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
背景技術:
輸氧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護理技術及搶救治療手段。目前使用的醫用氧氣因其接入終端時的相対濕度僅為3%左右,直接吸入會導致呼吸道的嚴重損傷,因此在進入人體前必須經過濕化處理,以避免干燥的氧氣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提高氧療效果和病人的舒適度。現有濕化處理的方式是將氧氣通過裝有濕化液為蒸餾水或生理鹽水的濕化瓶,但是,現有濕化瓶中無任何抗菌防腐體系,而對濕化瓶的清洗周期長達七天,因此現有濕化瓶實際上成了細菌培養基,雖然國家衛生部門出臺了濕化液微生物標準,但臨床實際中,即便濕化液微生物指標符合標準,而在患者抵抗力低下時,仍存在醫源性感染的高度風險,如銅綠假單胞菌在潮濕環境下可迅速繁殖, 生成的生物被膜黏附于濕化瓶壁,當氧氣入水濕化時,大量高速氣泡與濕化液摩擦碰撞將菌體激發脫落,而機械摩擦又是氣溶膠產生的主要途徑,最終將形成大量直徑小于5 u m的帶菌氣溶膠進入肺泡導致感染。大量文獻報道,臨床上氧氣濕化液及氧療管道受細菌污染的情況較嚴重,另外,氧氣通過液態水時產生大量高速氣泡會形成噪音,對病人也會有不利影響。2006年4月,浙江永康疾控中心,對所轄五家三甲級醫院正在使用的濕化液進行檢測,發現60%以上有污染,最高超標6000倍。國內有3000多篇論文對于濕化液的污染問題做了深入研究,發現致病菌檢出率高達20%。吸氧患者發生的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檢出的微生物種類與濕化液中繁殖的微生物高度一致。Meta分析我國院感總體發病率2. 33%。因吸氧導致的院內感染率為12. 3%,中國Meta分析51篇報告4468例中死亡1076例,院感病死率為24. 08%,感染致死病例中HAP占60%。,感染病死率為44% ;在醫院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尤為突出,占了 75%。而醫院肺炎最為常見。醫源性肺炎延長住院時間7-30天,平均每例病人人均多支出5058. 28元。國際上都在積極尋求一個完善的解決辦法。美國人制作的一次性濕化瓶,因其是入水濕化也無完全杜絕細菌的繁殖。在國內也有專家提出。德國人利用納米技術制作了過濾病毒的分子篩,由于產品使用時間太短,價格十分昂貴而沒有達到好的推廣效果。國內也有一次性濕化袋,在濕化液中添加抗菌物質,消除了感染源。在濕化液中加防腐剤、硫酸銅、雙氧水、中藥。雖然解決了細菌的問題,但因為是入水濕化方式,從而產生了含無機或有機污染物質的氣溶膠,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內,導致接觸性肺炎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ー種工作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制造成本低,使用時不會產生噪音的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包括濕化盒體、濕化劑、流量計連接懸架,所述濕化盒體頂部設有盒蓋,盒蓋上設有加料管,加料管上方設有帶倒扣的旋蓋,盒蓋上設有進氣管和出氣管,盒蓋內側設有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用干與氧氣以表面濕化方式進行濕度交換的顆粒狀或半流體狀的濕化劑裝于濕化盒體內,盒蓋上方與流量計連接懸架連接,流量計連接懸架上設有自動泄壓復位的安全閥,流量計連接懸架上部設有進氣孔,流量計連接懸架下部設有出氣孔,流量計連接懸架的下部出氣孔與進氣管連通。進ー步,所述濕化盒體形狀為長方體或正方體,容量為50_500ml。進ー步,所述濕化盒體和盒蓋通過塑膠超聲波或塑膠熱融技術實現密閉,牢固連接。進ー步,所述進氣管和出氣管設于盒蓋的中央位置。進ー步,所述進氣管中軸線與盒蓋的上表面平行,出氣管中軸線與盒蓋的上表面垂直,以利于防止濕化盒左右傾斜時,濕化盒內的濕化劑溢出。進ー步,所述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為矩形回路或類矩形回路,其最小寬度不小于4 cm,回路有效總長度不小于50cm ;控制回路中設有儲存區,用于防止在吸氧時,濕化盒體意外傾斜導致濕化劑掩過出氣管底部而致濕化劑溢出的現象發生。進ー步,所述盒蓋外表面設有梯形體安裝凹槽,流量計連接懸架底部梯形凸體卡于盒蓋外表面梯形體安裝凹槽中。進ー步,所述濕化劑可加有不揮發的殺菌抗菌劑,所述不揮發的殺菌抗菌劑是現有各種防霉防腐劑或防霉抗菌劑與殺菌劑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物,防霉抗菌效果明顯,病人不會有感染風險。
進ー步,所述濕化劑可為淀粉類超強吸水劑吸水后所形成的顆粒,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有效增加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工作吋,將出氣管與病人使用的吸氧管連通,即可實現臨床輸氧。在常用氧氣流量下,原本相対濕度為3%氧氣輸入濕化盒體內后,按照盒蓋內側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的路徑流走,根據氣相原理,氧氣按照控制回路流經濕化劑表面時,以表面濕化的方式與濕化劑進行濕度交換,吸收水分子,增加氧氣相對濕度,以致從出氣管輸出的氧氣相對濕度可超過45%RH,達到人體正常需要的氧氣濕度。病人不會有醫源性感染的風險,無有害揮發性氣體釋放,更不會產生噪音。當氧氣壓力過大時,流量計連接懸架上的安全閥可實現自動泄壓,確保濕化盒不會受壓破損;而當外界壓カ消除,安全閥自動復位,保證及時正常供氧。