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切除器,其具有:電極組件,電極組件具有至少一個高頻充電電極,電極與觸點在電極組件的近端端部區域相連;所述保持體,該保持體以可沿電極組件的運動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承在切除器上,保持體具有用于容置電極組件的端部區域的電極套管;以及具有插塞體的電線,插塞體在構造成在接通觸點接通的情況下固定在到保持體上,其中,保持體具有插塞溝槽,插塞溝槽借助插入動作來固定插塞體,插入動作垂直于電極組件的運動方向對準,其特征在于,插塞體和插塞溝槽構造成,使得插塞體能夠從插入動作結束時所到達的位置轉動至最終位置,在最終位置處,插塞體與插塞溝槽鎖合以防止進行與插入動作相反的運動。
【專利說明】切除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在前述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類型的切除器 。
【背景技術】
[0002]切除器具有可由手推動的保持體,借助保持體可沿縱向移動電極,電極可在高頻下切除人體組織。主要應用領域是前列腺切除,其中,用高頻切割環圈從尿道沿縱向運動來切除前列腺組織。除了在泌尿外科的應用之外,還已知切除器的其他應用,尤其是用于婦產科中在子宮內的操作。
[0003]根據US4919131A,已知前述類型的切除器。該文獻大致包括從外部輸送高頻電壓的電線與電極組件之間的連接。該文獻示出了插塞體,所述插塞體將電線中的導體與電極組件中的導體連接。插塞體為了固定和接通而可插入主體中的插塞溝槽中。
[0004]在該已知結構中,插塞體僅以線性推動運動來插入插塞溝槽中并且通過摩擦保持在插塞溝槽中。這種保持會不可靠,尤其當在表面不平的手術操作中拉動電線時。插塞體可能很容易松開或松動,進而導致接通變差或者中斷。在高頻工作時接通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能導致觸電燒焦。此外,還會給可靠的手術操作帶來危險。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改進前述類型切除器中的接通可靠性。
[0006]該任務利用權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決。
[0007]根據本發明,首先將插塞體插入插塞溝槽中,然后從在插入動作結束時所到達的位置處轉動直至進入最終位置,在最終位置處,插塞體由插塞溝槽鎖合以防止拉出運動。由此固定插塞體。簡單的拉動電線不會使插塞體松動。相反,為此需要有意識的操作,首先需要轉動運動,之后需要拉動運動。這確保了在操作切除器時只能有意并且非意外地松開和松動插塞體。因而明顯提高了操作可靠性。
[0008]權利要求2說明了結構的一個具體柱體的實施方式,以達到本發明目的。據此,在插塞體上形成的柱體以可轉動的方式被支承在保持體的相應空心柱體中從而實現插塞體的轉動。然而插塞體被限定為扁平的并且能夠以特定的角位置通過狹縫從外部插入直至進入柱體區域內或者從柱體區域中取出。如果插塞體通過狹縫插入直至柱體區域內,之后轉動,那么插塞體可以不再經過狹縫,從而以形狀配合的方式被固定。
[0009]優選根據權利要求3,柱體的軸線平行于電極組件的運動方向。因而可以實現合乎邏輯的可用結構,其中,插塞體可在側向垂直于電極組件的運動方向經由狹縫插入。
[0010]優選根據權利要求4,設置有止動裝置,止動裝置將插塞體固定在保持體中的插塞體的最終位置處。進而提供了附加可靠性以防止無意識的操作。
[0011]優選根據權利要求5,電極套管構造在插塞體中。由此提供了電極系統穿過插塞體的直接接通,同在前述文獻的結構中一樣。在關于接通質量和故障安全方面具有優點。
[0012]優選根據權利要求6,電極套管被設計為插塞體圓柱形部分中的孔。它們可以位于柱體的軸線上,這肯定是有利的,然而根據權利要求6有利的是,相對于柱體的軸線移向保持體的導向孔,利用導向孔,保持體可沿縱向移動。已知在切除器中電極套管與導向孔的間距總是存在較大問題。較大的間距必須通過導向通道的結構上的較大的偏差而得以平衡。在此,權利要求6的結構提供了補救辦法。
[0013]權利要求7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保持體,權利要求8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電線。【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附圖示例性的和示意性的示出本發明。圖中:
[0015]圖1是具有可縱向移動的保持體的根據本發明的切除器的側視圖;
[0016]圖2是圖1的保持體區域的放大側視圖;
[0017]圖3是根據圖2的剖面線3-3的剖面圖;以及
