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助殘手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輔助器械領域的一種助殘手臂。
背景技術:
康復是一門研究殘疾人及患者康復的醫學應用學科,其目的在于通過物理療法,運動療法,生活訓練,技能訓練,言語訓練和心理咨詢等多種手段使病傷殘者盡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使身體殘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達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勞動和工作的能力,為病傷殘者重返社會打下基礎。在對傷殘病人進行康復時大多需要用到康復器械來進行協助病人的康復。目前傷殘病人使用的康復器械,在病人鍛煉康復過程中,一直需要護理人員陪在左右,這樣給護理人員增添了很大的工作負擔,有點殘疾病人需要接觸外部的機械構件來實現日常的生活作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助殘手臂。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助殘手臂,包括夾持機構、托架和手把,手把與托架鉸接,夾持機構與手把之間設有構成雙搖桿機構的連桿一,托架與夾持機構之間連接有連桿二,連桿一和連桿二之間鉸接有連桿三。本實用新型將夾持機構、托架、手把、連桿一、連桿二和連桿三構成了六連桿機構,使用時轉動手把帶動連桿一的活動使得夾持機構轉動進行夾緊和松開的動作,由于連桿二和連桿三的連接使得托架、夾持機構和手把聯動,殘疾病人通過轉動手把驅動這個裝置的運轉,為殘疾病人提供了一款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助殘手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簡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助殘手臂,包括夾持機構1、托架3和手把4,手把4與托架3鉸接,夾持機構I與手把4之間設有構成雙搖桿機構的連桿一 5,托架3與夾持機構I之間連接有連桿二 2,連桿一 5和連桿二 2之間鉸接有連桿三6。將夾持機構1、托架3、手把4、連桿一 5、連桿二 2和連桿三6構成了六連桿機構,使用時,轉動手把4帶動連桿一 5的活動使得夾持機構I轉動進行夾緊和松開的動作,由于連桿二 2和連桿三6的連接使得托架3、夾持機構I和手把4聯動,殘疾病人通過轉動手把4驅動這個裝置的運轉,為殘疾病人提供了一款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助殘手臂。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助殘手臂,包括夾持機構、托架和手把,手把與托架鉸接,其特征在于:夾持機構與手把之間設有構成雙搖桿機構的連桿一,托架與夾持機構之間連接有連桿二,連桿一和連桿二之間鉸接有連桿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生活輔助器械領域的一種助殘手臂,包括夾持機構、托架和手把,手把與托架鉸接,夾持機構與手把之間設有構成雙搖桿機構的連桿一,托架與夾持機構之間連接有連桿二,連桿一和連桿二之間鉸接有連桿三。本實用新型將夾持機構、托架、手把、連桿一、連桿二和連桿三構成了六連桿機構,使用時轉動手把帶動連桿一的活動使得夾持機構轉動進行夾緊和松開的動作,由于連桿二和連桿三的連接使得托架、夾持機構和手把聯動,殘疾病人通過轉動手把驅動這個裝置的運轉,為殘疾病人提供了一款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助殘手臂。
文檔編號A61F2/54GK203059982SQ20122068755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袁晴波 申請人:重慶市弘山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