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洗劑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類。1、頭孢哌酮:肌注局部可有疼痛;偶見皮疹、藥物熱等變態反應;個別病人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或出血等。2、采用磺胺甲惡唑患者有時引起胃腸道反應、結晶尿、血尿、皮疹、藥熱及白細胞減少。3、氨曲南:偶有味覺異常、皮疹、輕度胃腸道反應,肌注局部疼痛,靜注可出現靜脈炎。
4、阿莫西林:偶見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惡心、上腹部不適、腹瀉等;偽膜性結腸炎。5、應用卡那霉素:對聽神經和腎臟均有毒性,前者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甚至永久性耳聾,后者表現為蛋白尿、管型尿等。6、氨芐西林:大量口服常出現胃腸道不適。肌注局部有疼痛。無論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變態反應,以皮疹為多見。用藥前必須先做皮試。7、羧芐西林:可出現各種類型的變態反應。大劑量給藥后可引起神經毒反應、肺水腫;用藥期間可出現短暫性氨酶升高與粒細胞減少。8、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須做皮試,陽性者禁用。因為青霉素易發生變態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最危險的過敏性休克,可發生在做皮膚試驗的當時,極少數可發生在連續用藥的過程中,后者稱遲發性過敏性休克),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發明內容
為克服以上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吸煙型急性乳腺炎屬于祖國醫學“乳癰”的范疇。乳癰是乳房部的急性化膿性病變。在祖國醫學文獻中有“外吹”、“內吹”之分,但其證治基本相似。特點:乳房部紅腫熱痛(少數初起皮色不變),伴有發熱惡寒等全身癥狀。本病是產后哺乳婦女常見病,尤其初產婦更為多見,好發于產后3 4周,如治療失時或不當,則成膿破潰;重者有“傳囊”、“內陷”、“成漏”之變。歷史沿革:乳癰病名早見于晉 葛洪著《肘后備急方》。又名妬乳。隋 巢元方等著《諸病源候論 卷四十乳癰候》中論述了本病因病理,如說:“是陽明之經脈,有從缺盆下于乳者,勞傷血氣,其脈虛,腠理虛,寒客于經絡,寒搏于血,則血澀不通,其血又歸之,氣積不散,故結聚成癰。癰氣不宣,與血相搏,則生熱,熱盛乘于血,血化成膿;亦有因乳汁蓄積,與血相搏,蘊積生熱,結聚而生乳癰者。”宋 《圣濟總錄》癰疽門對乳癰的病因病理又有新的論述,如在產生后妬乳中說:“……氣血流行,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上下通達,不失常度,是為平人。宜通而塞則為痛,熱氣復乘之則為腫。向之流行著壅遏矣。倘失調治,則結硬成核,身體壯熱,甚則憎風,逐為乳癰。世傳氣結乳癰,亦為妬乳者此也。” 一、外來邪毒,感受外邪,或嬰兒吸奶,口氣所吹,邪毒由乳絡進入乳房,與郁乳相凝而發本病。正如《外科證治全書 乳部證治 吹乳》中說:“所乳之子,口氣掀熱,含乳而睡,熱氣鼻風吹入乳孔,氣逆乳凝,逐致結腫。” 二、乳汁淤積,其原因由以下幾方面:(一)乳頭破碎,哺乳時疼痛,影響充分哺乳,致乳汁郁積。(二)乳頭畸形,乳頭內陷,嬰兒吸吮不便,乳汁不能充分吸盡所致。(三)乳汁多而少飲,由于初產婦缺乏喂奶經驗,哺乳時常常不讓嬰兒將奶吸盡。三、肝郁胃熱,情志不暢,肝氣不舒;產后飲食不節,胃中積熱。肝主疏泄,能調節乳汁之分泌。乳汁為氣血所化,源出于胃,實為水谷之精華。肝氣不舒,厥陰之氣不行而失于疏泄,胃熱壅滯,與陽明之熱蘊結不散而成癰。以上三種發病原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影響。其病理是由以上各種原因導致經絡阻塞,氣血瘀滯而發本病。病因病機:由于長期大量吸煙,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又感毒邪,使乳腺結塊難以消退,而致本病。
臨床表現:吸煙重,咳嗽、吐痰,每因吸煙而使病情加重。乳房腫痛發脹,皮膚顏色微紅或不紅,乳汁分泌不暢,乳房內出現界限不明顯的腫塊,伴有惡寒發熱,或頭痛、胸悶不舒,舌質紅,苔黃,脈數。它的技術方案為:取滿山紅15重量份、杏仁9重量份、紫菀3重量份、款冬花6重量份、白果6重量份、蘇子3重量份、大葉桉葉6重量份、川貝母6重量份、木蝴蝶3重量份、瓦楞子I重量份、化橘紅3重量份、鳳凰衣6重量份、文蛤I重量份、白前3重量份、桑葉3重量份、菊花9重量份、薄荷3重量份、牛蒡子I重量份、蔓荊子3重量份、蟬蛻6重量份、黃芩9重量份、黃連9重量份、黃柏6重量份、黃花母3重量份、救必應6重量份、銀柴胡3重量份、酢漿草9重量份、鼠李3重量份、腹水草3重量份、辟汗草3重量份、望江南6重量份、象皮木6重量份、淡竹葉3重量份、密蒙花6重量份、綠豆3重量份、蒲公英6重量份、鮮黃連6重量份、鼠曲草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39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該發明的優點是:該中藥制作簡單,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還能避免應用西藥產生的不良反應。