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257951閱讀:1246來源:國知局
一種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人基于研究認為,瘙癢性皮膚病雖然種類繁多,表證各別,但其病因無出風寒濕邪所侵,濕熱瘀阻于內,脾胃肝肺失于運化,肌膚失養,阻隔內外,不得宣化,進而皮膚受損,加之病菌滋生蔓延,釀致病情日重,病程遷延,終成頑疾。其施治必須內以清除臟腑及血分濕熱邪毒,化瘀消積,外以殺菌止癢,化腐生肌,修復肌膚組織,疏通表里,方可達到治標治本、杜絕復發之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草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瘙癢性皮膚病是目前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在皮膚病中占很大比例,它主要包括濕疹、癢疹、丘疹性蕁麻疹、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皮膚瘙癢癥、濕疹樣日光疹和藥疹等,種類繁多,病因復雜,病情頑固難愈,醫界多視之如棘,循循然而叩關。疾病發作時,患者常常奇癢難耐,抓搔搓摩不已,并伴有疲勞、緊張、焦慮、情緒易激動等精神癥狀,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悶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氣血運行失調,凝滯于皮膚,日久耗血傷陰,血虛化燥生風,肌膚失養所致;或因脾蘊濕熱,復感風邪,蘊阻于肌膚而發病;或因感受風、濕、熱三邪聚結皮膚;或因飲食不節,臟腑功能失調,陰虛血燥瘀積使然。西醫對此幾無所知,牽強解釋為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胃腸功能障礙、感染病灶而致本病。其治療,中醫多以疏風利濕,清熱、利濕、止癢;或清肝瀉火,養血祛風潤燥,養血潤燥,祛風止癢;或疏風清熱,涼血止癢,疏風、散寒、止癢,化濕清熱止癢。往往一證一方,不勝其繁,但多數療效甚微,且屢屢復發。西醫則多以鎮靜、安定、催眠及抗組胺、激素類藥物,或采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或鈣劑靜脈注射,這些藥劑不僅效果不佳,而且副作用大,易造成肌體組織和皮膚損傷,患者多苦其所累。近期雖有不少專治方劑,一是缺少綜治之法,二是療效多不明顯,因而難于推而廣之。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瘙癢性皮膚病進行綜合性治療,而且療效顯著、療程短、治愈率高、復發低、無毒副作用的外用中草藥。
[0004]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的制備方法。
[0005]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外用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蒼耳子10?100份,槐枝10?100份,白鮮皮20?200份,黃柏20?100份,蛇床子20?100份,苦參10?50份,樟腦4?17份。
[0006]本發明人基于研究認為,瘙癢性皮膚病雖然種類繁多,表證各別,但其病因無出風寒濕邪所侵,濕熱瘀阻于內,脾胃肝肺失于運化,肌膚失養,阻隔內外,不得宣化,進而皮膚受損,加之病菌滋生蔓延,釀致病情日重,病程遷延,終成頑疾。其施治必須內以清除臟腑及血分濕熱邪毒,化瘀消積,外以殺菌止癢,化腐生肌,修復肌膚組織,疏通表里,方可達到治標治本、杜絕復發之效果。該中草藥組方中各組分藥物的藥性功用分別如下:
蒼耳子:性辛、苦,溫,有毒,歸肺經,功能主治:散風除濕,發汗,止痛,益氣,治一切風,暖腰膝,通鼻竅,強志輕身,去風明目,令耳目聰明等功能,主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痛,風疹瘙癢,瘰疬疥癬,疔瘡困重,惡肉死肌等證。
[0007]槐枝:性苦,平,無毒,歸心、肝經,清熱利濕,清肝明目,止蝎毒,去風止癢等功用,主治大風痿痹,皮膚疥癩,肢體疼痛,痿弱無力,心痛,目赤,痔瘡等證。
