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對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進行診斷的醫療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疾病的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
背景技術:
直立傾斜試驗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重要方法,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專業的直立傾斜試驗床不僅為直立傾斜實驗提供了可靠、安全、可行的試驗條件,還為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探索直立傾斜試驗與血管迷走性暈厥(VVS)的相關條件的研究提供了可操作平臺。如圖5 圖9所示,現有的直立傾斜試驗床9包括有床體91、床面92和供試驗者直立用的腳踏板93,床體通過電控馬達來控制各種傾斜角度,當試驗者有陽性體征時,直立 傾斜試驗床將提供快速回落功能,能夠保證試驗者在10秒內從任意傾斜角度狀態的情況下回落到仰臥位,為試驗者提供了生命安全的保證。如圖5 圖9所示,所述床體91由底架911和可沿著底架911上的轉軸912轉動的上床架913構成,所述轉軸912沿著底架911橫向設置;在上床架913上設有縱向設置的滑軌9131,滑軌9131上設有滑塊9132,在滑塊9132遠離轉軸912 —側沿上床架913縱向設有氣彈簧94,氣彈簧94 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913,氣彈簧94另一端連接于滑塊9132 ;滑塊鄰近轉軸912 —側沿上床架913縱向設有直線電機95,直線電機95 —端連接于底架911,直線電機95另一端連接于滑塊9132 ;當控制開啟直線電機95時,直線電機95推動滑塊9132,由于滑塊9132另一側設置有氣彈簧94,此時氣彈簧94的開鎖頂針941處于關閉位置,整體氣彈簧94處于無伸縮狀態,氣彈簧94使滑塊9132靜止于滑軌9131上而不能沿著滑軌9131滑動,由此,滑塊9132推動滑軌9131進而推動上床架913沿著轉軸912轉動并使上床架913緩慢升起,當上床架913到達預定角度后,停止直線電機95,如圖9所示,上床架913在一傾斜角度狀態下固定(上床架913可轉動至呈90度直立狀態);當需要上床架913恢復水平狀態時,打開氣彈簧94的開鎖頂針941,使氣彈簧94處于解鎖狀態,此時,氣彈簧94可在外力作用進行伸縮運動,在試驗者的重力作用下,滑塊9132沿著滑軌9131向氣彈簧94 一側快速移動,使上床架913快速回落至水平位置。但是,在現有結構中,當打開氣彈簧的開鎖頂針后,上床架會在極短時間(大約I 2秒)內就快速回落至水平位置,這種較快速度的回落,會使試驗者受到較大的沖擊和震動,容易產生意外傷害。由此,本發明人憑借多年從事相關行業的經驗與實踐,提出一種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可以使直立傾斜試驗床的上床架平穩、快速地回落至水平位置,避免試驗者受到較大的沖擊和震動,提高使用安全性。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該直立傾斜試驗床的床體由底架和上床架構成;所述底架設有橫向設置的轉軸,所述上床架轉動地連接于轉軸;位于轉軸一側的上床架上設有縱向設置的滑軌,滑軌上設有滑塊,在滑塊遠離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氣彈簧,氣彈簧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氣彈簧另一端連接于滑塊;滑塊鄰近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直線電機,直線電機一端連接于底架,直線電機另一端連接于滑塊;在滑塊遠離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一油壓緩沖器,該油壓緩沖器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油壓緩沖器另一端連接于滑塊。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油壓緩沖器與氣彈簧沿上床架呈橫向并列設置。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油壓緩沖器與氣彈簧沿上床架呈縱向排列設置。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油壓緩沖器為阻尼壓力可調的油壓緩沖器。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在滑塊遠離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油壓緩沖器,能夠使上床架的下落過程受到一定阻力,適當降低了上床架的下落速度,使上床架能夠在平穩的狀態下快速回落,由此,能夠避免試驗者受到較大的沖擊和震動,保證試驗者不會發生意外傷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圖I :為本實用新型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 :為本實用新型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 :為本實用新型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 :為本實用新型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處于傾斜位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 :為現有直立傾斜試驗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6 :為現有直立傾斜試驗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7 :為現有直立傾斜試驗床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8 :為現有直立傾斜試驗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 :為現有直立傾斜試驗床處于傾斜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 