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創撐開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領域,尤其是一種微創撐開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骨科器材的更新,微創椎弓根釘內固定系統得到了應用,但是與傳統的開放椎弓根釘內固定相比,其對椎體高度復位的效果要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微創椎弓根為了置棒方便,采用萬向椎弓根釘系統,喪失了通過釘棒角矯正傷椎高度的作用。如果用固定釘代替萬向釘,置棒又會顯得非常困難。臨床實踐發現,一旦微創椎弓根釘系統撐開后,其器械之間由于撐開后產生的巨大摩擦,導致器械取出非常困難,甚至變形,最終延長手術時間,降低手術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微創撐開器,其設計結構合理并且復位效果好。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創撐開器,包括用于套置矯正棒的手把、滑動臂、固定在滑動臂上的至少一個用于插置調節矯正棒的旋轉臂固定座和滑動齒條以及連接在滑動齒條端部的調節固定座,所述的滑動臂在滑動齒條上滑動連接,調節固定座內設置有調節齒輪,調節齒輪與滑動齒條相嚙合。進一步地,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復位椎體,所述的旋轉臂固定座數量為兩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微創撐開器,采用體外的滑動臂和旋轉臂達到了替代體內椎弓根釘的萬向的作用,從而可以用固定釘代替萬向釘,最大程度的發揮椎弓根釘棒系統對傷椎的撐開固定作用,其復位椎體效果好,并且不會因摩擦問題使原正確的椎弓根釘位置發生變化,使手術無效。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是圖I的主視圖;圖3是圖I的側視圖。圖中I.手把,2.滑動臂,3.滑動齒條,4.調節齒輪,5.調節固定座,6.旋轉臂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圖I、圖2和圖3所示的微創撐開器,包括用于套置矯正棒的手把I、滑動臂2、固定在滑動臂2上的兩個用于插置調節矯正棒的旋轉臂固定座6和滑動齒條4以及連接在滑動齒條4端部的調節固定座5,滑動臂2在滑動齒條3上滑動連接,調節固定座5內設置有調節齒輪4,調節齒輪4與滑動齒條3相嚙合。本實用新型的微創撐開器,將手把I矯正棒置入有固定套筒固定住的椎弓根螺釘內,在旋轉臂固定座6上插置調節矯正棒,將調節矯正棒置入另一帶有固定套筒的椎弓根螺釘內,調節調節齒輪4,使滑動齒條3按照圓弧轉動,達到旋轉固定座6與手把I撐開,達到椎體間復位撐開矯正,當椎弓根螺釘與棒固定后,可使調節矯正棒通過滑動臂2上的鎖緊按鈕松開,順內孔滑出椎弓根釘,使撐開器能輕松脫離椎弓根釘。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 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微創撐開器,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套置矯正棒的手把(I)、滑動臂(2)、固定在滑動臂(2)上的至少一個用于插置調節矯正棒的旋轉臂固定座(6)和滑動齒條(4)以及連接在滑動齒條(4)端部的調節固定座(5),所述的滑動臂(2)在滑動齒條(3)上滑動連接,調節固定座(5)內設置有調節齒輪(4),調節齒輪(4)與滑動齒條(3)相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創撐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轉臂固定座(5)數量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創撐開器,包括用于套置矯正棒的手把、滑動臂、固定在滑動臂上的至少一個用于插置調節矯正棒的旋轉臂固定座和滑動齒條以及連接在滑動齒條端部的調節固定座,滑動臂在滑動齒條上滑動連接,調節固定座內設置有調節齒輪,調節齒輪與滑動齒條相嚙合。本實用新型的微創撐開器,采用體外的滑動臂和旋轉臂達到了替代體內椎弓根釘的萬向的作用,從而可以用固定釘代替萬向釘,最大程度的發揮椎弓根釘棒系統對傷椎的撐開固定作用,其復位椎體效果好,并且不會因摩擦問題使原正確的椎弓根釘位置發生變化,使手術無效。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2619822SQ2012202475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農魯明, 周棟, 徐南偉 申請人:農魯明, 周棟, 徐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