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辦公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辦公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按摩、休閑及娛樂等功能的辦公椅。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活動空間和時間的減少使人的身體和精神得不到放松。那些常年與電腦相伴的白領、工程技術人員甚至是經常坐在電腦前學習的學生等出現各種例如身體素質嚴重下降、肥胖、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久坐綜合癥”。而且這種現象有進一步嚴重的趨勢。
在現代人們的生活當中,無論是休息、工作還是娛樂都離不開椅子。椅子的舒適程度、功能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目前市場上的各類椅子層出不窮,但大多功能單一,人性化程度不夠,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像按摩椅一類的椅子又因為價格昂貴,得不到普及。而且常用的按摩椅體積通常都較大,不適宜直接放置于辦公室使用。還有一部分座椅具有躺倒休息功能,但躺倒后,重心改變,此類座椅容易翻到,造成使用者受傷,存在安全隱患。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集按摩、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使用安全的多功能辦公椅。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基本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辦公椅,包括椅架、椅墊、椅背組件、扶手、按摩組件和連接組件。扶手有2個,2個扶手分別固定設置在椅墊左右兩側上。其結構特點是:按摩組件設置在椅背組件后側上用于對人體背部的按摩。連接組件包括固定板、連接框、拉桿、扭簧和椅墊導軌組件。固定板固定設置在椅架上。連接框固定設置在固定板上,椅墊通過椅墊導軌組件固定設置在固定板上。椅背組件轉動連接在連接框上,椅墊和椅背組件通過拉桿實現連動。當椅背組件躺倒時,通過拉桿帶動椅墊在椅墊導軌組件上向遠離椅背組件的方向運動。扭簧設置在椅背組件和連接組件上,用于椅背組件躺倒后的復位。
以上述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椅背組件包括固定架、椅背墊和椅背墊導軌組件。固定架包括由四根方管依次首尾焊接組成的方框形框架和固定板。固定板有2塊,2塊固定板按其所處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為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2塊固定板均沿左右向固定設置在框架上。椅背導軌組 件包括2個直線導軌,2個直線導軌按其所處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為左導軌和右導軌。2個直線導軌均包括導軌、2個滑塊和壓縮彈簧。2個直線導軌分別由其各自的導軌的上下兩端固定設置在固定架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且相互間平行設置。各直線導軌的2個滑塊分上下設置在導軌上,且壓縮彈簧設置在位于下方的滑塊下側。椅背墊中部為柔性材料,椅背墊與相應的各直線導軌上的滑塊固定連接,從而椅背墊通過椅背墊導軌組件可上下滑動設置在固定架上,通過壓縮彈簧可復位至最上方位置。
以上述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椅背組件的固定架的框架左右兩側下部通過相應的螺栓與連接框)的左右兩側后部固定連接,且框架以螺栓為轉動軸轉動。拉桿有2個,2個拉桿分別由其各自的兩端轉動連接在框架的下部與固定板之間,且2個拉桿分左右對稱設置。扭簧為雙扭簧。雙扭簧的一邊通過相應的扭簧固定板固定設置在框架的下部中部上。雙扭簧的末端與固定板的下側相應部位相接觸。椅墊導軌組件包括2個椅墊直線導軌,2個椅墊直線導軌的導軌由其自帶的導軌座固定設置在固定板的上側上,2個椅墊直線導軌的導軌均沿前后向設置,且左右對稱設置。每個椅墊直線導軌均設有2至4個滑塊,個椅墊直線導軌的滑塊固定設置在椅墊的下側上。每個椅墊直線導軌上還設有椅墊復位彈簧。椅墊復位彈簧設置在位于最前端的滑塊的前側,用于椅墊在向前運動后的向后復位。
