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霧化吸入治療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為ー種霧化吸入治療組件。
背景技術:
霧化吸入治療是臨床上用于治療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法,其是通過霧化機將藥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霧滴或微粒,使其懸浮于氣體中,并進入呼吸道及肺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霧化吸入治療時,患者需要時刻含住霧化吸入管,由于霧化治療時間一般時間較長,很容易讓患者ロ部肌肉酸痛,給患者帶來不適;另外,當患者與霧化設備距離較遠時,需要的吸力較大,患者毎次呼吸時的吸入量較小,治療效果不佳,并且藥霧在吸 入管內容易凝結,降低了藥霧含量,也對藥效有一定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結構簡單,吸入方便,可減輕患者ロ部不適,并可避免藥霧在管體內凝結的霧化吸入治療組件。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霧化吸入治療組件,包括ー個管體,管體尾端設有吸入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嘴呈球殼狀,并開有若干吸入孔,吸入嘴前側的管體上設有ー個管徑較管體大的緩沖罐,緩沖罐外側設有電熱圈,電熱圈上連接有導線。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吸入嘴呈球殼狀,放置在患者口中不容易脫離,而無需用力含住;管體上設有緩沖罐,可匯集一定量的藥霧,由于離吸入嘴較近患者可輕易的吸入呼吸道內,當患者呼氣時,管體內的藥霧再次在緩沖罐內匯集,由于緩沖罐外設有電熱圈,可避免內部的藥霧凝結,提高了藥霧的含量。其結構設計里,吸入方便,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I、電熱圈,2、緩沖罐,3、管體,4、導線,5、吸入嘴。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附圖所示,一種霧化吸入治療組件,包括一個管體3,管體3尾端設有吸入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嘴5呈球殼狀,并開有若干吸入孔,吸入嘴5前側的管體3上設有一個管徑較管體3大的緩沖罐2,緩沖罐2外側設有電熱圈1,電熱圈I上連接有導線4。
權利要求1.一種霧化吸入治療組件,包括一個管體,管體尾端設有吸入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嘴呈球殼狀,并開有若干吸入孔,吸入嘴前側的管體上設有一個管徑較管體大的緩沖罐,緩沖罐外側設有電熱圈,電熱圈上連接有導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設備,公開了一種霧化吸入治療組件,管體尾端設有吸入嘴,吸入嘴呈球殼狀,并開有若干吸入孔,吸入嘴前側的管體上設有一個管徑較管體大的緩沖罐,緩沖罐外側設有電熱圈。患者吸入時不容易從口中脫離,無需用力含住;其吸入方便,并可避免藥霧凝結,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A61M11/00GK202605463SQ2012202470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李玲, 李志峰 申請人: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