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術用牽引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包括固定手柄、活動手柄、拉桿和可張合動作的鉗夾;活動手柄與固定手柄形成可轉動連接,該活動手柄通過拉桿與鉗夾相聯動,用于開啟或閉合鉗夾;其特征在于:拉桿包括皮套和桿芯,鉗夾固定于皮套的前端,桿芯套裝于皮套內,該桿芯的前部具有可彈性彎折的第一彈性段,該第一彈性段的前端與鉗夾相連接,該桿芯的后端與活動手柄相聯動,該皮套通過軸向運動對桿芯的第一彈性段形成牽引,使其發生側彎。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后,使其鉗頭位置具有側彎功能,這有利于手術操作的順利進行,并從中大大提高手術的效率。
【專利說明】—種手術用牽引鉗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側彎功能的手術用牽引鉗。
【背景技術】
[0002]牽引鉗在醫用領域中應用廣泛,主要用于手術過程中,對人體病灶周邊器官組織進行牽引、分離、電凝等,便于手術部位具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手術操作。目前,現有技術的的手術用牽引鉗主要包括固定手柄、活動手柄、拉桿和鉗夾等構件,活動手柄與固定手柄相轉動連接,拉桿的前端與鉗夾相連接,后端與活動手柄相連接,利用活動手柄與固定手柄的相對轉動,拉動或推擠拉桿軸向運動,使鉗夾實現張合動作。現有技術的這種手術用牽引鉗,其拉桿一般為筆直結構,不可折彎,但由于人體病灶部位的可操作空間有限,在手術過程中,筆直的拉桿往往導致手術操作困難,不利于手術人員對人體病灶周邊器官組織進行牽引或分離、電凝等。如果使現有技術的牽引前的頭部具有側彎功能,則勢必更有利于手術過程的操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其拉桿前部既可以發生側彎,也可以回復至筆直狀態,有利于手術操作的順利進行。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包括固定手柄、活動手柄、拉桿和可張合動作的鉗夾;活動手柄與固定手柄形成可轉動連接,該活動手柄通過拉桿與鉗夾相聯動,用于開啟或閉合鉗夾;拉桿包括皮套和桿芯,鉗夾固定于皮套的前端,桿芯套裝于皮套內,該桿芯的前部具有可彈性彎折的第一彈性段,該第一彈性段的前端與鉗夾相連接,該桿芯的后端與活動手柄相聯動,該皮套通過軸向運動對桿芯的第一彈性段形成牽引,使其發生側彎。
[0005]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手柄連接有一具有軸向通道的鉗桿,所述桿芯的后端伸出皮套,并穿過該軸向通道與所述活動手柄相聯動,所述皮套的后端可軸向運動地與該鉗桿相活動連接,以通過軸向運動帶動桿芯的第一彈性段發生側彎或復位。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皮套的內部還裝有一芯套,該芯套的前部為可彈性彎折的第二彈性段,該芯套套裝于所述皮套內,且其第二彈性段的前端與所述皮套的前端相固接,該芯套的后端伸出所述皮套,并與所述鉗桿相對固定;所述桿芯套裝于芯套內,且其第一彈性段與芯套的第二彈性段相匹配,所述皮套通過軸向運動帶動芯套的第二彈性段及所述桿芯的第一彈性段發生側彎或復位。
[0007]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轉套和平動套,旋轉套具有內螺紋,平動套具有第一外螺紋,平動套可軸向運動地套裝于所述鉗桿外,所述皮套的后端與該平動套相連接固定,旋轉套可原地轉動地套裝于所述鉗桿外,且其內螺紋與平動套的第一外螺紋相螺旋配合,以通過轉動帶動平動套沿所述鉗桿軸向運動。
