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用開口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
背景技術:
開口器一般用于昏迷,須張口的特殊檢查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在緊急急救時打開患者牙關緊閉的上下頜。國內外現有的開口器有鉗式、丁氏、和戴維氏等,這些開口器都需要在牙齒張開一定的開度時才能放進口腔進行開度固定。但是當病人處于昏迷狀態時,常用的開口器就很難打開患者牙關緊閉的上下頜。在緊急情況時,就只能將其牙齒敲掉以便于將開口器插進口腔進行檢查和治療。但是在急救時,時間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格外的重要,然而取牙齒的時間就可能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不僅如此,取掉的牙齒不會再生,勢必會給病人以后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不會損壞病人牙齒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包括支架、手柄、支點部分;其中支架為圓弧形,支架兩端各有一個托;支架固定在手柄的一端;支點部分固定在手柄上。進一步,所述支架上設有調節開口器大小的伸縮桿。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只需支架兩端的托插入最后一顆大牙之后的縫隙,支點放在下頜處,握住手柄,往下壓即可。同時在整個開口過程不會對病人的牙齒造成傷害。在對牙齒緊閉昏迷的患者急救時,不僅能節約搶救時間,也給醫療人員帶來方便。由于每個人的口腔大小不一樣,在支架上設置伸縮桿,就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開口器大小,以適合病人口腔尺寸。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主示意圖;圖2是圖I中A部分右側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所示一種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包括支架I、手柄2、支點部分3;其中支架I為圓弧形,支架兩端各有一個托5 ;支架I固定在手柄2的一端;支點部分3固定在手柄上,支點部分3外包一層海綿以增加其柔軟度,從而不會對下頜造成傷害。[0015]支架I上設有調節開口器大小的伸縮桿4。可以根據天線的原理,制作該伸縮桿。也可以使用新型伸縮桿,采用金屬帶材或塑料片材卷制而成的可伸縮空心圓柱體桿,其特征是金屬帶材或塑料片材預先定型為具有記憶功能的小于桿體外徑的彈力卷曲層,從而具有自緊功能,使卷曲層始終具有對伸 縮桿施加壓力的彈性勢能。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手柄、支點部分,其中所述支架為圓弧形,所述支架的兩端各設有一個托,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支點部分固定在手柄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設有用于調節開口器大小的伸縮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口器,具體是一種可調式急救用開口器,包括支架、手柄、支點部分,其中支架為圓弧形,支架的兩端各有一個托,支架固定在所述手柄的一端,支點部分固定在手柄上;所述支架上設有調節開口器大小的伸縮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開口器操作簡單、不會損壞病人牙齒,在對牙齒緊閉昏迷的患者急救時,不僅能節約搶救時間,也給醫療人員帶來方便。
文檔編號A61M29/00GK202777422SQ20122028114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
發明者陳莉, 程琳, 李中會, 徐春霞, 劉曉玲, 李詠洋, 陳霖, 陳麗, 胡又丹, 吳倩, 李蓮, 余娜, 李靜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