以上述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頭枕。頭枕固定設置在固定架上部上。
以上述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按摩組件包括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支架、導軌和移動組件。按摩組件還配有相應的控制組件。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有2至4個。導軌有2個。2個導軌分別由其各自的上下兩端固定設置在固定架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2個導軌相互間呈上寬下窄設置。
上述支架的數量與按摩器 電磁鐵電錘按摩頭的數量相同。各個支架均包括連接座、光桿導軌和調節彈簧。各個支架分別由其各自的連接座滑動設置在相應的一個導軌上。各支架均有2至6根光桿導軌,4根光桿導軌由其各自的前端固定設置在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上,軸線均與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的錘擊向相互平行,且4根光桿導軌呈矩形分布在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的四周上。4根光桿導軌由其各自的后端滑到設置在連接座上,且后端上均設有防止其從連接座上脫落的開口銷。各光桿導軌均設有一個調節彈簧,調節彈簧位于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和連接座之間。椅背組件的椅背墊未與人體接觸時,調節彈簧處于自由長狀態,此時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的前端與椅背墊的柔性部位相接觸。當人體靠在椅背組件的椅背墊上,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受力向后運動,并由調節彈簧將其向前頂,使其與椅背墊的柔性部位仍保持相接觸,從而使得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工作時能對人體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上述移動組件包括電機、滾珠絲桿、滾珠絲桿螺母、連接限位塊、連接桿和行程限位開關。電機由其電機座固定設置在固定架的上部且電機軸向下伸出。滾珠絲桿通過相應的軸承座和軸承沿上下向轉動設置在固定架的左右向中部上。滾珠絲桿的上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的電機軸固定連接,從而由電機帶動滾珠絲桿轉動。滾珠絲桿螺母設置在滾珠絲桿上。連接限位塊固定設置在滾珠絲桿螺母上。連接桿由其中部固定設置在連接限位塊上,連接桿沿左右向水平設置。連接桿的左右兩端分別與按摩組件的2個支架的相應的連接座滑動配合連接,且連接桿的左右兩端上均設有防止連接座脫落的開口銷。行程限位開關有2個,行程限位開關分別固定設置在椅背組件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當按摩組件的移動組件的連接限位塊接觸的相應的行程限位開關時,電機即改變旋轉方向,從而使連接限位塊向相反方向運動。
以上述各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鎖緊裝置。鎖緊裝置有2個,2個鎖緊裝置分別設置在椅墊的下側左右兩側。2個鎖緊裝置按其所處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為左鎖緊裝置和右鎖緊裝置,2個鎖緊裝置均包括導軌、滑塊、頂緊螺桿和手輪。左鎖緊裝置的導軌沿前后向設置,導軌通過相應的導軌固定座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的連接框的左側上。滑塊固定設置在椅墊下側的相應部位上,且滑塊上設有貫通其左部的螺孔。手輪固定設置在頂緊螺桿的左端上。頂緊螺桿從左向右旋入滑塊的螺孔中且向右頂住導軌,從而將椅墊固定住,防止椅墊在連接組件的椅墊導軌組件上前后運動,起到鎖緊固定作用。右鎖緊裝置沿前后向設置,導軌通過相應的導軌固定座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的連接框的右側上。滑塊固定設置在椅墊下側的相應部位上,且滑塊上設有貫通其右部的螺孔。手輪固定設置在頂緊螺桿的右端上。頂緊螺桿從右向左旋入滑塊的螺孔中且向左頂住導軌,從而將椅墊固定住,防止椅墊在連接組件的椅墊導軌組件上前后運動,起到鎖緊固定作用。
