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衛生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49002閱讀:25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衛生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衛生用品,具體涉及一種衛生杯。
背景技術
在行經期,目前女性最常使用的是具有高分子吸水性的衛生巾,衛生巾的使用存在以下問題:易側漏,給使用者帶來不能接受的尷尬;透氣性差、不舒適,在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臟,易誘發各種婦科疾病等;同時,現有的各種衛生巾都只能一次性使用,需消耗大量的資源,使用成本高,且不利于低碳環保。為了解決上述各種問題,現市面上出現了可以循環使用的衛生杯,請參見圖1和圖2所示:現有的衛生杯包括杯體I和連接在底部的拉柄2,杯體I的底部是封閉的,拉柄2為設置的一個實心的把手。使用時,先將衛生杯清洗、消毒,然后放入陰道內的適應位置,在間隔一段時間(一般為2個小時)后,通過拉扯拉柄2的末端,將衛生杯的杯體I拉出人體,然后將杯體內的經血等液體倒出、清洗干凈后,再重新放入體內。從該使用過程可以看出,現有的衛生杯的使用至少存在以下問題:1、需每隔一段時間從體內取出,傾倒杯體內的液體,然后需將其重新洗凈,放入體內;使用過程繁瑣,在從體內取出衛生杯傾倒液體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弄臟使用者的手,給用戶帶來不好的體驗;且每次重新放入體內所占用的時間也比較多,進一步降低了用戶體驗的滿意度。2、對使用場景有較大的限制,現有衛生杯在使用過程中,在取出體內后,用戶需轉移至設有洗手臺的地方才能立即清洗;而公司、商場或學校等公共場的衛生間內設置的洗手臺一般與馬桶分隔有一段的距離,因此用戶必須攜帶備用的衛生杯或其他替代品,以在用戶移至洗手臺的過程中使用;另外,即使用戶移至洗手臺,由于公共場所的洗手臺一般是共用的,用戶也基本不會在這種公共場合清洗衛生杯這類非常隱私的日用品;而若不清洗,則使用過的衛生杯非常不便于攜帶,且用戶需攜帶多個備用的衛生杯,給用戶造成了非常多的不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戶使用的意愿。可見,盡管衛生杯具有可循環使用,環保,使用成本低,以及防側漏性好、比使用衛生巾更舒適、更健康等優點,但由于存在上述問題,現有衛生杯很難被用戶接受、使用,嚴重阻礙了衛生杯的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衛生杯,解決現有衛生杯使用過程繁瑣、花費時間多、對使用場景限制大、用戶體驗滿意度低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衛生杯,所述衛生杯包括用于收集液體的杯體,與所述杯體底部連通的排放管;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排放管側壁上的排放孔,作用于所述排放管以控制所述液體流經所述排放管從所述排放孔排出的開關裝置。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開關裝置包括位于所述排放孔上方、用于控制所述排放管的管孔密封和流通的開關閥門。[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在所述排放管內位于所述排放孔上方設有關閉區域,在所述排放管內位于所述排放孔下方設有開啟區域;所述開關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排放管內、可在所述關閉區域和所述開啟區域之間來回移動的活塞,所述活塞的直徑大于所述排放管的內徑。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開關裝置設置在所述排放管外,且位于所述排放孔上方,所述開關裝置與所述排放管配合,給所述排放管與之配合的部分施力控制所述排放管管孔的封閉和流通。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開關裝置包括環形封裝套,所述環形封裝套的內徑小于所述排放管設置有所述排放孔部位的外徑;所述開關裝置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環形封裝套套在所述排放管上并將所述排放孔覆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開關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排放管關閉區域的內壁上形成的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形狀與所述活塞相匹配;所述活塞自所述開啟區域移至所述關閉區域時,落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內,與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形成緊密配合。