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千根草8-10、雷公根4-5、山香8-12、鴨公青14-16、崗梅14-16、艾納草18-20、白石榴14-16、馬鞭草18-20、防風18-20、傷寒草12-15、山澤蘭12-15、雞屎藤12-14、苦藍盤12-14、竹葉蘭14-16。本發明具有散寒解表,清熱化痰,療效好,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病毒性感冒的中藥。
[0002]【背景技術】
[0003]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間的急性炎癥的總稱,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常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該病四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霧滴,或經污染的用具進行傳播。常于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如受寒、勞累、淋雨等情況,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細菌,迅速生長繁殖,導致感染。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本發明的中藥具有散寒解表,清熱化痰,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療效快,效果好,無任何毒副作用。
[0005]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千根草8-10、雷公根4-5、山香8-12、鴨公青14-16、崗梅14-16、艾納草18-20、白石榴14-16、馬鞭草18-20、防風18-20、傷寒草12-15、山澤蘭12-15、雞屎藤12-14、苦藍盤12-14、竹葉蘭14-16。
[0006]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千根草9、雷公根4、山香10、鴨公青15、崗梅15、艾納草19、白石榴16、馬鞭草20、防風20、傷寒草14、山澤蘭14、雞屎藤13、苦藍盤13、竹葉蘭15。
[0007]用法與用量:日服I劑,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7天為療程,一般服用1-2個療程即可。
[0008]有益效果:
本發明具有散寒解表,清熱化痰,療效好,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克)為:千根草9、雷公根4、山香10、鴨公青15、崗梅15、艾納草19、白石榴16、馬鞭草20、防風20、傷寒草14、山澤蘭14、雞屎藤13、苦藍盤13、竹葉蘭15。
[0010]用法與用量:日服I劑,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7天為療程,一般服用1-2個療程即可。
[0011]典型病例
戈某,男,46歲,主訴:微寒發熱3天,鼻塞身困,咳嗽有白痰,咳時右上胸和右脅下隱痛,口干,咽痛。給予服用本發明的中藥,每日I劑,煎水服用,分2服,2天后,感冒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5劑后,身體恢復健康。[0012]方某,男,15歲,主訴:發熱3天,鼻塞,想睡覺,咳嗽痰白,口干,咽不痛。服用本發明的中藥5劑,日服I劑,煎水分2次服完。服完后,感冒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6劑后,身體完全恢復健康。
[0013]鐘某,女,42歲,主訴:發熱微寒2天,鼻塞,想睡覺,咳嗽有白痰,口干,咽不痛。服用本發明的中藥4劑服完 后,感冒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6劑后,身體完全恢復健康。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千根草8-10、雷公根4-5、山香8-12、鴨公青14-16、崗梅14-16、艾納草18-20、白石榴14-16、馬鞭草18-20、防風18-20、傷寒草12-15、山澤蘭12-15、雞屎藤12-14、苦藍盤12-14、竹葉蘭 14-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千根草9、雷公根4、山香10、鴨 公青15、崗梅15、艾納草19、白石榴16、馬鞭草20、防風20、傷寒草14、山澤蘭14、雞屎藤13、苦藍盤13、竹葉蘭15。
【文檔編號】A61P31/00GK103446348SQ201310318704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明者】楊德俊 申請人:楊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