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輸送栓子成分的設備和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輸送栓子流體的微導管,其包括:外構件,所述外構件的尺寸適于插入血管內毗鄰栓塞部位。所述外構件限定了第一縱向管腔,并且內構件能夠選擇性地定位在所述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內。所述內構件限定了第二縱向管腔,并且具有與所述第二縱向管腔流體連通的輸送口,以使栓子流體通過并朝向所述栓塞部位輸送。閥布置在所述外構件內。所述閥的尺寸適于建立圍繞所述內構件的大體密封,以在將所述栓子流體向所述栓塞部位輸送之后最小化所述栓子流體進入所述外構件的所述第一縱向管腔。
【專利說明】用于輸送栓子成分的設備和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整體涉及便于將栓子成分輸送到患者血管中的脈管內裝置和方法。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用于將流體栓子成分包含或者約束至栓塞部位處或者栓塞部位內的設備、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輸送在體內固化的流體栓子成分由于種種原因是特別有用的,包括治療血管、腫瘤、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AVMs”)和動靜脈瘺(“AVF”)。經由導管技術優選地完成這種成分的輸送,所述導管技術允許將導管選擇性地放置在輸送部位處。在實踐中,通過使用允許醫生看見導管末端的傳統可視化技術(諸如X射線透射檢查),將導管末端引至脈管輸送部位。在放置導管之后,將成分引入到導管中并且輸送到所述部位。在輸送時,成分的可生物相容溶劑消散到血液、流體或者組織中,并且成分的水不溶性聚合物沉淀,以形成在體內固化的凝聚塊。在治療AVM中,例如,根據液體栓子成分輸送的速率和當前血流量,生物可相容溶劑的消散足夠慢,以允許液體形式的聚合物遷移遠離AVM或者栓塞部位。這種遷移可以致使堵塞脈管系統中不期望的位置,或者不期望地堵塞用于輸送液體栓子成分的脈管內
>j-U ρ?α裝直。
[0003]因此,理想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將液體栓子成分輸送至AVM或者動脈瘤的設備,以防止栓子成分穿過所需栓塞部位的外側進入脈管系統中。
[0004]類似地,理想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將液體栓子成分輸送到動脈瘤的設備,所述設備防止栓子成分回流或者逆流到脈管系統中。
【發明內容】
[0005]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一種用于輸送栓子流體的微導管包括外構件,所述外構件的尺寸適于插入血管內毗鄰栓塞部位。外構件限定了第一縱向管腔,并且內構件能夠選擇性地定位在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內。內構件限定了第二縱向管腔,并且具有與第二縱向管腔流體連通的輸送口,以使栓子流體通過并朝向栓塞部位輸送。閥布置在外構件內。閥的尺寸適于建立圍繞內構件的大體密封,從而在將栓子流體朝向栓塞部位輸送之后,最小化栓子流體進入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
[0006]外構件可以包括能夠擴展的構件,所述能夠擴展的構件布置在外構件的外壁表面上毗鄰輸送口。能夠擴展的構件的尺寸適于擴展和接合血管的內壁部分,以至少部分地隔離栓塞部位。能夠擴展的構件可以包括能夠膨脹的球囊。能夠膨脹的球囊可以與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流體連通,并且可以適于在膨脹流體通過第一縱向管腔時膨脹。
[0007]閥可以與外構件整體形成,或者閥可以連接到外構件的內壁表面。閥的尺寸可以設計成和適于在沒有內構件的情況下基本閉合,以便基本閉合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閥可以包括被動閥,并且被動閥可以包括由多條徑向狹縫形成的多個彈性翼片。多個彈性翼片可以被偏壓,以便在從被動閥移除內構件時 通常閉合第一縱向管腔。被動閥可以包括活性水凝膠,所述活性水凝膠構造成在存在血液的情況下硬化。