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開關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排放管開啟區域的內壁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的形狀與所述活塞相匹配;所述活塞自所述關閉區域移至所述開啟區域時,落入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內,與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形成緊密配合。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開關裝置還包括用于阻擋所述活塞自所述排放管向所述杯體內移動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設置在所述排放管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上方。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排放孔為由所述排放管內壁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排放管外壁的通孔。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排放管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排放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衛生杯包括杯體,與杯體底部連通的排放管,以及設置在排放管側壁上的排放孔,還包括作用于排放管以控制液體流經排放管從排放孔排出的開關裝置;使用時,將開關裝置關閉,然后將杯體放置于人體內,液體流入并存儲于杯體內,此時開關裝置可位于人體內,也可位于人體外;在間隔一段時間后,使用者將開關裝置隨著排放管或設置在杯體上的拉柄拉出人體,但杯體仍停留在體內,然后將開關裝置開啟,或直接開啟開關裝置,存儲于杯體內的液體即可從杯體流經排放管并從排放孔排出;然后將開關裝置關閉,重新將杯體推入人體內相應的位置即可;可見: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衛生杯具有與杯體連通的排放管以及控制液體排放的開關裝置,用戶在使用時不需要定期將整個衛生杯取出、傾倒、清洗再完全重新放入體內,只需將開關裝置拉出人體并將其開啟或直接開啟位于人體外的開關裝置即可進行排液,排液完畢后,將開關裝置關閉然后將杯體重新推入體內即可,不需要頻繁的更換或清洗,較現有衛生杯使用更簡單方便,也更節省時間,且不易弄臟用戶的手,用戶體驗的滿意度更好;由于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衛生杯不需要像現有衛生杯每間隔一段時間就要取出清洗,因此對使用的場地沒有限制,用戶也不需要攜帶備用衛生杯或其替代品,同時還能避免在公共場合清洗衛生杯的尷尬,因此能大大提高用戶使用的意愿,更利于衛生杯的推廣使用。

圖1為現有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衛生杯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一種處于開啟狀態的衛生杯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一種處于關閉狀態的衛生杯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另一種處于關閉狀態的衛生杯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另一種處于開啟狀態的衛生杯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6中開關閥門處于開啟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6中開關閥門處于關閉