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縱隔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縱隔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蟛蜞菊16份、實葫蘆15份、藤梨根15份、大榆蘑10份、大羽蘚8份、繡線菊12份、禾葉毛蘭12份、浮尸草6份、毛水蘇10份、雞肫草14份、六曲10份、掌羽鳳尾蕨11份、草鞋青14份、翅莖蜂斗草8份、臭李子11份、穿耳菝葜12份、刺梨子12份、駱駝蓬10份、蛤蔞8份、禿瘡花14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慢性縱隔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慢性縱隔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縱隔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慢性縱隔炎又稱特發性縱隔纖維化,病因較復雜。慢性縱隔炎可導致上腔靜脈梗阻,患者出現一系列上腔靜脈梗阻癥狀體征。已知結核、組織胞質菌病、放線菌、結節病、梅毒、外傷后縱隔出血以及藥物中毒等,均可引起縱隔纖維化。亦可能與自身免疫有關。部分患者的病因不明。早期通常無癥狀,但可逐漸出現縱隔器官粘連或受壓的癥狀,主要為上腔靜脈梗阻綜合征,出現靜脈壓增高、頭面部、頸部及上肢水腫、頸靜脈充盈,胸壁上側支循環靜脈擴張。
[0003]對于慢性縱隔炎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0004]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膨蜞菊【來源】菊科膨蜞菊屬植物膨蜞菊Wedelia chinensis Merr.,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涼血平肝。用于預防麻疹,感冒發熱,白喉,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咯血,高血壓;外用治疔瘡癤腫。
[0005]實葫蘆【來源】葫蘆科括樓屬植物喜馬拉雅瓜萎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B.Clarke,以根入藥。秋冬葉枯萎時挖根,洗凈切片曬干。【功能主治】祛瘀,解毒。用于跌打損傷,瘡市腫毒,辜丸炎。
[0006]藤梨根【來源】本品為彌猴桃科植物彌猴桃的根。【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利尿止血。用于風濕骨痛,以及 黃疸等癥。
[0007]大榆蘑【來源】為白蘑科真榆干側耳、白黃側耳、灰白側耳的子實體。夏、秋季采收子實體,除去雜質。曬干【功能主治】滋補強壯;止痢。主虛弱萎癥;痢疾,肺氣腫。
[0008]大羽蘚【來源】為羽蘚科植物大羽蘚的全草。夏、秋采收,民間一般取本品烤干備用。【功能主治】清熱;拔毒;生肌。主水火燙傷。
[0009]繡線菊【來源】薔薇科繡線菊屬植物光葉繡線菊Spiraea japonica L.f.var.fortunei (Planch.) Rehd.,以根及嫩葉入藥。全年采根,洗凈曬干;嫩葉夏季采。【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目赤腫痛,頭痛,牙痛,肺熱咳嗽;外用治創傷出血。
[0010]禾葉毛蘭【來源】蘭科毛蘭屬植物禾葉毛蘭Eria graminifolia Lindl.,以全草入藥。7~8月采集,洗凈切段曬干。【功能主治】益胃,生津。用于熱病傷津,口干煩渴,病后虛熱,胃酸缺乏。
[0011]浮尸草【來源】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多莖委陵菜Potentilla poteroides Franch.的全草。春季采集,洗凈曬干。【功能主治】補虛,斂汗,止血。用于久病體虛,陰虛盜汗,血
L-L4朋。
[0012]毛水蘇【來源】唇形科水蘇屬植物毛水蘇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exBenth.,以全草入藥。夏秋釆收,曬干。【功能主治】祛風解毒,止血。用于感冒,咽喉腫痛,吐血,衄血,崩漏,胃酸過多;外用治瘡癤腫毒。[0013]雞肫草【來源】為虎耳科梅花草屬植物雞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全草,洗凈曬干。【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水祛濕。用于久咳咯血,瘧疾,腎結石,膽石癥,白帶,跌打損傷;外用治濕熱瘡毒。
[0014]六曲【來源】為面粉、麩皮與其他藥物混合經發酵而成的加工品。【功能主治】消食,健胃。用于消化不良,食積腹脹,腹瀉 。
[0015]掌羽鳳尾蕨【來源】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掌羽鳳尾蕨Pteris dactylina Hook.,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凈,曬干。【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用于腸炎,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結炎,白帶。
[0016]草鞋青【來源】為金星蕨科植物單葉新月蕨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咽喉腫痛;痢疾;毒蛇咬傷。
[0017]翅莖蜂斗草【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翅莖蜂斗草的全草夏季采收,切碎曬干。【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鵝口瘡;跌打損傷。
[0018]臭李子【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達烏里鼠李的果實。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鮮用或微火烘干。【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下殺蟲;止咳祛痰。主瘡癰;瘰疬;疥癬;齲齒;口瘡;牙痛;腹脹便秘;咳嗽痰喘;水腫脹滿;支氣管炎;肺氣腫。
[0019]穿耳菝葜【來源】百合科穿耳菝葜Smilax perfoliata Lour.,以根狀莖入藥。【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強筋壯骨。治風濕腰痛。
[0020]刺梨子【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藥。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曬干或鮮用。【功能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斂止瀉。用于食積腹脹,痢疾,腸炎,自汗盜汗,遺精,白帶,月經過多,痔瘡出血。果:解暑,消食。治維生素C缺乏癥。
[0021]駱騎蓬【來源】蔡藜科駱騎蓬屬植物駱騎蓬Peganum harmala L.,以全草及種子入藥。夏秋采全草,種子成熟時采,曬干或鮮用。【功能主治】宣肺止咳,祛風濕,解毒。子:咳嗽氣喘。全草:外用治無名腫毒,風濕性關節炎。
[0022]蛤萎【來源】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假萎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葉或果實入藥。全株、根隨時可采;葉及果秋季采集,曬干。【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祛風利濕,消腫止痛。用于胃腸寒痛,風寒咳嗽,水腫,瘧疾,牙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0023]秀瘡花【來源】S粟科秀瘡花屬植物秀瘡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Fedde,以全草入藥。春夏采集,曬干。【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用于扁桃體炎,牙痛,淋巴結結核;外用治頭癬,體癬。
【發明內容】
[0024]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慢性縱隔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縱隔炎的目的。
[002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慢性縱隔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蟛蜞菊16份、實葫蘆15份、藤梨根15份、大榆蘑10份、大羽蘚8份、繡線菊12份、禾葉毛蘭12份、浮尸草6份、毛水蘇10份、雞肫草14份、六曲10份、掌羽鳳尾蕨11份、草鞋青14份、翅莖蜂斗草8份、臭李子11份、穿耳菝葜12份、刺梨子12份、駱駝蓬10份、蛤萎8份、禿瘡花14份。[0026]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發明人2008年7月-2011年12月間共收集132例慢性縱隔炎的門診患者,年齡20-51歲,病程1-3年。隨機分為:治療組95例,空白組37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
2.1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27]2.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28]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觀察三個月未見反復。好轉:臨床癥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0029]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
[0030]表1 兩組療效比較____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縱隔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蟛蜞菊16份、實葫蘆15份、藤梨根15份、大榆蘑10份、大羽蘚8份、繡線菊12份、禾葉毛蘭12份、浮尸草6份、毛水蘇10份、雞肫草14份、六曲10份、掌羽鳳尾蕨11份、草鞋青14份、翅莖蜂斗草8份、臭李子 11份、穿耳菝葜12份、刺梨子12份、駱駝蓬10份、蛤萎8份、禿瘡花14份。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520598SQ20131050956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劉雁 申請人:劉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