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其由以下一定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紅花、丹參、雞血藤、水蛭、黃芪、茯苓、焦白術、山藥、山茱萸、補骨脂、五味子、仙靈脾、元胡,本發明藥物在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無不良反應,治療有效率達85.5%。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現在認為主要與糖尿病引起的糖,脂肪,磷脂等代謝障礙及由于周圍神經等的滋養血管的動脈硬化,中外膜肥厚,玻璃樣變性甚至閉塞等血管性障礙有關,致使神經纖維節段性脫髓鞘性變化,軸索膨脹變性,纖維化及運動終板腫瘤等,病變主要見于周圍神經,后根,亦可見于興奮髓后索及肌肉。
[0003]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幾乎可發生于所有的臟器,微血管病變與血糖控制水平相關,提示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的病理基礎,而微血管病變則可能是糖尿病神經病變惡化的重要原因。在這些病人中毛細血管基膜增厚,動脈硬化,細動脈硬化,毛細血管基膜增厚伴缺血性因素存在。這些病變可引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異常和某些物質中滲漏至血管周圍。滲漏的物質中,毒性化學物進入神經內膜間隙,使神經元和雪旺細胞與毒性化學的接觸,損害了后者的結構與機能的完整性,導致脫髓鞘與神經元中止,Gasser指出由于缺血可能出現蟻走感覺等。
[0004]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表現;
一)、肌肉損害:可表現為骨盆帶、肩胛帶及四肢近端肌肉萎縮。糖尿病伴有低血鉀時可有低鉀性麻痹;
二)、腦損害癥狀:糖尿病時引 起腦病的原因甚多,可因血糖過高,表現頭痛、無力、體力和腦力易疲勞、興奮、情緒不穩等癥狀,長期未經適當治療可致記憶力減退、精神衰退;
三)、脊髓損害癥狀:可表現為類似慢性脊髓灰質炎的脊髓前角細胞損害,脊髓癆樣(稱假性脊髓癆)后根、后柱損害,及與亞急性脊髓聯合變性相似的后索及側索變性。這些改變多認為系糖尿病性血管引起的持續性脊髓供血不足所致;
四)、周圍神經病變:以多發性神經炎最多見,為兩側對稱性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及共濟失調表現。顱神經受累者較為少見,可有一側或兩側外展神經、動眼神經麻痹,視網膜炎及視神經萎縮等。植物神經??墒芾?,表現為胃腸功能紊亂、腹瀉、膀胱障礙、陽痿萎、體位性低血壓、泌汗異常及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等改變。肌電圖呈神經原性改變,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0005]目前多使用西藥進行治療或預防,但副作用大或效果不明顯,有許多中藥復方也聲稱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但大多起效慢或沒有經過驗證。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在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無不良反應。
[0007]本發明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紅花8 — 15丹參7 — 12 雞血藤25 — 35
水蛭10 - 15黃芪28 - 35 茯苓8 — 18
焦白術8—15 山藥5 — 18 山茱萸9一18 補骨脂5 — 15 五味子8 — 13 仙靈脾8 — 15 兀胡5 — 10。
[0008]優選的,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
紅花10丹參10雞血藤30
水蛭10黃芪30茯苓10 焦白術10山藥10山茱萸10
補骨脂10五味子10 仙靈脾10 元胡10。
[0009]上述藥物可以制作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口服劑型如片劑、丸劑、湯劑、膠囊劑等,本發明優選湯劑。
[0010]本發明藥物湯劑的制備方法是:取所述藥物洗凈去雜,晾干,粉碎成顆粒,加水浸泡I小時,加水淹沒藥物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1.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200ml,120°C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0011]本發明組方中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雞血藤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水蛭破血通經,逐瘀消癥;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卉蜍邼B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焦白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山藥助消化,止瀉,祛痰、滋補;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脫、收斂止汗;補骨脂為溫補脾腎的要藥,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仙靈脾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元胡;活血,散瘀,理氣,止痛;川芎歸肝膽經,活血行氣,諸藥合用可以活血散瘀、通經止痛、斂瘡生肌、補腎陽、強筋骨。
[0012]為進一步考察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對本發明藥物的湯劑進行了臨床觀察。
[0013]患者資料:入選病例62名患者,男34例,女28例,年齡42_65歲,入選病例均為確診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者。
[0014]診斷標準:(1)可診斷為II型糖尿病,診斷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糖尿病臨床癥狀并且隨即靜脈血漿血糖> ll.0mmol/L,或空腹靜脈血漿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靜脈血漿血糖<11.0mmoI/L ;
(2)四肢(至少在雙下肢)有持續性疼痛或感覺異常;雙側或一側踝反射減弱;振動覺減弱(內踝弱于脛骨內側踝);或神經電生理檢查主側神經傳導速度(NCV)減低者;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經病變患者。
[0015]治療方法:服用本發明藥物的湯劑,每次200ml,每日兩次,6個月為一個療程。
[0016]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自覺癥狀消失,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
有效:自覺癥狀減輕或病變范圍縮小,神經系統檢查好轉;
無效:自覺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0017]治療結果:62名患者中,顯效32例,顯效率51.6% ;有效21例,有效33.9%率,總有效率為85.5%,無效9例,無效率為14.5%。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將各原料藥物洗凈去雜,晾干,粉碎成顆粒;
取紅花10g、丹參12 g、雞血藤30 g、水蛭12 g、黃芪35 g、茯苓15 g、焦白術8 g、山藥10 g、山茱萸15 g、補骨脂15 g、五味子10 g、仙靈脾8 g、元胡8 g ;
將所取藥物加水浸泡I小時,加水淹沒藥物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1.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200ml,120°C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0019]實施例2
將各原料藥物洗凈去雜,晾干,粉碎成顆粒;
取紅花15g、丹參7g、雞血藤25 g、水蛭10 g、黃芪30 g、茯苓18 g、焦白術10g、山藥18g、山茱萸9 g、補骨脂10g、五味子13g、仙靈脾15g、元胡IOg ;
將所取藥物加水浸泡I小時,加水淹沒藥物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1.5小時,取兩次煎液,濾過,熱封袋中,每袋20 0ml,120°C高溫滅菌,包裝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 紅花8 — 15丹參7 — 12 雞血藤25 — 35 水蛭10 - 15黃芪28 - 35 茯苓8 — 18 焦白術8—15 山藥5 — 18 山茱萸9一18 補骨脂5 — 15 五味子8 — 13 仙靈脾8 — 15 兀胡5 — 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 紅花10丹參10雞血藤30 水蛭10黃芪30茯苓10 焦白術10山藥10山茱萸10 補骨脂10五味子10 仙靈脾10 元胡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藥物制成湯劑。
【文檔編號】A61K35/62GK103463364SQ201310394116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薛紅云 申請人:薛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