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另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中排放管與開關裝置作用部分在開關裝置關閉下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另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另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中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圖1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中一種處于開啟狀態的衛生杯結構示意圖;圖1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中另一種衛生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側漏性好、更舒適、可循環使用、成本低、更環保以及使用更簡單、方便的衛生杯,該所述衛生杯包括用于收集液體的杯體,與杯體底部連通的排放管,設置在排放管側壁上的排放孔;還包括作用于排放管以控制液體流經排放管以從排放孔排出的開關裝置。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杯體的底部并非僅局限于杯體距離杯口最遠的部分,而是泛指杯體側壁靠下的部位。在使用過程中,一般包括集液狀態(即將衛生杯放置在體內收集經血等液體的狀態)和排液狀態(即將收集在杯體內的液體排出的狀態);具體使用過程如下:在集液狀態中:將開關裝置關閉,使液體不能經過排放管從排放孔流出;然后將杯體放入人體內,此時,根據開關裝置的具體設置以及選材和用戶的使用習慣等,可以將開關裝置部分也放置于人體內,當然,也可選擇不講設置有開關裝置的部分放置于人體內。同樣,設置在排放管上的排放孔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放置于人體內。但考慮到使用的舒服度,本實施例可優選彈性以及柔性材料來制作開關裝置、排放管等,以使整個衛生杯都可放置于人體內,讓使用者不會觸碰到開關裝置,也就不會有異物感,提高可靠性的同時,也提高用戶的體驗。在集液過程中,經血等液體流入并存儲于衛生杯的杯體內,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根據開關裝置設置的位置的不同,可能還存在部分液體存儲于排放管內位于開關裝置以上的部分。在排液狀態中,用戶將開關裝置拉出人體,用戶可通過拉扯排放管將開關裝置拉出人體,此時本實施例中的排放管還起到現有衛生杯上設置的拉柄的作用;當然,本實施例中的衛生杯上也可額外設置一個拉柄,用戶也可通過拉扯拉柄將開關裝置拉出人體。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只需要將開關裝置及排放管上設有排放孔的這一部分拉出人體即可,衛生杯的杯體等其他部位仍停留在人體內,然后將位于體外的開關裝置開啟,使存儲于杯體內的液體流經排放管從排放管上的排放孔排出。待杯體的液體排放完畢,用戶將開關裝置關閉,然后將開關裝置推入人體內,使杯體位于人體內相應的部位即可。當然,當開關裝置在集液過程中就位于體外時,可直接打開開關裝置進行排液,排液完畢后關閉開關裝置即可。可見,使用本實施例中提供衛生杯時,用戶只需將開關裝置拉出人體并將其開啟或直接將位于體外的開關裝置開啟即可進行排液,排液完畢后,將開關裝置關閉然后將其重新推入體內即可,不需要頻繁的清洗,不易弄臟用戶的手,較現有衛生杯的使用更簡單方便,對使用的場所也沒有限制,用戶也不需要攜帶備用衛生杯或其替代品,同時還能避免在公共場合清洗衛生杯的尷尬,能大大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及使用的意愿,更利于衛生杯的推廣。本實施例中開關裝置的設置只要能實現作用于排放管以控制杯體內的液體流經排放管從排放管上的排放孔排出,最好能同時滿足便于放置于人體內即可,對其設置的具體位置、形式并沒有嚴格的限制。同理,本實施例中對排放管側壁上設置的排放孔的個數、位置、形狀等也沒有嚴格的限制。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分別以幾個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開關裝置做進一步解釋說明。