以上述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置物組件。置物組件包括滑動導軌、滑動座、第一支撐桿、第一萬向節、第二支撐桿、第二萬向節和置物座。滑動導軌沿前后向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的連接框的右側下部上?;瑒幼瑒釉O置在滑動導軌上。第一支撐桿的后端固定設置在滑動座上,第一支撐桿的前端通過第一萬向節與第二支撐桿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萬向節與置物座固定連接。
以上述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椅架包括主立柱、主支架和腳輪。主立柱鉛垂向上固定設置在主支架中部上。連接組件的固定板由其中部下側固定設置在椅架的主立柱的上端上。主支架包括3至5個相互固定連接的均沿主立柱徑向設置的支撐腿,各支撐腿沿主立柱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腳輪的數量與支撐腿的數量相同,每個支撐腿的下側外端均設有相應一個腳輪。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發明的多功能辦公椅結構簡單,椅背組件在向后躺倒時椅墊向前運動,使用者在躺倒時重心可以基本保持不變,不用擔心翻倒造成使用者受傷。通過扭簧和椅墊復位彈簧能實現椅背組件和椅墊的快速復位,使用方便快捷。
(2)本發明的按摩組件具有能夠實現全方位多角度敲打,通過相應的控制組件實現敲打模式多樣化、人性化,敲打舒適度高。
(3)本發明的按摩組件的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由相應的移動組件帶動其上下往復運動,實現整個背部的敲打按摩,而且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的上下向的運動方向符合人體工程學,使背部得到有效的放松。
(4)本發明的椅背組件的椅背墊滑動設置在固定架上,在躺倒時椅背墊能跟隨人體背部運動,與人體保持相對靜止,增加了躺倒時的舒適性和流暢。
( 5 )本發明的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通過光桿導軌設置在連接座上,且與連接座之間設有調節彈簧從而能適應不同使用者的背部對椅墊柔性部分的壓力,在有效保護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的同時又能實現良好的錘擊按摩功能。
(6)本發明的鎖緊裝置可以將椅墊固定在一個位置,從而使與椅墊連動的椅背組件可以停留在相應傾斜角度的位置,能滿足不同的需求。
(7)本發明的置物組件可以用來放雜志、筆記本電腦、水杯等物品,而且其角度和與使用者的距離均可調節,滿足使用者的各種需求,使用方便,從而使人在緊張工作學習之余隨時能夠享受到舒適的休閑娛樂。
(8)本發明的椅架設有腳輪,方 便移動。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1的左視示意;
圖3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4為圖1中的椅背組件的后視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的標記如下:
椅架1,主立柱11,主支架12,腳輪13,椅墊2,
椅背組件3,固定架31,框架31-1,固定板31_2,上固定板31_2a,下固定板31_2b,椅背墊32,椅背墊導軌組件33,左導軌33-la,右導軌33_lb,導軌33_1_1,滑塊33_1_2,壓縮彈簧33-1-3,扶手4,頭枕5,
按摩組件6,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支架62,連接座62_1,光桿導軌62_2,調節彈簧62-3,導軌63,移動組件64,電機64_1,滾珠絲桿64_2,滾珠絲桿螺母64_3,連接限位塊64-4,連接桿64-5,行程限位開關64-6,
連接組件7,固定板71,連接框72,拉桿73,扭簧74,椅墊導軌組件75,導軌75_1,滑塊75-2,椅墊復位彈簧75-3,螺栓76,扭簧固定板77,
鎖緊裝置8,左鎖緊裝置8a,右鎖緊裝置Sb,導軌81,滑塊82,頂緊螺桿83,手輪84,
置物組件9,滑動導軌91,滑動座92,第一支撐桿93,第一萬向節94,第二支撐桿95,第二萬向節96,置物座97。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方位的描述按照人們使用時坐在座椅上時的狀態進行描述,也即圖4所示的方位進行,圖4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圖1所朝的一方為后方,背離圖1的一方為前方,以靠近辦公椅中部的一側稱為內側,以遠離辦公椅中部的一側為外側。
