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目前的臨床需要。所述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包括生化參數ASIC模塊,RFID基帶芯片,接口電路,天線,外封裝殼,生化傳感電極,生化傳感涂料,被測物質半透膜和生物兼容性涂層。采用這種技術設計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具有有效,及時,連續地對人體多種生化參數進行測量的功能,避免了糖尿病人定期檢測血糖濃度的煩惱和痛苦并爭取到最佳的治療時機。
【專利說明】【【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生化參數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 片。 -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 【【背景技術】】
[000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的統計,全球目前有大約3. 6億糖尿病人,該數字 到2030年將會翻倍。中國有大約九千三百萬糖尿病患者,印度有約七千萬,美國有約 二千三百萬左右。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每年以約7%的速度遞增。每年全世界在糖尿病及 其并發癥方面的花費為4650億美元,其中美國占1200億美元,僅血糖試紙的花費在美國就 高達20億美元。目前,防止由于糖尿病導致的多種并發癥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及時、準確地 監測病人的血糖濃度。而使用廣泛的方法是直接采血鑒定法包括專業鑒定以及家庭簡易血 糖測量儀等。該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費事費時,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同時,也給糖尿病人帶 來很多痛苦和不便,特別是對于離醫院較遠,病情較重行動不便的病人,往往由于不能及時 到醫院測定糖而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0003] 在發達國家目前也有用人體植入式血糖測定技術,但也只能達到單一的血糖參數 測定目的,對于高血糖并發癥的多種生化參數諸如酮癥、酸堿平衡失調等參數不能同時進 行測定,同時,對于人體內多種生化參數的測定,也缺乏有效的監測方式和方法。以美國為 主的幾個大型醫用設備、材料生產廠商在該領域都投入了巨大的資本。Abbott Diabetes Care (雅培糖尿病護理)的Navigator系統(2008FDA已批準在美國上市),為一小型的體 外便攜式血糖監測產品。血糖探頭由皮膚外表向下深入至內部,測定皮下組織間液體中與 血液中的血糖達到化學平衡的對應的血糖濃度。系統只能維持短時間的血糖監測(最多三 天),并且使用不是非常方便。De XCom(戴思康,一家公司)的全植入式血糖自動監測系統 由于需要外部電源驅動,其整體物理邊界類似于一個AA電池的大小,植入過程相當復雜。 系統的大尺寸也導致了手術帶來的各種感染的機率,嚴重地限制了該產品的市場化。除 此之外,系統還有電池和傳感器探頭的使用壽命限制。同樣,基于CGMS的Meditronic的 GuardianRT系統需要采用血滴測量,其他功能類似于以上兩個公司的同類產品。美國的 ADS所屬的VERYCHIP公司最近宣布將要進入市場的基于RFID射頻技術的植入式生化芯片 集成了溫度傳感器模塊和RFID射頻標簽。但沒有其他生化傳感探頭。該公司擁有的專利 號為US7297112,發明名稱為Embedded bio-sensor system的美國專利沒有對生化傳感器 的設計和結構進行實質上的說明,其探頭和整個系統設計、工作和測量原理都與我公司的 設計不同。特別是對于植入式生化傳感器在體內與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機理與解決方法 沒有進行任何研究結果。國內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尚屬空白。北京泰柯梅克電子科技有限公 司(原奧普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的中國專利"體內植入式生化參數自動監測系統裝 置(中國實用新型專ZL200720139520. 6)"初步提出了 130KHzRFID芯片組植入式血糖自動 監測系統的設計思想和初步的試驗依據和結果,但是該專利涉及到的核心技術還有待于進 一步改進。當前使用和正在研制的基于RFID射頻技術的人體內植入式生化參數自動監測 系統都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RFID芯片集成。在這種系統內,所有的生化參數監測系統都是 與RFID芯片內核電路做在一起,一個完整的系統只是針對一個特定的生化參數監測系統。