[0008]白鮮皮:性苦,寒,歸脾、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止癢等功效,主治風濕熱痹,濕疹,風疹,疥癬,瘡癩,皮膚瘙癢,濕熱瘡毒,黃水淋漓,黃疽尿赤等證。
[0009]黃柏:性微辛、歸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補腎強陰,瀉火除蒸,解毒,補陰痿厥,瀉熱補水涸燥,疏肝脾而泄濕熱,清膀胱而排瘀濁等功能。主治濕疹瘙癢,濕熱痢疾,腰膝無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疽瘡毒,泄瀉,黃疸等癥。
[0010]蛇床子:性辛、苦,溫,歸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燥濕,解經,祛風,殺蟲止癢等功用,主治濕痹腰痛,濕疹,疥癬,皰疹,搔癢,黃水瘡,寒濕帶下,宮冷,陽痿等證。
[0011]苦參:性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止癢,殺蟲,利尿等功效,主治疥瘡頑癬,皮膚瘙癢,濕熱黃疸,熱痢便血,濕熱下痢,周身風癢,濕疹,濕瘡,陰癢,尿閉,麻風等癥。
[0012]樟腦:性辛,熱,有毒,入心經,具有通竅辟穢,溫中止痛,除濕,消腫,殺蟲等功用,主治神志昏迷,痧脹腹痛,心腹脹痛,跌打損傷,疥癬瘡癢,濕疹,腫痛,凍瘡,疥癬,腳氣等證。
[0013]本發明的中草藥可以制備成酊劑或膏劑,其施用均有同等的治療效果。其中: 膏劑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a)分別取蒼耳子、槐枝、白鮮皮、鶴虱、黃柏、蛇床子、苦參7味中草藥洗凈晾干,切成厚度彡5mm的碎片,再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勻加入植物油內浸泡5?10天備用,其中,中草藥與植物油的重量配比為:中草藥:植物油=I: 10?20 ;
b)將浸泡后的中草藥與植物油一起置入鍋內用火熬至油沸,再用文火熬制2?3小時,然后按所述配比量加入樟腦,均勻攪拌溶化后,濾除藥渣,制得藥油備用;
c)將制備的藥油按10?12克/10ml量加入蜂蠟,在70?90°C溫度下緩緩攪拌,待蜂蠟全部溶化后,即制成本發明的中草藥膏劑。
[0014]酊劑的制備方法是:
取蒼耳子、槐枝、白鮮皮、鶴虱、黃柏、蛇床子、苦參7味中草藥洗凈晾干,切成厚度(5mm的碎片,然后與樟腦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勻加入75%純度的酒精內浸泡90?150天后,用細絹布濾除藥渣,即制成本發明的中草藥酊劑,其中,中草藥與酒精的重量配比為:中草藥:酒精=I: 10?20。
[0015]按照上述配方制成的中草藥,其藥物的組合配伍精當,能夠快速殺菌止癢,并通過人體肌膚滲入病灶,清熱解毒,化瘀消積,并對肌膚組織進行修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而且具有適應癥范圍廣,治療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藥物制備簡單、敷用方便、治療費用低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發明的中草藥是由發明人經過研究所得,適用于濕疹、癢疹、丘疹性蕁麻疹、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皮膚瘙癢癥、濕疹樣日光疹及藥疹等各類瘙癢性皮膚病,同時對手足皸裂也有極佳的療效。表明,其組方中各組分藥物在下列重量份范圍內均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蒼耳子10?100份,槐枝10?100份,白鮮皮20?200份,黃柏20?100份,蛇床子20?100份,苦參10?50份,樟腦4?17份。
[0017]下面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的中草藥中各組分藥物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蒼耳子40份、槐枝40份、白鮮皮80份、黃柏40份、蛇床子40份、苦參20份、樟腦4份。
[0018]實施例2
