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b超檢查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B超檢查床。
背景技術:
B超檢查以強度低、頻率高、對人體無損傷、無痛苦、顯示方法多樣而著稱,B超診斷方法簡便,報告迅速,診斷準確率高,已成為現代臨床醫學不可缺少的診斷方式,甚至已取代了某些傳統的診斷方法。患者到醫院看醫生,醫生為確診無誤,對患者有效治療,確診前讓患者做B超檢查。眾所周之,B超檢查時患者需要仰臥或側臥,由于B超檢查姿勢所決定,B超檢查離不開床,目前,醫療機構使用的B超檢查床,由床面和床體構成,床面連接在床體上,床體的高固定不變,這種B超檢查床使用起來有不足之處,如一些年老體弱者、術后患者等,他們上檢查床比較費力或者根本上不去檢查床,需要家人或醫技人員將其搬扶到檢查床上,若患者身高體重,不僅家人或醫技人員搬扶起來非常困難,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診療時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簡單,操作容易,使用方便,能調節床面高矮的一種B超檢查床。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一種B超檢查床由床面、支撐管、底座、彈簧構成。其特征在于支撐管的上端與床面連接,支撐管的下端與鐵素體不銹鋼制作的圓臺連接,圓臺的外徑與支撐管的外徑相同,圓臺的外側對稱設置兩個擋桿;底座上設有套筒,圓臺插在套筒里,套筒的中部設有與擋桿相匹配的滑道,擋桿末端的距離大于套筒的外徑,套筒的底部設有線圈,套筒的兩邊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連接在底座上,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在床面上, 整流器靠在套筒的外下端,床面的一側設有配電盤,配電盤上設開關,開關連接電源線和供電線路。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合上開關,供電線路接通,線圈產生磁場,磁力吸圓臺下降,圓臺帶動支撐管向下運動,彈簧被壓縮,床面降低;斷開開關,切斷電源,線圈的磁場消失,彈簧彈起,床面回到原來高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設計新穎,結簡單,操作容易,使用方便,避免了現用B超檢查床不能調節床面高矮帶來的弊端;可廣泛用于B超檢查。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的A-A剖面示意圖。附圖3為附圖1的供電線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參照附圖1、附圖2、附圖3制作本實用新型。該一種B超檢查床由床面1、支撐管2、底座3、彈簧5構成,支撐管2的上端與床面I連接,支撐管2的下端與鐵素體不銹鋼制作的圓臺8連接,圓臺8的外徑與支撐管2的外徑相同,圓臺8的外側對稱設置兩個擋桿21 ;底座3上設有套筒4,圓臺8插在套筒4里,套筒4的中部設有與擋桿21相匹配的滑道41,兩擋桿21末端的距離大于套筒4的外徑,套筒4的底部設有線圈7,套筒4的兩邊設有彈簧5,彈簧5的一端連接在底座3上,彈簧5的另一端連接在床面I上,整流器6靠在套筒4的外下端,床面I的一側設有配電盤9,配電盤9上設開關10,開關10連接電源線11和供電線路12。
權利要求1.一種B超檢查床,涉及一種醫療器具,由床面(I)、支撐管(2)、底座(3)、彈簧(5)構成,其特征在于支撐管(2)的上端與床面(I)連接,支撐管(2)的下端與鐵素體不銹鋼制作的圓臺⑶連接,圓臺⑶的外徑與支撐管⑵的外徑相同,底座⑶上設有套筒(4),圓臺(8)插在套筒(4)里,套筒(4)的底部設有線圈(7),套筒(4)的兩邊設有彈簧(5),整流器(6)靠在套筒⑷的外下端,床面⑴的一側設有配電盤(9),配電盤(9)上設開關(10),開關(10)連接電源線(11)和供電線路(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B超檢查床,其特征在于圓臺(8)的外側對稱設置兩個擋桿(21),套筒(4)的中部設有與擋桿(21)相匹配的滑道(41),兩擋桿(21)末端的距離大于套筒(4)的外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B超檢查床,其特征在于彈簧(5)的一端連接在底座(3)上,彈簧(5)的另一端連接在床面(I)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B超檢查床,涉及一種醫療器具,由床面(1)、支撐管(2)、底座(3)、彈簧(5)構成,支撐管(2)的上端與床面(1)連接,支撐管(2)的下端與鐵素體不銹鋼制作的圓臺(8)連接,底座(3)上設有套筒(4),圓臺(8)插在套筒(4)里,套筒(4)的兩邊設有彈簧(5),彈簧(5)的一端連接在底座(3)上,彈簧(5)的另一端連接在床面(1)上,床面(1)的一側設有配電盤(9),配電盤(9)上設開關(10),開關(10)連接電源線(11)和供電線路(12);該B超檢查床設計新穎,結簡單,操作容易,使用方便,避免了現用B超檢查床不能調節床面高矮產帶來的弊端;可廣泛用于B超檢查。
文檔編號A61B8/00GK202859154SQ2012205784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6日
發明者李美 申請人: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