[0004] 此夕卜,現在國外商業用的植入式血糖測量產品,如美國的Medtronic MiniMed(CGMS), Abbott-Therasense(Navigator, http://www. mendosa. com/navigator. htm),都不是微型完全植入式系統,每次測量用的傳感器最多只能用幾天就要更換,長期 使用很容易引起感染,對病人造成極大的不便和痛苦。最近發布的美國專利US7125382 (Embedded bio-sensor system)的設計思想是在傳統的RFID芯片內核中包含有血糖傳感 器,這種設計的缺點在于一個系統只能配置一種專用血糖監測系統,亦未解決生物兼容性 問題和具體的工藝問題。
[0005]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
【發明內容】
】
[0006]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基于RFID射頻技術和ASIC技術的無源微創皮下 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可對生化參數自動監測系統進行優化,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問 題。
[0007]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 片,其包括ASIC模塊,RFID基帶芯片,接口電路,天線,外封裝殼,生化傳感電極,生化傳感 涂料,被測物質半透膜和生物兼容性涂層,作為基底材料的接口電路、附著于基底材料上的 生化傳感電極、覆蓋于生化傳感電極上的被測物質半透膜和生化傳感涂料形成生化傳感 器。
[0008] 優選的,生化傳感電極包括輔助電極,參考電極,多個同目標物工作電極和異類目 標物工作電極,所述生化傳感涂料包括生物活性物和異類目標物活性探測物。
[0009] 優選的,所述ASIC模塊保留對多種生化參數進行同步檢測或異步檢測功能,所述 對多種生化參數進行同步檢測或異步檢測功能通過更換不同的生化酶,探測不同的目標 物;所述通過更換不同的生化酶,探測不同的目標物指的是:葡萄糖氧化酶對應探測血糖, ATP-ase對應探測氧代謝功能,乳酸鹽氧化酶對應探測骨骼中鈣的豐度,脂肪氧化酶對應探 測膽固醇含量以及藥物濃度。
[0010] 優選的,所述同目標物為血糖,生物活性物為葡萄糖氧化酶;所述異類目標物為血 脂。
[0011] 優選的,對血糖傳感的監測,采用Cu/C復合結構作為所述基底材料,上面涂以具 有監測葡萄糖分子的生物活性物,結構上由鋨基金屬絡合物與葡萄糖氧化酶組成,以降低 工作電極與參考電極之間的驅動電壓。
[0012] 優選的,ASIC模塊選擇所述輔助電極、參考電極、以及同目標物工作電極,對不同 的被測目標物進行同時或順序檢測以提高檢測精度;選擇輔助電極、參考電極、以及異類目 標物工作電極,對同類被測目標物進行同時或順序檢測以提高檢測精度。
[0013] 優選的,所述工作電極和輔助電極采用碳電極,參考電極采用Ag/AgCl混合電極。
[0014] 優選的,所述天線采用在磁芯上首先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方法覆蓋一層高介電常數 的陶瓷氧化物,然后再通過化學腐蝕或物理鍍膜的方法形成電感線圈。
[0015] 優選的,芯片外殼涂有所述生物兼容性涂層,該生物兼容性涂層對環境中的水分 和酸堿組分有阻抗作用,選用Parylene納米分子鍍膜或Peek分子鍍膜作為該生物兼容性 涂層材料。
[0016] 優選的,該芯片所采集到的生化參數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讀卡器,讀卡器具有相 應的數據處理功能和遠程數據傳輸功能,可將數據傳輸到在線網絡服務系統。
[0017] 優選的,所述被測物質半透膜為葡萄糖半透膜,經過葡萄糖氧化酶作用,在氧化還 原電位的驅動下,發生電化學反應,所述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流與被測物質的濃度成正比, 該電流由檢測電路檢測出,結果以數據的方式傳輸至所述讀卡器和在線網絡服務系統。