[0008] 根據本發明的其它方面,一種用于栓塞身體管腔的系統包括微導管,所述微導管的尺寸適于插入血管內,并且能夠在血管內前進至栓塞部位。微導管包括:外構件;內構件,所述內構件能夠選擇性地定位在外構件內,并且限定在流體口處終結的流體管腔。閥布置在外構件內,并且適于在定位在外構件內時建立圍繞內構件的密封。所述系統還包括流體源,所述流體源包括栓子成分,所述流體源與內構件的流體管腔流體連通,并且所述栓子成分能夠輸送至離開流體口,以用于輸送在栓塞部位內。
[0009]所述系統可以包括球囊構件,所述球囊構件安裝在外構件周圍。所述球囊構件適于擴展以接合血管的內壁,從而至少部分地隔離栓塞部位,以有助于將栓子成分包含在栓塞部位內。所述系統還可以包括導絲,以便于進入栓塞部位。導絲的尺寸適于被接收在外構件內。閥適于在沒有內構件的情況下基本閉合。
[0010]根據本發明的其它方面,一種栓塞身體管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使導絲前進通過脈管系統,以便將導絲的前端定位在目標位置處;(ii)使外構件在導絲上前進,直到外構件的前端布置成毗鄰導絲的前端;(iii)從外構件收回導絲;(iv)將內構件插入通過外構件,直到內構件的前端布置成毗鄰外構件的前端為止jP(v)通過內構件將栓子成分輸送至目標位置。
[0011]使導絲前進的步驟可以包括將導絲的前端定位在脈管系統的位于動脈瘤遠側的位置處。通過外構件插入內構件的步驟可以包括形成在外構件和內構件之間的密封。所述方法還可以包括以下步驟:(Vi)在外購件的外壁表面上設置能夠膨脹的球囊jP(vii)將膨脹流體引入到外構件中,以使球囊膨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將參照附圖容易地理解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
[0013]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原理將栓子成分輸送至患者的醫療系統的剖視圖,所述系統包括細長的微導管,所述微導管與栓子成分和膨脹流體連通,并且導絲布置在微導管的外側;
[0014]圖2是圖1的微導管的剖視圖,其圖解了外構件、布置在外構件的管腔內的內導管構件、以及布置在外構件內的被動閥;
[0015]圖3A-3B是放大的側剖視圖和端視圖,其示出了位于外構件內的圖2的被動閥;
[0016]圖4A-6B是放大的側剖視圖和端視圖,其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原理的被動閥的替代實施例;
[0017]圖7A-7B是放大的側剖視圖和端視圖,其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原理的主動閥;
[0018]圖8A-8F是圖1的系統在患者的脈管系統內的第一目標位置處的不同使用階段的局部不意圖;
[0019]圖9A-9C是圖1的系統在患者的脈管系統內的第二目標位置處替代用法的不同階段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在以下描述中,本文使用的術語“近側”和“遠側”指的是器械在管腔中的相對位置。器械的“近”或“后”端大體是器械的延伸至患者體外且最靠近醫生的分段。器械的“遠”或“前”端是器械的放置到體腔中距入口部位最遠的分段。
[0021 ] 本發明的微導管包括在顱內或者神經脈管手術中的特殊應用。然而,所述微導管可以應用在介入程序、診斷程序和/或治療程序中,除了神經脈管應用之外還包括冠狀脈管、外周脈管、胃腸應用。微導管可以是與上述應用中的任意一個結合使用的設備或系統中的部件。如在下文中更加詳細討論的那樣,設備或者系統可以包括其它部件,所述其它部件包括例如:導絲、栓子流體源或者有助于實施預期醫療程序所需的任何其它部件。 [0022]在以下附圖中,沒有示出微導管和/或導絲的全長。微導管和/或導絲的長度可以根據介入手術的類型有所變化,但是通常其長度范圍介于30厘米至400厘米(cm)之間。用于冠狀、外周和神經脈管介入的微導管和/或導絲的一般長度可以介于170cm至300cm范圍內。
[0023]現在將結合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多種實施例。應當理解的是,為了更好地描述本發明,沒有按照比例繪制附圖。此外,附圖中的一些包括放大或者失真的部分,以為了示出否則無法出現的特征。
[0024]參照圖1,本發明的醫療系統10可以包括細長的微導管100、流體栓子成分“E”源和膨脹介質或者流體“I”源。醫療系統10還可以包括導絲200,微導管100可以定位在所述導絲200上或者在所述導絲200上朝向目標治療部位前進。微導管100限定了縱向軸線K-K并且具有前端100A和后端100B。微導管100包括外導管構件102和布置在外導管構件中的內導管構件104。內導管構件104在外導管構件102內可運動,并且如下文所討論的那樣,內導管構件104可以從外導管構件102移除,以便允許導絲200至少部分通過外導管構件102。