(實施例1)
見圖1至圖4, 本發明的多功能辦公椅包括椅架1、椅墊2、椅背組件3、扶手4、頭枕5、按摩組件6、連接組件7、鎖緊裝置8和置物組件9。
見圖1和圖2,椅架I包括主立柱11、主支架12和腳輪13。主立柱11鉛垂向上固定設置在主支架12中部上。主支架12包括3至5個相互固定連接的均沿主立柱11徑向設置的支撐腿(本實施有5個),各支撐腿沿主立柱11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腳輪13的數量與支撐腿的數量相同,每個支撐腿的下側外端均設有相應一個腳輪13。
見圖2和圖3,扶手4有2個,2個扶手4分別固定設置在椅墊2左右兩側上。
見圖1至圖4,椅背組件3包括固定架31、椅背墊32和椅背墊導軌組件33。固定架31包括由四根方管依次首尾焊接組成的方框形框架31-1和固定板31-2。固定板31-2有2塊,2塊固定板31-2按其所處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為上固定板31-2a和下固定板31_2b。2塊固定板31-2均沿左右向固定設置在框架31-1上。椅背導軌組件33包括2個直線導軌33-1,2個直線導軌33-1按其所處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為左導軌33-la和右導軌33-lb。2個直線導軌33-1均包括導軌33-1-1、2個滑塊33-1-2和壓縮彈簧33_1_3。2個直線導軌33-1分別由其各自的導軌33-1-1的上下兩端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的上固定板31_2a和下固定板31-2b上,且相互間平行設置。各直線導軌33-1的2個滑塊33-1-2分上下設置在導軌33-1-1上,且壓縮彈簧33-1-3設置在位于下方的滑塊33-1-2下側。椅背墊32中部為柔性材料,椅背墊32與相應的各直線導軌33-1上的滑塊33-1-2固定連接,從而椅背墊32通過椅背墊導軌組件33可上下滑動設置在固定架31上,通過壓縮彈簧33-1-3可復位至最上方位置。頭枕5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上部上。
見圖1至圖4,按摩組件6包括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支架62、導軌63和移動組件64。按摩組件6還配有相應的控制組件。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有2至4個(本實施例為2個,2個均采用深圳眾恒電器有限公司供應的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導軌63有2個。2個導軌63分別由其各自的上下兩端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的上固定板31-2a和下固定板31-2b上,2個導軌63相互間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上寬下窄形設置,2個導軌63位于上固定板31-2a上部分之間的距離為21.5厘米至26.5厘米(本實施例為24.5厘米);2個導軌63位于下固定板31-2b上部分之間的距離為15厘米至19厘米(本實施例為17厘米)。
見圖1至圖4,支架62的數量與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數量相同。各個支架62均包括連接座62-1、光桿導軌62-2和調節彈簧62_3。各個支架62分別由其各自的連接座62-1滑動設置在相應的一個導軌63上。各支架62均有2至6根光桿導軌62_2(本實施例為4根),4根光桿導軌62-2由其各自的前端固定設置在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上,軸線均與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錘擊向相互平行,且4根光桿導軌62-2呈矩形分布在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四周上。4根光桿導軌62-2由其各自的后端滑到設置在連接座62-1上,且后端上均設有防止其從連接座62-1上脫落的開口銷。各光桿導軌62-2均設有一個調節彈簧62-3,調節彈簧62-3位于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和連接座62-1之間。