本實用新型應用表面濕化方式,在達到良好加濕效果的同時,不產生氣溶膠,有效解決了入水濕化過程中氣溶膠攜帯濕化液污染物(如病菌、微生物)或溶質(抗菌藥物)的潛在危害。濕化盒水平放置時,濕化劑直接與氧氣接觸的表面積不小于200平方厘米,輸氧時氧氣濕度可超過45%RH,達到正常用氧濕度。濕化劑呈半流體狀時,濕化劑可無需加熱就能直接通過加料管直接加入,不容易受到外部細菌的污染;倘若在輸氧吋,如果病人不小心將輸氧管擠壓,造成氧氣壓カ較大吋,安全閥可自動彈起,泄壓,避免濕化盒受壓破損,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不會產生噪音,也無會有害揮發性氣體釋放,氧氣相對濕度可超過45%。[001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氣密性水密性好,工作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制造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濕化盒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實施例1 :參照圖1、2、3,本實施例包括濕化盒體3、濕化劑10、流量計連接懸架1,所述濕化盒體3頂部設有盒蓋2,盒蓋2上設有加料管6,用于灌裝濕化劑,加料管6上方設有帶倒扣的旋蓋7,用于將加料孔密封,盒蓋2的中央位置設有進氣管4和出氣管5,盒蓋2內側設有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12,用干與氧氣以表面濕化方式進行濕度交換的顆粒狀或半流體狀的濕化劑10裝于濕化盒體內,盒蓋2上方與流量計連接懸架I連接,流量計連接懸架I上設有自動泄壓復位的安全閥9,流量計連接懸架I上部設有進氣孔14,流量計連接懸架I下部設有出氣孔,流量計連接懸架I的下部出氣孔與進氣管4連通。所述盒蓋2外表面設有梯形體安裝凹槽,流量計連接懸架I底部梯形凸體13卡于盒蓋2外表面梯形體安裝凹槽中。所述濕化盒體3形狀為長方體,濕化盒體容量為500ml。所述濕化盒體3和盒蓋2通過塑膠超聲波或塑膠熱融技術實現密閉牢固連接。所述進氣管4中軸線與盒蓋2的上表面平行,出氣管5中軸線與盒蓋2的上表面垂直,以利于防止濕化盒體左右傾斜時,濕化盒體內的濕化劑溢出。所述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12為矩形回路;控制回路中設有儲存區,用于防止在吸氧時,濕化盒體意外傾斜導致濕化劑掩過出氣管底部而致濕化劑溢出的現象發生。本實施例中,濕化劑10由以下組份構成純凈水497 ml,變性淀粉0.5 g,不揮發抗菌劑2. 5g。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所述濕化盒容量為50ml,正方體,濕化劑由以下組份構成純凈水49. 45 ml,變性淀粉0. 05 g,不揮發抗菌劑0. 5g。其余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1.一種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包括濕化盒體,其特征在于,還設有濕化劑、流量計連接懸架,所述濕化盒體頂部設有盒蓋,盒蓋上設有加料管,加料管上方設有帶倒扣的旋蓋,盒蓋上設有進氣管和出氣管,盒蓋內側設有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用于與氧氣以表面濕化方式進行濕度交換的顆粒狀或半流體狀的濕化劑裝于濕化盒體內,盒蓋上方與流量計連接懸架連接,流量計連接懸架上設有自動泄壓復位的安全閥,流量計連接懸架上部設有進氣孔,流量計連接懸架下部設有出氣孔,流量計連接懸架的下部出氣孔與進氣管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化盒體形狀為長方體或正方體,容量為50-500ml。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和出氣管設于盒蓋的中央位置,所述進氣管中軸線與盒蓋的上表面平行,出氣管中軸線與盒蓋上表面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為矩形回路或類矩形回路,其最小寬度不小于4 cm,回路有效總長度不小于50cm ;控制回路上設有防止濕化劑溢出的的儲存區。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蓋外表面設有梯形體安裝凹槽,流量計連接懸架底部梯形凸體卡于盒蓋外表面梯形體安裝凹槽中。
專利摘要一種臨床或家用輸氧用的吸氧裝置,包括濕化盒體、濕化劑、流量計連接懸架,所述濕化盒體頂部設有盒蓋,盒蓋上設有加料管,加料管上方設有帶倒扣的旋蓋,盒蓋上設有進氣管和出氣管,盒蓋內側設有用于規范氧氣流道路徑的控制回路,用于與氧氣以表面濕化方式進行濕度交換的顆粒狀或半流體狀的濕化劑裝于濕化盒體內,盒蓋上方與流量計連接懸架連接,流量計連接懸架上設有自動泄壓復位的安全閥,流量計連接懸架上部設有進氣孔,流量計連接懸架下部設有出氣孔,流量計連接懸架的下部出氣孔與進氣管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氣密性水密性好,工作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制造成本低,適應范圍廣。
文檔編號A61M16/16GK202859856SQ20122047843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成柯, 萬晶晶, 傅世紅, 曹勇, 黃靜 申請人:湖南昊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