[0025]通常,導絲200包括致動件202和細長的引導構件204,所述細長的引導構件204從致動件202延伸。細長的引導構件204的尺寸適于插入對象的脈管系統內或者血管內,且包括前端208和后端210。導絲200可以包括任何通常使用的導絲。
[0026]栓子成分“E”源設置成與內導管構件104的近側進入口 106流體連通。栓子成分“E”可以是在身體內固化的任何生物可相容成分,諸如,溶解在生物可相容溶劑中的生物可相容聚合物,例如二甲基亞砜(DMS0)、丙酮等。美國專利Nos.5,667,767,5, 580,568和5, 695, 480 (其全部內容均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發明)中描述了栓子成分的示例。栓子成分“E”源可以包括注射器、泵或者其它機構(未示出),以便允許醫生選擇性地控制栓子成分“E”流到內導管構件104以及流動通過內導管構件104。
[0027]膨脹流體“I”源設置成與外導管構件102的第一近側進入口 110流體連通。膨脹流體“I”可以包括諸如空氣或者鹽水的流體,并且可以選擇性地傳送到外導管構件102,以便使其可膨脹球囊154膨脹。
[0028]現在參照圖2,結合圖1,圖解并且更加詳細地描述微導管100的其它特征。微導管100的外導管構件102大體包括細長外構件112,所述細長外構件112的尺寸適于插入毗鄰栓塞部位的血管內。細長外構件112具有前端114、后端116和至少一個延伸貫通其中的縱向管腔120。細長外構件112可以由柔性材料構造而成,例如一種或多種聚合物的圓柱形原料,諸如來自瑞士 EMS Chemie的商標為Grilamid的聚酰胺/尼龍,來自法國ActinofinaChemicals的商標為Pebax的聚醚/聚酰胺等。第一前端分段122限定在細長外構件112的前端114處。
[0029]內導管構件104大體包括細長內構件124,所述細長內構件124能夠選擇性地定位在細長外構件112的縱向管腔120內。細長內構件124可以由與上文討論的細長外構件112的材料類似的材料構成,并且可以具有與導絲200的細長引導構件204的外徑基本相似的外徑(圖1)。細長內構件124具有前端128、后端130和至少一個延伸貫通其中的縱向管腔132。縱向管腔132限定了流體管腔,并且可以在細長內構件124的整個長度上延伸。第二前端分段134限定在細長內構件124的前端128處。
[0030]毗鄰細長外構件112的前端114的第一前端分段122可以與細長外構件112 —體形成,或者可以是通過結合、粘合、熱熔合技術或者其它已知技術附接到細長外構件112的獨立部件。第一前端分段122在管腔120的遠端處包括遠側進入口 146。
[0031]閥140布置在第一前端分段122或者細長外構件122內。閥140的尺寸適于在細長內構件124周圍建立基本的密封,由此在將栓子流體輸送向栓塞部位之后最小化栓子流體進入細長外構件112的縱向管腔120內。閥140構造成選擇性地閉合細長外構件112和細長內構件124之間的環形間隙。
[0032]可膨脹球囊154是能夠擴展的構件,其支撐在細長外構件112的前端114附近。球囊154在近側密封區域156和遠側密封區域158處連接到細長外構件112的外壁表面,由此限定了包封的內部空間160。包封的內部空間160通過膨脹孔162與管腔120流體連通,所述膨脹孔162橫向延伸通過細長外構件112。如在下文更為詳細討論的那樣,球囊154的尺寸適于擴展且接合血管的內壁部分,以至少部分地隔離栓塞部位。
[0033]外導管構件102還可以包括位于細長外構件112的后端116處的歧管166。歧管166包括第一近側進入口 110和第二近側進入口 168。第一近側進入口 110構造成連接到膨脹流體“I”源。膨脹流體“I”可以選擇性地傳送到第二近側進入口 110中,然后通過細長外構件112的管腔120和膨脹口 162至內部空間160,以便使得球囊154膨脹。第二近側進入口 168接收內導管構件104。密`封構件172設置在歧管166內位于第一和第二近側進入口 110、168之間。密封構件172可以由柔性的彈性體材料構成,并且允許流體隔離開第一和第二近側進入口 110、168。
[0034]內導管構件104在細長內構件124的后端130處包括襯套或者進入口 106。進入口106與縱向管腔132流體連通。在細長內構件124的前端128處限定了第二前端分段134,所述第二前端分段134在縱向管腔132的遠端處包括遠側進入口 176。遠側進入口 176限定了與縱向管腔132流體連通的流體口或者輸送口,用于使得栓子流體通過且將所述栓子流體輸送向栓塞部位。可以通過內導管構件104的近側進入口 106將栓子成分“E”(圖1)選擇性地輸送到微導管100。能夠通過內導管構件104的縱向管腔132將栓子成分“E”選擇性地傳送至第二前端分段134,并且可以通過遠側進入口 176排出。