椅背組件3的椅背墊32未與人體接觸時,調節彈簧62-3處于自由長狀態,此時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前端與椅背墊32的柔性部位相接觸。當人體靠在椅背組件3的椅背墊32上,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受力向后運動,并由調節彈簧62-3將其向前頂,使其與椅背墊32的柔性部位仍保持相接觸,從而使得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工作時能對人體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見圖1至圖4,移動組件64包 括電機64-1、滾珠絲桿64-2、滾珠絲桿螺母64-3、連接限位塊64-4、連接桿64-5和行程限位開關64-6。電機64_1由其電機座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的上部且電機軸向下伸出。滾珠絲桿64-2通過相應的軸承座和軸承沿上下向轉動設置在固定架31的左右向中部上。滾珠絲桿64-2的上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64-1的電機軸固定連接,從而由電機帶動滾珠絲桿64-2轉動。滾珠絲桿螺母64-3設置在滾珠絲桿64-2上。連接限位塊64-4固定設置在滾珠絲桿螺母64-3上。連接桿64-5由其中部固定設置在連接限位塊64-4上,連接桿64-5沿左右向水平設置。連接桿64-5的左右兩端分別與按摩組件6的2個支架62的相應的連接座62-1滑動配合連接,且連接桿64-5的左右兩端上均設有防止連接座62-1脫落的開口銷。行程限位開關64-6有2個,行程限位開關64-6分別固定設置在椅背組件3的上固定板31-2a和下固定板31-2b上,當按摩組件6的移動組件64的連接限位塊64-4接觸的相應的行程限位開關64-6時,電機64_1即改變旋轉方向,從而使連接限位塊64-4向相反方向運動。由控制組件控制按摩組件6的運行。
見圖1、圖2和圖3,連接組件7包括固定板71、連接框72、拉桿73、扭簧74和椅墊導軌組件75。固定板71由其中部下側固定設置在椅架I的主立柱11的上端上。連接框72為四根方管依次首尾焊接組成的方框形框架。連接框72有其前后兩側相應部位焊接固定設置在固定板71的前后兩端上。椅背組件3的固定架31的框架31-1左右兩側下部通過相應的螺栓76與連接框72的左右兩側后部固定連接,且框架31-1以螺栓76為轉動軸轉動。拉桿73有2個,2個拉桿分別由其各自的兩端轉動連接在框架31-1的下部與固定板71之間,且2個拉桿73分左右對稱設置。扭簧74為雙扭簧。雙扭簧的一邊通過相應的扭簧固定板77固定設置在框架31-1的下部中部上。雙扭簧的末端與固定板71的下側相應部位相接觸。通過扭簧74實現椅背組件3在向后轉動后的向前復位。椅墊導軌組件75包括2個椅墊直線導軌,2個椅墊直線導軌的導軌75-1由其自帶的導軌座固定設置在固定板71的上側上,2個椅墊直線導軌的導軌75-1均沿前后向設置,且左右對稱設置。每個椅墊直線導軌均設有2至4個滑塊75-2 (本實施例為2個),個椅墊直線導軌的滑塊75-2固定設置在椅墊2的下側上。每個椅墊直線導軌上還設有椅墊復位彈簧75-3。椅墊復位彈簧75-3設置在位于最前端的滑塊75-2的前側,用于椅墊2在向前運動后的向后復位。當椅背組件3向后躺倒時,由椅背組件3的固定架31通過拉桿73向前推動椅墊2在椅墊導軌組件75上向前運動,從而保持較好的平衡,座椅不易翻到。
見圖1和圖2,鎖緊裝置8有2個,2個鎖緊裝置8分別設置在椅墊2的下側左右兩側。2個鎖緊裝置8按其所處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為左鎖緊裝置8a和右鎖緊裝置Sb,2個鎖緊裝置8均包括導軌81、滑塊82、頂緊螺桿83和手輪84。左鎖緊裝置8a的導軌81沿前后向設置,導軌81通過相應的導軌固定座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7的連接框72的左側上?;瑝K82固定設置在椅墊2下側的相應部位上,且滑塊上設有貫通其左部的螺孔。手輪84固定設置在頂緊螺桿83的左端上。頂緊螺桿83從左向右旋入滑塊的螺孔中且向右頂住導軌81,從而將椅墊2固定住,防止椅墊2在連接組件7的椅墊導軌組件75上前后運動,起到鎖緊固定作用。右鎖緊裝置8b的導軌81沿前后向設置,導軌81通過相應的導軌固定座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7的連接 框72的右側上?;瑝K82固定設置在椅墊2下側的相應部位上,且滑塊上設有貫通其右部的螺孔。手輪84固定設置在頂緊螺桿83的右端上。頂緊螺桿83從右向左旋入滑塊的螺孔中且向左頂住導軌81,從而將椅墊2固定住,防止椅墊2在連接組件7的椅墊導軌組件75上前后運動,起到鎖緊固定作用。