但應該理解的是,以下說明只是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不能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實施例二: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基礎上,以將開關裝置設置排放管內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開關裝置設置在排放管管內時,更便于將衛生杯整體放置在人體內。在排放管內設置的開關裝置可通過控制排放管管孔的封閉、流通以控制液體是否能從排放管上的排放孔排除;也可直接控制設置在排放管上的排放孔的開啟與關閉,以控制液體是否能從排放孔流出;下面僅以幾種開關裝置及排放孔的設置為例進行說明。一種設置方式為,排放孔設置在排放管的側壁,即使用側排式。在排放管內位于排放孔之上設有一關閉區域,在排放管內位于排放孔下方設有一開啟區域;開關裝置可包括設置于排放管內的活塞,當活塞自排放管內的開啟區域移至排放孔上方的關閉區域時,活塞將位于排放孔上方的排放管部分封閉,排放管與其上設置的排放孔之間被活塞隔離開,此時開關裝置處于關閉狀態;當活塞自排放孔上方關閉區域移至排放孔下方的開啟區域時,排放管與其上設置的排放孔之間連通,此時開關裝置處于開啟狀態。具體的,下面結合具體的附圖對上述開關裝置和排放孔的設置方式進行說明:請參見圖3,衛生杯包括杯體31,與杯體31底部連通的排放管32,排放管32還起到現有衛生杯上設置的拉柄的作用。排放管32的側壁上還設有排放孔321,排放孔321可設置一個,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排放孔321具體可設置為圓形排放孔,也可設置為橢圓形、矩形或菱形等其他形狀的排放孔,設置多個排放孔321時,各排放孔可設置在排放管的同等高度的位置,且還可進一步設置為均勻分布。當然,各排放孔的設置位置以及具體分布并不只局限于這一種設置方式。為了更好的引流,本實施例中排放孔321優選為由排放管32內壁斜向下延伸至排放管32外壁的通孔。同理,本實施例中排放管32的形狀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設置,例如可優選排放管32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其管孔也可設置為圓形或橢圓形,且同樣為了更好的引流,使杯體31內的液體更流暢的流入排放管32內,從排放孔321流出,本實施例中排放管32與杯體31連通的一端的管口的內徑可大于排放管32底端的管口的內徑,以使杯體31內的液體更流暢的流入排放管32內。請參見圖3,本實施例中的活塞可為球形活塞33,具體可為圓球形活塞或橢圓球形活塞,為了使球形活塞33與排放管32形成緊密配合,本實施例中優選設置球形活塞33的直徑略大于排放管32的直徑。排放管32內,位于排放孔321上方、杯體31下方的區域可設置為關閉區域,位于排放孔321下方、排放管32底端之上的區域可設置為開啟區域;當然,本實施例中的開啟區域和關閉區域根據實際情況可做更靈活的設置。另外,為了達到更好的密封性能和使操作更方便,請參見圖4和圖5,在圖3所示的衛生杯的基礎上,開關裝置還可包括至少一個在排放管32的關閉區域的內壁上形成的第一定位凹槽34,第一定位凹槽34的形狀及尺寸與活塞即球形活塞33相匹配;球形活塞33自排放管32內的開啟區域移至排放管32內的關閉區域時,落入第一定位凹槽內33,與第一定位凹槽33形成緊密配合。圖4所示只設置了一個定位凹槽33,根據實際需要,還可選擇設置多個第一定位凹槽33,當其中一個第一定位凹槽33使用過久而不能保證與球形活塞33形成緊密配合時,則可選用其他備用的第一定位凹槽33與球形活塞配合,以提高其可靠性。根據圖3至圖5所示的衛生杯可知,排放管32的底部可設置為封裝的,也可設置為開放的,即其底部也可設置有與管孔相同的開口。同時,也為了操作更方便,還可進一步選擇在排放管開啟區域的內壁上形成至少一個第二定位凹槽35,第二定位凹槽35的尺寸形狀也可與活塞即球形活塞33相匹配;球形活塞33自關閉區域移至開啟區域時,落入第二定位凹槽35內,與第二定位凹槽形成緊密配合。更進一步的,為了防止活塞經由排放管32移動至杯體31內,還可在第一定位凹槽34之上設置限位件,設置的限位件用于阻擋活塞自排放管32向杯體內移動。可以理解,限位件的設置方式可包括多種,如圖4和圖5中的限位件36只是其中的一種設置方式,只要設置的限位件能阻擋球形活塞33進入杯體內,同時又能保證排放管32設置限位件位置的管孔不被完全封閉即可。使用時,將球形活塞33由第二定位凹槽35移至第一定位凹槽34內,然后縱向地折疊杯體31,并將折疊后的杯體31及排放管32插入用戶陰道內。首先插入的是杯體31的開口端,一旦插入,杯體31的開口端恢復其平常的尺寸,使杯體31的開口端蓋住宮頸口,使經血等液體流入并存儲在杯體31中。當需要排液時,用手拉住排放管32的末端,將排放管32內設有開關裝置的部分拉出體外,然后將球形活塞33由第一定位凹槽34移至第二定位凹槽35內,使排放管32與排放孔321連通,杯體31中的液體則流經排放管32從排放孔321流出。