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腰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71583閱讀:295來源:國知局
腰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腰帶,包括第一帶子、第二帶子、輔助勒緊部,所述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一端設有尼龍粘扣,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的另一端與輔助勒緊部連接,所述輔助勒緊部上設有調整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間距的勒緊繩,所述勒緊繩的末端設有手把,所述輔助勒緊部上設有第一輔材和第二輔材,所述第一輔材和第二輔材之間通過勒緊繩連接,所述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上設有結合突起點,所述第一輔材與第一帶子上的結合突起點扣合,所述第二輔材與第二帶子上的結合突起點扣合,所述第一輔材和第二輔材上設有可旋轉的滾輪,所述滾輪外圍與勒緊繩連接。采用本發明腰帶,實現了前方及后方均可進行勒緊,實現了勒緊效果,方便使用。
【專利說明】腰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腰帶,特別涉及一種關于有效的實現勒緊效果的腰帶。
【背景技術】
[0002]普通腰帶是在一定寬度的帶子兩端縫上扣帶或尼龍搭扣(Vrlcix) tape)方式形成,以此裹住腰部周圍。但是由于以往的腰帶均是利用扣帶或兩端的尼龍搭扣只能在前方(即腹部,不是后背部)實現勒緊效果,對腰椎病患者等患有脊椎疾病的使用者來說,卻存在諸多使用上的不便。腰椎病患者等患有脊椎疾病的使用者,為了支撐腰部,須將腰帶的連接部位轉到后腰部再進行勒緊,所以產生了使用不方便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腰帶,目的在于提供在前方和后方均可進行勒緊、實現有效的勒緊效果。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腰帶,包括第一帶子、第二帶子、輔助勒緊部,所述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一端設有尼龍粘扣,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的另一端與輔助勒緊部連接,所述輔助勒緊部上設有調整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間距的勒緊繩,所述勒緊繩的末端設有手把,所述輔助勒緊部上設有第一輔材和第二輔材,所述第一輔材和第二輔材之間通過勒緊繩連接,所述第一帶子和第二帶子上設有結合突起點,所述第一輔材與第一帶子上的結合突起點扣合,所述第二輔材與第二帶子上的結合突起點扣合,所述第一輔材和第二輔材上設有可旋轉的滾輪,所述滾輪外圍與勒緊繩連接。
[0005]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帶子上設有周圍部和結合部,所述周圍部中央部分設有輔助尼龍粘扣,所述輔助尼龍粘扣與輔助勒緊部的手把連接,所述第一帶子的內側設有尼龍粘扣,所述結合部上設有結合突起點,所述結合突起點與輔助勒緊部的第一輔材以扣合方式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帶子上設有周圍部和結合部,所述周圍部中央部分設有輔助尼龍粘扣,所述輔助尼龍粘扣與輔助勒緊部的手把連接,周圍部(132)的另一端設有主尼龍粘扣,所述主尼龍粘扣與第一帶子內側的尼龍粘扣連接,所述結合部上設有結合突起點,所述結合突起點與輔助勒緊部的第二輔材以扣合方式連接。
[0007]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輔材與第一帶子上的結合部連接,所述第一輔材包括第一蓋板、結合孔、滾輪、滾輪軸,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一輔材的最外層結合,所述結合孔與結合部上的結合突起點相吻合,所述 滾輪軸為第一輔材上與輔材面垂直方向形成的突起軸,滾輪軸上安裝有可旋轉滾輪。
[0008]作為優選,所述第二輔材與第二帶子上的結合部連接,所述第二輔材包括第二蓋板、結合孔、滾輪、滾輪軸,所述第二蓋板與第二輔材的最外層結合,所述結合孔與結合部上的結合突起點相吻合,所述滾輪軸為第二輔材上與輔材面垂直方向形成的突起軸,所述滾輪軸與第一輔材上的滾輪軸少一個,所述滾輪軸上安裝有可旋轉滾輪。[0009]作為優選,所述勒緊繩與第一輔材和第二輔材連接,所述勒緊繩的兩端部與手把連接,手把內側面設有尼龍粘扣材質的結合部。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采用本發明腰帶,實現了前方及后方均可進行勒緊,實現了勒緊效果,方便使用。【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一種腰帶的示意斜視圖。
[0014]圖2是將圖1所示腰帶的輔助勒緊部從第一帶子及第二帶子上分離出來時的平面圖。
[0015]圖3是輔助勒緊部內部結構平面示意圖。