[0018]圖4是根據圖3的剖面線4-4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圖1示出了切除器I的側視圖。切除器I基本上對應于普遍常見的基本結構。所述切除器包括軸管2,軸管2在導管3的近端方向上突出,導板4固定在導管3的近端端部上。桿狀光學部件5穿過導板4和導管3直至進入軸管2,借助桿狀光學部件5,可以從光學部件5的遠端觀察手術區域。
[0020]在光學部件5之外,軸管2中還設有電極組件6。電極組件是薄的并且沿縱向延伸,在其長度上設有絕緣護套。在遠端端部區域中,電極組件具有電極7,在切除器中,電極7被設計為切除器中常見的環圈。此外,在遠端端部區域中設有返回電極10,從而可以利用兩個電極7和10來實現雙極工作。
[0021]被設計為可縱向移動的滑塊的保持體12以可沿縱向移動的方式支承在導管3上。圖3和圖4示出,具有導向孔20的保持體12支承在導管3上。
[0022]圖1示出了,在以可沿縱向移動的方式支承的保持體12和相對于軸管2固定的導板4之間設有彈簧13。可用手指操作的握把14和15分別固定在保持體12和導板4上,利用握把14和15可以克服彈簧13的力沿縱向調節保持體12。
[0023]圖1示出了,電極組件6連同電極7從軸管2的遠端端部沿縱向穿過軸管2并從該軸管的近端出來,以便平行于導管3延伸至保持體12。圖2示出了,電極組件6的近端端部區域21在保持體12內部延伸直至進入電極套管22,電極套管22被設計成孔,其平行于導管3取向。
[0024]設有操作按鈕23的推塊16(圖4)具有未示出的卡止裝置,推塊16以可垂直于導管3移動的方式支承在保持體12中,推塊16利用卡止裝置可以以卡合的方式與電極組件6的端部區域21接合,以將電極組件6固定在電極套管22的圖2所示位置處。通過按下操作按鈕23,推塊16可以如此運動,即,松開鎖止從而可以從保持體12拉出電極組件。如果電極組件以鎖合的方式固定在保持體12中,那么電極組件可以由保持體12微調地沿縱向運動,以便可以利用電極7進行期望的組織切片。
[0025]圖2至圖4以放大視圖示出保持體12,固定在電線26的端部處的插塞體27以可拆除的方式插入保持體12中。圖2示出了,插塞體27在保持體12中處于其最終位置。在此,用虛線示出插塞體27內部的接通。環形接通面28和29位于電極組件6的端部區域21上,環形接通面28和29借助電極組件6中的內部導體與電極7和10電連通。環形接通面28和29在端部區域21的所示位置處與接通環30和31接通,接通環30和31設置在插塞體27中并且通過插塞體27與貫穿電線26的導體32和33相連。電線26可以未示出的方式與雙極電源的兩個極相連。
[0026]圖3示出保持體12中的插塞溝槽34,其用于容置插塞體27。插塞溝槽34構成形成于保持體12內部的柱體空間35,所述柱體空間經由狹縫36可從外部進入。
[0027]如圖3a所示,插塞體27具有柱體頭37,其由兩個圓柱面38、39和兩個平行面40、41限定。圓柱面38、39如此構成,即,它們可以在柱體空間35的內部滑動地延伸。平行面40,41保持一間距,該間距不大于狹縫36的高度并且小于柱體空間35的直徑。
[0028]圖3示出了,出插塞體27可以在其以圖3的虛線示出的位置處利用插入動作沿箭頭47的方向插入狹縫36中。插塞體27可以被插入至柱體空間35中并可以在柱體空間35中沿箭頭48所示地轉動90°直至進入其中電線26向下垂下的所示位置。
[0029]在該位置處,插塞體27以形狀配合的方式保持在保持體12中,可以僅通過轉回90° (與箭頭48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然而通過從狹縫36拉出(與箭頭47方向相反的方向)來拆下。在插塞體27處于保持體12中的如圖3所示的最終位置處,插塞體27可以以防止無意旋轉的方式固定。為此一方面可以使用在重力下向下垂下的電線26,與此同時,保持體12在大多數情 況下如此保持,即,如圖3所示,導向孔20位于上方。電線26在重力下向下垂下,插塞體27固定在所示的最終位置處。
[0030]圖3示出了利用止動裝置將插塞體27固定在最終位置處的另一可能性。這在圖3中示出。在圓柱面38上設有縱向槽42。柱體空間35具有向內突出的弧部43。在插塞體27的對應于最終位置的轉動位置(圖3所示)處,弧部43卡入縱向槽42中,為此,保持體12或插塞體27的材料因此是具有彈性的。
[0031]在弧部43的位置處例如也可以設置裝有彈簧的球體,其卡入縱向槽42中。在該位置處也可以設置其他固定的止動裝置。例如可以在保持體12上安裝未示出的夾具,在根據圖3的位置處(即,在插塞體27的最終位置處),電線26可以卡入夾具中。
[0032]圖4以根據剖面線4-4的剖面圖示出了圖3的布置方式。在此,插塞體27已從插塞溝槽34取出,并以分離的方式示出,以便清晰示出。
[0033]圖1示出了電極組件6在保持體12區域內與導管3保持間距并且與其平行地延伸。出于一系列結構原因,該間距應當盡量小。