排放完畢后,再將球形活塞33由第二定位凹槽35移至第一定位凹槽34內,然后將排放管32推入陰道內,使杯體31處于陰道內相應的位置。可見,本實施例中提供的衛生杯在排液時,不需要完全取出并在重新放入時需要清洗,使用更方便、簡單,更易被用戶的接受。在排放管內設置活塞的方式并不僅局限于圖3至圖5所示的方式,例如,還可按圖6至圖7所示的方式進行設置:請參見圖6和圖7,衛生杯包括杯體31,與杯體31底部連通的排放管32,排放管32還起到現有衛生杯上設置的拉柄的作用。排放管32的底部設有排放孔37,當然,此處排放孔也可按照圖3-圖5中所示的設置在側壁上;本實施例中排放管32的下端位于排放孔37的上方還設有容置腔38,容置腔38的直徑大于排放管32位于容置腔38上方的管孔的直徑;開關裝置包括的活塞也可為球形活塞33,具體可為圓球形活塞或橢圓球形活塞,為了使球形活塞33與排放管32形成緊密配合,本實施例中優選設置球形活塞33的直徑略大于排放管32位于容置腔38上方管孔的直徑,而小于容置腔38的直徑。活塞33上還設有連接帶331,連接帶331的一端固定在杯體31的內壁或排放管32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活塞33上,在關閉狀態時,活塞33卡合于排放管32位于容置腔38上方管孔內,將與之卡合部分的管孔封閉;開啟狀態時,活塞33在擠壓力的作用下,掉入排放管32下方的容置腔38內,并在連接帶331的作用下,停留于容置腔38內,由于活塞33的直徑小于容置腔38的直徑,因此其不能與容置腔38形成密封配合,液體可從活塞33與容置腔38之間的空隙處流出,并經排放孔38排除。需要關閉時,在將活塞33從容置腔38向排放管32內上方擠壓,使其與卡合與容置腔38上方的管孔,與之形成密封配合即可。當然,類似圖4所示,也可在排放管32位于容置腔38上方管孔的內壁上形成至少一個第一定位凹槽34,第一定位凹槽34的形狀及尺寸與活塞即球形活塞33相匹配;球形活塞33自排放管32內的容置腔38內移至其上方的管孔內時,落入第一定位凹槽內33,與第一定位凹槽33形成緊密配合。這種方式更便于用戶操作過程中的定位識別。當然,本實施例中,還可直接在容置腔38內設置用于阻止活塞33下落從而將容置腔38下方的管孔堵塞的限位件,例如可在容置腔38內設置網狀的限位件等,只要能保證活塞33最終停留于容置腔38內,并與容置腔38之間留有足夠大的排放空隙即可。實施例三:本實施例還提供另外一種開關裝置和排放孔的設置方式,其中,排放孔可選擇設置在排放管的側壁,也可設置在排放管的底部,還可同時在排放管的側壁或底部設置排放孔,開關裝置包括設置于排放管內、位于排放孔之上的開關閥門,開關閥門處于關閉狀態時,將排放管的管孔密封,以阻擋杯體內的液體流經排放管從排放孔排除;開關閥門處于開啟狀態時,未將排放管的管孔完全密封,使排放管處于流通狀態,進而使排放管與其上設置的排放孔之間流通。本實施例中的開關閥門具體可為一彈性閥門裝置,具體如圖8所示:衛生杯包括杯體61,與杯體61連通的排放管62,以及排放管62側壁上設置的排放孔(圖中未示出,此時設置排放管的底部為封閉),以及設置在排放管62內的開關閥門64,開關閥門64為彈性部件,當向排放管62的一個方向擠壓開關閥門64時,開關閥門64將排放管62的管孔完全封閉,當向另外一個方向擠壓開關閥門64時,排放管62處于流通狀態,使杯體61內的液體能通過排放管62從其側壁上的排放孔排出。下面以一種具體的開關閥門的設置方式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請參見圖9和圖10,該圖所示為一種開關閥門的具體實現方式,開關閥門64包括一閥座641,閥座641可為一與排放管管孔的形狀及尺寸相匹配的球形閥座或圓柱形閥座;閥座641中間設有通孔,該通孔為流通孔643 ;流通孔643的側壁為具有彈性材質,例如可為硅膠等材料,在受到外力時會對應變形;開關閥門還包括一設置在流通孔兩側的彈性件642 ;彈性件642在受到一個外部壓力時,處于收縮狀態,此時流通孔643處于流通狀態,請參見圖7所示;此時彈性件642再受到一個外部壓力時,流通孔643的內壁在彈性件642的擠壓下受力變形,使流通孔643處于封閉狀態,請參見圖8所示。因此可通過控制開關閥門64的流通孔643的流通與封閉以控制液體流經排放管62從排放孔排出。圖9和圖10僅是一種開關閥門具體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中的開關閥門并不僅限于圖9和圖10所示的方式。例如,還可設置開關閥門還可如圖11所示:圖11所示的衛生杯包括杯體61,與杯體61連通的排放管62,排放管62底部設置的排放孔63,本實施例中,也可將排放孔設置在排放管62的側壁上,而將排放管底部封閉;還可同時在排放管62的側壁和底部設置排放孔。