[0016]圖中,100-腰帶,110-第一帶子,112-周圍部,114-輔助尼龍粘扣,118-結合部,122-結合突起點,130-第二帶子,132-周圍部,134-輔助尼龍粘扣,136-主尼龍粘扣,138-結合部,142-結合突起點,150-輔助勒緊部,152-第一輔材,153-第一蓋板,154-結合孔,156-滾輪,158-滾輪軸,162-第二輔材,163-第二蓋板,164-結合孔,166-滾輪,168-滾輪軸,170-勒緊繩,172-兩端部,180-手把,182-結合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腰帶,包括第一帶子110、第二帶子130、輔助勒緊部150,所述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端設有尼龍粘扣(114,134,136),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的另一端與輔助勒緊部150連接,起到勒緊使用者后腰部的作用,所述輔助勒緊部150上設有調整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間距的勒緊繩170,所述勒緊繩170的末端設有手把180,所述輔助勒緊部上設有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所述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之間通過勒緊繩170連接,所述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上設有結合突起點(122,142),所述第一輔材152與第一帶子110上的結合突起點122扣合,所述第二輔材162與第二帶子130上的結合突起點142扣合,所述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上設有可旋轉的滾輪(156,166),所述滾輪(156,166)外圍與勒緊繩連接。
[0018]所述第一帶子110上設有周圍部122和結合部118,所述周圍部122是與結合部118相比寬度相對小的部分,所述周圍部122中央部分設有輔助尼龍粘扣114,所述輔助尼龍粘扣114與輔助勒緊部150的手把180連接,所述第一帶子110的內側設有尼龍粘扣,所述結合部118上設有結合突起點122,所述結合突起點122與輔助勒緊部150的第一輔材152以扣合方式連接。 [0019]所述第二帶子130上設有周圍部132和結合部138,所述周圍部132是與結合部138相比寬度相對小的部分,所述周圍部132中央部分設有輔助尼龍粘扣134,所述輔助尼龍粘扣134與輔助勒緊部150的手把180連接,周圍部132的另一端設有主尼龍粘扣136,所述主尼龍粘扣136與第一帶子110內側的尼龍粘扣連接,所述結合部138上設有結合突起點142,所述結合突起點142與輔助勒緊部150的第二輔材162以扣合方式連接。
[0020]所述第一輔材152與第一帶子上110的結合部118連接,所述第一輔材152包括第一蓋板153、結合孔154、滾輪156、滾輪軸158,所述第一蓋板153與第一輔材152的最外層結合,所述結合孔154與結合部118上的結合突起點122相吻合,所述滾輪軸158為第一輔材152上與輔材面垂直方向形成的突起軸,滾輪軸158上安裝有可旋轉滾輪156。
[0021]所述第二輔材162與第二帶子130上的結合部138連接,所述第二輔材162包括第二蓋板163、結合孔164、滾輪166、滾輪軸168,所述第二蓋板163與第二輔材162的最外層結合,所述結合孔164與結合部138上的結合突起點相吻合,所述滾輪軸168為第二輔材162上與輔材面垂直方向形成的突起軸,所述滾輪軸168與第一輔材上的滾輪軸158少一個,所述滾輪軸上安裝有可旋轉滾輪166。
[0022]所述勒緊繩170與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連接,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則通過勒緊繩170相互連接,而勒緊繩170的兩端部172則分別與手把180相連,手把180與勒緊繩170的兩端部172結合,通過其左右移動,可調整第一輔材152及第二輔材162之間的間距,即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的間距,本實施案例中的腰帶100,如將手把180往右側拽拉,則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的間距即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之間間距會隨之變小。反之,如將第一輔材152及第二輔材162各向相反方向抻拉,則第一輔材152及第二輔材162的間距,即第一帶子110及第二帶子130之間的間距會隨之擴大,手把180也會隨之被拉到左側。
[0023]腰帶未佩戴之前處于如圖1所示狀態,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之間保持著一段距離。同時,手把180會最大程度靠近第二輔材162,此狀態也相當于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保持最大間距時的狀態。使用者將處在圖1狀態的腰帶,圍繞腰部進行佩戴,此時輔助勒緊部150須位于使用者后腰部位。位于第一帶子110內側的尼龍粘扣會與第二帶子130的主尼龍粘扣136相結合。此種利用主尼龍粘扣136勒緊使用者腹部狀態,并非是確切的勒緊狀態而僅僅是屬于還處于稍微松弛的第I階段勒緊狀態,利用尼龍粘扣進行第I階段勒緊動作后,使用者抓住位于后腰部的輔助勒緊部150的手把180,往遠離于第二輔材162的方向拽拉手把180。由此,勒緊繩170會被抻拉,則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之間的間距即第一帶子110及第二帶子130之間的間距就會變小,如此,通過將手把180往側面方向拽拉而實現調整第一輔材152及第二輔材162間距的方式來勒緊使用者后腰部的動作,則相當于達到真正勒緊狀態意義的第2階段勒緊動作,通過拽拉手把180,勒緊輔助勒緊部150后,將手把180粘附在第一帶子110周圍部的輔助尼龍粘扣114或第二帶子130周圍部的輔助尼龍粘扣134上進行固定。另外,想要解開腰帶時,即可將手把180從輔助尼龍粘扣(114,134)上分離,讓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間距拉開后,再分離主尼龍粘扣136來實現。
