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毒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
背景技術: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其性能很不穩定,在常溫下極易分解成氧氣和單原子氧,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和分解能力,迅速殺滅病毒、病菌等多種微生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越來越看重,但是現有臭氧發生器無法移動,只能靜止在特定處殺毒滅菌,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的臭氧發生器、與臭氧發生器連接的電源,所述殼體的前端對稱設有兩個背帶,所述臭氧發生器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穿設殼體的進氣管、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自由端連接有出氣桿,所述出氣桿的前端安裝有出氣噴嘴,所述出氣桿上設有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與所述電源連接。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出氣管為軟管。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進一步包括兩個所述背帶上均設有海綿。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殼體的下端設有軟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將殼體背在肩上,移動快捷,便于對不同的地方進行消毒,消毒全面且均勻,同時在背帶和殼體上分別設置海綿和軟墊,大大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增強舒適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殼體,2、臭氧發生器,3、電源,4、背帶,5、進氣管,6、出氣管,7、出氣桿,8、出氣噴嘴,9、控制開關,10、海綿,11、軟墊。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
圖1所示,一種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包括殼體1、位于殼體I內的臭氧發生器
2、與臭氧發生器2連接的電源3,所述殼體I的前端對稱設有兩個背帶4,所述臭氧發生器2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穿設殼體I的進氣管5、出氣管6,所述出氣管6的自由端連接有出氣桿7,其中出氣桿7采用硬質材料制成,便于控制臭氧的噴射方向,所述出氣桿7的前端安裝有出氣噴嘴8,所述出氣桿7上設有控制開關9,所述控制開關9與所述電源3連接。為了便于出氣桿7往任意角度進行臭氧的噴射,所述出氣管6為軟管。為了避免背帶對工作人員的損傷,兩個所述背帶4上均設有海綿10。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殼體I的下端設有軟墊11,進一步提高了舒適性,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工作效率高。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兩個背帶4將殼體I背在身上,手握出氣桿7,打開控制開關9,電源3與臭氧發生器2電連接,臭氧發生器2工作,空氣從進氣管5進入到臭氧發生器2內,產生臭氧后沿出氣管6、出氣桿7由出氣噴嘴8噴出,人可走動,對任意地方進行消毒殺菌,移動快捷,工作效率高。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的臭氧發生器、與臭氧發生器連接的電源,所述殼體的前端對稱設有兩個背帶,所述臭氧發生器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穿設殼體的進氣管、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自由端連接有出氣桿,所述出氣桿的前端安裝有出氣噴嘴,所述出氣桿上設有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與所述電源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管為軟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背帶上均設有海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下端設有軟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移動的臭氧消毒裝置,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的臭氧發生器、與臭氧發生器連接的電源,所述殼體的前端對稱設有兩個背帶,所述臭氧發生器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穿設殼體的進氣管、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自由端連接有出氣桿,所述出氣桿的前端安裝有出氣噴嘴,所述出氣桿上設有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與所述電源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將殼體背在肩上,移動快捷,便于對不同的地方進行消毒,消毒全面且均勻,同時在背帶和殼體上分別設置海綿和軟墊,大大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增強舒適性。
文檔編號A61L2/20GK202961264SQ2012206899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陳林興 申請人:蘇州金奧臭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