[0008]進一步的,還包括一具有內螺紋的固定套,所述平動套的第一外螺紋設于其后段,所述平動套的前段設有第二外螺紋;固定套套裝于所述皮套后端,并與皮套固定配合,該固定套的內螺紋與所述平動套的第二外螺紋相螺旋配合,以實現所述皮套與所述平動套的固接配合;所述鉗桿側面沿其軸向設有一條形孔,所述平動套的中段側面鎖附有一螺絲,該螺絲的里端活動配合于條形孔內,對所述平動套的軸向運動形成導向和限位。
[0009]進一步的,還包括一轉動套和一 U形卡夾,所述旋轉套的后部側面沿周向設有至少一弧形條孔,所述鉗桿的外側面對應所述平動套后側設有一環形卡槽,U形卡夾穿插于所述旋轉套的弧形條孔,且其U形卡夾的夾口與所述鉗桿的環形卡槽相卡接配合,以使所述旋轉套可相對所述鉗桿原地轉動;轉動套固定套裝于所述旋轉套外,對U形卡夾進行限位。
[0010]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手柄的后端設有一安裝槽,且該安裝槽的里端與所述鉗桿的軸向通道相連通,所述活動手柄的前端部容納于該安裝槽內,并采用固定銷與所述固定手柄形成可轉動連接;所述桿芯的后端依次穿過所述鉗桿和所述固定手柄的安裝槽,并與所述活動手柄的前端部相活動卡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芯套的后端部設有縮頸段,所述鉗桿的前端側面設有兩可徑向偏移的夾緊片,所述芯套的后端從鉗桿的前端插入其軸向通道內,且其縮頸段與所述鉗桿的兩夾緊片的里端相卡接配合;所述鉗夾包括一固定臂和兩夾爪,兩夾爪的相對內側壁分別設有夾持槽,該兩夾爪于固定臂的前部相鉸接配合,所述桿芯的前端穿過固定臂,并與兩夾爪相連接,以通過軸向運動帶動兩夾爪實現張合動作;固定臂的后端與所述皮套或所述芯套的前端相固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活動手柄的前端部設有外小內大的凹槽,該凹槽的側面設有開口 ;所述桿芯的的后端具有外大內小的變徑段,所述桿芯的后端由所述活動手柄的凹槽的側面開口伸入凹槽內,并利用其變徑段活動卡接于所述活動手柄的凹槽內。
[0013]進一步的,還包括一調節套和一定位銷,所述鉗桿的后端與所述固定手柄的前端形成可轉動連接,調節套固定套裝于所述鉗桿,用于帶動所述鉗桿轉動;定位銷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手柄的側面,且其里端伸入所述固定手柄的安裝槽內,用于定位桿芯。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0015]1、與現有技術的手術用牽引鉗相比,由于其拉桿包括皮套和桿芯,鉗夾固定于皮套的前端,桿芯套裝于皮套內,該桿芯的前部具有可彈性彎折的第一彈性段,該第一彈性段的前端與鉗夾相連接,該桿芯的后端與活動手柄相聯動,該皮套通過軸向運動對桿芯的第一彈性段形成牽引,使其發生側彎,使得本發明只需通過驅使皮套軸向運動,使其對桿芯的第一彈性段產生一個拉力而驅使桿芯的第一彈性段發生側彎,因而,本發明的鉗頭位置還具有側彎功能,有利于手術操作的順利進行,從中大大提高手術的效率;
[0016]2、為了實現側彎操作,本發明優選采用設置上述鉗桿、旋轉套和平動套等結構,使得本發明只需通過轉動旋轉套,即可化轉動為平動,帶動平動套沿鉗桿軸向運動,從而帶動皮套軸向運動,進而實現上述側彎功能,因而,本發明為實現其目的所采用的構造還具有操作方便、省力、結構簡單等特點。
[0017]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一種手術用牽引鉗不局限于實施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8]圖1是本發明的分解示意圖;
