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脊柱手術植骨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脊柱手術的植骨板。
背景技術:
在施行脊柱椎體病灶清除手術中,由于椎體的病灶清除后,椎體中間有一個空洞,為了維持椎體的延續和支撐作用,使脊柱穩定,需將病灶清除后的空洞植骨(采用器械將植骨塊打入椎體的空洞里),使上下椎體融合起來。脊柱手術椎體植骨塊的植骨融合是脊柱手術中一個很重要的手術步驟,直接決定手術的成敗。為了達到很好的骨性愈合,植骨塊中間都是骨松質,當將植骨塊打入的器械尺寸過小時,器械與植骨塊的接觸面小,導致壓強增加則可能損傷植骨塊,使植骨塊塌陷或破 損。當將植骨塊打入的器械尺寸過大時,由于植骨床的位置深,且視野小,器械可能擋住視野,估計不到植骨深度,達不到最佳植骨位置,此外,器械過大還可能將周圍軟組織嵌夾在骨床和植骨塊之間而妨礙骨性愈合。目前脊柱手術中沒有專業的植骨器械,都是用其它器械來替代,在手術操作時很容易產生植骨塊損壞、植骨不到位或損傷植骨床周圍組織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手術操作,使手術效果及病人愈合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避免植入過程中打滑、使植骨塊植入到最佳植骨位置、又不損傷植骨塊、達到最佳的骨性愈合、提高手術質量的脊柱手術植骨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脊柱手術植骨板,包括用于將植骨塊打入椎體的植骨板本體,所述植骨板本體呈條狀,所述條狀植骨板本體的兩端面上均設有用于與植骨塊貼合的摩擦結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摩擦結構為多個相互間隔縱橫排列的凸起。所述植骨板本體呈直條狀。所述植骨板本體包括呈直條狀的主干部和自主干部的一端向外彎折延伸的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與主干部之間的夾角P為15° 20°。所述植骨板本體的長度L為19cm,厚度H為0. 5cm,寬度W為0. 5cm、0. 8cm、I. 3cm和I. 8cm中任意一個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脊柱手術植骨板為用于將植骨塊打入椎體的專用器械,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其條狀的植骨板本體的兩個端面上均設有用于與植骨塊貼合的摩擦結構,在將植骨塊打入椎體的過程中,摩擦結構與植骨塊貼合可增大摩擦力,防止打入過程中打滑,可提高手術質量。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可設計多件不同尺寸的植骨板本體,根據手術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大小的植骨板本體來將植骨塊打入椎體中,可避免因尺寸過小時與植骨塊的接觸面小,導致壓強增加而損傷植骨塊,造成植骨塊塌陷或破損,以及因尺寸過大時擋住視野,導致估計不到植骨深度,達不到最佳植骨位置,并容易將周圍軟組織嵌夾在骨床和植骨塊之間而妨礙骨性愈合的問題,從而可將植骨塊植入到最佳植骨位置,又不損傷植骨塊,達到最佳的骨性愈合。植骨板本體的一端可進一步彎折延伸形成彎折部,采用該具有彎折部的植骨板本體打入植骨塊時,植骨板本體的主干部與植骨塊垂直,彎折部傾斜布置,可暴露植骨塊一側的視野,進而使術者能清楚的看到植骨塊的植入位置與深度,方便手術操作。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具有彎折部的植骨板本體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具有彎折部的植骨板本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例說明I、植骨板本體;11、彎折部;12、主干部;2、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至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脊柱手術植骨板的一種實施例,包括由不銹鋼制成的植骨板本體1,該植骨板本體I呈直條狀,其可將植骨塊打入清除病灶后的椎體空洞中,由于植骨塊是經過鹽水浸泡的,植骨板在使用過程中也會被血液浸濕,在植骨塊打入過程中,本實用新型與植骨塊的貼合面會打滑,故在條狀植骨板本體I的兩個端面上均設有用于與植骨塊貼合的摩擦結構,該摩擦結構為多個凸起2,多個凸起2相互間隔縱橫排列布置于植骨板本體I的端面上,植骨板本體I將植骨塊打入清除病灶后的椎體空洞時,摩擦結構與植骨塊貼合可增大摩擦力,防止打入過程中打滑,可提高手術質量。由于植骨床的位置深,而且視野小,在植骨時要看到植骨塊邊緣,了解骨塊深度和位置。為此,可將植骨板本體I的一端彎折延伸形成彎折部11,如圖4和圖5所示,植骨板本體I包括一個直條狀的主干部12和一個自主干部12的一端向外彎折延伸的彎折部11,該彎折部11與主干部12之間的夾角β為15° 20°,本實施例優選為15°。