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瞼板腺成像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行業,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夠對眼瞼板攝像的瞼板腺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瞼板腺埋藏于上下瞼板之中,其開口位于瞼緣,排出的脂質分泌物形成淚液的表層,脂質成分可防止淚液過度蒸發。瞼板腺不健全會造成干眼癥,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眼疾,也因此可能造成眼瞼炎,眼瞼炎是眼瞼邊緣皮膚發炎的現象,它通常會影響雙眼,如果瞼板腺受到感染則會變成瞼板腺炎。瞼板腺內出現阻塞物可以被細菌的解脂酵素分解,因而釋放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可以刺激眼睛,有時可以造成角膜炎。所以瞼板腺的健康就能保證眼睛的健康,所以對瞼板腺檢查就很必要了。目前,通常是采用紅外線對瞼板腺進行成像拍照,從照片中觀察找出病癥所在,預防或者治療眼病;但是,現在拍攝的瞼板腺的圖片上面可以看到許多的血管,不能夠將瞼板腺清晰的分辨出來,這樣對判斷病癥增加了難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瞼板腺成像系統,能夠在拍攝瞼板腺圖片時將圖片上所拍到的血管過濾掉得到清晰的瞼板腺圖片。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瞼板腺成像系統,包括倍率鏡組件,在倍率鏡組件的后端設有紅外線攝像機,所述的倍率鏡組件前端設有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在倍率鏡組件的前端或者倍率鏡組件與紅外線攝像機之間設有紅外線濾光片。因為在拍攝瞼板腺圖片的時候會出現反光,為了去除掉圖片上的反光區,所述的倍率鏡組件的前端設有偏振片,或者是所述的倍率鏡組件與紅外線攝像機之間設有偏振片。 為了能夠方便觀察、儲存和分析瞼板腺圖片,所述的紅外線攝像機與電腦相連。為了能夠使拍攝效果更好,所述的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所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為25 1000 u 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方式和結構之后,在拍攝瞼板腺的圖片的時候,能夠過濾掉眼瞼板上的其他可見光干擾將瞼板腺清晰的呈現出來,能夠方便醫生進行觀察并且進行確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 2、倍率鏡組件; 3、紅外線濾光片;4、偏振片; 5、紅外線攝像機; 6、電腦。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瞼板腺成像系統,包括倍率鏡組件2,在倍率鏡組件2的后端設有紅外線攝像機5,所述的倍率鏡組件2前端設有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1,發射的紅外線波長為25 1000 u m,在倍率鏡組件2與紅外線攝像機5之間設有紅外線濾光片3。所述的倍率鏡組件2與紅外線攝像機5之間設有偏振片4 ;所述的紅外線攝像機5與電腦相連。紅外線濾光片3也可以設置在倍率鏡組件2前端,偏振片4也可以設置在倍率鏡組件2前端。在使用的時候,通過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I將紅外線發射到眼瞼板上,發射的紅外線通過倍率鏡組件2,之后通過紅外線濾光片3將其他的光線濾掉,再通過偏振片4將反光濾掉,通過紅外線攝像機5拍攝視頻或者圖片,能夠得到清晰的瞼板腺圖片。經實驗證明,拍出的照片不僅清晰而且相較于以前能夠將圖片中出現的血管濾掉,進一步使得瞼板腺更加清晰辨認;在沒有使用偏振片4的時候,雖然能夠得到清晰的瞼板腺圖片,但是圖片上總會出現反射光線所產生的亮點,當加上偏振片4之后,將反射光線濾掉,圖片上的亮點也就消失了。需要強調的是 ,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列而已,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瞼板腺成像系統,包括倍率鏡組件,在倍率鏡組件的后端設有紅外線攝像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倍率鏡組件前端設有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在倍率鏡組件的前端或者倍率鏡組件與紅外線攝像機之間設有紅外線濾光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瞼板腺成像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倍率鏡組件的前端設有偏振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瞼板腺成像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倍率鏡組件與紅外線攝像機之間設有偏振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瞼板腺成像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紅外線攝像機與電腦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瞼板腺成像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所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為25 1000 μ 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瞼板腺成像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所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為25 1000 μ 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瞼板腺成像系統,包括倍率鏡組件,在倍率鏡組件的后端設有紅外線攝像機,所述的倍率鏡組件前端設有環狀紅外線發射裝置,在倍率鏡組件的前端或者倍率鏡組件與紅外線攝像機之間設有紅外線濾光片。采用了上述方式和結構之后,在拍攝瞼板腺的圖片的時候,能夠過濾掉眼瞼板上的血管將瞼板腺清晰的呈現出來,能夠方便醫生進行觀察并且進行確診。
文檔編號A61B3/15GK202891897SQ20122058831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沈激, 張曉峰, 姚曉明 申請人:蘇州四海通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