[0019]圖2是本發明的皮套(含芯套)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0020]圖3是本發明的芯套的結構示意圖一(芯套側彎前);
[0021]圖4是本發明的芯套的結構示意圖一(芯套側彎后);
[0022]圖5是本發明的平動套的組裝示意圖;
[0023]圖6是本發明的旋轉套的組裝示意圖;
[0024]圖7是本發明的轉動套的組裝示意圖;
[0025]圖8是本發明的拉桿的組裝示意圖;
[0026]圖9是本發明的活動手柄與桿芯的配合示意圖一;
[0027]圖10是本發明的活動手柄與桿芯的配合示意圖二 ;
[0028]圖11是本發明的立體構造示意圖一(拉桿側彎前);
[0029]圖12是本發明的立體構造示意圖二 (拉桿側彎后);
[0030]圖13是本發明的立體構造示意圖三(拉桿側彎及旋轉角度后);
[0031]圖14是本發明的鉗夾的放大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請參見圖1-圖1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包括固定手柄1、活動手柄2、拉桿3和可張合動作的鉗夾4 ;活動手柄2與固定手柄I形成可轉動連接,該活動手柄2通過拉桿3與鉗夾4相聯動,用于開啟或閉合鉗夾4。這里,活動手柄2和固定手柄I的尾部分別設有一用于方便操作的閉合孔,類似剪刀的手柄結構。拉桿3包括皮套32(為柔性材質)和桿芯31,鉗夾4固定于皮套32的前端,桿芯31套裝于皮套32內,該桿芯31的前部具有可彈性彎折的第一彈性段311 (具體該第一彈性段311可以采用簧片來實現),該第一彈性段311的前端與鉗夾4相連接;桿芯31的后端與活動手柄2相聯動;該皮套32通過軸向運動對桿芯的第一彈性段311形成牽引,使其發生側彎。
[0033]作為一種優選,本發明采用在固定手柄I的前端連接一具有軸向通道的鉗桿5,桿芯31的后端伸出皮套32,并穿過該軸向通道與活動手柄2相聯動,皮套32的后端可軸向運動地與該鉗桿5相活動連接,以通過軸向運動帶動桿芯31的第一彈性段311發生側彎或復位。
[0034]具體,如圖2-圖4所示,上述皮套32的內部還裝有一芯套33,該芯套33為金屬材質,該芯套33的前部為可彈性彎折的第二彈性段332,具體可以在芯套33的前部側面的相應位置開設一個讓位缺口 333,用于實現其第二彈性段332。該芯套33套裝于皮套32內,且其第二彈性段332的前端與皮套32的前端相固接,該芯套33的后端伸出皮套32,并與鉗桿5相對固定,具體是,芯套33的后端部設有縮頸段331,鉗桿5的前端側面設有兩可徑向偏移的夾緊片52,芯套33的后端從鉗桿5的前端插入其軸向通道內,且其縮頸段331被鉗桿5的兩夾緊片52夾持固定。上述桿芯31具體是套裝于芯套33內,且其第一彈性段311與芯套33的第二彈性段332相匹配(即兩者的長度和彎折程度相適配),上述皮套32正是通過軸向運動帶動芯套33的第二彈性段332發射側彎或復位,進而帶動桿芯31的第一彈性段311發生側彎或復位。這里,芯套33的設置有利于幾個相關構件的裝配組合。
[0035]作為一種優選,本發明還包括一個旋轉套7和一個平動套6,旋轉套7具有內螺紋,平動套6具體呈兩端大、中間小的結構,該平動套6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紋,平動套6可軸向運動地套裝于鉗桿5外,上述皮套32的后端與該平動套6相連接固定,旋轉套7可原地轉動地套裝于鉗桿5外(這里,原地轉動是指旋轉套7套裝于上述鉗桿5后,只可周向運動,不可軸向運動),且其內螺紋與平動套6的第一外螺紋相螺旋配合,以通過轉動帶動平動套6沿鉗桿5軸向運動。
[0036]作為一種優選,上述鉗桿5的中段側面沿其軸向設有一個條形孔51,上述的平動套6側面鎖附有一螺絲61,且該螺絲61的里端活動配合于條形孔51內,用于對平動套6的軸向運動形成導向和限位。
