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
背景技術:
中風病人在治療結束后往往留下手指彎曲、不能靈活動作的后遺癥,目如對該后遺癥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手部的不斷動作來進行康復。由于病人手部不能抓取物體,對其康復主要是通過按摩等動作進行刺激,病人難以進行自我康復,且康復療效甚微。
發明內容為克服目前中風病人手部康復時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簡便、能夠對病人手部進行有效刺激的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包括一彈性手握球,其特征在于:球體上設有腕部固定帶及中指固定帶,所述的球體上還設有充放氣接口。所述的手握球,其球體表面均勻密布突起。所述的腕部固定帶及中指固定帶為彈性材料制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腕部固定帶與中指固定帶將手握球固定在病人手部中央,通過外接充放氣裝置控制手握球的膨脹與松弛帶動手指運動,通過連續的充氣、放氣,病人手部得到有效刺激,從而達到手部康復的技術目的。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是中風病人手部康復的得力器具。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手握球,2、腕部固定帶,3、中指固定帶,4、突起,5、充放氣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包括一彈性手握球1,球體上設有腕部固定帶2及中指固定帶3,腕部固定帶2及中指固定帶3可采用彈性材料制作,在本實施例中,兩者采用彈性橡膠橡膠圈與手握球I進行固定。如附圖所示,在手握球I的球體上還設有充放氣接口 5。使用時,將手穿過腕部固定帶2,腕部固定帶2套在手腕部位,然后將中指固定帶3套在中指上,使手握球I位于病人手部中央,五指敷在球體表面。通過充放氣接口 5與外部的充放氣裝置連接,通過外部充放氣裝置控制手握球I的膨脹與松弛從而帶動手指運動,通過連續的充氣、放氣,病人手部得到有效刺激,從而達到手部康復的技術目的。為增加對病人手部的刺激,如附圖所示,在手握球的球體表面均勻密布突起4。
權利要求1.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包括一彈性手握球,其特征在于:球體上設有腕部固定帶及中指固定帶,所述的球體上還設有充放氣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握球,其球體表面均勻密布突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腕部固定帶及中指固定帶為彈性材料制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為克服目前中風病人手部康復時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風病人手部康復器,包括一彈性手握球,其特征在于球體上設有腕部固定帶及中指固定帶,所述的球體上還設有充放氣接口。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是中風病人手部康復的得力器具。
文檔編號A61H1/02GK202942359SQ2012205909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張淑麗 申請人:張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