如果直條狀的植骨板本體I在打入過程中擋住了視野,這時可換用具有彎折部11的植骨板本體1,采用該具有彎折部11的植骨板本體I打入植骨塊時,植骨板本體I的主干部12與植骨塊垂直,彎折部11傾斜布置,可暴露植骨塊一側的視野,進而使術者能清楚的看到植骨塊的植入位置與深度,方便手術操作。本實用新型在應用中,可設計一套多件不同尺寸的植骨板本體1,一套中對應每一個尺寸均包含一個具有彎折部11的植骨板本體I和一個直條狀的植骨板本體1,例如,制作四件直條狀的植骨板本體I和四件具有彎折部11的植骨板本體I作為一套,各植骨板本體I的長度L均為19cm,厚度H均為O. 5cm,而將四件具有彎折部11的植骨板本體I的寬度W分別設置為O. 5cm、0. 8cm、I. 3cm和I. 8cm,將四件直條狀的植骨板本體I的寬度W也相應的分別設置為O. 5cm、0. 8cm、I. 3cm和I. 8cm。圖I、圖2和圖3示出了寬度W為I. 8cm的直條狀的植骨板本體1,圖4和圖5示出了寬度W為O. 8cm的具有彎折部11的植骨板本體I。手術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大小的直條狀植骨板本體I或具有彎折部11的植骨板本體I將植骨塊打入椎體中,可避免因尺寸過小時與植骨塊的接觸面小,導致壓強增加損傷植骨塊,造成植骨塊塌陷或破損,以及因尺寸過大時擋住視野,導致估計不到植骨深度,達不到最佳植骨位置,并容易將周圍軟組織嵌夾在骨床和植骨塊之間而妨礙骨性愈合的問題,從而可將植骨塊植入到最佳植骨位置,又不損傷植骨塊,達到最佳的骨性愈合。本實用新型脊柱手術植骨板使用時,椎體病灶清除后,選擇合適的植骨塊塑形,將植骨塊置于病灶空洞上方,選擇合適的植骨板置于植骨塊上方,用骨錘輕輕敲擊植骨板將植骨塊植入空洞中。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 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提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脊柱手術植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將植骨塊打入椎體的植骨板本體(1),所述植骨板本體(I)呈條狀,所述條狀植骨板本體(I)的兩端面上均設有用于與植骨塊貼合的摩擦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脊柱手術植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結構為多個相互間隔縱橫排列的凸起(2)。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脊柱手術植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板本體(I)呈直條狀。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脊柱手術植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板本體(I)包括呈直條狀的主干部(12)和自主干部(12)的一端向外彎折延伸的彎折部(1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手術植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部(11)與主干部(12)之間的夾角β為15° 20°。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手術植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板本體(I)的長度L為19cm,厚度H為O. 5cm,寬度W為O. 5cm、0. 8cm、I. 3cm和I. 8cm中任意一個值。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手術植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板本體(I)的長度L為19cm,厚度H為O. 5cm,寬度W為O. 5cm、0. 8cm、I. 3cm和I. 8cm中任意一個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脊柱手術植骨板,包括用于將植骨塊打入椎體的植骨板本體,植骨板本體呈條狀,條狀植骨板本體的兩端面上均設有用于與植骨塊貼合的摩擦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避免植入過程中打滑、使植骨塊植入到最佳植骨位置、又不損傷植骨塊、達到最佳的骨性愈合、提高手術質量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B17/92GK202604998SQ20122028571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郭靜, 張宏其 申請人: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