[0037]作為一種優選,本發明還包括一個具有內螺紋的固定套10,上述平動套6的第一外螺紋設于其后段,上述平動套6的前段(亦即平動套6的另一端,該平動套6的另一端的徑向尺寸小于其一端的徑向尺寸)設有第二外螺紋;固定套10套裝于皮套32后端,并與皮套32相對固定,具體是皮套32的后端位置設有一環形凸臺321,固定套10包裹該環形凸臺321,并對該環形凸臺321形成單向限位,即環形凸臺321只可從固定套10的后端開口退出固定套10,而不可從固定套10的前端開口退出固定套10 ;除此,為實現固定套10與皮套32的相對固定還可以采用其它實施方式,例如采用螺紋連接、卡接、一體相接等方式。該固定套10的內螺紋與平動套6的第二外螺紋相螺旋配合,以實現皮套32與平動套6的固接配合。
[0038]作為一種優選,為實現上述旋轉套7原地轉動的功能,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還包括一個轉動套73和一個U形卡夾72,上述旋轉套7的后部側面沿周向設有兩個呈軸對稱的弧形條孔71,上述鉗桿5的后端外側面對應平動套6的后側設有一個環形卡槽53 (如圖5所示),U形卡夾72穿插于旋轉套7的弧形條孔71,且其U形卡夾72的夾口與鉗桿5的環形卡槽53相活動卡接,以使旋轉套7可相對鉗桿5原地轉動;轉動套73固定套10裝于旋轉套7外,用于對U形卡夾72進行限位,防止U形卡夾72從旋轉套7的弧形條孔71掉出。這里,轉動套73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對旋轉套7和平動套6進行包裹,使整體更加美觀。
[0039]作為一種優選,上述固定手柄`I的后端設有一個安裝槽(圖中未體現),且該安裝槽的里端與鉗桿5的軸向通道相連通,上述活動手柄2的前端部容納于該安裝槽內,并采用固定銷與固定手柄I形成可轉動連接。上述桿芯31的后端依次穿過鉗桿5和固定手柄I的安裝槽,并與活動手柄2的前端部相活動卡接,具體如圖9、圖10所示,活動手柄2的前端部設有外小內大的凹槽21,該凹槽21的側面設有開口 22,具體,該凹槽21的內部由內向外分設為圓弧形段(用于容納桿芯31的后端部)和直段(用于限位桿芯31的后端,防止桿芯31從凹槽21的槽口移出),對應的,其側面開口 22也具有圓弧形結構;桿芯31的后端具有呈外大內小的變徑段,該桿芯31的后端由活動手柄2的凹槽的側面開口伸入凹槽內,并利用其變徑段活動卡接于活動手柄的凹槽21內。如此,當活動手柄2相對固定手柄I轉動時,桿芯31可以受活動手柄2推擠或拉動而實現軸向運動。
[0040]如圖14所示,上述鉗夾4具體包括一個固定臂42和兩個夾爪41,兩個夾爪41分別呈片狀結構,且其相對內側分別開設有相互配合的夾持槽43,且該夾持槽43的末端分別呈開口狀;該兩夾爪41于固定臂42的前部相鉸接配合(具體是固定臂42的前部沿軸向設有一 U形槽,兩夾爪41的后段于該U形槽內鉸接成類似X形結構),上述桿芯31的前端穿過固定臂42,并于固定臂42的U形槽內與兩夾爪41的后端相連接,以通過軸向運動帶動兩夾爪41實現張合動作;固定臂42的后端與皮套32或芯套33的前端相固接,具體是,固定臂42的后端設有外螺紋,芯套33的前端設有內螺紋,固定臂42通過其外螺紋螺紋連接于芯套33的前端,以此使鉗夾4固定于皮套32的前端。
[0041]作為一種優選,本發明還包括一個調節套8,上述鉗桿5的后端與固定手柄I的前端形成可轉動連接(具體可以采用鉚接的方式),調節套8固定套10裝于該鉗桿5,用于帶動鉗桿5實現360°轉動。
[0042]作為一種優選,本發明還包括一個定位銷9,該定位銷9螺紋連接于固定手柄I的側面,且其里端伸入固定手柄I的安裝槽內,用于通過旋動來控制其里端伸入安裝槽內部的程度,從而用于定位桿芯31,即當定位銷9的里端于安裝槽內觸及桿芯31時,可以限制桿芯31軸向運動,從而使鉗夾4保持張開或閉合的狀態。
