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微針美容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美容器械用品,涉及于一種用于美容儀器的微針美容儀器。
背景技術:
目前的微針美容儀,如國家專利局公布的實用新型專利號為“201120001274.4”的“一種方形微針美容輔助工具”,該美容儀輔助工具由手柄和固定在手柄上的針體構成,這種結構,僅能手動式的操作,使用十分不便;又如國家專利局公布的實用新型專利號為“201120317001. O”的“一種微針美容儀”,該美容儀公布的一種電動微針美容儀,主要由外殼、微針組件及驅動機構構成,但該驅動機構主要是利用高低傳動桿和滑塊配合傳動,這樣的驅動機構,安裝不方便,并且使用時很容易由于高低傳動桿和滑塊或驅動臂與微針組件之間配合誤差導致傳動的穩定性能差。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決解上述微針美容儀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裝簡單、穩定性能強的微針美容儀。新型微針美容儀,包括有外殼、微針組件和驅動機構,外殼包括有蓋體、底座和殼體;微針組件包括有固定座和活動座,活動座安裝在固定座內,活動座上設置有多條微針,活動座下設置有一推動桿,推動桿上設有一回位彈簧,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殼的殼體上設置有一錐形殼體的固定套和調節套,調節套套在固定套上,所述的驅動機構安裝在外殼內,該驅動機構包括有一驅動電機、一對相配合傳動的錐形齒輪和一伸縮桿,所述的驅動電機固定在外殼的底座下,一對錐形齒輪設在一安裝座內,該安裝座為設在固定套內下方的圓形殼體,一錐形齒輪安裝在驅動電機轉動軸上位于安裝座內,另一錐形齒輪與錐形齒輪相配合,錐形齒輪上設置有一偏心軸,該偏心軸安裝在安裝座上;所述的伸縮桿設置在安裝座上的導套上,該導套為安裝在安裝座上的一套筒,伸縮桿一端安裝在偏心軸上,另一端與微針組件的推動桿對接。上述的伸縮桿包括有傳動臂和傳動桿,所述的傳動臂為一端安裝在偏心軸上,另一端聯結在傳動桿上的連接桿;所述的傳動桿為一端聯結于傳動臂,另一端與微針組件的推動桿活動對接的連接桿。上述的固定套和調節套之間設置有調節螺紋。上述的固定套和調節套與外殼殼體之間設置有一連接固定套。上述的推動桿與伸縮桿對接處設置成圓弧形或球形。上述的傳動桿與微針組件對接處設置有一盲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是齒輪和推動桿傳動,使用性能穩定,并且推動桿設置有盲孔與微針組件的推動桿對應配合,安裝時,可簡易配合,方便更換,且能保持穩定的推動性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殼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圖4所示的新型微針美容儀,包括有外殼I、微針組件2和驅動機構3,外殼I包括有蓋體11、底座12和殼體13 ;微針組件2包括有固定座21和活動座22,活動座22安裝在固定座22內,活動座22上設置有多條微針23,活動座22下設置有一推動桿 24,推動桿24上設有一回位彈簧25。所述的外殼I的殼體13上設置有一錐形殼體的固定套14和調節套15,固定套14和調節套15之間設置有調節螺紋16,該調節套15套在固定套14上,固定套14和調節套15與外殼殼體13之間設置有一連接固定套17。所述的驅動機構3安裝在外殼I內,該驅動機構包括有一驅動電機31、一對相配合傳動的錐形齒輪32、33和一伸縮桿34,所述的驅動電機31固定在外殼I的底座12下,一對錐形齒輪32、33設在一安裝座35內,該安裝座35為設在固定套14內下方的圓形殼體,一錐形齒輪32安裝在驅動電機31的轉動軸上,錐形齒輪32位于安裝座35內,另一錐形齒輪33與驅動電機31上的錐形齒輪32相配合,錐形齒輪33上設置有一偏心軸36,該偏心軸36安裝在安裝座35上將錐形齒輪33安裝在安裝座35上使錐形齒輪32、33和偏心軸36形成變相傳動。所述的伸縮桿34設置在安裝座35上的導套37上,該導套37為安裝在安裝座35上的一套筒,伸縮桿34 —端安裝在偏心軸36上,另一端與微針組件2的推動桿24對接。所述的伸縮桿34包括有傳動臂341和傳動桿342,所述的傳動臂341為一端安裝在偏心軸36上,另一端聯結在傳動桿342上的連接桿;所述的傳動桿342為一連接桿,該連接桿一端聯結于傳動臂341,另一端設置有一盲孔343,盲孔343與微針組件2的推動桿24活動對接。所述的傳動桿342通過導套37與微針組件2的推動桿24對接,形成上下推動運動。推動桿24與伸縮桿34對接處設置成圓弧形或球形26,即推動桿24 —端的圓弧形或球形26與傳動桿342的盲孔343活動對接。