,然后在內冠上用4—5層瓷粉制作出的牙齒的形態,所以其顏色和形態非常逼真,和基牙的密合度高,減少繼發蛀牙的可能性,且高度美觀,無金屬修復,堅固度很高,氧化鋯陶瓷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其抗彎強度及化學穩定性更好,其強度不受老化影響。
文檔編號A61K6/08GK202682074SQ20122024142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明者李宇文, 陳軼煒 申請人:上海一番齒科制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