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目前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其缺點是毒副作用大。該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取枳殼、香附、煙草、婆羅子、青皮、丁香、八月札、八角茴香、九里香、九香蟲、刀豆、土木香、川楝子、云實、烏藥、甘松、川芎、蠐螬、水蛭、水紅花子、地錦草、延胡索、自然銅、劉寄奴、紅花、杜鵑花、蘇木、皂角刺、沒藥、雞血藤、乳香、澤蘭、卷柏、降真香、草血竭、茺蔚子、柚、蜘蛛香和甘草,將以上中藥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它的優點是: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制備方法。
[0002]
【背景技術】
[0003]目前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
[0004]1、甲硝唑:①胃腸道反應最為常見,與劑量成正相關肝病患者慎用偶見頭痛、眩暈、感覺異常、肢體麻木、共濟失調等,及時停藥即可緩解;④個別患者可有白細胞減少。因此,原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用。
[0005]2、頭孢噻啶:應用大劑量時可致腎臟損害,可現蛋白尿、管型尿、尿素氮升高,重者可致急性腎功能衰竭;亦可見腦損傷,表現為反復痙攣,甚至昏迷不醒。個別病例可出現白細胞減少、皮疹與二重感染。
[0006]3、頭孢拉定:肌注后局部稍有疼痛,靜注后可有靜脈炎;偶見皮疹、藥熱及二重感染;成人可有腎損害。
[0007]4、頭孢噻肟:①肌注局部可有疼痛;②靜注時可有血栓性靜脈炎發生;③皮疹、藥物熱等變態反應亦可發生。
[0008]5、異帕米星:偶見皮疹、搔癢、發熱、麻木、耳鳴、乏力、食欲不振、白細胞減少、嗜酸粒細胞增加、轉氨酶一過性升高 等。
[0009]6、羅紅霉素:偶見惡心、腹痛、腹瀉、皮疹、搔癢、頭暈等。
[0010]7、克林霉素:①胃腸道反應與口服劑量成正相關;②大劑量靜滴可有靜脈炎發生。
[0011]8、頭孢噻吩:肌注局部有疼痛,靜注可有靜脈炎;少數病例可出現皮疹等變態反應,對肝、腎均可有一定損害,偶見白細胞減少及二重感染。
[0012]9、氧氟沙星:①胃腸道反應比較常見,②偶見頭痛、失眠、肝功能一過性改變。
【發明內容】
[0013]為克服以上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制備方法。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是發生在頸部兩側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屬于祖國醫學“頸癰”的范疇。俗名痰毒。
[0014]特點:多見于兒童,初起時局部腫、熱、痛而皮色不變。腫塊邊界清楚,具有明顯的風溫外感癥狀。
[0015]歷史沿革:《瘍科心得集.辨頸癰鎖喉癰論》對該病論述較詳:“頸癰生于頸之兩旁,多因風溫痰熱而發,蓋風溫外襲,必鼓動其肝木,而相火亦因之俱動,相火上逆,脾中痰熱隨之。頸為少陽絡脈循行之地,其循經之邪至此而結,故發癰也”。余聽鴻《外證醫案匯編.風痰》中謂之風痰毒。[0016]病因病理:由于平素情志不暢,郁郁不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氣滯血瘀,脈絡阻塞,而發本病。
[0017]臨床表現:善太息,易惱怒,每因情志不暢而加重。發病部位:雖多發于頸旁兩側的頜下,但耳后、項后、頦下也可發生。初起結塊形如雞卵,皮色不變,腫脹,灼熱,疼痛,逐漸漫腫堅實,掀熱疼痛。伴有寒熱,頭痛,項強,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0018]它的技術方案為:取枳殼3重量份、香附6重量份、煙草I重量份、婆羅子6重量份、青皮9重量份、丁香6重量份、八月札6重量份、八角茴香9重量份、九里香9重量份、九香蟲3重量份、刀豆6重量份、土木香3重量份、川楝子I重量份、云實3重量份、烏藥6重量份、甘松3重量份、川芎3重量份、蠐螬I重量份、水蛭3重量份、水紅花子6重量份、地錦草6重量份、延胡索6重量份、自然銅9重量份、劉寄奴6重量份、紅花9重量份、杜鵑花6重量份、蘇木3重量份、皂角刺3重量份、沒藥6重量份、雞血藤3重量份、乳香9重量份、澤蘭9重量份、卷柏6重量份、降真香6重量份、草血竭3重量份、茺蔚子9重量份、柚10重量份、蜘蛛香3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39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 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
