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釘齒式持骨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是一種釘齒式持骨鉗。
背景技術:
骨折是骨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中,經常用持骨鉗等器械夾持骨折兩斷端進行復位,然后用內固定材料進行固定。但是由于骨的大小形狀及骨折類型各異,現有的持骨鉗和其他同類器械存在不少問題,難以滿足手術的需要。其中主要的缺陷有1.骨的外形一般并不規則,部分持骨器械采用夾持處為完全對稱的固定的弧狀鉗口,與骨的接觸面有限,此類器械在臨床手術中經常由于夾持骨不穩而滑脫,導致骨折端戳傷周圍血管神經及軟組織,容易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2.鉗口沒有預留放置內固定材料的空間,特別是植入鋼板時還需要將持骨鉗松開,待植入鋼板后再次夾持,易導致骨折處復位不良。3.持骨鉗與骨接觸處常采用與長骨平行的橫紋設計,容易使持骨鉗橫向滑脫。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釘齒式持骨鉗。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釘齒式持骨鉗,包括鉗柄、鉗臂、鉗頭及其交聯組成的X型鉗體、鉗體上可活動的主關節和鉗柄上的可調節螺桿,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持骨鉗的兩鉗頭不對稱,下鉗頭為弧形,上鉗臂帶有釘齒狀鉗頭,下鉗頭夾持面設置有網狀紋理,可以設置或者不設置尖齒。所述的弧形鉗頭為I個或橫向平行排列的2-3個,形成彎槽形。所述的釘齒狀鉗頭為I個或橫向平行排列的2-3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I、本持骨鉗兩鉗頭不對稱下鉗頭為弧形,上前臂帶有釘齒狀鉗頭,夾持骨時釘齒狀鉗頭可以咬住骨,使得夾持更加牢固;2、弧形鉗頭上可設置或者不設置突出的尖齒。兩鉗頭夾持面間預留有放置內固定材料的空間,內固定材料可由尖齒穿過其螺釘孔放置于骨面,也可根據具體情況放置于兩鉗頭夾持面間的其他合適位置,解決了現有器械操作繁瑣且欠安全的問題。3、弧形鉗頭夾持面設有網狀紋理,夾持骨時不易發生移位。
圖I為本實用新型釘齒式持骨鉗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兩個橫向平行排列的釘齒狀鉗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下鉗臂2.上鉗臂3.釘齒狀鉗頭3-1.釘齒4.鉗體活動主關節5.可調節螺桿6.鉗柄7.網狀紋理8.下鉗頭。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參照圖1,一種釘齒式持骨鉗,包括鉗體、下鉗臂I、上鉗臂2、上鉗頭、下鉗頭8、設置在釘齒狀鉗頭3上的釘齒3-1和設置在下鉗頭8上的網狀紋理7、設置在鉗體上的活動主關節4和設置在鉗柄6上的可調節螺桿5,上鉗頭為釘齒狀鉗頭3,持骨鉗的上鉗頭與下鉗頭8不對稱,下鉗頭8為弧形鉗頭,上鉗臂2上連接有釘齒狀鉗頭3,下鉗臂I連接有下鉗頭8。下鉗頭8為I個或橫向平行排列的2-3個,形成彎槽形。參照圖2,釘齒狀鉗頭3為I個或橫向平行排列的2-3個。
權利要求1.一種釘齒式持骨鉗,包括鉗柄、鉗臂、鉗頭及其交聯組成的X型鉗體、鉗體上可活動的主關節和鉗柄上的可調節螺桿,其特征是持骨鉗的上鉗頭與下鉗頭不對稱,下鉗頭為弧形,夾持面設置有網狀紋理,可設置或者不設置尖齒,上鉗臂連接有釘齒狀鉗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釘齒式持骨鉗,其特征是弧形鉗頭為I個或橫向平行排列的2-3個,形成彎槽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釘齒式持骨鉗,其特征是所述的釘齒狀鉗頭為I個或橫向平行排列的2-3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釘齒式持骨鉗,包括鉗柄、鉗臂、鉗頭及其交聯組成的X型鉗體、鉗體上可活動的主關節和鉗柄上的可調節螺桿,其特征是持骨鉗的上鉗頭與下鉗頭不對稱,下鉗頭為弧形鉗頭,夾持面設置有網狀紋理,可以設置或者不設置尖齒,上鉗臂連接有釘齒狀鉗頭。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持骨鉗兩鉗頭不對稱,夾持骨時釘齒狀鉗頭可以咬住骨,使得夾持更加牢固;兩鉗頭間夾持面間預留有放置內固定材料的空間,內固定材料可由尖齒穿過其螺釘孔放置于骨面,也可根據具體情況放置于兩鉗頭夾持面間的其他合適位置,解決了現有器械操作繁瑣且欠安全的問題;弧形鉗頭內側面設有網狀紋理,夾持骨時不易發生移位。
文檔編號A61B17/28GK202723954SQ20122039462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黃芹, 貝朝涌, 徐威, 粟謀, 蔣林彬 申請人:貝朝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