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制劑,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扇葉陰地蕨13-17、生地8-14、生石膏4-8、紅帽頂8-14、菊花13-17、木賊草1-5、囊距翠雀8-14、苦參1-5、火麻仁13-17、甘草1-5、夏菇草6-10、蒼術6-10、當歸4-8、白芷6-10、蒼耳子4-8。本發明中藥標本兼治,用益氣固表類中藥配分配合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等中藥,對于治療風疹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治后不易復發。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
[0002]【背景技術】:
風疫(rubella, German measles)是由風疫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上呼吸道輕度炎癥、發熱、全身紅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病情較輕,預后良好。目前西醫中醫對此病的治療尚無特效藥,治療周期長,易于復發是其特點。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具有止癢、清熱
解毒等功效。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扇葉陰地蕨13-17、生地8-14、生石膏4-8、紅帽頂8_14、菊花13-17、木賊草1-5、囊距翠雀8_14、苦參1-5、火麻仁13-17、甘草1-5、夏菇草6-10、蒼術6-10、當歸4-8、白芷6-10、蒼耳子4-8。
[0005]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扇葉陰地蕨15、生地12、生石膏6、紅帽頂12、菊花15、木賊草3、囊距翠雀12、苦參3、火麻仁15、甘草
3、夏菇草8、蒼術8、當歸6、白芷8、蒼耳子6。
[0006]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中藥標本兼治,用益氣固表類中藥配分配合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等中藥,對于治療風疹患者具有很好的療效,治后不易復發。
[0007]【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制劑,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g)為:扇葉陰地蕨15、生地12、生石膏6、紅帽頂12、菊花15、木賊草3、囊距翠雀12、苦參3、火麻仁15、甘草3、夏菇草8、蒼術
8、當歸6、白芷8、蒼耳子6。
[0008]稱取以上原料組分,按照丸劑的常規制法制成丸劑,每天3次,每次4_8g。
[0009]為證明本發明具有很好的療效,列舉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孫某,女,28歲,主訴:患風疹3個月,后背長滿紅色斑丘疹,奇癢難耐,還伴有發熱等癥狀。給予本發明中藥,7天后治愈,隨訪無復發。
[0010]病例二:
錢某,女,36歲,主訴:患風疹半年,雙上肢、腿部、和胸前均有紅色斑疹,患處瘙癢,還伴有淋巴結腫脹等癥狀。給予本發明中藥,2天后,淋巴結腫脹好轉,繼續服用一周,患者治愈。
[0011]病例三:
萬某,男,42歲 。主訴:患上風疹8個月,全身均布滿散在性紅色斑疹,患處奇癢,上呼吸道有輕微炎癥。給予本發明中藥治療,12天后,患者治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扇葉陰地蕨13-17、生地8-14、生石膏4-8、紅帽頂8_14、菊花13-17、木賊草1-5、囊距翠雀8_14、苦參1-5、火麻仁13-17、甘草1-5、夏菇草6-10、蒼術6-10、當歸4-8、白芷6-10、蒼耳子4-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疹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扇 葉陰地蕨15、生地12、生石膏6、紅帽頂12、菊花15、木賊草3、囊距翠雀12、苦參3、火麻仁15、甘草3、夏菇草8、蒼術8、當歸6、白芷8、蒼耳子6。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3599241SQ201310580135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孫泮武 申請人:太和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