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包括電極頭和與電極頭連接的電極身,所述電極頭包括第一硅膠體和布置在第一硅膠體內的觸點電極,觸點電極連接有觸點電極絲;電極頭的一端為電極頭尾部,電極頭的另一端為電極頭頭部,電極頭頭部設有電極頭彎曲部;所述電極身包括第二硅膠體和設置在第二硅膠體外表面的回路電極,回路電極連接有回路電極絲;電極頭與電極身的連接部分設有電極分叉部。本發明方便與植入工具連接,植入耳蝸時視覺效果好,且更加方便安全植入到人體耳蝸。
【專利說明】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極,特別涉及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
【背景技術】
[0002]人工耳蝸是由耳蝸內的植入體、言語處理器、麥克風及傳送裝置所組成。聲音由麥克風接收后轉換成電信號再傳送至言語處理器將信號放大、過濾,并由傳送器傳送到刺激器,產生的電脈沖送至相應的電極觸點,從而刺激耳蝸內聽神經產生興奮并將聲音信息傳入大腦,產生聽覺。在整個人工耳蝸系統中,人工耳蝸電極是人工耳蝸植入體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0003]目前世界上所用的人工耳蝸電極分直電極和彎電極兩大類,直電極不能做到近蝸軸刺激,彎電極植入不方便,在植入前如果不把電極張直是沒法植入耳蝸內,所以國內外大都采用在電極陣聯時預埋支撐內芯,通過一根直的支撐內芯把彎電極張直,手術時邊插入邊抽出支撐內芯,電極插入和支撐鋼芯抽出要同步,電極插入過快容易損傷耳蝸或折彎支撐鋼芯,電極插入過慢、支撐芯抽出過快容易使電極頭勾回卡在耳蝸內無法再植入耳蝸內,由于支撐芯抽出后無法再插回電極內,電極無法再插入耳蝸,只能更換一套植入體去植入,導致手術中斷,手 術時間長,對耳蝸損傷加重;同時術中視覺效果也不好,看不清插入的具體狀況,容易劃破電極硅膠體及電極絲絕緣層,使電極短路;由于有支撐芯,電極陣列粗,很難做成纖細狀,影響植入深度。
[0004]目前世界上所用的人工耳蝸電極陣聯采用的觸點有三種,一種是球形,另一種是環形,還有一種是片形。球形觸點電極陣聯暴露面積小,功耗大,刺激不充分。環形觸點電極陣列是整圈刺激,暴露面積雖然大,但是它可能引起聽覺神經以外的神經產生興奮,影響刺激目的。片形觸點電極陣聯暴露面積介與球形觸點電極陣與環形觸點電極陣聯之間,且不是整圈刺激。現有技術采用片形觸點陣聯,粘附在硅膠表面,表面積小,阻抗值高,容易脫落,電極絲焊接結構可靠性不高,焊點區電極絲沒有緩沖,容易產生斷路,使植入體失效。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與植入工具連接,植入耳蝸時視覺效果好,且更加方便植入到人體耳蝸的人工耳蝸彎電極。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人工耳蝸彎電極,包括電極頭和與電極頭連接的電極身,所述電極頭包括第一硅膠體和布置在第一硅膠體內的觸點電極,觸點電極連接有觸點電極絲;電極頭的一端為電極頭尾部,電極頭的另一端為電極頭頭部,電極頭頭部設有電極頭彎曲部;所述電極身包括第二硅膠體和設置在第二硅膠體外表面的回路電極,回路電極連接有回路電極絲;電極頭與電極身的連接部分設有電極分叉部。
[0008]進一步地,所述電極身的端部設有電極身彎曲部,電極身彎曲部與電極分叉部連接。[0009]進一步地,所述回路電極絲的一端布置在第二硅膠體內,回路電極絲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觸點電極絲布置在第二硅膠體內,觸點電極絲的一端布置在第一硅膠體內,觸點電極絲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
[0010]進一步地,所述電極分叉部呈扁平狀。
[0011]進一步地,所述電極頭頭部的端部為呈圓錐形形狀。
[0012]進一步地,所述觸點電極的數量為16~24個;觸點電極絲的數量為16~24個;觸點電極與觸點電極絲匹配。
[0013]進一步地,所述回路電極呈管狀。
[0014]進一步地,所述觸點電極絲的一端為自由端,觸點電極絲的另一端為連接端,連接端設有迂回部,連接端與觸點電極連接。
[0015]進一步地,所述觸點電極絲設有螺旋結構。
[0016]進一步地,所述觸點電極的橫截面為半環形形狀,觸點電極開有腔體,為雙層結構,第一硅膠體的硅膠固定在腔體中。
[0017]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端布置在觸點電極上或插接在腔體中。
[001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人工耳蝸彎電極,由于所述電極頭包括第一硅膠體和布置在第一硅膠體內的觸點電極,觸點電極連接有觸點電極絲;電極頭的一端為電極頭尾部,電極頭的另一端為電極頭頭部,電極頭頭部設有電極頭彎曲部;所述電極身包括第二硅膠體和設置在第二硅膠體外表面的回路電極,回路電極連接有回路電極絲;電極頭與電極身的連接部分設有電極分叉部,所以方便與植入工具連接,更加方便植入到人體耳蝸;通過電極分叉部,植入耳蝸時給手術醫生的視覺效果更加好。由于所述電極身的端部設有電極身彎曲部,電極身彎曲部與電極分叉部連接,所以植入耳蝸時給手術醫生的視覺效果更加好。由于所述回路電極絲的一端布置在第二硅膠體內,回路電極絲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觸點電極絲布置在第二硅膠體內,觸點電極絲的一端布置在第一硅膠體內,觸點電極絲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所以回路電極絲與觸點電極絲布置方便。由于所述電極分叉部呈扁平狀,所以方便插接植入工具。由于所述電極頭頭部的端部為呈圓錐形形狀,所以方便電極頭導入耳蝸,其導向作用,電極植入時,阻力更加小。由于所述回路電極呈管狀,所以方便安裝在第二硅膠體外表面上。由于所述觸點電極絲的一端為自由端,觸點電極絲的另一端為連接端,連接端設有迂回部,連接端與觸點電極連接,所以抗拉性能好。由于所述觸點電極絲設有螺旋結構,所以抗拉性能大大提高。由于所述觸點電極的橫截面為半環形形狀,觸點電極開有腔體,為雙層結構,所以固定觸點電極更加牢固。由于所述連接端布置在觸點電極上或插接在腔體中,所以接觸面積大,接觸更加良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明人工耳蝸彎電極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圖1中A-A剖面視圖。