[0018]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設計采用13. 56MHz高頻RFID 標準,從而系統的天線可采用更小,更緊湊,更高增益的結構。由于該種結構的特點,使得天 線的電感線圈可采用更易于實現工業化的工藝制備。該發明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原理,即 分別采用RFID基帶模塊與ASIC生化參數檢測模塊組合方式,只需要改變ASIC模塊生化電 極活性劑涂層,而不需要改變基帶芯片就能滿足對不同的生化參數進行檢測的需要,極大 地提高了系統的適應性和使用范圍。根據本發明的基本思想,生化參數檢測電極采用固定 的電極基底,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改變傳感器的工作電極而保留參考電極和輔助電極 就可以完成對不同的被檢測生化系統的傳感器的改造。根據本發明對生化傳感器的選擇, 特別是對工作電極活性物的選擇,所用的分子半透膜不僅能夠有效地調節生化傳感器活性 物的工作狀態,還可同時提供初級生物兼容性以及抗環境干擾的功能。
[0019]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述的芯片系統能夠與標準的高頻電子標簽讀卡器和在 線網絡虛擬專家診斷系統協同工作。該芯片系統與在線網絡虛擬專家系統配合能夠為用 戶和社區提供更廣泛的人性化和專業化服務,該特點極大地寬展了本系統的使用范圍和規 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 圖1為基于RFID/ASIC技術的本發明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的一實施 例的結構不意圖;
[0021] 圖2為基于RFID/ASIC技術的本發明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的一實施 例的信息交換系統;
[0022] 圖3為基于RFID/ASIC技術的本發明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的一實施 例的多傳感器結構設計;
[0023] 圖4為基于RFID/ASIC技術的本發明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的一實施 例的天線結構設計;和
[0024] 圖5為基于RFID/ASIC技術的本發明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的一實施 例的生化傳感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 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6] 此處所稱的"一個實施例"或"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發明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 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 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并且,以下所稱的實 施例之間的技術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7]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 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 的附圖。
[0028]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100,其包括生 化參數ASIC模塊109,RFID基帶芯片110,接口電路(PCB) 104,高頻天線106,生化傳感電極 107,生化傳感涂料108、外封裝殼(在本實施例中為圖1所示的塑料整體成型外殼111)、被 測物質半透膜和生物兼容性涂層101。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作為基底材料的接口電 路104、附著于基底材料上的生化傳感電極107、覆蓋于生化傳感電極107上的被測物質半 透膜101和生化傳感涂料108形成生化傳感器。所述生化傳感器探測生化參數,所述ASIC 模塊109處理所述生化參數,并將其交由RFID基帶芯片100和高頻天線106傳輸出去。