[0019]該發明的優點是:該中藥制作簡單,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還能避免應用西藥產生的不良反應。枳殼、香附、煙草、婆羅子、青皮、丁香、八月札、八角茴香、九里香、九香蟲、刀豆、土木香、川楝子、云實、烏藥、甘松,以上16味藥具有疏肝破氣、散積化滯、暖腎壯陽、醒神開鸞、舒肝和胃、利尿通淋,解煩止渴、散寒,溫中止瀉、下氣,益腎補元、行氣止痛功效。在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過程中,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川芎、蠐螬、水蛭、水紅花子、地錦草、延胡索、自然銅、劉寄奴、紅花、杜鵑花、蘇木、皂角刺、沒藥、雞血藤、乳香、澤蘭、卷柏、降真香、草血竭、茺蔚子,以上20味藥具有行氣開郁、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散瘀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在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過程中,能輔助主藥發揮治療作用,故為臣藥。柚:辛、甘、酸,寒。入肝、脾、胃三經。理氣寬中,化痰止咳,解酒毒。蜘蛛香:辛、微苦,溫。入肺、胃二經。理氣止痛,化濁解表,活血調經,祛風散寒,宣肺利水。以上2味藥因其能引領諸藥直達病灶發揮治療作用,故為佐藥。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既能糾諸藥之偏性,又能緩解諸藥之毒性,故為使藥。枳殼、香附、煙草、婆羅子、青皮、丁香、八月札、八角茴香、九里香、九香蟲、刀豆、土木香、川楝子、云實、烏藥、川芎、蠐螬、甘松、水蛭、水紅花子、地錦草、延胡索、自然銅、劉寄奴、紅花、杜鵑花、蘇木、皂角刺、沒藥、雞血藤、乳香、澤蘭、卷柏、降真香、草血竭、茺蔚子、柚、蜘蛛香、甘草,這39味藥配伍應用,共同起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清熱利濕、散瘀止痛、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效。是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最佳配方。枳殼:苦、辛,涼。入肺、脾、大腸三經。破氣消積,下氣祛痰,行氣止疼,利氣消腫,治療皮膚風癢,腸風下血,脫肛陰挺。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入肝、三焦二經。舒肝解郁,調經止痛,溫化寒濕。煙草:辛、苦,溫,有毒。入肺、脾、胃三經。行氣止痛,解毒殺蟲。婆羅子:甘、辛,溫。入脾、胃、肺三經。疏肝理氣,寬中和胃。青皮:苦、辛、溫。入肝、膽經。疏肝破氣,散積化滯。丁香:辛,溫。入脾,胃、腎經。溫中降逆,暖腎壯陽,行氣止痛,醒神開竅,辟穢殺蟲。八月札:甘,寒。入肝、胃經。舒肝和胃,活血止痛,利尿通淋,解煩止渴。八角茴香:辛、甘,溫。入肝、腎、脾、胃經。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補腎陽,辟惡除穢。九里香:辛、苦,溫。入心、肝、肺經。行氣止痛,活血散瘀,祛風除濕,軟堅散結。九香蟲:咸,甘,溫,無毒。入肝、脾、腎經。行氣止痛,溫腎壯陽,溫中止瀉。刀豆:甘,平,無毒。入脾、胃、大腸、腎經。溫中下氣,益腎補元,祛痰平喘,行氣止痛。土木香:辛、苦,溫。入肺、肝、脾經。健脾和胃,行氣止痛,驅邪治寒瘧,安驅蛔蟲。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入肝、胃、小腸、膀胱經。燥濕殺蟲,行氣止痛,清熱泄火。云實:辛,溫。入肺、大腸經。行氣止痛,截瘧,止消渴。烏藥:辛,溫。入肺、脾、腎、膀胱經。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甘松:辛、甘,溫。入脾、胃經。行氣止痛,醒脾健胃,收濕拔毒。川芎:辛、苦,溫。入肝、膽、膀胱、三焦經。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消腫排膿。