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接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接便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慢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晚期等)的發生率明顯上升。最新的數據表明,中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發病率6. 7%,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6.4% ;因各種意外傷害平均使每家醫院每年要接收超過I萬多新的病人住院;這些數據無一不表明高的發病率,高的致殘率以及高意外事故發生率,也意味著由這些疾病導致臥床或暫時需長時間臥床、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數增多。因此,如何改善臥床病人的舒適度、增強其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各類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疾病的轉歸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為此,人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探索和嘗試,如王榮君研究的《臥床患者的簡易接便器制 作和應用》,雖然該類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取材方便,經濟實用,但尚存在忽視有關人體結構和生理需求、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接便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好用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接便器。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接便器,包括接便器本體,所述的接便器本體包括接便器開口和導流筒,接便器開口內沿與導流筒之間由連接部平滑連接,連接部外壁設置連接環,腰帶通過連接環與接便器本體相連,導流筒外壁設有彈簧夾,容尿袋袋口夾在彈簧夾上。接便器開口可以容納尿道口及肛門,以方便大小便;腰帶的設計可以防止使用粘膠而造成的皮膚受損和資源浪費且更加契合人體結構,容尿袋袋口夾在彈簧夾上使大小便不會造成漏出。容尿袋使用完后可以先置于一邊,也可以將之清洗以便下次使用。作為優選,所述的腰帶兩端設置可扣接的粘扣。粘扣可以將腰帶更好地固定,從而使接便器開口更契合人體結構。作為優選,所述的接便器開口具有外翻的邊緣。使大小便不會從接便器開口漏出。作為優選,所述的彈簧夾為四只,均勻分布在導流筒外壁。將大小便從導流筒直接流向各尿袋,不會漏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接便器克服了原有接便器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滿足臥床病人的生理需求,能夠避免下床上廁所的不便,更適用于不同體位,擺脫普通接便器所帶來的苦惱。無論是在日常臨床護理中,或者病人在家中,都可以實現實現自理,維護了病人的自尊,更是提高了病人生活的質量,具有方便好用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2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一種接便器,如圖I、2所示,包括接便器本體I,所述的接便器本體I包括接便器開口 2和導流筒3,接便器開口 2具有外翻的邊緣,接便器開口 2內沿與導流筒3之間由連接部平滑連接,連接部外壁設置連接環 4,腰帶5通過連接環4與接便器本體I相連,所述的腰帶5兩端設置可扣接的尼龍粘扣8。導流筒3外壁設有四只彈簧夾6,均勻分布在導流筒3外壁,容尿袋7袋口夾在四只彈簧夾6上。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接便器,包括接便器本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便器本體(I)包括接便器開口(2)和導流筒(3),接便器開口(2)內沿與導流筒(3)之間由連接部平滑連接,連接部外壁設置連接環(4 ),腰帶(5 )通過連接環(4 )與接便器本體(I)相連,導流筒(3 )外壁設有彈簧夾(6),容尿袋(7)袋口夾在彈簧夾(6)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帶(5)兩端設置可扣接的粘扣(8)。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便器開口(2)具有外翻的邊緣。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簧夾(6)為四只,均勻分布在導流筒(3)外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并公開了一種接便器,包括接便器本體,所述的接便器本體包括接便器開口和導流筒,接便器開口內沿與導流筒之間由連接部平滑連接,連接部外壁設置連接環,腰帶通過連接環與接便器本體相連,導流筒外壁設有彈簧夾,容尿袋袋口夾在彈簧夾上。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接便器克服了原有接便器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滿足臥床病人的生理需求,能夠避免下床上廁所的不便,更適用于不同體位,擺脫普通接便器所帶來的苦惱。無論是在日常臨床護理中,或者病人在家中,都可以實現實現自理,維護了病人的自尊,更是提高了病人生活的質量,具有方便好用且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F5/451GK202654284SQ20122024324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沈健, 馮磊, 胡敏鴛, 馮晨, 陳柯愛, 盛丹麗, 方思, 倪曉梅 申請人: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