[0021]圖3為圖1中B-B截面圖。
[0022]圖4為本發明所述觸點電極絲與觸點電極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發明所述觸點電極絲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4]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包括電極頭和與電極頭連接的電極身,所述電極頭包括第一硅膠體3和布置在第一硅膠體3內的觸點電極4,觸點電極4連接有觸點電極絲11 ;電極頭的一端為電極頭尾部6,電極頭的另一端為電極頭頭部1,電極頭頭部I設有電極頭彎曲部2 ;所述電極身包括第二硅膠體12和設置在第二硅膠體12外表面的回路電極9,回路電極9連接有回路電極絲10 ;電極頭與電極身的連接部分設有電極分叉部5,電極分叉部5布置在靠近電極頭尾部6帶動位置;電極身的端部設有電極身彎曲部7,電極身彎曲部7與電極分叉部5連接;回路電極絲10的一端布置在第二硅膠體12內,回路電極絲10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12 ;觸點電極絲11布置在第二硅膠體12內,觸點電極絲11的一端布置在第一硅膠體3內,觸點電極絲11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12 ;電極分叉部5呈扁平狀,方便插接植入工具;電極頭頭部I的端部為呈圓錐形形狀,方便電極頭導入耳蝸,其導向作用,電極植入時,阻力更加小;觸點電極4的數量為16~24個;觸點電極絲11的數量為16~24個;觸點電極4與觸點電極絲11匹配;回路電極9呈管狀;觸點電極絲11的一端為自由端14,觸點電極絲11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5,連接端15設有迂回部16,連接端15與觸點電極4連接,迂回部16具有抗拉性能好;觸點電極絲11設有螺旋結構8,抗拉性能大大提高;觸點電極4的橫截面為半環形形狀,觸點電極4開有腔體13,為雙層結構,第一硅膠體3的硅膠固定在腔體13中,固定觸點電極4更加牢固;連接端15布置在觸點電極4上或插接在腔體13中。
[0025]本發明人工耳蝸彎電極,將該彎電極植入到人體耳蝸內,電極頭頭部I用于插入耳蝸,第一硅膠體3與第二 硅膠體12起到載體和絕緣的作用,電極頭尾部6方便植入工具推電極頭,電極分叉部5更加方便與植入工具連接,電極身彎曲部7更加方便彎電極植入,回路電極絲10與觸點電極絲11分別與刺激器連接,觸點電極4與人體耳蝸接觸,回路電極9與觸點電極4在人體中通過人體的體液形成回路,方便植入工具植入該人工耳蝸彎電極。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耳蝸彎電極,包括電極頭和與電極頭連接的電極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頭包括第一硅膠體和布置在第一硅膠體內的觸點電極,觸點電極連接有觸點電極絲;電極頭的一端為電極頭尾部,電極頭的另一端為電極頭頭部,電極頭頭部設有電極頭彎曲部;所述電極身包括第二硅膠體和設置在第二硅膠體外表面的回路電極,回路電極連接有回路電極絲;電極頭與電極身的連接部分設有電極分叉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身的端部設有電極身彎曲部,電極身彎曲部與電極分叉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電極絲的一端布置在第二硅膠體內,回路電極絲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觸點電極絲布置在第二硅膠體內,觸點電極絲的一端布置在第一硅膠體內,觸點電極絲的另一端露出第二硅膠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分叉部呈扁平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頭頭部的端部為呈圓錐形形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電極呈管狀。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觸點電極絲的一端為自由端,觸點電極絲的另一端為連接端,連接端設有迂回部,連接端與觸點電極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觸點電極絲設有螺旋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觸點電極的橫截面為半環形形狀,觸點電極開有腔體,為雙層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耳蝸彎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布置在觸點電極上或插接在腔體中。
【文檔編號】A61F2/18GK103536375SQ201310505615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譚治平, 許時昂, 洪宇祥 申請人:杭州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