還包括設置在排放管62內、位于排放孔63上方的開關閥門65,開關閥門65為彈性部件,可與排放管62設置為一體;也可與排放管62分開單獨設置,開關閥門65可為中間設有流通孔、其他部分為實體的彈性部件,流通孔上方的開口 651和下方的開口 652在正常狀態下處于封閉狀態;當開關閥門65收到一個向中間的擠壓力時,流通孔上方的開口 651和下方的開口 652處于開啟狀態,使開關閥門65上設置的流通孔流通,進而使液體通過該流通孔從排放孔63排出。當然,也可只設置流通孔上方的開口 651在正常狀態下處于封閉狀態,下方的開口 652在任何時候都處于開啟狀態,此時只需要按如上方法控制流通孔上方的開口 651的封閉和開啟即可。但這種方式較上述兩端開口都封閉設置的方式可靠性會稍微差一些。實施例四:上述各實施例中所示的開關裝置都是以設置在排放管內為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開關裝置還可設置在排放管外,下面就以幾種開關裝置設置排放管外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開關裝置設置在排放管外時,其中一種設置方式為:在排放管的側壁和/或底部設置排放孔,開關裝置設置在排放管體外位于排放孔的上方,開關裝置處于關閉狀態時,排放管在開關裝置的作用下受力變形從而形成封閉狀態;開關裝置處于開啟狀態時,排放管處于流通狀態。
以下結合附圖,以排放孔設置在排放管的側壁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請參見圖12,圖12所示的衛生杯包括杯體91,與杯體91連通的排放管92,排放管92側壁上設有排放孔(圖中未示出,同時還可在排放管92底部設置排放孔或將其底部封閉),以及設置在排放管92外部、位于排放孔93上部的開關裝置94。開關裝置94只要實現給排放管92 —個作用力,使排放管92與開關裝置94相接觸的部分變形為如圖13所示的結構,即,使該部分排放管92封閉即可。因此,本實施例中并不對開關裝置94的具體結構做任何的限定,圖12中也未示意出開關裝置94的具體結構,只要能實現上述功能即可,例如可以是專用的軟性夾子等。當收集液體時,開關裝置94關閉,使排放管92與之作用的部分如圖13所示封閉;當排液時,開關裝置94開啟,使排放管92與之作用的部分恢復為正常的狀態即可。圖12所示的衛生杯的使用方法與上述各圖所示的衛生杯的使用方法也類似,區別也僅在于開啟開關裝置和關閉開關裝置的方式略有不同,在此也不再贅述起使用方法。本實施例中,開關裝置設置在排放管體外時,具體還可按照圖14所示的方式進行設置。圖14所示的衛生杯包括杯體111,與杯體111連通的排放管112,排放管112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排放孔1121,本實施例中具體設置4個排放孔1121,以及設置在排放管112外部開關裝置。開關裝置包括一環形封裝套113,開關裝置處于關閉狀態時,環形封裝套113套在排放管112上并將排放孔1121覆蓋,進而將排放孔1121封閉,為了使該封閉更可靠,可設置環形封裝套113的內徑略小于排放管112設置有所述排放孔1121部位的外徑。這種設置方式,開關裝置可直接作用于排放管112上設置的排放孔1121,設計更簡單、實用。在將衛生杯放入體內收集液體時,將環形封裝套113套在排放管112上設置有排放孔1121的位置,將排放孔1121有效的封閉起來,然后將衛生杯整體放入人體內。在需要排液時,用手拉排放管112的末端,使環形封裝套113被拉出體外,然后將環形封裝套113沿著排放管112往上或往下移動,使排放孔1121露出來,杯體111內的液體流過排放管112經排放孔1121排出。當然,除了將環形封裝套113沿著排放管112往上或往下移動以開啟或關閉排放孔1121外,還可在環形封裝套113上的相應位置設置與排放孔1121匹配的通孔1131,通孔1131的內徑優選為比排放孔1121大,請參見圖15所示,這種設置可將環形封裝套113沿著排放管112的軸向來回轉動(請參見圖中箭頭所示方向),已達到開啟或關閉排放孔1121的目的,且這種設置方式還可將環形封裝套113沿著排放管112往上或往下移動,也可達到開啟或關閉排放孔1121的目的。實施例五:上述各實施例都以排放孔設置在排放管的側壁上為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說明,但可以理解是,本實用新型也可將排放孔設置在排放管的底部。下面以其中一種設置進行進一步的說明。請參見圖16,本實施例還提供了另外一種開關裝置及排放孔的設置方式,圖3至5所示的衛生杯,其排放孔是設置在排放管的側壁上。請參見圖16,該圖所示的衛生杯包括杯體121、與杯體121連通的排放管122,排放管122底部設置有排放孔123,排放孔123與排放管122的管孔是相通的。同樣,圖16所示的杯體121、排放管122、排放孔123的形狀都可根據實際情況做選擇設置,在此不再贅述。