[0043]本發明的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如圖5-圖10所示,裝配時,可以先將平動套6套裝于鉗桿5,并將螺絲61鎖附于平動套6,使平動套6可在鉗桿5的條形孔51的導向下沿軸向運動;接著安裝旋轉套7、轉動套73和固定套10,使皮套32與平動套6連接固定;最后,將活動手柄2采用固定銷11(該固定銷11可以是一體式結構,也可以由兩個呈螺紋連接的部件連接而成)連接于固定手柄1,使桿芯31依次穿過皮套32內的芯套33和鉗桿5,使芯套33的后端插入鉗桿5的軸向通道內,且其縮頸段331被鉗桿的兩夾緊片52夾持固定,使固定臂42與芯套33的前端螺紋連接,使桿芯31后端與活動手柄2的前端相活動卡接。該牽引鉗裝配完畢的整體狀態如圖11所示。
[0044]本發明的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可以作為腔鏡的血管牽引鉗使用。除此,還可以應用于其它手術中。使用時,只需單手操作固定手柄I和活動手柄2,改變活動手柄2與固定手柄I之間的夾角大小,即可利用活動手柄2拉動或推擠桿芯31,使桿芯31軸向運動而打開或閉合鉗夾4的兩夾爪41。在側彎之前,其整個拉桿3呈筆直結構,如圖11所示。當需要啟動側彎功能時,只需轉動轉動套73,使轉動套73帶動旋轉套7轉動而帶動平動套6沿鉗桿5的后端方向做小位移的軸向運動,從而使皮套32也向后進行小位移運動;此時,由于皮套32的前端與芯套33的前端相固定,且芯套33后端與鉗桿5的前端相固定,因而當皮套32向后發生小位移運動時,會對芯`套33的前端進行拉扯,使芯套33的第二彈性段332發生彈性側彎,從而使桿芯31的第一彈性段311也跟著發生彈性側彎,如圖12所述,從中使本發明的牽引鉗實現側彎功能。當需要取消側彎功能時,只需沿反方向轉動轉動套73,使旋轉套7帶動平動套6沿鉗桿5的前端方向做小位移的軸向運動,從而取消對芯套33前端的拉扯力,使芯套33的第二彈性段332在本身的回復力作用下發生彈性復位,從而使桿芯31的第一彈性段311也跟著彈性復位,使整個拉桿3又回復至筆直狀態。
[0045]本發明的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其拉桿3可以實現360°轉動,具體操作是:轉動調節套8,使該調節套8帶動鉗桿5轉動,從而帶動拉桿3轉動,如圖13所示,拉桿3轉動后,其鉗夾4的作業方向可以得到調節,從中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0046]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一種手術用牽引鉗,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手術用牽引鉗,包括固定手柄、活動手柄、拉桿和可張合動作的鉗夾;活動手柄與固定手柄形成可轉動連接,該活動手柄通過拉桿與鉗夾相聯動,用于開啟或閉合鉗夾;其特征在于:拉桿包括皮套和桿芯,鉗夾固定于皮套的前端,桿芯套裝于皮套內,該桿芯的前部具有可彈性彎折的第一彈性段,該第一彈性段的前端與鉗夾相連接,該桿芯的后端與活動手柄相聯動,該皮套通過軸向運動對桿芯的第一彈性段形成牽引,使其發生側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連接有一具有軸向通道的鉗桿,所述桿芯的后端伸出皮套,并穿過該軸向通道與所述活動手柄相聯動,所述皮套的后端可軸向運動地與該鉗桿相活動連接,以通過軸向運動帶動桿芯的第一彈性段發生側彎或復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套的內部還裝有一芯套,該芯套的前部為可彈性彎折的第二彈性段,該芯套套裝于所述皮套內,且其第二彈性段的前端與所述皮套的前端相固接,該芯套的后端伸出所述皮套,并與所述鉗桿相對固定;所述桿芯套裝于芯套內,且其第一彈性段與芯套的第二彈性段相匹配,所述皮套通過軸向運動帶動芯套的第二彈性段及所述桿芯的第一彈性段發生側彎或復位。