[0029] 在本實施例中,基于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技術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100 與無源高頻感應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該芯片100所采集到的生化參數通過無線網絡傳 輸到讀卡器(在本實施例中為圖2所示的RFID的電子標簽讀卡器112),所述電子標簽讀卡 器112具有相應的數據處理功能和遠程數據傳輸功能,可將數據傳輸到在線網絡服務系統 113,受電子標簽讀卡器112產生的電磁場激發,人體皮下組織間液中的目標物通過所述被 測物質半透膜(在本實施中為葡萄糖半透膜),經過生化傳感涂料108 (在本實施例中為葡萄 糖氧化酶)作用,在氧化還原電位的驅動下,發生電化學反應,其反應產生的電流與被測物 的濃度成正比,該電流由檢測電路(ASIC模塊109)檢測出,結果以數據的方式傳輸至電子 標簽讀卡器112和在線網絡服務系統113。在圖1所示的芯片100結構設計上,芯片100系 統的最外層為Parylene或Peek材料形成的保護膜(未圖示)。該保護層不僅為電子標簽提 供優良的機械、力學、化學性能如抗拉,抗壓,抗腐蝕,各種性能穩定,同時也是目前醫學和 生物學界最好的對生物肌體無害的醫用材料之一,在本實施例中,最外層為Parylene (帕 利靈,一種新型熱塑性塑料,用于制作極薄薄膜或沉積涂層)或Peek(聚醚醚酮材料)材 料形成的保護膜在結構上與被測物質半透膜(在本實施中為葡萄糖半透膜)重疊形成復合 保護膜101。在本實施例中,主要針對糖尿病病人,因此所述芯片設在用戶體內可以用來通 過皮下組織間液體采集需要的體征信息,例如針對糖尿病人的血糖、血脂信息等等,若是如 此,則該復合保護膜101涂在除了血糖傳感區以外的所有地方。
[0030] 以下即再以一具體實施例,對所述生化傳感器進行舉例說明其原理應用,在該實 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生化傳感器包括基底材料(在本實施例中如圖所示的PCB120),基 底材料上附著的輔助電極114,參考電極115,多個同目標物(如血糖)工作電極116,117,異 類目標物(如血脂)工作電極118,生物半透膜121 (同上述復合保護膜101中的被測物質半 透膜,如果對應檢測血糖,則為葡萄糖半透膜),生物活性探測物122、123 (例如葡萄糖氧化 酶),異類目標物活性探測物124。前一實施例中的生化傳感電極107即相當于集合了本實 施例中的輔助電極114,參考電極115,工作電極116,117,118 ;而生化傳感涂料108相當于 集合了本實施例中的生物活性探測物122、123、及異類目標物活性探測物124,從而可以實 現:所述ASIC模塊109選擇共有的輔助電極114,參考電極115,以及被測電極116,117或 118上的生物活性探測物122或異類目標物活性探測物124,可對不同的被測目標物進行同 時或順序檢測;選擇所述共有即共用的電極(即輔助電極114,參考電極115)、以及被測電 極116,117上的生物活性探測物122,123可對同類被測目標物進行同時或順序檢測可提高 檢測精度,對順序檢測同類被測目標物,還可延長傳感器的使用壽命。
[0031] 根據本發明的特點,通過更換不同的生化酶,即可探測不同的目標物。如葡萄糖氧 化酶一血糖,ATP-ase -有氧代謝功能,Lactate oxidase (乳酸鹽氧化酶)一骨豁中|丐的豐 度,脂肪氧化酶一膽固醇含量以及藥物濃度等。在所提交的項目中,芯片的ASIC模塊109設 計中保留了上述的對多種生化參數進行同步檢測或異步檢測功能,對不同的應用場合,只 需要更換不同的探頭即可實現對多種參數的檢測,或對同一目標物進行重復測量以提高檢 測精度,在本實施例中,因為主要是針對糖尿病人的檢測主要在于血糖、次要為血脂指標, 因此,將所述同目標物設為血糖,則生物活性物122, 123為葡萄糖氧化酶,從而形成較多數 量的用于采集血糖信息的同目標物工作電極116, 117 ;而所述異類目標物為血脂,則通過 帶有對應的異類目標物活性探測物124的電極118來采集血脂信息。
[0032] 圖4是高頻天線106的電感線圈結構,在高頻鐵氧體磁芯125上鍍高介電常數的 氧化物陶瓷126 (如A1203),然后采用鍍膜工藝形成銅電感線圈127,可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和實用性,亦可降低生產成本。由于使用了高導磁率的鐵氧體作為天線106的鐵芯,天線的 物理尺寸得以減小。該線圈除了感應讀卡器激發的高頻電磁場對芯片系統提供電源外,還 用來作為芯片系統的數據接發收用途。
[0033] 如圖5所示,為說明血糖傳感探頭的設計原理原理,再以一實施例來加以說明,圖 5是血糖傳感探頭的設計原理,所述生化傳感器工作區域約為0. 15mm2,在20-500mg/dl血 糖濃度范圍內,能夠實現0. InAAmg/dL)的測量精度。在制備工藝中,該傳感器工作電極 (Working electrode)128和輔助電極(Counter electrode)采用碳電極,參考電極采用Ag/ AgCl混合電極。工作電極128表面覆蓋一層微結構鏈葡萄糖酶化層129,在結構上主要由 鋨基金屬絡合物與葡萄糖氧化酶組成,以降低工作電極與參考電極之間的驅動電壓,從而 延長生物傳感材料的工作壽命。葡萄糖氧化酶(GOx)將葡萄糖催化氧化為過氧化氫與d-葡 萄糖酸-δ -內酯,此外,在更外層還涂有一層葡萄糖減薄分子透膜130。該半透膜阻止水分 子透過,而容許約1/50的葡萄糖分子透過,因而在整個氧化還原過程中,在傳感電路中傳 輸的電子數目得到有效抑制,從而大幅度地減少了系統所需要的工作電壓。由于葡萄糖酶 化層的存在,因而整個過程不取決于該氧化還原系統以外的多余的氧分子參與,該特點也 是在人體皮下在缺氧狀態下,該血糖傳感探頭能夠穩定地輸出血糖濃度數據的基礎。該過 程的分步化學反應過程為:
[0034] 在參考電極(Reference electrode) :Glucose+02GQx>Gluconic acid+H202 ;
[0035] 在工作電極(Working electrode) :H202>02+2H++2e'
[0036] 二者之間的工作電壓為40mV。在葡萄糖氧化酶機體GOx中,混合有微量的鋨基金 屬絡合物。
[0037] 本發明的特點包括:
[0038] 1、基于RFID射頻技術和ASIC技術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為一獨立、全植 入人體皮下的生化參數檢測系統,該技術系統基于模塊化結構設計原理。通過改變ASIC生 化模塊電極活性劑,能夠在不變更RFID基帶芯片的情況下測量與之接觸的血液或皮下組 織間液體的各種生化參數。
[0039] 2、由該監測系統測得的各種參數通過加密的無線網絡系統與電子標簽讀寫器和 在線網絡服務器進行數據交換,使數據采集方便、快速、可靠,系統的應用更加廣泛。
[0040] 3、該系統芯片采用高頻RFID標準,主要是13. 56MHz高頻RFID標準.,使系統天線 總體積減小,制造工藝更加簡單,成本降低。
[0041] 4、基于RFID射頻技術和ASIC技術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采用無電源設計 原理,因而使用壽命可大大延長,體積大幅度地減小,系統可靠性提升,也使得芯片的植入 操作非常簡便。
[0042] 5、基于RFID射頻技術和ASIC技術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具有雙生物兼容 性保護膜,對水、酸、堿具有有效的阻抗作用。該結構同時也提供了對環境干擾的抵抗能力。
[0043] 6、基于RFID射頻技術和ASIC技術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采用一款多用的 生化電極基底材料和結構設計,對不同被檢測物,只需要更換相應的活性涂層即可。
[0044] 7、基于RFID射頻技術和ASIC技術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為實現多組分檢 測,在結構上設計了多路、高精度、慢速Λ SADC模數轉換電路和窄帶P/N結帶隙溫度傳感 器。由于這些設計特點,可以采用標準的CMOS工藝實現所有的系統功能,本發明的無源微 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可通過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設計基礎上來實 現的。
[0045] 8、基于RFID射頻技術和ASIC技術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采用了分子半透 膜來抑制過多的血糖分子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因而在生化參數檢測中,工作電極與參考電 極之間所需要驅動電壓得到極大地降低,該特點也有效地延長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
[0046]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在ASIC模塊與RFID基帶芯片的復合結構框架下所設計 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目前的臨床需要。采用這種技術設計 的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具有有效,及時,連續地對人體多種生化參數進行測量的功 能,比如,避免了糖尿病人定期檢測血糖濃度的煩惱和痛苦并爭取到最佳的治療時機。本系 統采用ASIC生化參數傳感模塊與RFID基帶模塊復合結構設計,芯片內部無電源,系統工 作電源來自周圍相鄰的電子標簽讀寫器所發出的電磁感應能量。當二者相互靠近時,植入 在人體內部的芯片天線通過電磁感應產生電源啟動系統的工作狀態,之后把傳感器采集到 的信息通過無線網路發送到電子標簽讀寫器中。由于該系統采用了高頻RFID設計原理,因 此系統天線可采用電化學腐蝕的方法制備,在改善了系統穩定性的同時又降低了系統的制 造成本。該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采用塑料模具使其外保護殼整體成型,以便于安裝 生化傳感器電極。