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組成:細辛3-10克,蜂房15-20克,白芥子10-20克,透骨草25-30克,麻黃15-25克,紅花20-30克,報春花10-20克。可以制作成藥包外敷患處2-3小時。本發明成本底,見效快,適用不同病情患者。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醫藥領域,特別涉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頸椎病為多發疾病,近幾年來,白領階層尤為普遍,本發明主要屬于于中醫“痹癥”范疇,本病發病原因大多由于長期勞損和輕微外傷以及風寒濕邪侵入后,引發了骨關節軟組織不正常的退行性變。臨床上以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酸脹、疼痛、麻木為主,重者可伴有肌肉萎縮。
[0003]根據祖國醫學傳統理論及臨床經驗,該制劑具有消炎、止痛、止痙、起萎、無副作用的顯著特點。我們查閱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有關資料,經大連情報所查新,該制劑與以往各種治療外用藥和外治方法相比,無雷同之處。其配方獨特、方法獨特、療效可靠、成本低并避免了不良反應。
【發明內容】
[0004]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由下列重量的原料組成:細辛3克-10克,蜂房15-20克,白芥子10-20克,透骨草25-30克,麻黃15-25克,紅花20-30克,報春花10-20 克。
[0005](I)取細辛、蜂房、報春花、白芥子煎取液體,晾涼后備用。
[0006](2)取透骨草、麻黃切成約0.5cm長備用。
[0007](3)取紅花、透骨草、麻黃與細辛、蜂房、報春花、白芥子煎取的液體拌均勻晾干后,裝布袋,封口,放干燥處備用。
[0008]可以做成藥包外敷患處2-3小時。
[0009]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藥味少、藥量小,配制簡單、使用方便、見效快、對皮膚無刺激的外治藥包。本發明僅用六味中藥,除細辛、蜂房、白芥子需煎液后與麻黃、透骨草、紅花攪拌均勻外,其它無復雜工藝。藥袋的溫熱過程只需有一只簡單的家用蒸鍋即可,患者可利用每日半小時在家自治,非常方便容易操作,療效好,價格低廉,適用各種頸椎病患者。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發明以活血消腫藥為君,以清熱燥濕藥為臣,以芳香開竅藥為佐使,具體如下: 君藥:紅花;臣藥:麻黃、蜂房、透骨草、白介子;佐使藥:綱辛。
[0011]以下結合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將上述六味中藥按其重量組分加以配制細辛I 5克,蜂房30克、白芥子I O克、紅花I 5克、透骨草40克、麻黃30克。
[0012]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為:
將細辛、蜂房、白芥子煎煮后取藥液與麻黃、透骨草、報春花、紅花攪拌均勻裝袋后,封口,放置陰涼干燥處備用。
[0013]中藥溫熱外治藥包治療頸肩腰腿痛120例療效觀察。
[0014]一般資料
1997.8?2010年2月間入選120名有明顯頸肩腰腿痛患者做病例觀察,見效率達到100%,明顯好轉的占48%,根本好轉的占26%,完全痊愈的17%。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組成:細辛3克-10克,蜂房15-20克,白芥子10-20克,透骨草25-30克,麻黃15-25克,紅花20-30克,報春花10-20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所用的中藥方劑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下列步驟: (1)取細辛、蜂房、報春花、白芥子煎取液體,晾涼后備用; (2)取透骨草、麻黃切成約0.5cm長備用; (3)取紅花、透骨草、麻黃與細辛、蜂房、報春花、白芥子煎取的液體拌均勻晾干后,裝布袋,封口,放干燥處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配方及其制作方法還可以做成藥包外敷患處2-3小時。
【文檔編號】A61K36/31GK104435070SQ201310431052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2日
【發明者】李少洋 申請人:李少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