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針灸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新型針灸器[0001]技術領域[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具體涉及的是一種新型針灸器。[0003]背景技術[0004]針灸是中醫治療疾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目前,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針灸時,針體刺入病人穴位后,需要不停地拈動針柄,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費力,給醫務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另外,針體拔出后,常常由于針尖鋒利誤傷患者及他人,存在安全隱患。[0005]實用新型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針灸器,它解決了針灸治療時需要醫生不停拈動針體的難題,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于大規模推廣應用。[0007]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針灸器,包括外殼體、針體,其特征在于 外殼體內設有內殼體,內殼體內設有與電池相連的小型電機,電機通過導線連接帶動針體旋轉的轉軸,針體上端設有凸臺,針體上端的凸臺卡在內殼體的邊緣上,下端穿過轉軸,外殼體上設有短滑道,短滑道上設有與針體相連的推塊。[0008]所述的內殼體上設有手柄,且手柄端部穿過外殼體。[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新穎,在給病人進行針灸時, 將針體刺入針灸部位,打開電機,轉軸帶動針體旋轉,針體拔出后,通過推塊將針尖縮進外殼體內,避免誤傷他人,成本很低,易于大規模推廣應用。[0010]
[0011]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2]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
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該新型針灸器,包括外殼體7、針體8,其特征在于外殼體7內設有內殼體1,內殼體I內設有與電池2相連的小型電機4, 電機4通過導線連接帶動針體8旋轉的轉軸5,針體8上端設有凸臺,針體8上端的凸臺卡在內殼體I的邊緣上,下端穿過轉軸5,外殼體7上設有短滑道,短滑道上設有與針體8相連的推塊6。所述的內殼體I上設有手柄3,且手柄3端部穿過外殼體7。在給病人進行針灸時,將針體8刺入針灸部位,手握針柄,然后打開電機4,轉軸5帶動針體8旋轉,治療結束后拔出針體8,再通過推塊6將針尖縮進外殼體7內,避免誤傷他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新穎,成本很低,易于大規模推廣應用。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針灸器,包括外殼體(7)、針體(8),其特征在于外殼體(7)內設有內殼體(1),內殼體(I)內設有與電池(2)相連的小型電機(4),電機(4)通過導線連接帶動針體(8)旋轉的轉軸(5),針體(8)上端設有凸臺,針體(8)上端的凸臺卡在內殼體(I)的邊緣上,下端穿過轉軸(5),外殼體(7)上設有短滑道,短滑道上設有與針體(8)相連的推塊(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針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殼體(I)上設有手柄(3),且手柄(3)端部穿過外殼體(7)。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針灸器,屬于醫療用具,它包括包括外殼體、針體,其特征在于外殼體內設有內殼體,內殼體內設有與電池相連的小型電機,電機通過導線連接帶動針體旋轉的轉軸,針體上端設有凸臺,針體上端的凸臺卡在內殼體的邊緣上,下端穿過轉軸,外殼體上設有短滑道,短滑道上設有與針體相連的推塊。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新穎,在給病人進行針灸時,將針體刺入針灸部位,打開電機,轉軸帶動針體旋轉,針體拔出后,通過推塊將針尖縮進外殼體內,避免誤傷他人,成本很低,易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61H39/06GK202802156SQ20122054204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崔旻, 段嶺煥, 劉妍妍, 李芳華 申請人:崔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