滿山紅、杏仁、紫菀、款冬花、白果、蘇子、大葉桉葉、川貝母、木蝴蝶、瓦楞子、化橘紅、鳳凰衣、文蛤、白前、桑葉、菊花、薄荷、牛蒡子、蔓荊子、蟬蛻,以上20味藥具有清熱止咳,降氣平喘,消痰,潤肺下氣,斂肺定喘、祛風清熱,解毒利咽,清利頭目,解痙之功效。在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過程中,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黃芩、黃連、黃柏、黃花母、救必應、銀柴胡、酢漿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葉、密蒙花、綠豆、蒲公英、鮮黃連,以上17味藥具有清熱燥濕、清泄少陽、瀉火解毒、清退虛熱、堅陰治痿、辛涼解表、涼血止血、消腫止痛、退虛熱、虛勞、清疳熱、清熱利濕、健脾化痰、散瘀止痛、利尿通淋、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腫解毒、利尿通淋、瀉下通便、清肝退翳之功效。在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過程中,能輔助主藥發揮治療作用,故為臣藥。鼠曲草:甘、酸,微溫,無毒。入肺、脾、胃三經。化痰止咳,和中緩急,化濕殺蟲。因其能引領諸藥直達病灶發揮治療作用,故為佐藥。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既能糾諸藥之偏性,又能緩解諸藥之毒性,故為使藥。滿山紅、杏仁、紫菀、款冬花、白果、蘇子、大葉桉葉、川貝母、木蝴蝶、瓦楞子、化橘紅、鳳凰衣、文蛤、白前、桑葉、菊花、薄荷、牛蒡子、蔓荊子、蟬蛻、黃芩、黃連、黃柏、黃花母、救必應、銀柴胡、酢漿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葉、密蒙花、綠豆、蒲公英、鮮黃連、鼠曲草、甘草,以上39藥具有涼血止血、生津止渴、滋陰除熱、行氣開郁、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散瘀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是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最佳配方。滿山紅:苦,寒。入肺、大腸二經。止咳化痰,清熱燥濕。杏仁:微溫,苦。歸肺、大腸經。小毒。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紫菀:溫;辛、甘、苦。歸肺經。潤肺下氣,消痰止咳。款冬花:溫;辛、微苦。歸肺經。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白果:平;甘、苦、澀。歸肺經。毒。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蘇子:溫;辛;歸肺、大腸經。降氣消痰,平喘,潤腸。大葉桉葉:辛、苦、平。入心、肺、大腸三經。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祛風止癢。川貝母:甘、苦,涼。入肺、肝二經。清燥潤肺,散結消腫。木蝴蝶:苦,寒。入肺、肝二經。潤肺生肌、舒肝和胃。瓦楞子:咸、辛,平。入肺、肝、脾、胃四經。消痰軟堅、化痰散結、制酸止痛。化橘紅:辛、苦,溫。入脾、肺二經。理氣調中、燥濕化痰。鳳凰衣:甘,平。入肺、脾、胃三經。益肺化痰、緩急止痛,護瘡生肌。文哈:苦、咸、寒。入肺、腎二經。清肺化痰,軟堅散結,清熱生津止渴,利水消腫。白前:辛、甘,微溫。入肺經。止咳化痰,瀉肺平喘,下氣降逆。桑葉:苦、甘,寒。歸肝、肺經。祛風清熱,涼血明目。菊花:甘、微苦,微寒。歸肺、肝經。散風清熱,平肝明目。薄荷:辛,涼。入肺、肝經。疏風,散熱,辟穢,解毒。牛蒡子:性寒,味辛、苦。歸肺、胃經。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蔓荊子:微寒;苦、辛。歸膀胱、肝、胃經。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蟬蛻:苦,寒。歸肺、肝經。散風除熱。利咽,透疫,退醫,解痙。黃芩:苦,寒,入心、肺、膽、大腸四經。清熱燥濕、清泄少陽、降火、 止血、安胎。黃連:苦、寒。入心、肝、胃、大腸四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柏:苦,寒。入腎、膀胱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退虛熱、堅陰治痿。黃花母:甘、辛、酸、澀、涼、無毒。入心、肝、肺、大腸、小腸經。辛涼解表、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救必應:苦,寒。入肺、肝、大腸經。清熱解毒、清熱燥濕、消腫止痛。銀柴胡:甘、苦,微寒。入肝、胃經。退虛熱、虛勞,清疳熱。酢漿草:酸、微澀,寒。入肺、胃經。