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100,該直立傾斜試驗床100包括有床體I、床面2和供試驗者直立用的腳踏板3,所述床體I由底架11和上床架13構成;所述底架11設有橫向設置的轉軸12,所述上床架13轉動地連接于轉軸12 ;位于轉軸12 —側的上床架13上設有縱向設置的滑軌131,滑軌131上設有滑塊132,在滑塊132遠離轉軸12 —側沿上床架13縱向設有氣彈簧4,氣彈簧4 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13,氣彈簧4另一端連接于滑塊132 ;滑塊132鄰近轉軸12 —側沿上床架13縱向設有直線電機5,直線電機5 —端連接于底架11,直線電機5另一端連接于滑塊132 ;在滑塊132遠離轉軸12—側沿上床架13縱向設有一油壓緩沖器6,該油壓緩沖器6—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13,油壓緩沖器6另一端連接于滑塊132。[0025]當控制開啟直線電機5時,直線電機5推動滑塊132,由于滑塊132另一側設置有氣彈簧4,此時氣彈簧4的開鎖頂針41處于關閉位置,整體氣彈簧4處于無伸縮狀態,氣彈簧4使滑塊132靜止于滑軌131上而不能沿著滑軌131滑動,由此,滑塊132推動滑軌131進而推動上床架13沿著轉軸12轉動并使上床架13緩慢升起,當上床架13到達預定角度后,停止直線電機5,上床架13會在一傾斜角度狀態下停止(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床架13可轉動90度角,與底架11呈垂直狀態;當需要上床架13恢復水平狀態時,打開氣彈簧4的開鎖頂針41,使氣彈簧4處于解鎖狀態,此時,氣彈簧4可在外力作用進行伸縮運動,在試驗者的重力作用下,滑塊132沿著滑軌131向氣彈簧4 一側移動,使上床架13回落至水平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滑塊132遠離轉軸12 —側沿上床架13縱向設有油壓緩沖器6,能夠使上床架13的下落過程受到一定阻力,適當降低了上床架13的下落速度,使上床架13能夠在平穩的狀態下快速下落,由此,能夠避免試驗者受到較大的沖擊和震動,保證試驗者不會發生意外傷害。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油壓緩沖器6為阻尼壓力可調的油壓緩沖器;能夠根據試驗者的體重等參數,對油壓緩沖器6的阻尼壓力進行調整,以保證上床架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通常為10秒內)平穩地回落。如圖I所示,通過調節油壓緩沖器調節旋鈕61來調整油壓緩沖器6的阻尼壓力。進一步,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底架11呈水平設置,所述轉軸12設置在底架11的一端,底架12的另一端設有支撐上床架13的支撐部,當上床架13處于水平狀態時,上床架13的底部抵頂于底架11的支撐部。如圖I、圖2所示,所述油壓緩沖器6與氣彈簧4可沿上床架13呈橫向并列設置;也可沿上床架13呈縱向排列設置(圖中未示出)。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采用油壓緩沖器使上床架能夠在平穩的狀態下快速下落,能夠避免試驗者受到較大的沖擊和震動,保證試驗者不會發生意外傷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該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能夠減少噪音,使試驗者能夠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測試。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該直立傾斜試驗床的床體由底架和上床架構成;所述底架設有橫向設置的轉軸,所述上床架轉動地連接于轉軸;位于轉軸一側的上床架上設有縱向設置的滑軌,滑軌上設有滑塊,在滑塊遠離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氣彈簧,氣彈簧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氣彈簧另一端連接于滑塊;滑塊鄰近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直線電機,直線電機一端連接于底架,直線電機另一端連接于滑塊;其特征在于在滑塊遠離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一油壓緩沖器,該油壓緩沖器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油壓緩沖器另一端連接于滑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緩沖器與氣彈簧沿上床架呈橫向并列設置。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緩沖器與氣彈簧沿上床架呈縱向排列設置。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緩沖器為阻尼壓力可調的油壓緩沖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該直立傾斜試驗床的床體由底架和上床架構成;底架設有橫向設置的轉軸,上床架轉動地連接于轉軸;位于轉軸一側的上床架上設有縱向設置的滑軌,滑軌上設有滑塊,在滑塊遠離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氣彈簧,氣彈簧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氣彈簧另一端連接于滑塊;滑塊鄰近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直線電機,直線電機一端連接于底架,直線電機另一端連接于滑塊;在滑塊遠離轉軸一側沿上床架縱向設有一油壓緩沖器,該油壓緩沖器一端固定連接于上床架,油壓緩沖器另一端連接于滑塊。該緩沖回落式直立傾斜試驗床,能夠避免試驗者受到較大的沖擊和震動,保證試驗者不會發生意外傷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2776551SQ2012203708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孫圣龍, 王正友 申請人:孫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