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轉套和平動套,旋轉套具有內螺紋,平動套具有第一外螺紋,平動套可軸向運動地套裝于所述鉗桿外,所述皮套的后端與該平動套相連接固定,旋轉套可原地轉動地套裝于所述鉗桿外,且其內螺紋與平動套的第一外螺紋相螺旋配合,以通過轉動帶動平動套沿所述鉗桿軸向運動。
5.根據權利 要求4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具有內螺紋的固定套,所述平動套的第一外螺紋設于其后段,所述平動套的前段設有第二外螺紋;固定套套裝于所述皮套后端,并與皮套固定配合,該固定套的內螺紋與所述平動套的第二外螺紋相螺旋配合,以實現所述皮套與所述平動套的固接配合;所述鉗桿側面沿其軸向設有一條形孔,所述平動套的中段側面鎖附有一螺絲,該螺絲的里端活動配合于條形孔內,對所述平動套的軸向運動形成導向和限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轉動套和一U形卡夾,所述旋轉套的后部側面沿周向設有至少一弧形條孔,所述鉗桿的外側面對應所述平動套后側設有一環形卡槽,U形卡夾穿插于所述旋轉套的弧形條孔,且其U形卡夾的夾口與所述鉗桿的環形卡槽相卡接配合,以使所述旋轉套可相對所述鉗桿原地轉動;轉動套固定套裝于所述旋轉套外,對U形卡夾進行限位。
7.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的后端設有一安裝槽,且該安裝槽的里端與所述鉗桿的軸向通道相連通,所述活動手柄的前端部容納于該安裝槽內,并采用固定銷與所述固定手柄形成可轉動連接;所述桿芯的后端依次穿過所述鉗桿和所述固定手柄的安裝槽,并與所述活動手柄的前端部相活動卡接。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套的后端部設有縮頸段,所述鉗桿的前端側面設有兩可徑向偏移的夾緊片,所述芯套的后端從鉗桿的前端插入其軸向通道內,且其縮頸段與所述鉗桿的兩夾緊片的里端相卡接配合;所述鉗夾包括一固定臂和兩夾爪,兩夾爪的相對內側壁分別設有夾持槽,該兩夾爪于固定臂的前部相鉸接配合,所述桿芯的前端穿過固定臂,并與兩夾爪相連接,以通過軸向運動帶動兩夾爪實現張合動作;固定臂的后端與所述皮套或所述芯套的前端相固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手柄的前端部設有外小內大的凹槽,該凹槽的側面設有開口 ;所述桿芯的的后端具有外大內小的變徑段,所述桿芯的后端由所述活動手柄的凹槽的側面開口伸入凹槽內,并利用其變徑段活動卡接于所述活動手柄的凹槽內。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術用牽引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調節套和一定位銷,所述鉗桿的后端與所述固定手柄的前端形成可轉動連接,調節套固定套裝于所述鉗桿,用于帶動所述鉗桿轉動;定位銷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手柄的側面,且其里端伸入所述固定手柄的安裝槽內,用于定`位桿芯。
【文檔編號】A61B17/29GK103505265SQ201310507825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4日
【發明者】姜杰, 于修義, 耿國軍 申請人: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