圖16所示的開關裝置包括一堵塞124 ;開關裝置處于關閉狀體時,堵塞124的一端穿過排放孔123位于排放管122內,與排放管122的內壁形成緊密配合;當需要開啟開關裝置時,則只要將堵塞124從管內拔出,使排放孔123與排放管122的管孔連通即可。請參見圖16所示的堵塞124,堵塞124的另一端的直徑比排放管122管孔的直徑大,該端可作為堵塞的操作端。為了更便于操作,本實施例中的堵塞可設置為實體。值得注意的是,當設置在排放管122底部的排放孔123的內徑比排放管122管孔的內徑小時,堵塞124插入排放管122內的一端也可只與排放孔123形成緊密配合即可。當排放孔123的內徑與排放管122管孔的內徑相等時,堵塞124插入排放管122內的一端可同時與排放孔123和排放管122的內壁形成緊密配合,也可選擇只與其中一個形成緊密配合。進一步的,為了提高開關裝置的可靠性,本實施例中還可進一步在堵塞插入排放管的一端上設置至少一圈第二防漏凸起或第二防漏凹槽,設置第二防漏凹槽時,還可設置為螺紋式凹槽。對應的,開關裝置還可包括在排放管下端內壁上設置的至少一圈與上述第二防漏凸起相匹配的第一防漏凹槽或與上述第二防漏凹槽相匹配的第一防漏凸起;當堵塞的該端插入排放管時,該端上設置的第二防漏凸起或第二防漏凹槽與排放管下端內壁上設置的第一防漏凹槽或第一防漏凸起向咬合,以提高密封可靠性。例如,請參見圖17所示,在堵塞124插入排放管122的一端上設有三圈第二防漏凸起125,對應的,在排放管122的下端內壁上的相應位置設有三圈第一防漏凹槽126 ;堵塞124穿過排放孔123插入排放管123內時,第二防漏凸起125與第一防漏凹槽126形成緊密配合,可提高開關裝置的可靠性。本實施例中,堵塞的設置方式也并非僅局限于圖16和圖17所示出的方案,例如,還可將堵塞還可設置為外設的套筒,使套筒直接與排放管的底部套接,以實現排放孔的封閉與開啟,例如,請參見圖18所示,該圖所示的衛生杯包括杯體121、與杯體121連通的排放管122,排放管122的側壁設置有4個排放孔1221,當然,也可同時在排放管122的底部設置排放孔。還包括套筒127,套筒127的內徑與排放管122底端與之配合部分的外徑相匹配,是套筒127能緊套在排放管122上并將排放管122的側壁上設置的排放孔1221封閉。在排液時,將套筒127往下拉,使排放孔1221露出即可。請參見圖18所示,為了使用戶使用時體驗更好,本實施例中設置套筒127的開口端為薄壁過渡型。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各實施例中,當排放孔設置在排放管的側壁時,排放管的底部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為封閉或不封閉。上述各實施例中,還可進一步根據實際需要在杯體的外壁上設置用于測量體積的刻度線,或者在杯體上設置貫穿杯體內外壁的排氣孔,也可在杯體上進一步設置用于與陰道內的各部分相匹配的其他結構,同時衛生杯的杯體、排放管以及開關裝置都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的材料(例如硅膠等)制成,以使衛生杯更穩、更舒適的放置于人體內。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排放管并非只能像各圖所示設置在杯體的最底部,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設置在杯體側壁的其他位置。排放管的數量也并非僅局限于設置一根,根據實際情況,可在杯體的相應位置設置多根排放管,同時對應的設置多個開關裝置。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多種將開關裝置設置在衛生杯上,并可將衛生杯整體放置在人體內的方案,開關裝置的設置可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頻繁的將整個衛生杯取出、傾倒、清洗再完全重新放入體內,只需將開關裝置拉出人體并將其開啟即可進行排液,排液完畢后,將開關裝置關閉然后將其重新推入體內即可,使用更簡單方便,對使用的場地沒有任何限制,用戶體驗的滿意度更好,更利于衛生杯的推廣使用。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衛生杯包括用于收集液體的杯體,與所述杯體底部連通的排放管;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排放管側壁上的排放孔,作用于所述排放管以控制所述液體流經所述排放管從所述排放孔排出的開關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裝置包括位于所述排放孔上方、用于控制所述排放管的管孔密封和流通的開關閥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放管內位于所述排放孔上方