[0035]細長內構件124可以選擇性定位在細長外構件112的管腔120內,并且能夠在管腔120內縱向運動。細長內構件124接合閥140,由此閥建立了與細長內構件124的密封關系。一種機構(未示出)可以設置成將細長內構件124可釋放地固定或者鎖定至細長外構件112。可替代地,密封構件172和/或閥140可以建立與細長內構件124的摩擦關系,以便阻止細長內構件124的縱向運動。
[0036]現在參照圖3A和圖3B,細長外構件112的前端114描繪為具有處于收縮構造的球囊154。閥140包括隔膜178,所述隔膜178可以與第一前端分段122的外壁整體形成,或者附接到所述第一前端分段122的外壁。中央孔180延伸穿過隔膜178。孔180可以具有大約0.005英寸的直徑,因此,閥140基本上閉合、但沒有完全閉合管腔120。隔膜178可以由如下材料構造而成:所述材料具有足夠的彈性,以便允許孔180彈性擴展,以有助于細長內構件124 (圖2)和/或導絲200的細長引導構件204 (圖1)通過其中,同時還產生了圍繞這些部件的外表面的基本密封關系。用于閥140的適當材料包括熱塑彈性體,例如,聚異戊二烯或者天然橡膠。在替代方案中,閥140可以由低硬度計熱塑彈性體或者膠凝材料制成。也可以設想其它材料。閥140可以表征為被動閥,這是因為在沒有醫生實施任何其它主動行為的前提下,閥140通過自動形成與細長內構件124的密封而響應導絲200 (圖1)或者細長內構件124的引入通過其中。[0037]在圖4A至圖7B中圖解了根據本發明的閥的替代實施例。在圖4A和圖4B中鴨嘴閥302描繪為處于細長外構件306的前端304處。閥302大體構造成錐形或者漸縮的鴨嘴狀,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葉片308、310。葉片308、310具有彈性且被偏壓至閉合構造,在所述閉合構造中,細長構件306的內管腔312完全閉合。葉片308、310傾斜,以沿著遠側方向徑向向內懸垂。向遠側的傾斜允許葉片308、310易于打開,以使細長內構件124 (圖2)從近側方向密封地通過,且阻止諸如血液和/或栓子成分“E”的流體在相對更高的壓力下從閥302的遠側部流入到內管腔312中。在其它實施例中,鴨嘴閥(未示出)可以設置成向近側傾斜,以當相對更高壓的膨脹流體“I”(圖1)引入到內管腔312中膨脹球囊154時阻止打開。
[0038]在圖5A和圖5B中示出了三瓣閥318。三瓣閥318由多個彈性翼片320A、320B和320C構成,所述彈性翼片320A、320B和320C由多個徑向狹縫322A、322B、322C形成。可以提供任意數量的翼片和狹縫,所述翼片和狹縫相互配合,以允許導絲200 (圖1)或者細長內構件124 (圖2)通過,并且在移除導絲200或者細長內構件124時彈性返回到相對閉合構造(如示出的那樣)。翼片320A、320B、320C可以由彈性材料構成,以便提供偏壓,從而使得翼片320A、320B、320C返回到閉合構造,在所述閉合構造中將閉合穿過細長外構件326的管腔 324。
[0039]現在參照圖6A和圖6B,閥332包括自密封或閉合塞或者隔膜334,所述自密封或閉合塞或者隔膜334相對于柔性隔膜336定位在近側。柔性隔膜336可以與上述隔膜178(圖3B)類似,并且自密封隔膜336可以由活性水凝膠構造而成。在細長外構件340沿著導絲200運動以將細長外構件336定位在脈管系統內時,隔膜336可以與導絲200 (圖1)密封。此后,可以通過管腔342收回導絲200,從而允許血液運動通過隔膜336中的孔334,以便接觸隔膜334。在存在血液的情況下,隔膜334可以隆起,以便占據管腔342的整個內徑。
[0040]上述閥140、302、318和332中的每一個均可以表征為被動式的,原因在于它們均構造成與插入通過其中的物體自動形成密封,而無需醫生實施任何其它主動行為。在其它實施例中,主動閥(諸如在圖7A和7B中描繪的閥348)可以應用于選擇性地閉合管腔350,所述管腔350延伸通過細長外構件352。閥348包括可膨脹球囊356,所述可膨脹球囊356布置在細長外構件352的內側部上。球囊356與膨脹管腔362流體連通,所述膨脹管腔362延伸至細長外構件352的近端(未示出)。醫生可以選擇性地將膨脹流體“I”輸送通過管腔362,以便使得球囊356選擇性地擴展,并且從而基本閉合管腔362。
[0041]參照圖7A,閥366還可以設置在細長內構件370上,以便允許選擇性地閉合細長外構件352和細長內構件370之間的環形間隙。閥366可以包括可膨脹球囊372,所述可膨脹球囊372與膨脹管腔374流體連通。球囊372布置在細長內構件370的外部上,使得球囊372可以膨脹,以便當由醫生將球囊定位在細長外構件352的前端分段376內時選擇性地阻塞管腔350。