[0034]因而如圖2至圖4示出的,電極套管22未設置在插塞體27的圓柱面38和39的柱體軸線上,而是相對于所述柱體軸線朝向導向孔20的方向錯開。由此縮小所述電極套管與所述導向孔之間的平行間距。
[0035]圖4示出了,電極組件6的端部區域21在伸入插塞體27的電極套管22中之前還必須經過保持體12中的孔45。孔45與插塞體27中的電極套管22僅在所述插塞體的最終位置處齊平,而不是在轉動90°的位置(其中,插塞體27可以通過狹縫36插入)處齊平。
[0036]由此得到,僅當插塞體處于其最終位置處時,電極組件6以其端部區域21可以插入插塞體27的電極套管22中。
[0037]圖3b示出了插塞體27的一個變形實施方式,其中,電極套管22恰好位于圓柱面38和39的柱體軸線上。在此,所述電極套管當然也必須與圖4所示的孔45相應地錯開。
[0038]此處得到電極組件6和導管3之間的稍微不利的較大間距。然而也提供一種結構可能性,即,電極套管22通過狹縫46向外敞開。在此也存在這樣的可能性,首先安裝電極組件,之后先插入插塞體27。在插入插塞體27時,狹縫46在電極組件6的端部區域21上滑動,電極組件6居中位于插塞溝槽34的柱體空間35中。隨后,插塞體27可以繞位于柱體軸線上的端部區域21轉動。
【權利要求】
1.一種切除器(I),所述切除器包括: 電極組件(6),所述電極組件具有至少一個高頻充電電極(7、10),所述電極在所述電極組件(6)的近端端部區域(21)處與觸點(28、29)相連; 保持體(12),所述保持體以可沿所述電極組件(6)的運動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切除器(I)上,所述保持體具有電極套管(22),所述電極套管構造成容置所述電極組件(6)的所述端部區域(21);以及 具有插塞體(27)的電線(26),所述插塞體構造成在所述觸點(28、29)接通的情況下固定到所述保持體(12)上,其中,所述保持體(12)具有插塞溝槽(34),所述插塞溝槽借助插入動作(47)來固定所述插塞體(27),所述插入動作垂直于所述電極組件(6)的運動方向對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體(27)和所述插塞溝槽(34)構造成使得,所述插塞體(27)能夠從所述插入動作(47)結束時所到達的位置轉動至最終位置(48),在所述最終位置處,所述插塞體由所述插塞溝槽(34)鎖合,以防止進行與所述插入動作(47)相反的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體構造成柱體(38、39),所述柱體由兩個平行面(40、41)截平,所述平行面以一間距平行于所述柱體的軸線,所述間距小于所述柱體的直徑,其中,所述插塞溝槽的所述端部區域被設計為與之相匹配的柱體(35),并且能夠從外部經由狹縫(36)被夠到,所述狹縫比所述柱體(35)的直徑窄,并且比所述平行面(40、41)之間的間距寬。
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切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體(38、39)的軸線設置成與所述電極 組件出)的運動方向平行。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切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體(12)具有用于將所述插塞體(27)固定在最終位置處的止動裝置(42、43)。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切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套管(22)構造在所述插塞體(27)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切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套管(22)構造為與所述柱體(38,39)的軸線平行的孔,與所述柱體(38、39)的軸線相比,所述孔更接近所述保持體(12)的用于滑動支承的導向孔(20)。
7.一種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切除器(I)的保持體(12)。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切除器(I)的電線(26)。
【文檔編號】A61B18/12GK103536354SQ201310361574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明者】N·卡普費爾曼, C·布羅克曼 申請人:奧林匹斯冬季和Ibe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