見圖1至圖3,置物組件9包括滑動導軌91、滑動座92、第一支撐桿93、第一萬向節94、第二支撐桿95、第二萬向節96和置物座97?;瑒訉к?1沿前后向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7的連接框72的右側下部上。滑動座92滑動設置在滑動導軌91上。第一支撐桿93的后端固定設置在滑動座92上,第一支撐桿93的前端通過第一萬向節94與第二支撐桿95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95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萬向節96與置物座97固定連接。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將置物座97調節至需要位置,便于人們在座椅上享受按摩放松時還能辦公或娛樂。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和變化,具體應用過程中還可以根據上述實施例的啟發進行相應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該歸入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辦公椅,包括椅架(1)、椅墊(2)、椅背組件(3)、扶手(4)、按摩組件(6)和連接組件(7);扶手(4)有2個,2個扶手(4)分別固定設置在椅墊(2)左右兩側上;其特征在于:按摩組件(6)設置在椅背組件(3)后側上用于對人體背部的按摩;連接組件(7)包括固定板(71)、連接框(72)、拉桿(73)、扭簧(74)和椅墊導軌組件(75);固定板(71)固定設置在椅架(1)上;連接框(72)固定設置在固定板(71)上,椅墊(2)通過椅墊導軌組件(75)固定設置在固定板(71)上;椅背組件(3)轉動連接在連接框(72)上,椅墊(2)和椅背組件(3)通過拉桿(73)實現連動;當椅背組件(3)躺倒時,通過拉桿(73)帶動椅墊(2)在椅墊導軌組件(75)上向遠離椅背組件(3)的方向運動;扭簧(74)設置在椅背組件(3)和連接組件(7 )上,用于椅背組件(3 )躺倒后的復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辦公椅,其特征在于:椅背組件(3)包括固定架(31)、椅背墊(32)和椅背墊導軌組件(33);固定架(31)包括由四根方管依次首尾焊接組成的方框形框架(31-1)和固定板(31-2);固定板(31-2)有2塊,2塊固定板(31-2)按其所處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為上固定板(31-2a)和下固定板(31-2b) ;2塊固定板(31_2)均沿左右向固定設置在框架(31-1)上;椅背導軌組件(33)包括2個直線導軌(33-1),2個直線導軌(33-1)按其所處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為左導軌(33-la)和右導軌(33_lb) ;2個直線導軌(33-1)均包括導軌(33-1-1 )、2個滑塊(33-1-2)和壓縮彈簧(33_1_3);2個直線導軌(33-1)分別由其各自的導軌(33-1-1)的上下兩端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的上固定板(31-2a)和下固定板(31-2b)上,且相互間平行設置;各直線導軌(33-1)的2個滑塊(33-1-2)分上下設置在導軌(33-1-1)上,且壓縮彈簧(33-1-3)設置在位于下方的滑塊(33-1-2)下側;椅背墊(32)中部為柔性材料,椅背墊(32)與相應的各直線導軌(33-1)上的滑塊(33-1-2)固定連接,從而椅背墊(32)通過椅背墊導軌組件(33)可上下滑動設置在固定架(31)上,通過壓縮彈簧(33-1-3)可復位至最上方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辦公椅,其特征在于:椅背組件(3)的固定架(31)的框架(31-1)左右兩側下部通過相應的螺栓(76)與連接框(72))的左右兩側后部固定連接,且框架(31-1)以螺栓(76)為轉動軸轉動;拉桿(73)有2個,2個拉桿分別由其各自的兩端轉動連接在框架(31-1)的下部與固定板(71)之間,且2個拉桿(73)分左右對稱設置;扭簧(74)為雙扭簧;雙扭簧的一邊通過相應的扭簧固定板(77)固定設置在框架(31-1)的下部中部上;雙扭