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治療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是以中藥為原料,經過煎熬,滅菌,封裝等步驟制造而成。本發明著重于清肺胃,泄內熱,同時兼顧助中氣,養肺胃;而且還溫腎陽,清心火,固澀生津止渴,溫下清上治療小兒夏季熱的效果非常好,而且無任何副作用。
【專利說明】治療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治療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夏季熱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疾病。臨床以入夏長期發熱、口渴多飲、多尿、汗閉為特征。因本病有嚴格的季節性,發病于夏季,故名夏季熱。西醫學稱暑熱癥。
[0003]本病主要發生于我國南方,如東南、中南及西南等氣候炎熱地區。發病多見于5歲以下小兒。發病時間多集中于6、7、8三個月,與氣候有密切關系,氣溫愈高,發病尤多,但在秋涼以后,癥狀多能自行消退。有的病兒可連續數年發病,而隨著年齡增大,其發病癥狀可逐年減輕,病程亦較短。本病若無其他合并癥,預后多屬良好。
[0004]發病原因主要與小兒體質因素有關。有因小兒先天稟賦不足,如早產兒、未成熟兒,腎氣不足者;有因后天脾胃不足,發育營養較差,脾胃虛弱者;有因病后體虛,氣陰不足者,人夏后不能耐受暑熱氣候的熏蒸,易患本病。暑性炎熱,易耗傷津液。小兒冒受暑氣,蘊于肺胃,灼傷肺胃之津,津虧內熱熾盛,故發熱、口渴多飲;又暑易傷氣,氣虛下陷,氣不化水,則水液下趨膀胱,而出現尿多清長;又肺津為暑熱所傷,肺主清肅,外合皮毛腠理,司開合,津氣兩虧,、水源不足,水液無以敷布,則腠理閉塞,故見少汗或汗閉;汗與小便,都屬陰津,異物而同源,所以汗閉則尿多,尿多則津傷,津傷則必飲水自救,因而形成汗閉、口渴多飲、多尿的證候。根據暑易傷津、耗氣、夾濕等特點,以及小兒體稟有肺胃陰虧或脾腎陽虛等因素,因此在疾病的發生與發展中,其病機與轉歸各有不同。疾病初起,暑熱多傷津傷氣,而易出現肺胃氣陰兩 傷證;疾病遷延,或素體脾腎虛弱,外為暑氣熏蒸,內則真陽不足,則易出現熱淫于上,陽虛于下的“上盛下虛”證。
[0005]本病雖發生于夏季,但無一般暑邪致病而人營人血,內陷心肝的傳變規律。本病為“暑氣熏蒸”而致,多無急性變化,至秋涼后有向愈之機,但纏綿日久者,也會影響小兒身體素質。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按照中醫藥理論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
[0007]本發明治療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8]第一步:按重量份取原料藥川大黃30份,樸硝30份,陳皮6份,牡丹皮6份,連翹10份,厚樸10份,砂仁6份,桅子15份,地骨皮10份,半夏10份,烏梅10份和黃芩10份備用;
[0009]第二步:將上述原料藥混合后,加水浸泡,加水量為藥物總重量的10倍,浸泡時間為I小時;
[0010]第三步:浸泡I小時后先加熱至71~80度煎煮20分鐘,再加溫至95~100度煎煮30分鐘,然后降溫至60~70度煎煮40分鐘后過濾取濾液;[0011 ] 第四步:將上述濾液裝入玻璃罐加蓋預封裝,然后送入排氣箱,保持16~20分鐘,使玻璃罐溫度達到70度,然后封裝。
[0012]第五步:密封后進行殺菌,使殺菌溫度達到100度,殺菌時間35-40秒,殺菌后冷卻至37度以下即可。
[0013]本發明著重于清肺胃,泄內熱,同時兼顧助中氣,養肺胃;而且還溫腎陽,清心火,固澀生津止渴,溫下清上治療小兒夏季熱的效果非常好,而且無任何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一種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5]第一步:按重量份取原料藥川大黃30g,樸硝30g,陳皮6g,牡丹皮6g,連翹10g,厚樸IOg,砂仁6g,桅子15g,地骨皮IOg,半夏IOg,烏梅IOg和黃岑IOg備用;
[0016]第二步:將上述原料藥混合后,加水浸泡,加水量為藥物總重量的10倍,浸泡時間為I小時;
[0017]第三步:浸泡I小時后先加熱至71~80度煎煮20分鐘,再加溫至95~100度煎煮30分鐘,然后降溫至60~70度煎煮40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0018]第四步:將上述濾液裝入玻璃罐加蓋預封裝,然后送入排氣箱,保持16~20分鐘,使玻璃罐溫度達到70度,然后封裝。
[0019]第五步:密封后進行殺菌,使殺菌溫度達到100度,殺菌時間35-40秒,殺菌后冷卻至37度以下即可。
[0020]診斷依據:
[0021]多見于2~5歲之體弱兒童。夏季發病,發病率隨氣溫升高而增加。多見于我國南方地區。入夏以后,長期發熱,伴有門渴多飲,多尿,無汗或少汗。隨氣溫降低或在陰涼環境下能自行緩解。體格檢查及實驗字檢查常無明顯異常。
[0022]證候分類:
[0023]暑傷肺胃:發熱,口渴,多尿,無汗或少汗,煩躁不安,口唇干紅。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數。
[0024]上盛下虛:發熱,口渴多飲,多尿次頻,汗閉,精神萎靡,虛煩不安,面色淡白,下肢欠溫,胃納減退,或大便稀薄。舌質淡,苔簿,脈細數。
[0025]臨床試驗:
[0026]根據上述診斷依據選取100例患兒,年齡2~5歲,口服實施例制得的藥液10~20mg,每日3~4次,飯前15~30分鐘服用,7天為一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然后進行臨床觀察。
[0027]療效評定標準如下:
[0028]1.治愈:體溫正常,口渴,多尿等癥狀消失。
[0029]2.好轉:發熱減輕,口渴,多尿等癥狀改善。
[0030]3.未愈:癥狀無變化。
[0031]服藥期間臨床療效觀察分析結果如下:
[0032]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夏季熱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按重量份取原料藥川大黃30份,樸硝30份,陳皮6份,牡丹皮6份,連翹10份,厚樸10份,砂仁6份,桅子15份,地骨皮10份,半夏10份,烏梅10份和黃芩10份備用;第二步:將上述原料藥混合后,加水浸泡,加水量為藥物總重量的10倍,浸泡時間為I小時; 第三步:浸泡I小時后先加熱至71~80度煎煮20分鐘,再加溫至95~100度煎煮30分鐘,然后降溫至60~70度煎煮40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第四步:將上述濾液裝入玻璃罐加蓋預封裝,然后送入排氣箱,保持16~20分鐘,使玻璃罐溫度達到70度,然后封裝。 第五步:密封后進行殺菌,使殺菌溫度達到100度,殺菌時間35-40秒,殺菌后冷卻至37度以下即可。
【文檔編號】A61K36/9064GK103585554SQ201310595328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武漢鴻信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