〇. 18um標準CMOS流片工藝使用的Parylene芯片表面惰性材料也是很好 的人體組織生物兼容性材料,可與該芯片系統所用生化傳感器上覆蓋的葡萄糖半透膜形成 復合生物兼容性膜。上述說明已經充分揭露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 悉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動均不脫離本發明的權利要 求書的范圍。相應地,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范圍也并不僅僅局限于前述【具體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 一種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包括ASIC模塊,RFID基帶芯片,接口電路, 天線,外封裝殼,生化傳感電極,生化傳感涂料,被測物質半透膜和生物兼容性涂層,作為基 底材料的接口電路、附著于基底材料上的生化傳感電極、覆蓋于生化傳感電極上的被測物 質半透膜和生化傳感涂料形成生化傳感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生化傳感電 極包括輔助電極,參考電極,多個同目標物工作電極和異類目標物工作電極,所述生化傳感 涂料包括生物活性物和異類目標物活性探測物。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ASIC模塊保留對多種生化參數進行同步檢測或異步檢測功能,所述對多種生化參數進行同 步檢測或異步檢測功能通過更換不同的生化酶,探測不同的目標物;所述通過更換不同的 生化酶,探測不同的目標物指的是:葡萄糖氧化酶對應探測血糖,ATP-ase對應探測氧代謝 功能,乳酸鹽氧化酶對應探測骨骼中鈣的豐度,脂肪氧化酶對應探測膽固醇含量以及藥物 濃度。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目標 物為血糖,生物活性物為葡萄糖氧化酶;所述異類目標物為血脂。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對血糖傳感 的監測,采用Cu/C復合結構作為所述基底材料,上面涂以具有監測葡萄糖分子的生物活性 物,結構上由鋨基金屬絡合物與葡萄糖氧化酶組成,以降低工作電極與參考電極之間的驅 動電壓。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ASIC模塊選 擇所述輔助電極、參考電極、以及同目標物工作電極,對不同的被測目標物進行同時或順序 檢測以提高檢測精度;選擇輔助電極、參考電極、以及異類目標物工作電極,對同類被測目 標物進行同時或順序檢測以提1?檢測精度。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電 極和輔助電極采用碳電極,參考電極采用Ag/AgCl混合電極。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采 用在磁芯上首先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方法覆蓋一層高介電常數的陶瓷氧化物,然后再通過化 學腐蝕或物理鍍膜的方法形成電感線圈。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芯片外殼涂 有所述生物兼容性涂層,該生物兼容性涂層對環境中的水分和酸堿組分有阻抗作用,選用 Parylene納米分子鍍膜或Peek分子鍍膜作為該生物兼容性涂層材料。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該芯片所采 集到的生化參數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讀卡器,讀卡器具有相應的數據處理功能和遠程數據 傳輸功能,可將數據傳輸到在線網絡服務系統。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源微創皮下生化參數檢測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測 物質半透膜為葡萄糖半透膜,經過葡萄糖氧化酶作用,在氧化還原電位的驅動下,發生電化 學反應,所述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流與被測物質的濃度成正比,該電流由檢測電路檢測出, 結果以數據的方式傳輸至所述讀卡器和在線網絡服務系統。
【文檔編號】A61B5/1486GK104055526SQ201310655847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龐德興 申請人:龐德興, 龍瓊珍