蠐螬:咸、苦,溫。有毒。入肝經。行血化瘀,解毒通閉。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入肝經。破血逐瘀。水紅花子:咸,寒。入肝、胃、脾經。散血破癥、利水消腫、消積止痛。地錦草:苦、辛,平,澀。入肺、肝、胃、大腸、膀胱經。活血止血、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通乳、疳積。延胡索:辛、苦,溫。入心、肝、脾經?;钛袣?、活血散瘀。自然銅:辛、苦,平。入肝、腎經。散瘀止痛、接筋續骨。劉寄奴:苦,溫。入心、肝、脾經。破血通經、散瘀止痛、醒脾消食。紅花:辛,溫。入心、肝經?;钛铕?、通經止痛、調血和血。杜匿I花:辛、甘、酸,溫。人肝、脾、腎經?;钛寡㈧铒L除濕。蘇木:甘、咸,平。人肝、胃、大腸經。行血破瘀、消腫止痛。皂角刺:辛,溫。入肝、肺經。消腫排膿、搜風拔毒、行氣理氣。沒藥:苦、辛,平。入心、肝、脾、腎經。散血祛瘀、活血止血、生肌治痿、墜胎、療目祛翳。雞血藤:苦、甘,溫。入心、脾經。活血化瘀、舒筋通絡、補中暖胃。乳香:辛、苦,溫。入心、肝、脾經?;钛雇础⒔舛鞠[、生肌止癢。澤蘭:苦、辛,微溫。入肝、脾經?;钛铕觥⑿兴[、消散瘀滯、散癰消腫。卷柏:辛,平。入脾、肝經。破血散瘀、活血止血、止咳化痰、通經活絡。降真香:辛、溫。入肝、脾經。散瘀止血、散瘀止痛、散瘀消癰、活血祛風、辟穢化濁。草血竭:辛、苦,微溫,微澀。入脾、胃、腎經?;钛⒀⒑臀钢雇?、下氣消食、消痞散結、利尿消腫。茺蔚子:辛、苦,微寒。入心包、肝經。活血祛瘀、涼肝明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消腫。柚:辛、甘、酸,寒。入肝、脾、胃三經。理氣寬中,化痰止咳,解酒毒。蜘蛛香:辛、微苦,溫。入肺、胃二經。理氣止痛,化濁解表,活血調經,祛風散寒,宣肺利水。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取積殼3g、香附6g、煙草lg、婆羅子6g、青皮9g、丁香6g、八月札6g、八角茴香9g、九里香9g、九香蟲3g、刀豆6g、土木香3g、川楝子lg、云實3g、烏藥6g、甘松3g、川彎3g、擠贈lg、水蛭3g、水紅花子6g、地錦草6g、延胡索6g、自然銅9g、劉寄奴6g、紅花9g、杜醇花6g、蘇木3g、皂角刺3g、沒藥6g、雞血藤3g、乳香9g、澤蘭9g、卷柏6g、降真香6g、草血竭3g、茺蔚子9g、柚10g、蜘蛛香3g和甘草9g,將以上39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當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病人需要治療時,使藥液溫度為35°C,每次130毫升,口服,一日三次,二日為一療程,若癥狀仍存,再服第二療程,以至痊愈。
[0021]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病人共381例,男性196例,占51.4% ;女性185例,占48.6%。男性多于女性。
[0022]表一、381例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病人的年齡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取枳殼3克、香附6克、煙草I克、婆羅子6克、青皮9克、丁香6克、八月札6克、八角茴香9克、九里香9克、九香蟲3克、刀豆6克、土木香3克、川楝子I克、云實3克、烏藥6克、甘松3克、川芎3克、蠐螬I克、水蛭3克、水紅花子6克、地錦草6克、延胡索6克、自然銅9克、劉寄奴6克、紅花9克、杜鵑花6克、蘇木3克、皂角刺3克、沒藥6克、雞血藤3克、乳香9克、澤蘭9克、卷柏6克、降真香6克、草血竭3克、茺蔚子9克、柚10克、蜘蛛香3克和甘草9克,將以上39味藥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9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 肝郁型急性頸部淋巴結炎的中藥。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3432327SQ201310367499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2日
【發明者】董帥 申請人:董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