本發明的中草藥中各組分藥物的重量份配比也可以是:蒼耳子70份、槐枝70份、白鮮皮140份、黃柏70份、蛇床子70份、苦參35份、樟腦17份。
[0019]實施例3
本發明的中草藥中各組分藥物的重量份配比還可以是:蒼耳子50份、槐枝50份、白鮮皮100份、黃柏50份、蛇床子50份、苦參30份、樟腦10份。
[0020]本發明的中草藥可以制備成酊劑,也可制成膏劑,其施用均有同樣的治療效果。其中:
酊劑的制備方法是:取蒼耳子、槐枝、白鮮皮、鶴虱、黃柏、蛇床子、苦參7味中草藥洗凈晾干,切成厚度< 5mm的碎片,然后與樟腦按上述配比量混合均勻加入75%純度的酒精內浸泡90?150天后,用細絹布濾除藥渣,即制成中草藥酊劑。其中,中草藥與酒精的重量配比為:中草藥:酒精=I: 10?20。
[0021]膏劑的制備方法是:取蒼耳子、槐枝、自鮮皮、鶴虱、黃柏、蛇床子、苦參,分別切成厚度< 5mm的碎片,再按上述配比量混合均勻加入植物油內浸泡5?10天,其中,中草藥與植物油的重量配比為:中草藥:植物油=I: 10?20,然后將浸泡后的中草藥與植物油一起置入鍋內加熱熬至油沸,再用文火將中草藥熬2?3小時,然后按所述配比量加入樟腦,攪拌溶化后,濾除藥渣,制得藥油;將制備的藥油按10?12克/10ml量加入蜂蠟,在70?90°C溫度下緩緩攪拌,待蜂蠟全部溶化后,即制成本發明的中草藥膏劑。而后按10ml量分裝入瓶密封,即可使用。
[0022]本發明藥物的用法是:在臨床確診為瘙癢性皮膚病后,用溫水或酒精將患處擦洗干凈,再將本發明的中草藥酊劑或膏劑均勻地涂抹于患處皮膚表面,每日2?3次,7天為一個療程。一般瘙癢性皮膚癥治療2?3周便可痊愈,病癥較輕者只需3?5天左右,重者3?4周可徹底治愈,患病及治療期間忌食辛辣、上火、發物等刺激性食物,一般不會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蒼耳子10?100份,槐枝10?100份,白鮮皮20?200份,黃柏20?100份,蛇床子20?100份,苦參10?50份,樟腦4?17份。
2.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膏劑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a)分別取蒼耳子、槐枝、白鮮皮、黃柏、蛇床子、苦參7味中草藥洗凈晾干,切成厚度< 5mm的碎片,再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勻加入植物油內浸泡5?10天備用,其中,中草藥與植物油的重量配比為:中草藥:植物油=I: 10?20 ; b)將浸泡后的中草藥與植物油一起置入鍋內用火熬至油沸,再用文火熬制2?3小時,然后按所述配比量加入樟腦,均勻攪拌溶化后,濾除藥渣,制得藥油備用;c)將制備的藥油按10?12克/10ml量加入蜂蠟,在70?90°C溫度下緩緩攪拌,待蜂蠟全部溶化后,即制成中草藥膏。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的外用中草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酊劑的制備方法是:取蒼耳子、槐枝、白鮮皮、黃柏、蛇床子、苦參7味中草藥洗凈晾干,切成厚度< 5mm的碎片,然后與樟腦按所述配比量混合均勻加入75%純度的酒精內浸泡90?150天后,用細絹布濾除藥渣,即制成中草藥酊劑,其中,中草藥與酒精的重量配比為:中草藥:酒精=I: 10?20。
【文檔編號】A61K31/125GK104337912SQ201310343471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8日
【發明者】徐小芹 申請人:徐小芹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天峻县| 龙胜| 皋兰县| 东乡族自治县| 景东| 临湘市| 梅河口市| 郧西县| 香港| 郑州市| 临邑县| 环江| 伊金霍洛旗| 永顺县| 临漳县| 衡阳县| 东城区| 垦利县| 棋牌| 临武县| 辛集市| 湖口县| 苍梧县| 综艺| 盱眙县| 信宜市| 宜州市| 府谷县| 巨鹿县| 高淳县| 安陆市| 厦门市| 合山市| 永清县| 长海县| 自贡市| 潍坊市| 瓮安县| 浙江省|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