設有關閉區域,在所述排放管內位于所述排放孔下方設有開啟區域;所述開關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排放管內、可在所述關閉區域和所述開啟區域之間來回移動的活塞,所述活塞的直徑大于所述排放管的內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裝置設置在所述排放管外,且位于所述排放孔上方,所述開關裝置與所述排放管配合,給所述排放管與之配合的部分施力控制所述排放管管孔的封閉和流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裝置包括環形封裝套,所述環形封裝套的內徑小于所述排放管設置有所述排放孔部位的外徑;所述開關裝置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環形封裝套套在所述排放管上并將所述排放孔覆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排放管關閉區域的內壁上形成的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形狀與所述活塞相匹配;所述活塞自所述開啟區域移至所述關閉區域時,落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內,與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形成緊密配合。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在所述排放管開啟區域的內壁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的形狀與所述活塞相匹配;所述活塞自所述關閉區域移至所述開啟區域時,落入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內,與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形成緊密配合。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裝置還包括用于阻擋所述活塞自所述排放管向所述杯體內移動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設置在所述排放管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上方。
9.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孔為由所述排放管內壁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排放管外壁的通孔。
10.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衛生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排放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衛生杯,包括杯體,與杯體底部連通的排放管,以及設置在排放管上的排放孔,還包括作用于排放管以控制液體流經排放管從排放孔排出的開關裝置;使用時,將開關裝置關閉,然后將開關裝置和杯體都放置于人體內,液體流入并存儲于杯體內;在間隔一段時間后,使用者將開關裝置隨著排放管或設置在杯體上的拉柄拉出人體,但杯體仍停留在體內,然后將開關裝置開啟,存儲于杯體內的液體即可從杯體流經排放管并從排放孔排出;然后將開關裝置關閉,重新將開關裝置推入體內使杯體位于人體內響應的位置即可;不需要頻繁的更換或清洗,對使用的場地沒有限制,使用較現有衛生杯更簡單方便,用戶體驗的滿意度更好。
文檔編號A61F5/455GK202908900SQ201220512388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
發明者唐志 申請人:深圳市寶安區大浪兄弟數碼記憶體制造廠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宜良县| 晴隆县| 辛集市| 潼南县| 长岭县| 屯门区| 明溪县| 喜德县| 甘谷县| 锡林郭勒盟| 高邮市| 江永县| 曲阜市| 宁安市| 兴化市| 石柱| 仁化县| 叙永县| 靖江市| 新密市| 绥阳县| 扎兰屯市| 阿拉尔市| 佛冈县| 兴城市| 灵石县| 元氏县| 荥阳市| 临夏县| 小金县| 广昌县| 三亚市| 舒城县| 盘山县| 陇川县| 玛曲县| 阜新市| 伊通| 遂昌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