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涼血止血。鼠李:甘、苦,涼。入肝、腎、脾三經。清熱利濕、健脾化痰。腹水草:辛、苦,寒。入肝、肺、腎三經。清熱解毒、利濕行水、散瘀止痛。辟汗草:辛、苦,涼,無毒。入肝、脾、胃經。清熱解毒、清熱燥濕、利尿通淋。望江南:苦,寒。入肺、肝、胃經。止咳平喘、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腫解毒、利尿通淋、瀉下通便。象皮木:苦、淡,寒。入肺、肝經。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淡竹葉:甘,淡,寒。入心、胃、腎、小腸經。清心除煩、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清化熱痰。密蒙花:甘,寒。入肝經。清肝退翳、養肝明目、疏風涼血清熱。綠豆:甘,寒。入心、脾、胃、肺經。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腫、益氣潤膚、清胃厚腸。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經。清熱解毒、清熱利濕、通利小便。鮮黃連: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肺火泄瀉。鼠曲草:甘、酸,微溫,無毒。入肺、脾、胃三經。化痰止咳,和中緩急,化濕殺蟲。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滿山紅15g、杏仁9g、紫斃3g、款冬花6g、白果6g、蘇子3g、大葉桉葉6g、川貝母6g、木蝴蝶3g、瓦榜子lg、化橘紅3g、鳳凰衣6g、文蛤lg、白前3g、桑葉3g、菊花9g、薄荷3g、牛蒡子lg、蔓荊子3g、蝶脫6g、黃岑9g、黃連9g、黃柏6g、黃花母3g、救必應6g、銀柴胡3g、酢衆草9g、鼠李3g、腹水草3g、辟汗草3g、望江南6g、象皮木6g、淡竹葉3g、密蒙花6g、綠豆
3g、蒲公英6g、鮮黃連6g、鼠曲草6g和甘草9g,將以上39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
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
齊U。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當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病人需要治療時,使藥液溫度為35°C,每
次130毫升,外洗患部,一日三次,ニ日為ー療程,若癥狀仍存,再洗第二療程,以至痊愈。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病人共386例
表一、386例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病人的年齡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取滿山紅15克、杏仁9克、紫菀3克、款冬花6克、白果6克、蘇子3克、大葉桉葉6克、川貝母6克、木蝴蝶3克、瓦楞子I克、化橘紅3克、鳳凰衣6克、文蛤I克、白前3克、桑葉3克、菊花9克、薄荷3克、牛蒡子I克、蔓荊子3克、蟬蛻6克、黃芩9克、黃連9克、黃柏6克、黃花母3克、救必應6克、銀柴胡3克、酢漿草9克、鼠李3克、腹水草3克、辟汗草3克、望江南6克、象皮木6克、淡竹葉3克、密蒙花6克、綠豆3克、蒲公英6克、鮮黃連6克、鼠曲草6克和甘草9克,將以上39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 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目前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類,其缺點是副作用大。該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取滿山紅、杏仁、紫菀、款冬花、白果、蘇子、大葉桉葉、川貝母、木蝴蝶、瓦楞子、化橘紅、鳳凰衣、文蛤、白前、桑葉、菊花、薄荷、牛蒡子、蔓荊子、蟬蛻、黃芩、黃連、黃柏、黃花母、救必應、銀柴胡、酢漿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葉、密蒙花、綠豆、蒲公英、鮮黃連、鼠曲草和甘草,將以上39味藥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過濾去渣得藥液即為治療吸煙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藥洗劑。它的優點是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
文檔編號A61P15/14GK103110838SQ2013100503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9日
發明者袁瑜超 申請人:袁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