[0042]現在參照圖8A至圖8F,討論了利用系統10 (圖1)治療動脈瘤“al”的手術。初始,導絲200的細長引導構件204可以定位在患者的脈管系統內(圖8A)。細長引導構件204可以前進通過血管“vl”,以便將細長引導構件204的前端208定位在相對于動脈瘤“al”的由醫生確定的目標位置處。接下來,細長外構件112可以在細長引導構件204上前進,直到遠側進入口 146和第一前端分段122定位成毗鄰細長引導構件204的前端208 (圖8B)為止。細長外構件112的前端114由此定位在目標位置處,例如毗鄰動脈瘤“al”。閥140可以建立與細長引導構件204的密封關系,從而防止血液通過遠側進入口 146流入細長外構件112中。
[0043]然后從縱向管腔120收回細長引導構件204,從而使得細長外構件112就位(圖SC)。閥140可以在不存在細長引導構件204的情況下基本閉合管腔120。因此,可以保護膨脹孔162免于涌入的血液或者其它流體,否者這可能堵塞膨脹孔162。
[0044]在細長外構件112定位在脈管系統內的情況下,細長內構件114可以插入通過細長外構件112的縱向管腔120,直到將細長內構件114的前端128處的遠側進入口 176定位在閥140的遠側(圖8D)為止。閥140建立了與細長內構件114的密封關系。利用建立在閥140和細長內構件114之間的密封,膨脹流體“I”可以引入并且傳送通過細長外構件112的縱向管腔120,以便使得球囊154膨脹(圖SE)。球囊154擴展以接合血管“vl”的內壁部分,并且可以形成與內壁部分的密封,以便至少局部隔離栓塞部位。閥140防止膨脹流體“I”通過縱向管腔120的遠側進入口 146逃出。在球囊154擴展的情況下,栓子成分“E”可以傳送通過細長內構件124的管腔132,并且通過第二前端分段134的遠側進入口 176排出(圖8F)。
[0045]可以繼續栓子成分“E”的流動,直到充滿所需栓塞部位的動脈瘤“al”,并且栓子成分“E”固化為止。在手術期間,通過球囊154防止栓子成分“E”通過血管“vl”回流,并且通過閥140防止栓子成分“E”通過細長外構件112的縱向管腔120回流。
[0046]現在參照圖9A至圖9C,描述了利用系統10 (圖1)治療動脈瘤“a2”的替代手術。初始,導絲200的細長引導構件204定位在患者的脈管系統“v2”內,使得細長引導構件204的前端208前進,直到定位在動脈瘤“a2”遠側(圖9A)為止。此后,細長外構件112可以在細長引導構件204上朝向動脈瘤“a2”前進,從細長外構件112的縱向管腔120可以收回細長引導構件204,且細長內構件114可以插入通過細長外構件112。球囊154可以膨脹,并且可以通過如上所述的細長內構件114輸送栓子成分“E”(圖9B)。
[0047]因為細長引導構件204的前端208定位在動脈瘤“a2”的遠側,所以栓子成分“E”所排出的遠側進入口 176也可以定位在動脈瘤“a2”的遠側。通過血液在脈管系統“v2”內沿著方向“d”流動,可以使得栓子成分“E”相對于插入的微導管100在朝近側或者后方的方向上流動到動脈瘤“a2”中。栓子成分“E”的朝近側流動可以致使栓子成分“E”在動脈瘤“a2”內抵靠細長外構件112和細長內構件114的外表面固化。
[0048]當栓子成分“E”固化時,可以從細長外構件112收回細長內構件114,且可以從動脈瘤“a2”收回細長外構件112 (圖9C)。栓子成分“E”可以具有自附著質量,使得在細長構件112、114與栓子成分“E”脫離時栓子成分維持凝聚結構。因此,栓子成分“E”將存留在動脈瘤“a2”處,而且栓子成分“E”的一部分將不會斷裂和遷移至脈管系統“v2”內的不期望的位置。
[0049]上述描述和附圖僅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非以任何方式局限本發明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在不悖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修改方案和變形方案。因此,旨在本發明涵蓋提供的本發明的修改方案和變形方案,所述修改方案和變形方案處于隨附權利要求和其等效物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輸送栓子流體的微導管,所述微導管包括: 外構件,所述外構件的尺寸適于插入血管內毗鄰栓塞部位,外構件限定了第一縱向管腔; 內構件,所述內構件能夠選擇性地定位在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內,內構件限定了第二縱向管腔,并且具有與第二縱向管腔流體連通的輸送口,以使栓子流體通過并朝向栓塞部位輸送;和 