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按需求選擇按鈕5不同的轉動速度,驅動電機31驅動錐形齒輪32,帶動另一錐形齒輪33,同時帶動偏心軸36轉動,偏心軸36驅動傳動臂341上下運動帶動傳動桿342,由傳動桿342利用盲孔343推動微針組件2沿著調節套15內的導套37向上運動,微針組件2通過推動桿24下的圓弧形或球形26對接處受盲孔343的推動向上運動,微針組件2的活動座22受推動桿24的作用向上推動;當偏心軸35帶動傳動桿342下行時,盲孔343沿著調節套15內的導套37向下運動,此時,微針組件2的活動座22受回位彈簧25的作用向下回收。通過上所述反復的運動,使本美容儀的微針23上下來回伸縮運動完成整個工作流程。本儀器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通過扭動固定套14和調節套15之間設置的調節螺紋16,調整微針組件2的推動桿24推動活動座22在固定座21內腔的上下位置,達到調整微針23在固定座21上的運動深度,即微針23伸出固定座21開口處的長度,使用簡單方便,更具人性化 。
權利要求1.新型微針美容儀,包括有外殼(I)、微針組件(2)和驅動機構(3),外殼(I)包括有蓋體(11)、底座(12)和殼體(13);微針組件(2)包括有固定座(21)和活動座(22),活動座(22)安裝在固定座(21)內,活動座(22)上設置有多條微針(23),活動座(22)下設置有一推動桿(24),推動桿(24)上設有一回位彈簧(25),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殼(I)的殼體(13)上設置有一錐形殼體的固定套(14)和調節套(15),調節套(15)套在固定套(14)上,所述的驅動機構(3)安裝在外殼(I)內,該驅動機構包括有一驅動電機(31)、一對相配合傳動的錐形齒輪(32、33)和一伸縮桿(34),所述的驅動電機(31)固定在外殼⑴的底座(12)下,一對錐形齒輪(32、33)設在一安裝座(35)內,該安裝座(35)為設在固定套(14)內下方的圓形殼體,一錐形齒輪(32)安裝在驅動電機(31)轉動軸上位于安裝座(35)內,另一錐形齒輪(33)與錐形齒輪(32)相配合,錐形齒輪(33)上設置有一偏心軸(36),該偏心軸(36)安裝在安裝座(35)上;所述的伸縮桿(34)設置在安裝座(35)上的導套(37)上,該導套(37)為安裝在安裝座(35)上的一套筒,伸縮桿(34) —端安裝在偏心軸(36)上,另一端與微針組件(2)的推動桿(24)對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微針美容儀,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縮桿(34)包括有傳動臂(341)和傳動桿(342),所述的傳動臂(341)為一端安裝在偏心軸(36)上,另一端聯結在傳動桿(342)上的連接桿;所述的傳動桿(342)為一端聯結于傳動臂(341),另一端與微針組件(2)的推動桿(24)活動對接的連接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微針美容儀,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套(14)和調節套(15)之間設置有調節螺紋(16)。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微針美容儀,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套(14)和調節套(15)與外殼殼體(13)之間設置有一連接固定套(17)。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微針美容儀,其特征是所述的推動桿(24)與伸縮桿(34)對接處設置成圓弧形或球形(26)。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微針美容儀,其特征是所述的傳動桿(342)與微針組件(2)對接處設置有一盲孔(34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新型微針美容儀涉及于一種用于美容儀器的微針美容儀器,包括有外殼、微針組件和驅動機構,外殼包括有蓋體、底座和殼體;微針組件包括有固定座和活動座,活動座安裝在固定座內,活動座上設置有多條微針,活動座下設置有一推動桿,推動桿上設有一回位彈簧。所述的外殼的殼體上設置有一錐形殼體的固定套和調節套,調節套套在固定套上,所述的驅動機構安裝在外殼內,該驅動機構包括有一驅動電機、一對相配合傳動的錐形齒輪和一伸縮桿。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更換微針組件簡易,且能保持穩定的推動性能。
文檔編號A61M37/00GK202740626SQ20122040696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劉漢文 申請人:劉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