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針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多功能針刀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詳細講是一種對軟組織損傷性疾病進行軟組織分離、 松解的多功能針刀。
背景技術:
[0002]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針刀療法操作的特點是在治療部位刺入深部到病變處進行輕松的切割,剝離等不同開工的刺激,以達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適應證主要是軟組織損傷性病變和骨關節病變。針刀療法因具有操作簡單、切Π小、不用縫合、治療時間短、療程短等優點,已被醫療機構逐漸推廣、應用。[0003]現有的針刀結構為設有針刀桿,針刀桿后端設有手柄,針刀桿前端設有切割刀刃;這種針刀桿前端的切割刀刃短,對面積較大的軟組織粘連的鏟剝速度慢,治療時間長, 增加了患者的痛楚;其次這種針刀只能刺入治療部位鏟剝粘連的組織纖維,不能對粘連的組織纖維或腱鞘等實施回拉切割的操作,功能單一、適用范圍窄,治療效果差。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 提供一種對大面積軟組織粘連分離速度快,適用范圍廣,治療效果好的多功能針刀。[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0006]一種多功能針刀,設有針刀桿,針刀桿后端設有手柄,其特征在于針刀桿前端設有 L形刀頭,L形刀頭前端外側設有鏟剝切割刀刃,L形刀頭前端內側設有回拉切割刀刃。[0007]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針刀桿上設有刻度線和刻度標識。醫生可以根據刻度線和刻度標識準確的判斷針刀刺入的深度,操作更精準,治療效果更佳。[0008]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手柄上設有防滑凸紋。防止治療時針刀在指間滑動、影響治療效果。[0009]本實用新型由于針刀桿前端設有L形刀頭,L形刀頭前端外側設有鏟剝切割刀刃, L形刀頭前端內側設有回拉切割刀刃,針刀前端外側的鏟剝切割刀刃寬,對面積較大的軟組織粘連的鏟剝速度快,治療時間短,縮短了患者的疼痛時間;回拉切割刀刃能夠對粘連的較粗的組織纖維或腱鞘等實施回拉切割的操作,增加了切斷方式,便于操作使用,適于普通軟組織病變和“彈響指”的治療,適用范圍寬,治療效果佳。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所示的一種多功能針刀,設有針刀桿2,針刀桿2后端設有手柄1,手柄I上設有防滑凸紋,可以防止治療時針刀在指間滑動、影響治療效果。針刀桿前端設有L形刀頭5,L形刀頭5前端外側設有鏟剝切割刀刃6,L形刀頭5前端內側設有回拉切割刀刃4。L形刀頭前端外側的鏟剝切割刀刃較寬,對面積較大的軟組織粘連的鏟剝速度快,治療時間短,縮短了患者的疼痛時間;由于L形刀頭前端外側的鏟剝切割刀刃較寬,對微血管和神經末稍的影響較大,使用時需謹慎。回拉切割刀刃能夠對粘連的較粗的組織纖維或腱鞘等實施回拉切割的操作,增加了切斷方式,便于操作使用,適于普通軟組織病變和“彈響指”的治療,適用范圍寬,治療效果佳。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針刀桿上設有刻度線3和刻度標識。醫生可以根據刻度線3和刻度標識準確的判斷針 刀刺入的深度,操作更精準,治療效果更佳。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針刀,設有針刀桿,針刀桿后端設有手柄,其特征在于針刀桿前端設有L 形刀頭,L形刀頭前端外側設有鏟剝切割刀刃,L形刀頭前端內側設有回拉切割刀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刀桿上設有刻度線和刻度標識。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上設有防滑凸紋。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針刀,涉及醫療器具,設有針刀桿,針刀桿后端設有手柄,其特征在于針刀桿前端設有L形刀頭,L形刀頭前端外側設有鏟剝切割刀刃,L形刀頭前端內側設有回拉切割刀刃。L形刀頭前端外側的鏟剝切割刀刃寬,對面積較大的軟組織粘連的鏟剝速度快,治療時間短,縮短了患者的疼痛時間;回拉切割刀刃能夠對粘連的較粗的組織纖維或腱鞘等實施回拉切割的操作,增加了切斷方式,便于操作使用,適于普通軟組織病變和“彈響指”的治療,適用范圍寬,治療效果佳。
文檔編號A61B17/32GK202859229SQ20122053746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0日
發明者王燕龍, 連鑫 申請人:王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