閥,所述閥布置在外構件內,閥的尺寸適于建立圍繞內構件的大體密封,從而在將栓子流體朝向栓塞部位輸送之后,最小化栓子流體進入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中,外構件包括能夠擴展的構件,所述能夠擴展的構件布置在外構件的外壁表面上毗鄰輸送口,能夠擴展的構件的尺寸適于擴展和接合血管的內壁部分,以至少部分地隔離栓塞部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導管,其中,能夠擴展的構件包括能夠膨脹的球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導管,其中,能夠膨脹的球囊與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流體連通,并且適于在膨脹流體通過第一縱向管腔時膨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中,閥與外構件整體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中,閥連接到外構件的內壁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中,閥的尺寸設計成和適于在沒有內構件的情況下基本閉合,以便基本閉合外構件的第一縱向管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導管,其中,閥包括被動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微導管,其中,被動閥包括由多條徑向狹縫形成的多個彈性翼片。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微導管,其中,多個彈性翼片被偏壓,以便在從被動閥移除內構件時通常閉合第一縱向管腔。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微導管,其中,被動閥包括活性水凝膠,所述活性水凝膠構造成在存在血液的情況下硬化。
12.—種用于栓塞身體管腔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微導管,所述微導管的尺寸適于插入血管內,并且能夠在血管內前進至栓塞部位,微導管包括: 外構件; 內構件,所述內構件能夠選擇性地定位在外構件內,并且限定在流體口處終結的流體管腔; 閥,所述閥布置在外構件內,并且適于在定位在外構件內時建立圍繞內構件的密封;和流體源,所述流體源包括栓子成分,所述流體源與內構件的流體管腔流體連通,并且所述栓子成分能夠輸送至離開流體口,以用于輸送到栓塞部位內。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球囊構件,所述球囊構件圍繞外構件安裝,并且適于擴展以接合血管的內壁,從而至少部分地隔離栓塞部位,以有助于將栓子成分包含在栓塞部位內。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所述系統還包括導絲,以便于進入栓塞部位。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其中,導絲的尺寸適于被接收在外構件內。
1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其中,閥適于在沒有內構件的情況下基本閉合。
17.—種栓塞身體管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使導絲前進通過脈管系統,以便將導絲的前端定位在目標位置處; 使外構件在導絲上前進,直到外構件的前端布置成毗鄰導絲的前端; 從外構件收回導絲; 將內構件插入通過外構件,直到內構件的前端布置成毗鄰外構件的前端為止;和 通過內構件將栓子成分輸送至目標位置。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導絲前進的步驟包括將導絲的前端定位在脈管系統的位于動脈瘤遠側的位置處。
1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外構件插入內構件的步驟包括利用閥構件形成在外構件和內構件之間的密封。
20.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在外構件的外壁表面上設置能夠膨脹的球囊;和 將膨脹流體引入到外構件中,以使球囊膨脹。
【文檔編號】A61M25/01GK103566455SQ201310337910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C·弗爾克, D·弗蘭科 申請人:科維蒂恩有限合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