[0024]以上所述的本發明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腰帶,包括第一帶子(110)、第二帶子(130)、輔助勒緊部(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 一端設有尼龍粘扣(114,134,136),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的另一端與輔助勒緊部(150)連接,所述輔助勒緊部(150)上設有調整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間距的勒緊繩(170),所述勒緊繩(170)的末端設有手把(180),所述輔助勒緊部上設有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所述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之間通過勒緊繩(170)連接,所述第一帶子(110)和第二帶子(130)上設有結合突起點(122,142),所述第一輔材(152)與第一帶子(110)上的結合突起點(122)扣合,所述第二輔材(162)與第二帶子(130)上的結合突起點(142)扣合,所述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上設有可旋轉的滾輪(156,166),所述滾輪(156,166)外圍與勒緊繩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帶子(110)上設有周圍部(122)和結合部(118),所述周圍部(122)中央部分設有輔助尼龍粘扣(114),所述輔助尼龍粘扣(114)與輔助勒緊部(150)的手把(180)連接,所述第一帶子(110)的內側設有尼龍粘扣,所述結合部(118)上設有結合突起點(122),所述結合突起點(122)與輔助勒緊部(150)的第一輔材(152)以扣合方式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帶子(130)上設有周圍部(132)和結合部(138),所述周圍部(132)中央部分設有輔助尼龍粘扣(134),所述輔助尼龍粘扣(134)與輔助勒緊部(150)的手把(180)連接,周圍部(132)的另一端設有主尼龍粘扣(136),所述主尼龍粘扣(136)與第一帶子(110)內側的尼龍粘扣連接,所述結合部(138)上設有結合突起點(142),所述結合突起點(142)與輔助勒緊部(150)的第二輔材(162)以扣合方式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輔材(152)與第一帶子上(110)的結合部(118)連接,所述第一輔材(152)包括第一蓋板(153)、結合孔(154)、滾輪(156)、滾輪軸(158),所述第一蓋板(153)與第一輔材(152)的最外層結合,所述結合孔(154)與結合部(118)上的結合突起點(122)相吻合,所述滾輪軸(158)為第一輔材(152)上與輔材面垂直方向形成的突起軸,滾輪軸(158)上安裝有可旋轉滾輪(15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輔材(162)與第二帶子(130)上的結合部(138)連接,所述第二輔材(162)包括第二蓋板(163)、結合孔(164)、滾輪(166)、滾輪軸(168),所述第二蓋板(163)與第二輔材(162)的最外層結合,所述結合孔(164)與結合部(138)上的結合突起點相吻合,所述滾輪軸(168)為第二輔材(162)上與輔材面垂直方向形成的突起軸,所述滾輪軸(168)比第一輔材上的滾輪軸(158)少一個,所述滾輪軸上安裝有可旋轉滾輪(16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勒緊繩(170)與第一輔材(152)和第二輔材(162)連接,所述勒緊繩的兩端部(172)與手把(180)連接,手把(180)內側面設有尼龍粘扣材質的結合部(182)。
【文檔編號】A61F5/01GK103598941SQ201310634538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崔哲權 申請人:崔哲權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万宁市| 阿鲁科尔沁旗| 洛阳市| 甘南县| 太和县| 克拉玛依市| 太仆寺旗| 南投县| 镶黄旗| 侯马市| 巨野县| 长乐市| 夹江县| 当涂县| 彭水| 清水县| 上杭县| 修水县| 旌德县| 尤溪县| 屏南县| 天台县| 蓬安县| 宁阳县| 伊通| 安吉县| 侯马市| 驻马店市| 星子县| 海阳市| 将乐县| 新闻| 米易县| 册亨县| 县级市| 百色市| 老河口市| 沅江市| 通道|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