簧的末端與固定板(71)的下側相應部位相接觸;椅墊導軌組件(75)包括2個椅墊直線導軌,2個椅墊直線導軌的導軌(75-1)由其自帶的導軌座固定設置在固定板(71)的上側上,2個椅墊直線導軌的導軌(75-1)均沿前后向設置,且左右對稱設置;每個椅墊直線導軌均設有2至4個滑塊(75-2),個椅墊直線導軌的滑塊(75-2)固定設置在椅墊(2)的下側上;每個椅墊直線導軌上還設有椅墊復位彈簧(75-3);椅墊復位彈簧(75-3)設置在位于最前端的滑塊(75-2)的前側,用于椅墊(2)在向前運動后的向后復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辦公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頭枕(5);頭枕(5)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上部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辦公椅,其特征在于:按摩組件(6)包括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支架(62)、導軌(63)和移動組件(64);按摩組件(6)還配有相應的控制組件;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有2至4個;導軌(63)有2個;2個導軌(63)分別由其各自的上下兩端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的上固定板(31-2a)和下固定板(31-2b)上,2個導軌(63)相互間呈上寬下窄設置。
支架(62)的數量與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數量相同;各個支架(62)均包括連接座(62-1)、光桿導軌(62-2)和調節彈簧(62-3);各個支架(62)分別由其各自的連接座(62-1)滑動設置在相應的一個導軌(63)上;各支架(62)均有2至6根光桿導軌(62_2),4根光桿導軌(62-2)由其各自的前端固定設置在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上,軸線均與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錘擊向相互平行,且4根光桿導軌(62-2)呈矩形分布在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四周上;4根光桿導軌(62-2)由其各自的后端滑到設置在連接座(62-1)上,且后端上均設有防止其從連接座(62-1)上脫落的開口銷;各光桿導軌(62-2)均設有一個調節彈簧(62-3),調節彈簧(62-3)位于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和連接座(62-1)之間;椅背組件(3)的椅背墊(32)未與人體接觸時,調節彈簧(62-3)處于自由長狀態,此時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的前端與椅背墊(32)的柔性部位相接觸;當人體靠在椅背組件(3)的椅背墊(32)上,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受力向后運動,并由調節彈簧(62-3)將其向前頂,使其與椅背墊(32)的柔性部位仍保持相接觸,從而使得按摩器電磁鐵電錘按摩頭(61)工作時能對人體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移動組件(64)包括電機(64-1)、滾珠絲桿(64-2)、滾珠絲桿螺母(64-3)、連接限位塊(64-4 )、連接桿(64-5 )和行程限位開關(64-6 );電機(64_1)由其電機座固定設置在固定架(31)的上部且電機軸向下伸出;滾珠絲桿(64-2)通過相應的軸承座和軸承沿上下向轉動設置在固定架(31)的左右向中部上;滾珠絲桿(64-2)的上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64-1)的電機軸固定連接,從而由電機帶動滾珠絲桿(64-2 )轉動;滾珠絲桿螺母(64-3 )設置在滾珠絲桿(64-2)上;連接限位塊(64-4)固定設置在滾珠絲桿螺母(64-3)上;連接桿(64_5)由其中部固定設置在連接 限位塊(64-4 )上,連接桿(64-5 )沿左右向水平設置;連接桿(64-5 )的左右兩端分別與按摩組件(6)的2個支架(62)的相應的連接座(62-1)滑動配合連接,且連接桿(64-5)的左右兩端上均設有防止連接座(62-1)脫落的開口銷;行程限位開關(64-6)有2個,行程限位開關(64-6)分別固定設置在椅背組件(3)的上固定板(31-2a)和下固定板(31-2b)上,當按摩組件(6)的移動組件(64)的連接限位塊(64-4)接觸的相應的行程限位開關(64-6)時,電機(64-1)即改變旋轉方向,從而使連接限位塊(64-4)向相反方向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多功能辦公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鎖緊裝置(8);鎖緊裝置(8)有2個,2個鎖緊裝置(8)分別設置在椅墊(2)的下側左右兩側;2個鎖緊裝置(8)按其所處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為左鎖緊裝置(8a)和右鎖緊裝置(Sb),2個鎖緊裝置(8)均包括導軌(81)、滑塊(82)、頂緊螺桿(83)和手輪(84);左鎖緊裝置(8a)的導軌(81)沿前后向設置,導軌(81)通過相應的導軌固定座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7)的連接框(72)的左側上;滑塊(82)固定設置在椅墊(2)下側的相應部位上,且滑塊上設有貫通其左部的螺孔;手輪(84)固定設置在頂緊螺桿(83)的左端上;頂緊螺桿(83)從左向右旋入滑塊的螺孔中且向右頂住導軌(81),從而將椅墊(2)固定住,防止椅墊(2)在連接組件(7)的椅墊導軌組件(75)上前后運動,起到鎖緊固定作用;右鎖緊裝置(Sb的導軌(81)沿前后向設置,導軌(81)通過相應的導軌固定座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7)的連接框(72)的右側上;滑塊(82)固定設置在椅墊(2)下側的相應部位上,且滑塊上設有貫通其右部的螺孔;手輪(84)固定設置在頂緊螺桿(83)的右端上;頂緊螺桿(83)從右向左旋入滑塊的螺孔中且向左頂住導軌(81 ),從而將椅墊(2)固定住,防止椅墊(2)在連接組件(7)的椅墊導軌組件(75)上前后運動,起到鎖緊固定作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辦公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置物組件(9);置物組件(9)包括滑動導軌(91)、滑動座(92)、第一支撐桿(93)、第一萬向節(94)、第二支撐桿(95)、第二萬向節(96)和置物座(97);滑動導軌(91)沿前后向固定設置在連接組件(7)的連接框(72)的右側下部上;滑動座(92)滑動設置在滑動導軌(91)上;第一支撐桿(93)的后端固定設置在滑動座(92)上,第一支撐桿(93)的前端通過第一萬向節(94)與第二支撐桿(95)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95)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萬向節(96)與置物座(97)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辦公椅,其特征在于:椅架(I)包括主立柱(11)、主支架(12)和腳輪(13);主立柱(11)鉛垂向上固定設置在主支架(12)中部上;連接組件(7)的固定板(71)由其中部下側固定設置在椅架(I)的主立柱(11)的上端上;主支架(12)包括3至5個相互固定連接的均沿主立柱(11)徑向設置的支撐腿,各支撐腿沿主立柱(11)周向等間隔角度設置;腳輪(13)的數量與支撐腿的數量相同,每個支撐腿的下側外端均設有相應一個 腳輪(1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辦公椅,包括椅架、椅墊、椅背組件、扶手、按摩組件和連接組件。扶手有2個,2個扶手分別固定設置在椅墊左右兩側上。其要點是按摩組件設置在椅背組件后側上用于對人體背部的按摩。連接組件包括固定板、連接框、拉桿、扭簧和椅墊導軌組件。固定板固定設置在椅架上。連接框固定設置在固定板上,椅墊通過椅墊導軌組件固定設置在固定板上。椅背組件轉動連接在連接框上,椅墊和椅背組件通過拉桿實現連動。當椅背組件躺倒時,通過拉桿帶動椅墊在椅墊導軌組件上向遠離椅背組件的方向運動。扭簧設置在椅背組件和連接組件上,用于椅背組件躺倒后的復位。
文檔編號A61H23/02GK103230172SQ20131015254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7日
發明者田文彤, 楊輝, 成錫彬, 李陽, 唐海珍, 王成 申請人:常州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